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養生特輯】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中醫師:秋冬可為青少年擬定轉骨計畫
中央社
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三日電



天涼好個秋!又到了秋冬進補的季節,行政院衛生署朴子醫院中醫師許維宏提醒家長,不妨趁著秋冬季節,為家裡進入青春期的子女擬定一套轉骨計畫,讓子女順利「轉大人」。

許維宏表示,補品要補得巧,讓孩子愛吃,效果又好,需要掌握季節、時機、性別等三個關鍵點。由於轉骨方多半是比較溫燥性的補藥,吃了較容易上火,因此,比較適合在秋冬時節服用。

他說,子女轉骨進補最適當時機,男生是在開始變聲後,女生在初經來潮後。轉骨方的重點除了補腎(促進生殖系統發育)、補脾(健脾胃助消化吸收)之外,男生比較偏重於補氣,女生則比較偏重於補血。

許維宏表示,有些家長太過於心急,在小孩還沒有發育的跡象前,就急著要給小孩吃轉骨方;或者小孩已經有發育的跡象,可是正值大熱天,深怕等到秋冬再吃轉骨方,會不會太慢?其實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困擾,因為小孩發育並不是幾天或幾個月的事,揠苗助長反而容易得到反效果。

許維宏提醒家長,如果要幫家裡的小孩轉骨進補,並非一股腦兒要求小孩把補藥灌進肚子裡就算了事,應該放鬆心情,等待最佳時機,當小孩的生長發育開始啟動時,再推一把,如此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養肺首選杏仁 北杏具藥效 不嗆鼻 淡香較好
蘋果日報
報導╱曾希文、楊琇雯



中醫講求「秋天養肺」,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推薦3種中藥材:養肺清肺熱的杏仁、清心安神的百合、還有清涼退火潤肺的白木耳。台北市中藥商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奇全指出,杏仁一定要去皮,因杏仁皮含有氰化物,吃多可能中毒;百合別挑太白的,避免二氧化硫;白木耳宜選小朵,煮爛後更好吸收。

中藥材種類繁多,每一種都有特殊功效,其實就連挑選、處裡過程也有撇步。例如不要挑看起來太白、太漂亮的,因為可能添加化學成分。買回來之後,使用前先花3分鐘沖洗,絕對不能省。像白木耳,專家建議先弄碎成小塊,煮起來才容易爛,購買時根本不用挑大塊的。


白木耳潤肺

微黃才是正常色
白木耳為蕈類,長在木頭上,一般應帶點如圖中的黃色,如果太白,可能曾用二氧化硫薰過,希望藉此漂白、除蟲,但吃多恐對人體有害。白木耳清涼退火,不論是炒或加在養生湯中、和紅棗、枸杞、蓮子一起煮成甜品都適宜。張家蓓醫師說,白木耳裡含有植物性膠質,有助於改善皮膚乾燥,最近天氣正好服用。煮白木耳之前,前一晚上先浸泡。

小朵勝過大朵
黃奇全理事長表示,白木耳最好煮爛食用,這樣裡頭的膠質,比較容易吸收,口感也更好,小朵的比較容易煮爛,挑選上,不用追求大朵的白木耳,甚至可先用果汁機粗打,將白木耳弄碎,縮減烹煮的時間,吃起來也更綿密。


杏仁有分類 北杏才有藥用價值
杏仁清肺熱,依產地分為南杏和北杏,模樣差不多。南杏又稱甜杏仁,不具藥性,適合當食物;北杏則具有藥性,味道較苦,又稱苦杏。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杏仁含有油脂,好的杏仁外觀不應太乾燥,也因油脂較營養,容易引來蟲蛀,購買時要睜大眼睛。真正的杏仁散發淡淡香氣,如果太濃郁,甚至有嗆鼻感,可能添加人工香料,也要避免。
張家蓓醫師提醒,杏仁外層的褐色皮膜含有氰化物,具有毒性,食用過量的話,可能中毒,所以不可在野外冒然採集生吃,去皮才能食用,中藥材店裡的杏仁多已經過去皮處理,故呈白色。
黃奇全理事長說,杏仁經加熱烹煮,亦可破壞氰化物;至於安全的份量,應該根據食譜或中醫師的處方,並且到中藥材由專人配調。


