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膽主身體疏泄功能,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因此治療膽囊炎以疏肝利膽、和胃、清熱利濕為主,佐以理氣止痛及排石藥物。主要是根據病人不同的表現而使用不同的藥方。此外,可配合穴道針灸或耳穴按壓方式治療。
李明哲醫師表示,膽囊炎常用中藥方劑,包括有柴胡系列的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去濕熱黃疸的茵陳蒿湯,以及消積和胃的保和丸等。加上可以排石化石的金錢草、雞內金、鬱金、海金沙。其他症狀加減應用上,如有噁心嘔吐,可以加上陳皮、半夏,若疼痛明顯,則使用理氣止痛的川楝子、延胡索、木香、香附。主要是根據病人不同的表現,使用不同的藥方藥物。
另外,醫師指出,中醫針灸也可以治療膽囊炎,一般取穴內關、太衝、陽陵泉,也可以使用乳液或是萬金油按摩15分鐘,一天兩次。耳穴部分,則可以使用肝點、膽點、內分泌點、交感、神門,用王不留行籽貼好,一天按壓5次以上,每次1~3分鐘,改善膽囊炎症狀。
急性膽囊炎及時處理很重要。中醫師李明哲表示,懷疑急性膽囊炎的處理上,首先應禁食(不可吃任何東西),先就醫檢查,不可亂服用止痛藥。急性發作時,應該絕對臥床休息。伴有發燒時,除了藥物之外,還可採用冰敷降溫,加速散熱。腹痛時可用熱水袋在病處作熱敷,具有止痛作用。
李醫師表示,日常飲食部分,膽囊炎患者忌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腦、肝、腎等內臟,可以多吃魚肉或是魚肝油。少吃刺激性、重口味食物和調味料。建議大量飲水,保持每天1500~2000C.C水量的攝入,以利於膽汁的稀釋,減少膽汁滯積。避免便秘發生,以免影響膽汁的排出,所以適當攝取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也很重要。
藥膳茶飲方保健部分,醫師建議,可選擇「藿香蘆根飲」,準備鮮蘆根1條,鮮藿香10克,水1500C.C,煮20分後飲用,每天3~4次,有消退黃疸功能。或「薏仁蓮子粥」,準備薏仁、蓮子肉(去皮心)各30克,桂花少許。先煎薏仁,後放蓮子肉,最後加冰糖和桂花。每天可服用多次。有健脾袪濕功效,適用膽囊炎治療後調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