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養生特輯】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季虎頭蜂后正繁衍
台灣新生報
【記者戴聖峰/新竹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最近常聽聞「虎頭蜂傷人」事件,烏來鄉泰雅原住民又遭中華大虎頭蜂攻擊,造成休克。秋季民眾常出外踏青活動,「虎頭蜂傷人」事件隨之增多,甚至有人因此死亡。因此特別介紹虎頭蜂,以及提供民眾有關如何預防虎頭蜂攻擊以及蜂螫時的處理方法。


虎頭蜂跟蜜蜂、螞蟻算是親戚,歸屬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台灣常見的七種胡蜂,因毒性強且體型較大,直接被命名為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因多生活於低海拔的校園、住家或果園中,人們常不經意侵擾到牠們,所以最常發生螫人事件;黑尾虎頭蜂生活於稍高海拔,也是常見蜂螫事件的兇手。


秋天時為何虎頭蜂會更加兇猛呢?生態學者認為在春、夏季他們忙於補育幼蟲及構築蜂巢,所以警戒範圍小也無餘力主動攻擊;但秋天時,蜂后產下最後一批卵,這些卵將來會孵化為蜂后,這時正是族群的「存亡之秋」,所以警戒範圍加大,對入侵者攻擊性更強。


林保方主任表示,當被虎頭蜂螫時,對人體的危害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第一部分是蜂毒的成份類似神經毒性,被螫者會有暈眩、噁心、嘔吐等現象,局部會紅腫痛,但一般要致命可能要被連續攻擊200次以上;第二部分是蜂毒蛋白部分引起的過敏反應,可能會誘發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所以當被虎頭蜂螫傷送醫時,除局部給予冰敷外,儘速施打破傷風與抗過敏藥劑,有些延遲性過敏反應甚至4天後才發作,不可不慎!


林保方主任提出以下幾項建議供民眾參考──1.出外踏青時,不要噴抹香水,體香劑;也不要穿著鮮艷顏色的衣物,且長袖長褲為佳。2.居家或校園發現蜂巢,應及早請消防隊處理。3.若遇見單飛虎頭蜂在周邊盤旋,表示已進入其警戒範圍,不要攻擊牠並且要盡速遠離;萬一被追逐攻擊,宜採迂迴繞圈方式逃離。4.若為群體出遊活動,宜備醫藥箱,最好內含抗過敏藥劑,腎上腺皮質素……可在遭虎頭蜂螫時緊急使用。5.遭蜂螫時,傷口處不宜用偏方如口水、尿、氨水……浸泡塗抹,盡速送醫才是當務之急!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鼻過敏入秋嚴重 整理冬衣打開櫥窗易引發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入秋之後,早晚溫差相當大,有些過敏體質的民眾從衣櫥拿出冬天較厚重的衣服,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水,頭痛到受不了。耳鼻喉科醫師指出,氣候反覆、陰晴不定,過敏性鼻炎容易發作。長期鼻過敏,恐將導致鼻息肉,甚至造成鼻竇炎。

鼻腔構造相當精細,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宏信指出,鼻子構造中,鼻腔與鼻竇為呼吸空氣的主要出入口,吸入的空氣並全部都進入肺部,部分空氣會暫時儲存於鼻竇中。一旦過敏體質,吸入過敏原,就可能造成鼻竇黏膜發炎反應,以致鼻腔黏膜腫脹,鼻竇不通,呼吸不順,於是出現一些過敏症狀,包括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發癢。

要是過敏症狀過於嚴重,整個人還會頭痛、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只要長期鼻過敏,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學生都會受不了,工作表現或是成績都會明顯變差。林宏信解釋,當過敏原如花粉、塵蟎、黴菌或動物毛屑等刺激到鼻竇內的黏膜時,就會造成發炎反應,以致鼻腔腫脹,阻塞鼻竇的暢通,而出現缺氧狀態及鼻過敏症狀。

放在櫥櫃裡的厚重衣服上面堆滿了看不見的灰塵,如果沒戴口罩,就打開整理,鼻腔難免吸入一些過敏原,就會導致鼻腔發炎反應,出現過敏症狀,例如:呼吸不順、鼻涕倒流,要是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又可能導致昏睡,確實相當惱人。

長期鼻過敏,恐將造成鼻息肉肥大,甚至鼻竇炎。有鼻過敏病史的人,經常會併發慢性鼻竇炎,鼻部深處的鼻竇染菌持續發炎,容易流出黃綠鼻涕,也可能發燒、頭痛。

如何治療鼻過敏?李宏信指出,最普遍的治療方式就是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或使用鼻噴劑,效果迅速,但很容易又復發。如果症狀嚴重,嘗試多種治療方法,又容易復發者則可考慮接受鼻過敏神經截斷手術。