百合能安神 乾燥品帶點灰色
百合潤肺止咳又安神,分為乾、鮮2種。黃奇全理事長表示,選購乾百合的時候,一樣不要挑太白的,避免二氧化硫。乾百合經過烘乾,顏色為白中泛淡黃或淡灰。嚼起來微酸帶苦,如果二氧化硫過量,味道會更酸。
張家蓓醫師建議,要留意邊緣是否有發霉;正常的乾百合聞起來應該淡而無味,沒有鮮百合的刺鼻味。
至於鮮百合,張家蓓醫師說,在超市可買到,多為真空包裝,因為鮮百合容易壞,需要低溫冷藏。鮮百合顏色為乳白色或偏黃。
百合是百合花的肉質鱗莖,乾的適合煮藥喝湯;鮮百合比較有口感,經常用來炒,和蝦、花枝等或芹菜、金針花一起搭配,亦可加冰糖煮湯。如果偶爾睡不著,吃上一點,還可助眠。


這一招 用前清水沖3分鐘
台灣許多的中藥材都從中國大陸進口,難免讓人聯想毒奶粉,黃奇全理事長坦言,像二氧化硫等化學成分的使用,在外觀上難以辨識,最好找有信譽的中藥材行,別買來路不明的中藥。另外,根、莖類的中藥材可能潛藏含重金屬的風險,所以任何中藥材使用之前,一定要用水沖洗,像洗菜一樣,減少不明物質殘留。


專家說

沖洗不過頭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 張家蓓)
雖然中藥在使用之前,沖洗是必要的一道手續,但清潔的時候,也不要洗太用力或時間過久,以免藥味、效用變淡。

藥膳生活化
(台北市中藥商同業公會理事長 黃奇全)
想靠這類藥膳調養身體、補充體力,需要靈活入菜,一個禮拜至少吃個2、3回,若只是偶爾為之,一個月才吃一次,效果有限。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涼溫差大 氣喘病患增3成
嚴重程度增加 童出現支氣管塌陷

蘋果日報
【陳柏因、高麗玲╱台北報導】



天氣轉冷,氣喘病患暴增!最近門診的氣喘患者約增加了三成,有的人喘到晚上無法睡覺,甚至有小朋友喘到支氣管塌陷、胸骨凹陷,必須住院。醫師提醒,近來不但氣溫變化大且濕度高,有氣喘宿疾的人要注意保暖,並隨身攜帶急救藥品。


病毒活躍
林口長庚胸腔科主任郭漢彬受訪時表示,最近氣喘病患激增約三成,嚴重程度也增加,每天有高達一百五十人在等床,過去平均只要住院三、四天即可出院,最近的病患則因病情較嚴重,多要住院六、七天才能出院。其中有多名病患病情相當嚴重,已到了支氣管塌陷、肺功能剩下二成,幾乎要插管的地步才送來急診。


「病人多到快看不完」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應然昨表示,暑假時幾乎沒有氣喘病人,但中秋節過後,氣喘、過敏性鼻炎、細支氣管炎等患者陸續出現,到了這個月更是明顯,以往年經驗,到了十二月天氣更冷時,病人會更多。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醫師徐世達指出,這陣子日夜溫差大,加上東北季風南下使得空氣濕度變高,過敏原黴菌因而滋生,很多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病人因而發病就醫,「上周病人多到快看不完。」
徐世達說,最近看到多位學齡前小朋友因氣喘發作,出現咳、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胸骨凹陷等症狀,嚴重到必須住院,顯示最近氣溫下降,加上病毒感染、濕度高,「這波氣喘很嚴重。」


呼吸困難須用類固醇
林應然表示,秋冬是傷風感冒病毒最活躍的季節,氣喘患者、尤其是小朋友很容易因病毒感染致使氣喘發作。因此提醒,要是氣喘控制佳的患者,有輕微症狀時可用支氣管擴張劑,但平常會喘、有呼吸困難、無法運動、睡不著等較嚴重的氣喘患者一定要使用類固醇治療,並和醫師討論用藥。
林應然提醒,現在氣候濕度高,正是塵蟎量最多的時候,家裡有氣喘的人應注意室內通風,不可緊閉門窗,可降低室內塵蟎量,並可用除濕機除濕室內,降低氣喘發作機會。


天冷氣喘病患保健須知
.注意室內通風、不可緊閉門窗,有助降低室內塵蟎量
.早晚出門注意增加保暖衣物、戴口罩保護口鼻
.室內濕度太高時,應使用除濕機除濕
.清洗床單、沙發布、窗簾等,降低過敏原
.隨身備妥支氣管擴張劑等緊急用藥
.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病情並調整用藥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郭漢彬醫師、徐世達醫師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小叮嚀/秋涼進補 來點蔬果不堆油
自由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秋冬進補,又是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難免吃下太多油脂,為了避免腸胃在秋冬「大塞車」,醫師建議,應多攝取膳食纖維,如果能做到「蔬果五七九」,在進補之餘,才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新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建華表示,每天每人必須要攝取的三大營養素,醣類佔一半,蛋白質與脂肪各佔4分之1。如果攝取過多的脂肪,會造成體內膽固醇囤積,而膳食纖維有助干擾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也可與膽酸及膽鹽結合而將其排除於體外,如果沒有適當排出,則會有膽結石的危險。

