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天氣、溫度的變化都屬於非過敏原的刺激,可能讓氣喘患者症狀發作,而天熱時進出溫度設定較低冷的氣房時也必須注意。北市聯合醫院藥師趙瑩指出,患者必須準備緩解藥物,以用於急性發作時作緊急處置之用。
常發生於有過敏遺傳體質的患者身上,但非過敏原的刺激,如氣溫變化,也是刺激誘發的因素。趙瑩指出,患者會因為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蹣、灰塵、寵物毛、絨毛玩具、花粉等或非過敏原如氣溫、天氣變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刺激而隨時可能發作。症狀包含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喘鳴、夜間呼吸不順。
她提醒,3歲以下幼兒出現喘鳴不一定是氣喘造成,病毒感冒也是常見原因。但要注意,若雙親本身有氣喘或病童本身有異位性(過敏)體質,且喘鳴經常發生、無季節性,合併夜咳就要高度懷疑是氣喘問題。
針對5歲以上兒童,趙瑩表示,吸入型類固醇被認為是控制效果最好的,口服白三烯素安全性高。這兩者皆可為首選藥,若有控制不佳情形,可增加吸入類固醇劑量或將兩者併用。五歲以上兒童若有控制不佳,則可再加上長效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或茶鹼類藥品。至氣喘惡化程度時,須改以口服類固醇治療。12歲以上可考慮抗IgE抗體使用,從免疫方面治療。
同時,尖峰呼氣流速測定是氣喘病人能自主監測肺功能的方法,由規則記錄流量變化,可作為醫師治療依據及病患自我照顧參考,尖峰呼氣流速應維持在理想值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