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自九月一日起實施單位中藥粉末新規定,消息一出,中藥商立刻群起譁然;衛生署廿三日緊急澄清,指公告是規範藥廠,中藥商仍可代客將中藥材磨成粉。但對於官方的說法,中藥商昨天仍不滿地指出,衛生署把新聞當公告,難道是視中藥政策如同兒戲?建議撤銷或修正公告以昭公信。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王端�強調,中藥商會走上街頭是有原因的,在這個時候發動抗議實在是因為九月一日所公告實施的新規定,嚴重損及中藥商及民眾的權益,事前衛生署又不跟全聯會等中藥商組織溝通商量,甚至全聯會的提議都不予以採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含淚上街頭,向衛生署抗議。
值得一提的是,當全台上萬名中藥商串聯起來要表達不滿的聲音,甚至台北市迪化街也配合進行罷市,這時政府官員竟玩起文字遊戲,用新聞稿當公告的方式向媒體記者說明,企圖為錯誤政策開脫,這樣的做法已嚴重影響到中藥商及人民的權益,他請教衛生署:「新聞稿的法律效力在那裡?」
因此王理事長建議衛生署,不要將用藥安全當藉口,甚至圖利生技財團,八月廿六日下午上萬名中藥商將如期到衛生署陳情抗議,要求官方撤銷不合時宜的政策,或是修正公告。
應在公告上明白指出「中藥商研磨、販賣單味中藥粉末,不在此限。」以避免日後出現糾紛時造成法官判決不利於業者,畢竟法官是依法令而不是依靠新聞稿來作判決。
行政院衛生署在今年六月十八日發文給全台各中藥商、中醫師、製藥業者、各地衛生機關,宣佈自今年九月一日起,市面上販售的「單味中藥粉末」應依藥事法規定申請藥品查驗登記,若未經查驗登記並領有藥品許可證者,皆不得販賣、製造、供應、輸入、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違者必要時可沒入銷毀。
也就是說,過去衛生署同意中藥行可幫客人研磨藥材,但現在規定未經認證,禁止店家把藥材磨成粉後賣給客人。消息一傳出去,立即引起群情激憤,認為政府要斷中藥商的生路,禁止中藥行代客將單味中藥材磨成粉,雖然後來官方立即改口說可以代客磨粉,卻口說無憑!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衛生署在廿三日緊急發布新聞澄清後,外界認為政府已放寬規定,中藥商還有什麼好抗議的?對此,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陳崇哲指出,這只是官方在玩文字遊戲,因為新聞稿提出需符合藥事法,但藥事服務規範的對象係指藥師、藥劑生,並非中藥商,因此業者能否繼續目前的服務仍有疑問。
從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的澄清稿看來,外界可能會誤以為政府都已讓中藥行可代客磨粉了,中藥商竟然還要出來抗爭、遊行;事實上外界都被誤導,因為在衛生署於八月廿三日所發布的新聞稿裡,看起來好像將中藥行代客磨粉及調配實務排除在強制查驗登記之外,然而,新聞稿中不但提及需「符合藥事法之藥事服務之範圍」,而所謂藥事服務是指藥師、藥劑生等專門職業人員,中藥商只是商人,並不是這一類的人,所以仍受到限制。
此外,新聞稿還提到藥事法第一○三條第三項之規定,中藥商可依據上述規定販賣經行政院衛生署查驗登記核准之中藥粉末。對此,他質疑,該法令規定是用來規範複方,也就是一定是各種單位中藥材所組成的處方才行,除了生甘草、獨參湯外,台灣中醫師並沒有其他的單味方,所以無法適用於單味中藥材上。
另外,官方新聞稿還指出,中藥商可依據固有成方作為依據,調配丸、散、膏、丹。但事實上,陳崇哲強調,調配為複方的定義與行為,因複方稱「散」,單方或外用才稱「粉」,因此這項規定也不適用於中藥商今後仍可研磨單味中藥材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