鼻過敏神經如果過於發達,一受到外界過敏原刺激,就容易發癢、打噴嚏、流鼻涕、鼻涕倒流。鼻過敏神經如果被截斷,過敏症狀就會改善許多。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指出,有鼻過敏困擾的人應至醫院尋求醫師協助,不可誤信坊間偏方,延誤了治療時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老年胃弱者 早餐吃粥有益秋季養生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老年人吃粥,是秋季不錯的食療養生法。中醫師王靜修表示,中老年胃弱者早餐吃粥,可達到和中、益胃、生津作用。中醫古籍提到,「凡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粥品有生津防秋燥作用,也建議粥須熱食,可禦秋涼。


王醫師表示,現代醫學研究提到,糯米對動物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此外大米種皮所含的多糖對實驗動物有較佳的抗癌作用,這種多糖能溶於水。所以糙米煮粥時,多糖可以溶在粥中,對抗癌保健也有積極意義;也證實了粥對人的強身、抗病作用。


王靜修醫師建議,秋季養生除單純性米粥外,還可酌加一些天然藥物,建議根據體質來選擇不同的粥品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可滋陰養胃;「蓮肉粥」可養神固精;「扁豆粥」可健脾和中;「胡桃粥」潤肺防燥;「松仁粥」潤肺益腸;「山藥粥」健脾固腸;「燕窩粥」養肺止嗽。


另外,對於秋季氣候變化所產生的乏力、失眠等,可用薏苡仁50克、大米120克、紅豆、扁豆各50克、蓮子肉30克加水煮成粥食用,也有助於改善。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寒熱虛實? 進補先認清體質
自由
〔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



時序進入冬天,今起又有冷鋒過境,進補開始熱門,新竹市中醫師張如英提醒民眾,吃補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藥材選擇記住「看聞嚼」,煮前藥材宜沖水5~10分鐘,再泡水一段時間,大骨雞肉等燉補不宜超過1小時,以免骨髓中的重金屬釋出。


大骨雞肉別燉太久 適得其反


新竹市衛生局昨天舉辦「冬令進補健康新煮張」宣導活動,邀請中醫師張如英為民眾講解正確的進補觀念及藥材如何選擇,會中並安排營養師教導民眾健康食補概念。


中醫師張如英表示,民眾吃補調養身體前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人的體質分為寒熱虛實,不要盲目的補,或跟著節令亂補一通。


至於藥材的選擇,自購時最好先看一看藥材外觀、聞一聞它的氣味有無異樣,可以的話嚼一嚼口感,什麼樣的藥材適合什麼樣的體質、有何功能,不妨請教專業,不要隨意聽信坊間不實偏方。


買了藥材後怎麼處理呢?張如英建議,例如當歸、人參、枸杞等,煮前應先用清水沖洗5~10分鐘,洗掉可能有的農藥殘留,然後再泡水一段時間,提高藥效,而藥材連同雞肉或大骨等燉補時間最好是30分鐘到60分鐘。


新竹市衛生局長姚克武也在活動中呼籲,注重健康、營養均衡、習慣運動、充足休息,都是照顧好身體的重要因素。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涼好個啾?秋冬小心氣喘與過敏
教育廣播




一到秋冬季節,過敏體質的人就會開始出現打噴嚏、咳嗽、眼睛癢等症狀,尤其最近台東地區風飛沙嚴重,使得過敏氣喘病患大增,醫師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平時養成外出戴口罩的習慣,發現空氣品質不佳時儘量減少出門,才能降低發病的機會。


每到秋冬時節,過敏體質的小朋友噴嚏就打個不停,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王崑伊說,滿天飛舞的粉塵、居家環境中的塵蟎、黴菌、動物毛髮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而秋冬因為氣溫變化大,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本來就是很大的刺激,稍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會引起眼睛發癢、鼻子過敏、咳嗽,甚至氣喘等呼吸道症狀。


王醫師指出,季節性過敏症狀大多好發於清晨,小朋友剛從溫暖的被窩中起床,接觸到冷空氣,就會開始打噴嚏,若是又碰到像風飛沙這樣惡劣的空氣品質,肯定整天不舒服。因此,他特別建議家有過敏兒的家長,養成小寶貝外出就戴口罩的習慣,並且每天向地方環保局查詢當天的空氣品質,若是空氣品質不佳,就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才能降低過敏的可能。


戴著口罩、減少外出,雖然沒有天涼好個秋的詩意,但是和紅鼻子、紅眼睛,再加上兩管鼻涕的天涼好個『哈啾』相比,還是好得多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桂枝生薑茶 抗換季過敏
金銀花清熱解毒緩症狀

蘋果日報
報導╱陳韋婷




入秋後不少人因冷熱溫差大,引發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說,9月後過敏症狀就診人數比夏天增3成,而身體產生過敏是因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建議每天喝2杯桂枝生薑茶,或早餐吃百合杏仁粥持續3個月以上,能強化三臟功能,改善過敏體質。若症狀嚴重,可喝生薑紫蘇、金銀花茶飲,或洗白鮮皮洗浴方緩解過敏症狀。