此外,油脂也會引起膽酸分泌,腸中有害細菌繁殖,產生有毒物質,造成大腸的傷害,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陳建華強調,多攝取膳食纖維會減少大腸癌發生率,但並不會抵銷吃進去的脂肪,所以不要以為大吃大喝後,再多吃蔬果就不會罹癌。

至於膳食纖維的攝取,最好遵守「蔬果五七九」的原則,小孩每天吃5份、女性7份、男性9份,一份要一個拳頭大。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表示,奇異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比國人常吃的木瓜、柳丁、梨子、香蕉含量都還高,若每日攝取兩顆奇異果,可獲得每天5分之1所需的膳食纖維量。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冬陽光少 喝牛奶補充維生素D 防骨質疏鬆
蘋果日報



許多人都擔心老來罹患骨質疏鬆症,所以拼命補鈣,但除了鈣質之外,活性維生素D也很重要。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兆山表示,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的吸收和儲存,否則體內留不住鈣,也是會被排出體外,無法預防骨質疏鬆。而維生素D會在皮膚上經太陽照射後轉化成活性物質,不過,最近天氣較不穩定,不是天天都有太陽,可試著先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肉、雞蛋等,待陽光稍微露臉時再出門做運動,也可加強骨強度。


90%靠曬太陽而來
牛肉、雞蛋、沙丁魚、鯖魚、牛奶、肝臟等食物均含有維生素D,魚類含量較豐富,而喝牛奶是很方便的攝取方式,因為牛奶中同時也含有豐富鈣質,仍擔心毒奶粉事件的人則可喝國產鮮乳。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提高血鈣、血磷濃度,或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黃兆山醫師提醒,維生素D缺乏時,人體吸收鈣、磷能力下降,鈣、磷不能在骨組織內沈積,成骨細胞作用會受阻。
日前也有2篇國外研究報告證實維生素D的好處,包括可延緩衰老,以及缺乏時容易罹患心臟病。研究中也建議,因人體有90%的維生素D必須通過日照獲得,所以每星期曬3次太陽,每次10到15分鍾,就能獲取所需要的維生素D。


30歲前開始存骨本

若要維護骨質,黃兆山醫師認為,30歲前就應開始存「骨本」,包括適度曬太陽、補充鈣質,少喝咖啡、濃茶等,否則,等到進入更年期,骨質開始大量流失時才想到要補充鈣質、維生素D常都已經來不及了。而且,愈早養成運動的習慣愈好,因為運動可加強骨質強度和肌力、平衡感,萬一跌倒時較不容易發生骨折,所以老人家要運動之外,從年輕開始就要有「靠運動維護骨骼強度」的觀念。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涼了/氣喘好發 病號有備無患
自由
記者傅潮標/專題報導



秋、冬交替,天氣轉涼,已進入氣喘的好發季節;專業醫師提醒說,當氣喘發作且狀況嚴重時,一定要立刻治療,否則會有致命危險,知名藝人鄧麗君即是因為氣喘發作延誤就醫,以致香消玉殞。

苗栗市大千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信如說,氣喘常被視為慢性病,患者肺部功能持續退化的速度比一般人快,氣喘的成因大多是過敏現象,當吸進某些特定物質,如花粉、塵埃、細菌、菸或是化學揮發物等,都可能引發氣喘;其它如情緒不穩定、冷熱空氣交替、特定的食物或感冒、懷孕及肺部肌肉受損、藥物使用等因素,也可能引發氣喘。

陳信如說,氣喘患者在未發作時,多數時間都可正常呼吸,但發作時因支氣管腫脹且充滿黏液,患者會咳嗽、氣喘;氣喘發作的時間沒固定,通常在夜晚及凌晨時最容易發作,但也可能突然發作,持續的時間也不一定,短則幾分鐘,長則超過一天。

陳信如提醒說,民眾可自我檢視是否有氣喘症狀,輕微症狀如咳嗽、胸口緊緊悶悶的、呼吸大聲而明顯、覺得喘不過氣,症狀嚴重時會有呼吸急促、快而淺、無法說話、脈搏加速、容易受到驚嚇及感到恐慌等症狀。

