護大腦、助消化 「豆陣」來吃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護大腦、助消化 「豆陣」來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護大腦、助消化 「豆陣」來吃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最近有幾則外電報導,打破大家對豆腐的印象,一則外電說豆腐吃多會造成失智症,另一則說男性吃多會影響精蟲品質甚至不孕,引起各界譁然。豆腐、豆類製品到底還能不能吃?吃多少才好?讓專家為你解惑!

 ■吃豆腐易失智、不孕?惹爭議


 吃豆腐是否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前台北榮總一般神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民眾會有這個疑問,主要是英國羅浮堡大學發表在今年6月《失智症與老年認知障礙》「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標題是「食用豆腐與印尼老年人的記憶不佳有關」,記憶力減退雖是失智症的主要症狀,但光是記憶力不好並不等於失智症,兩者還有一段距離。

 劉秀枝表示,豆腐主要材料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素,是天然植物性化合物,在實驗室和動物實驗發現它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因此許多研究者想證明是否對人類大腦也有益處。

 過去有關豆腐與記憶力的研究,只有200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夏威夷日裔男性在中年時吃豆腐較多者,到了老年時的認知功能較差,但研究並沒有得到許多學者認同,一直到此次印尼的研究出現,才又引起關注。

 劉秀枝指出,這項研究是個橫斷面的問卷調查,資料是靠個人的回想,難免會有偏差。她建議,在尚無定論前,喜歡豆腐的人毋需過慮,還是可以繼續享用。

 ■元兇應是製作過程的添加物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則認為,豆類製品含抗氧化物,還能調節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增加骨質密度,對身體反而有預防保健功效,對於外電的研究,他推測,造成記憶力衰退或不孕的元兇並非豆腐,而是製作過程用了劣質或不合格的添加物;另外,製作豆腐通常須添加石膏硫酸鈣,「食品級」的石膏是安全的,但若使用工業用的石膏,則有重金屬汙染的疑慮。

 何一成強調,民眾應盡量選擇天然、少精製加工的豆類製品,一般來說,從食物中攝取異黃酮的量,是很安全的,並不會干擾人體的荷爾蒙高低,但若是服用膠囊萃取物,因為濃度高,可能會擾亂身體正常的內分泌,男性不可吃過量,最好由醫師或專業人員指導慎用。

 彰基營養部主任蔡玲貞表示,過去網路上也曾傳言,豆腐有「促使腎功能衰退、引起消化不良、促使動脈硬化形成、導致碘缺乏及促使痛風發作」等五大壞處,其實,這些說法根本似是而非。

 ■適量吃豆製品 可防動脈硬化

 例如,長期吃含高蛋白食物,對腎臟本來就是很大的負擔,不能說因為吃豆腐造成腎功能衰退。蔡玲貞指出,一旦腎功能衰退,必須限制蛋白質攝取量,如果已到洗腎階段,蛋白質量可以放寬,但仍需遵從營養師的建議。

 至於,豆漿、豆腐、豆乾等食品,嘌呤含量不高,對痛風患者遠不及濃肉汁、高湯等高嘌呤食物的影響。對消化能力較差的人,黃豆蛋白中的寡糖,其實有改善腸內細菌的作用。吃豆腐會造成動脈硬化,更是錯誤的說法,正確說法是「適量的吃豆製品」對預防動脈硬化是有幫助的。

 最近又有豆腐會造成失智、不孕的研究,蔡玲貞表示,少數幾篇研究太偏頗,「不代表什麼!」因為醫學上對豆類製品正向的研究報導,遠多於負面,吃豆類製品絕對是好處多多。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護大腦、助消化 「豆陣」來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泡過再烹煮 吃豆不脹氣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黃豆含有豐富蛋白質且能促進消化排便,不過,有些人吃豆類食物會脹氣,營養師建議,可透過烹調技巧改善。

 彰基營養部主任蔡玲貞表示,黃豆的好處多多,因為黃豆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卵磷脂,有助於體脂肪代謝,植物固醇可在消化道中阻礙膽固醇的吸收,其中的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及排便。

 為什麼有人吃豆易脹氣?蔡玲貞指出,黃豆含有一種多醣類,若缺少分解豆類多醣類的酵素,容易產生氣體出現飽脹感;但黃豆經過浸泡,磨漿加熱製成豆腐,就不易造成消化不良問題。

 她建議,如果容易脹氣,可以慢慢增加豆類的進食次數和分量,一次不要吃太多身體才會逐漸適應。

 蔡玲貞也提供黃豆減少產氣的烹煮秘訣,方法是:先把黃豆洗淨泡沸騰的水,水淹過黃豆,浸泡4小時以上,將水倒掉,換新鮮的水烹煮。因為熱破壞會使導致產氣的黃豆多醣類溶解出來,這種方法也適用其他豆類。

 蔡玲貞說,有些地方製造豆腐會添加鹽鹵,當作凝固劑用。蒸發濃縮後的海水稱為鹽鹵,略有苦味,但鹽鹵內含有豐富的鈣、鉀、鈉、鎂、礦物質,不喜歡苦味的人,可以選較軟嫩的豆腐。

 至於如何吃豆腐?蔡玲貞表示,豆腐質地軟嫩,容易消化,適合牙齒不好的老年人食用。重點是吃的量不宜太多,建議一天1~2分(100公克~200公克),吃素的人可再增加1分。

 她建議,豆腐總量要和其他蛋白質食物一起計算。一天總量建議是5分蛋白質,可以攝取低脂牛奶1杯,其他4分蛋白質食物,包括蛋1個、肉1兩、魚1兩、豆腐1塊(100公克)。若每天食用100~150公克的豆腐,再喝一杯240cc的豆漿,就可以攝取到30~50毫克的異黃酮素,達到人體需要的保護量。

 不過,豆腐容易腐敗,建議購買後盡快吃完,如果無法馬上吃完,建議以熱水煮過,浸泡冷水存放冰箱,但最好別放超過3天。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