陳信如說,氣喘患者平日一定要按時服藥,一般以吸入性的類固醇為主,這種藥物發展歷史近20年,安全性沒問題;新的劑型會加入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只要好好控制病情,並注意居家過敏原,改善居家環境以減少氣喘引起機會,氣喘患者也能擁有正常生活。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天乾眼症好發 病患多1成
自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秋天是乾眼症的好發季節,眼科門診發現,近來因乾眼症就醫的病患平均增加一成左右。令人憂心的是,去年罹患乾眼症的人數較前兩年成長20%。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潘志勤表示,乾眼症在各年齡層罹病人數均有成長,此病不再是老人的專屬眼疾,不少上班族或年輕人長期在冷氣房中使用電腦,或是看電視導致眨眼次數減少,加上隱形眼鏡使用不當,都是讓乾眼症罹患率提高的原因。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昨日舉辦「2008全民護眼月、萬人護眼親山」活動,近千名參加活動的民眾,共同組成了一個明亮眼睛圖案的大型拼圖,藉此呼籲國人重視眼睛健康。

三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戴明正表示,時值秋天,天氣較為乾燥,皮膚、眼睛、鼻子及喉嚨均容易出現乾澀及乾燥等症狀,乾眼症的症狀為,眼睛會感到乾澀、紅癢、灼熱及刺痛感,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加,雖然症狀不是很嚴重,治療方法也不困難,但大多數患者不知乾眼症跟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都屬於要長期治療控制的慢性病,以致不少患者在一、兩個月治療未見成效後,就失去耐心,甚至開始「逛醫院」。

門診中即有一位年約60歲的乾眼症患者,因有糖尿病及白內障病史,一發現有乾眼症狀後,雖立即求醫,但點一個月人工淚液後,誤以為治療無效,就開始更換就診醫院及診所,4個月後再到三總求醫,角膜已經破洞,甚至差點穿孔,有失明的可能,必須立刻開刀治療。

戴明正指出,乾眼症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就要做好眼睛保健,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讓眼睛充分休息。打電腦或是看電視時,注意記得要眨眼。另外,使用冷、暖氣機時,可擺一盆水增加室內的溼度,假日可以多到戶外走走,不僅可親近大自然,也有助於眼部肌肉的放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冬保養之道 慎起居、節飲食
NOWnews
記者季從茂/新竹報導



時序進入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體也隨著時令,呈現陽消陰長的態勢。署立竹東醫院中醫科王繼榮醫師建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著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保養身體,儲備精力。

秋天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其寒,早起以受秋爽。氣候轉變,人的心情也容易受影響,所以適當的戶外活動,對心情、體力都有幫助。竹東醫院王繼榮中醫師說,秋季氣壓高、早晚溫度低,空氣漸轉乾燥,所以秋季的保養以「潤燥」為主,尤其是呼吸系統的「防涼」、「防燥」。秋燥時節,不宜大補,以「和」為貴,重的是「養肺潤燥」,以「清補」為主,可視身體狀況,酌用西洋參、麥門冬、玉竹、天門冬、沙參、百合等,不宜過食如鹿茸、肉桂、麻辣鍋等辛熱之品,更不宜吃羊肉、狗肉等,以免加重秋燥的不適。可多飲開水補充水分,口味宜清淡。另外,按體質多吃些水果,像梨、枇杷、荸薺、甘蔗等皆可生津潤燥。

王繼榮醫師說,冬天宜「早睡晚起」,保暖避寒。冬日寒邪易傷人陽氣,使人手足冰冷、蜷臥嗜眠。天氣漸冷,過敏、氣喘、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疾病也容易因此加重。冬天在五臟與「腎」相應,「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冬天保養得好,來年的春夏也會比較健康。人之陽氣根於腎,寒邪最傷腎陽,老年人、體虛人尤需注意,所以冬日的保養以「養腎」為主。

冬季宜多吃向地性的根莖類,或組織較緻密的蔬菜水果,可加薑、肉桂、八角、肉?等溫性的天然調味料。盡量採熱食,但避免食用太多油炸、炭烤物,以免助生虛火。可多食用堅果類、產熱高的食物,如核桃、栗子、桂圓等。「色黑入腎」:冬天可選用一些養生的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棗、黑豆、黑木耳、海帶、紫菜等。冬天乾冷,容易冬季膚癢的患者,可以用中醫藥「養血潤燥」。但冬令進補,尤其是大辛大熱之品,最好請中醫師辨證處方,以免實者又實之、反得其害,或是發生「虛不受補」的情形。此外「腎主蟄,封藏之本」:冬日忌房事過度,以免損傷腎的封藏之性,運動流汗後也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

中醫重視依時令養生,順應著天地的大宇宙,調養人體的小宇宙。王繼榮醫師表示,秋冬是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調情志」,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保養之道。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換季溫差大 皰疹病患增2倍
口腔嘴唇長水泡 醫:注意保暖少熬夜

蘋果日報
【陳柏因╱台北報導】



秋冬換季溫差大,醫師表示最近皰疹病患多出兩倍,主要是民眾感冒、免疫力變差,致使潛伏體內的皰疹病毒發作,而在口腔、嘴唇附近長水泡,嚴重者不僅痛到難以進食,更有人身上冒出紅斑。醫師提醒民眾在換季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熬夜體虛,以防止皰疹病毒趁虛發威。

趁虛發威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趙昭明受訪時表示,最近季節交替皰疹病患暴增,一個門診就有四、五個皰疹病患,較平常多兩成,尤其是年紀大或是熬夜的考生、上班族最易發病,發病部位多集中在口腔、嘴唇周圍以及臀部。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陳與桔也說,門診接獲的皰疹病患更是較平常暴增兩倍。

手腳掌現紅紫色斑塊
趙昭明說,日前收治一名年約三十歲女子,因感冒、身體虛弱,致使體內皰疹病毒發作,嘴唇周圍長滿水泡,又腫又痛,讓她食難下嚥,且說「自己醜到快不敢出門。」
趙昭明強調,皰疹病患在初發病時,患部會有腫熱、刺痛感,一到兩天後會長出水泡,此時可以趕快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體內病毒量,來緩解病情,平常也應保持身體健康、不熬夜,換季時要特別小心不要感冒。
陳與桔說,近來門診中皰疹病患比平常多了兩倍,幾乎是開診就有病患求醫,與平常好幾周都沒有皰疹病患相差甚多。日前便收治一名二十一歲男子,他不僅口腔潰瘍、嘴唇長水泡,連手掌、腳掌部位也冒出紅色、紫色斑塊,大小從幾毫米到五十元銅板大小都有,病情算是比較嚴重。

不發病仍須投藥預防
陳與桔指出,經抽血檢驗證實男子感染的是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可能是因為體質特殊,才使病情如此嚴重,不但發病期必須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皰疹,還須使用類固醇治療皮膚斑塊。
陳與桔表示,對於上述體質特殊、發病較嚴重的皰疹病患,即使在不發病的平常期間,最好也要做預防性的投藥,來降低體內病毒量,將可降低發病的次數。

皰疹防治注意事項
.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睡眠充足
.多吃新鮮蔬果、多補充維他命C,提高免疫力,可預防發病
.換季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感染感冒,以免誘發皰疹病毒發作
.患部出現熱腫、刺痛感發病初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有助緩解病情
.發病期間避免水泡破掉,以免病毒擴散感染其他部位
.避免摳擠患部造成疤痕,可塗抗生素藥膏,避免其他細菌感染
資料來源:趙昭明醫師、陳與桔醫師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皮膚病不可輕忽 嚴重恐導致殘廢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



時序入秋,天氣開始轉為乾冷,部分皮膚病症也開始出現,像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乾癬、脂漏性皮膚炎跟異位性皮膚炎都是常見的皮膚病,以皰疹來說,以前西醫治好一些病例之後,表皮可能會殘留很大的神經痛;另外,也曾有病患得了皰疹,結果導致手部組織壞死而殘廢,因此,醫師提醒民眾別輕忽皮膚病的症狀。

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因為皰疹是侵襲神經細胞的毒,病毒會循著神經分佈出現一顆一顆的水泡,如果只是塗抹藥膏想要藉此消炎壓下去,反而會讓病毒無法揮發掉。以他的治療只要用幾種藥粉泡米酒,因為這種病帶有水泡,用藥粉調可以揮發的米酒,塗上去揮發乾掉,毒就會因此而拔出來,這樣的療法在中醫來說就叫「拔毒」,皰疹既然發生在表皮就一定要讓病灶發出來,治好之後皮膚不但沒有痕跡,也不會殘留神經痛的後遺症。

至於面對帶狀皰疹治癒後卻殘留神經痛的問題,李深浦表示,要是一開始就透過中醫療法,整個問題解決速度就會很快,通常一個星期左右,大部分都會治好;要是已經出現神經痛的問題,就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來慢慢治療,所以說,長皮蛇一定要徹底拔出來才行。

另外,濕疹經常跟乾癬合併發生,很多人以為禍首是細菌或黴菌,李深浦認為基本上還是體質不好導致的關係,因為體質有濕氣,身體才會有外來的黴菌跟細菌生長,體質要是好,新陳代謝好,體內環境健康,病菌自然不會滋生,就像生活環境好就不會有蚊蟲,所以說體質一定要改好把濕氣給排除掉。

對中醫來說,皮膚病的治療方法,最重要就是改善體質,改善體內細胞的生活環境,表皮是一個器臟,跟肺還有大腸有最密切的關係,當然別忘了肝是解毒、代謝的器官,這三處是中醫治療皮膚病最重要相關的臟器,體質養好皮膚病必不會上身。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燥損陽 靠溫性蔬菜養生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最近天氣多變,白天出現大太陽,到了晚上卻有風、變涼了,這是典型的「秋老虎」。自行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很多人因晚上變冷,就想吃麻油雞、薑母鴨補身,結果反出現嘴破、長痘等上火症狀,建議在天氣未完全變冷前,以平溫性食材調養身體就好,如胡蘿蔔、洋蔥、蔥、薑,但在用量上要控制。

吳明珠醫師說明,很多人以為早晚有風、變涼了,就可開始進補,吃一些質性燥熱的當歸鴨、羊肉爐等,而這些食物偶爾吃個1碗還沒關係,但吃多了容易「上火」,滿臉冒痘不說,還會喉嚨乾痛、聲音沙啞。其實,這個時節早晚偏涼,是陽氣不足的時候,要吃些能補陽的食物,但補陽的食物吃多了也易燥,最好挑蔬菜中較平性偏溫的食材如蔥、洋蔥、胡蘿蔔、薑來調養身體,但也不能吃多,且最好煮熟再吃,以免拉肚子。


這樣做

胡蘿蔔保護呼吸道
胡蘿蔔是營養豐富、調整免疫力最好的食材。以營養學來說,胡蘿蔔素可維持呼吸道黏膜組織的完整性,保護氣管與肺部。在中醫屬性裡,胡蘿蔔具潤腸胃、補中利脾、安五臟等作用,適合用來調養身體。
食用注意:生的胡蘿蔔偏涼性,不建議生食。以一個成人來說,每天吃1份約100克即足夠,可加一點油炒過,若是老人家,可切絲煮湯煮到軟,較好消化。

洋蔥可調整免疫力
洋蔥因含有硫化物,許多人會拿來當做抗癌、降血脂食材。而中醫也認為,洋蔥性溫味辛,可溫通解表、發散風寒、燥濕解毒,若是消化不良、沒胃口、頭痛、體力不佳的人,可吃點洋蔥。
食用注意:洋蔥仍屬於辛味刺激物,所以不需要吃太多,以一般成人來說,每天吃1份約100克即可達到養生目的,可連同胡蘿蔔、蛋一起炒熟後吃。

薑可理腸胃 暖手腳
生薑可讓氣血循環更好、減少生病機率,其中老薑比嫩薑更有效。在這個時節已有手腳冰涼情況的人,建議早晚各喝1杯淡薑茶,或蒸魚、煮海鮮時的嫩薑絲也一起吃。另外,因早晚溫差大而腹瀉者,也可吃點薑。但吳明珠醫師提醒,薑吃多了易出現燥性,用量須控制。
食用注意:這時候還不需要喝黑糖薑茶,只要把生薑洗淨去皮後切1、2片薄片,加500c.c.水大火煮開即可,若喝了隔天會喉嚨乾痛的人,則要再減量。

多吃蔥防感冒頭痛
蔥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尤其是維生素C,其中的黏液有保護胃和皮膚的作用,在中醫使用法中,蔥白與豆豉一起煮湯喝對於感冒而身體輕微發熱情況的人很適用,尤其是合併頭痛的人,可將蔥白3段和1個指節份量的豆豉加水600c.c.煮成茶來喝。
食用注意:蔥綠和蔥白都很有營養價值,這段時間炒菜或煮湯可多放一些,吃的時候一起吃,不要撈起來丟掉了。


提醒你 瓜果類仍屬寒涼
瓜果類雖然平常在營養學中也屬於補充纖維質和礦物質的蔬果類,但這段時間要少吃水果中的「瓜」,例如香瓜、哈蜜瓜等,而蔬菜中的黃瓜,煮熟再吃較好,若怕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流失,那麼可偶爾生吃一點,但腹瀉時就得停吃。


醫師說 大補前可先調理
(自行開業中醫師 吳明珠)
蔬菜的屬性大多寒涼,但秋末準備進入冬天時,天氣還沒有很冷,這時候可開始漸進式地調養身體,待入冬時再針對個人狀況選擇大補法。現在用溫陽平性蔬菜的特質來調理,較不會有進補不成反傷身的疑慮。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師建議:多運動 洗冷水澡 改善過敏症狀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天涼好個秋 過敏體質者感受深刻 鼻水直流

深秋時節,早晚溫差相當大,不少鼻子發癢,打噴嚏,鼻水直流,醫師表示,季節轉換之際,過敏性鼻炎患者最為敏感,有人拿了一整包衛生紙,還不夠擦,乾脆將杯子放在下巴下方,讓鼻水直接滴在杯中,這樣還省了衛生紙的費用。

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過敏性鼻炎簡稱鼻過敏,主要症狀為打噴嚏、鼻塞、流清水鼻涕,症狀嚴重者鼻涕流不停,特別是頭低下來時,鼻涕就滴下來,令人十分苦惱。

據統計,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罹患過敏性鼻炎,台北市的學齡兒童更高達三成以上,每當季節變換時,鼻子就會異常搔癢、猛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鼻塞、打呼,嚴重甚至頭脹痛、無法集中精神,影響學習及工作。

為何鼻腔會產生這麼多像是清水的鼻涕呢?李宏信解釋,鼻黏膜的功能是調節空氣吸入肺部前的溫度及溼度,而鼻過敏的患者鼻黏膜內海綿體組織充滿過多的腺體細胞及神經纖維,只要用鼻鏡檢查,就可見到鼻黏腫脹,且顏色較白,上面覆蓋許多水滴。

一旦遇冷,或接觸到過敏原,神經就會傳達指令,讓鼻黏膜中密度過高的腺體細胞分泌大量的鼻涕,神經如果過度發達,鼻涕就會分泌越多,過多的鼻涕,就會從鼻腔流出來,一 滴一滴地往下掉。

李宏信進一步指出,鼻子出現過敏的人,首先會鼻子發癢,其次是打噴嚏、流鼻水,最後才出現鼻塞,症狀出現的順序一定,顯示出人體和外在環境的調適和對抗歷程。另外,許多人也常把過敏性鼻炎與感冒劃上等號,因感冒也會出現鼻塞、流鼻水等症狀,與過敏性鼻炎差不多,因此很容易被混淆,不可輕忽。

當鼻子發癢時,就表示鼻腔接觸到了過敏原,此時,就會透過打噴嚏的動作,以趕走過敏原,要是過敏原顆粒較大,就會引起連續打噴嚏,如果過敏原顆粒較小,就會附在鼻黏液,隨著鼻涕流出,一旦過敏原太多,就會以鼻塞方式阻擋過敏原入侵。

李宏信建議,在季節交替之際,具有過敏體質的民眾應盡量避免接觸到過敏原,注意保暖問題,少喝冰水,如果出現輕微過敏,只要吃些抗過敏的藥物,就能緩解症狀,如要症狀太嚴重,恐怕得接受鼻翼管神經截除術,來改善鼻過敏症狀。

另外,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可以多食用人參、麻油等熱性食物,可減少流鼻涕機率;平常多運動、多游泳、洗冷水澡,可以增強體力及耐寒能力,有助於提高腎上腺的分泌,也能減少鼻涕的分泌。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改善秋冬換季敏感 試試冬蟲夏草、當歸、丹蔘中藥保養
NOWnews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氣溫降、冷風吹,不僅身子要進補,臉蛋肌膚也需要喔!有保養品業者就提出,「中藥保養」告別秋冬乾燥敏感肌的新主張,且因為純中藥萃取,天然又溫和。

根據調查,台灣約有49%的人有敏感性皮膚問題,每到季節交替,肌膚就出狀況,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台灣季節從夏天進入秋天,溼度與溫度都降低,皮膚容易敏感,且在敏感性膚質的女性中,約半數有皮膚乾燥、緊繃等症狀,近30~40%有泛紅、刺痛、灼熱等不適反應。為解決台灣女性換季時的肌膚問題,蓮芳漢方保養品訴求以純中藥萃取,不添加對人體有害成份,以冬蟲夏草、當歸、丹蔘等珍貴食材提煉添入精華液和滋養霜…等保養產品裡頭。

蓮芳漢方化妝品董事長林瓊婉進一步指出,由於地球大環境的改變,令敏感體質的人增加,使得25歲以後肌膚代謝率降低的時間提早,女性大約25歲時,肌膚機能開始走下坡,最關鍵的原因是內分泌漸漸失調、退化、紫外線的照射、不良飲食習慣,這些都是引起老化的原因。

為了保持皮膚的彈力與光澤,林瓊婉建議,可以防止第三類型膠原蛋白的流失,因為第三類型膠原蛋白屬水溶性蛋白質,一般在25歲以後就會停止分泌,使皮膚開始老化,其流失的速度在秋冬交替季節更是加快,因此要凍結時光停留在臉上的痕跡,就必須由防止第三類型膠原蛋白流失開始。

而除了第三類型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加快,肌膚在秋冬季節生理上會有兩種主要的變化,像是皮膚的血液循環緩慢,因為在秋冬為防止體熱的過分發散,皮膚動脈會收縮,使循環速度減緩。另外,則是會呈現乾燥或魚鱗樣的乾皮症,造成乾皮症的主要原因是皮膚表面脂肪含量減少,水份含量不足,因此皮膚表面呈粗糙狀,嚴重者甚至形成裂痕。尤其在寒冬的夜裡,室內門窗常是緊閉的狀態,因此夜裡臥室的溫度會逐漸上升,尤其是被窩的溫度一提高,相對濕度就降低,體表發散水份就會增加,角質層脫水現象更加嚴重,皮膚更顯得乾燥,如此皮膚會變得很敏感,略有刺激就發癢,而且是愈抓愈癢。

至於冬季該如何做好保養、護膚,使皮膚免於乾燥?林瓊婉表示,秋冬保養的原則,主要是維持皮膚角質層的水及脂肪含量。而蓮芳漢方化妝品全新推出的『時光凍無塵歲月精華液』和『時光凍無塵歲月精華液』即在中草藥中尋找可以防止第三類型膠原蛋白流失的成分,自牛蒡、白合、當歸、丹參、小黃瓜等萃取精華製成精華液可防止老化,而自夏威夷果油、酪梨油、黨參、玉竹、黃精中萃取製成的滋養霜則是可以增加保濕功能,使肌膚柔嫩光滑、充滿活力。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吃補吃上火 牙周病復發
自由
文/林宗樾(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中西醫師)



60歲左右的陳先生,習慣於秋、冬季進行食補,他又特別喜歡吃羊肉爐、燒酒雞,但常在享受美食後,牙齦腫脹、疼痛、出血,需至醫院求診。

大多數民眾都了解這是因火氣大,牙周病復發所造成。天氣開始轉涼,喜歡進補的朋友要注意!

牙周病是因為牙齦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下,如果不注意飲食,服用過於溫熱的食物,如麻油、花生米、炸雞排等食物,會出現牙齦急性發炎,牙齒周遭組織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因此,牙周病患於冬季進補時,需特別注意,應避免服用過燙、過熱的補品。

◎傳統醫學稱牙周病為牙宣,可分為兩種證型:胃火上蒸和腎陰虛。

●胃火上蒸:急性發炎時,多屬此證型,症狀為牙齦紅、腫脹,疼痛難耐,口乾渴、口臭,甚至出血流膿。中醫的治療急性期著重清胃瀉火、消腫止痛,以清胃散加減。

●腎陰虛:緩解期以此為主,一般症狀為頭暈、耳鳴、腰痠、牙齒鬆動不固。治療時,宜滋陰補腎,以六味地黃丸加減。

建議病患發炎時,可服用苦瓜、醬瓜、小魚乾湯降火,或用綠茶漱口;緩解期時,勤作扣牙運動,早晚36下,保持牙齦健康。

最近有研究中指出,抽菸、熬夜是牙周病主要的致病因子。因此要有健康的牙齒,除了要每天固定清潔牙齒外,也要糾正不良嗜好,如抽菸、飲酒及改變生活習慣,使身體氣血循環旺盛,病菌便不易寄生在牙周,引起病痛。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外出郊遊小心恙蟲叮咬 遇到狀況應提早就醫
全國廣播
黃資茗報導



秋高氣爽時節,民眾至郊區出遊,常會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南投縣府衛生局呼籲民眾應作好防護措施,避免恙蟲病上身。南投縣今年至今已接獲通報疑似恙虫病個案68例,其確定陽性個案21例,目前仍持續監視疫情並進行疫情調查及衛教育宣導,顯示恙虫病已進入流行期,仍呼籲民眾注意防範。

恙虫病病媒恙蟲主要在高溫潮濕且雜草叢生處,主要宿主在台灣地區為老鼠,因此到山邊、山谷、田園等高溫潮濕且雜草叢生處遊玩或工作時,務必穿著長褲、長袖衣服及長靴,避免為涼爽一下,將皮膚暴露在外,造成恙蟲叮咬機會,以防恙虫病感染。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