傅宗楷醫師說,肺主呼吸、皮毛,不耐寒;脾主運化,營養失調易濕聚合成痰;腎主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也會失調,都是造成鼻子、皮膚過敏的主要原因。如果有過敏症狀,除了可在藥師指示下使用鼻噴液、抗組織胺藥物,利用生薑、紫蘇或金銀花煎煮茶飲,可清熱解毒緩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用白鮮皮、蟬脫、地龍等煮水沖泡身體止癢。連續吃6個月含乳酸菌、比菲徳氏菌保健品,也能改善過敏。


改體質

桂枝生薑茶解毒
作用:桂枝健脾、解毒,生薑發汗解風寒,防風可防氣溫變化引起的鼻子、皮膚癢,早晚飲用1杯持續3個月,能改善呼吸道和皮膚過敏體質。
材料:桂枝10克、生薑3片、白术10克、防風10克、紅棗3顆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300c.c.,小火煮開3分鐘後關火,放涼即可飲用。
提醒:體質燥熱者如舌苔黃、尿液黃以及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

百合杏仁粥驅痰
作用:百合能補肺止喘,杏仁可鎮咳驅痰,在溫差較大的秋天,每天早上吃1碗,可保養支氣管,改善換季時的咳嗽過敏症狀。
材料:百合10克、杏仁10克、米1/5杯
做法: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在鍋中倒入約300c.c.的水開火煮,水滾後將米倒入,轉小火熬煮約30分鐘成粥狀,加入百合、杏仁後再煮5分鐘後即可。

保健食品選益菌
洪金助藥師指出,身體免疫系統淋巴球可分2型,正常情形會達到平衡。但有過敏體質的人,外在環境改變或接觸過敏原時,第2型淋巴球會過度反應,刺激體內肥大細胞分泌組織胺,表現在支氣管黏膜就是過敏性氣喘、在鼻子黏膜則是過敏性鼻炎,在皮膚上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市售保健食品多用比菲徳氏菌、乳酸菌或雙叉桿菌等菌種,刺激第1型淋巴球分泌,使2種淋巴球達到平衡,改善過敏體質。洪金助藥師提醒,挑選抗過敏保健食品時應檢視成分欄,並檢視是否有衛生署健康食品字號。


緩症狀

生薑紫蘇去寒
作用:生薑去寒、紫蘇解毒、紅砂糖溫補,早晚喝1碗能緩解淋雨、受寒後的支氣管症狀如流鼻水。
材料:生薑5片、紫蘇6克、紅砂糖30克
做法:將所有的材料放入鍋中後,加水約300c.c.,小火煎煮至150c.c.後放涼過濾後,即可飲用。
提醒:此道茶飲是針對因氣溫下降受寒後引起的鼻子不適,所使用的急用方,若服用2天症狀仍沒有緩解,建議就醫治療。

金銀花除風熱
作用:金銀花清熱解毒、蘆根治胃熱嘔吐、薄荷發汗驅寒血,可緩解鼻涕濃稠、鼻子癢、皮膚搔癢等。
材料:金銀花20克、薄荷10克、蘆根15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300c.c.,小火煎煮至150c.c.後放涼過濾後,即可飲用。
提醒:此茶飲針對身體出現發炎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發燒、鼻涕濃稠、痰黃時使用。

急用解鼻充血劑
鼻過敏時,鼻腔血管膨脹形成鼻塞。一般市售噴鼻液主成分為解鼻充血劑,能讓血管收縮,有助通鼻。洪金助藥師建議,只在緊急、嚴重時用,每天最多用4次,過度使用會出現反彈性鼻充血,反而更嚴重。

吃抗組織胺緩過敏
洪金助藥師指出,一般過敏反應是由體內釋出組織胺引起,反應在鼻黏膜、皮膚,患部會出現癢感,可在藥師指示下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市售抗組織胺藥物多會導致嗜睡,駕駛時勿服用或由醫師開長效不嗜睡處方。


這樣做

手搓熱按摩鼻側
傅宗楷醫師指出,鼻子過敏患者每天早上起床時可以先把雙手搓熱,然後將大拇指根部貼在鼻樑上溫暖鼻子,有通鼻、預防鼻子因溫度變化產生過敏反應的功效,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做5到10分鐘即可。

白鮮皮洗浴方
作用:白鮮皮和蟬脫可去風止癢、地龍活血、薄荷促進血液循環,皮膚容易發癢或有異位性皮膚炎者,沐浴時使用可減緩不適。
材料:白鮮皮50克、蟬脫15克、地龍20克、薄荷1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2000c.c.,以中火煮沸後,放至適和沐浴溫度後即可使用。
使用方式:每天洗澡後以白鮮皮洗浴方沖淋全身,或浸泡患部約5分鐘,再以清水沖淨即可,症狀緩解後便可停止使用。


專家說

過敏重皮膚保濕

(康是美藥師 洪金助)
皮膚過敏患者,應更注意皮膚保濕,以使用乳霜狀的保養品為佳,建議洗澡沖淋熱水時間不宜過久,最好能在20分鐘以內洗完澡,避免皮膚因熱水破壞保護皮膚的皮脂膜。

每周有氧運動2次
(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 傅宗楷)
過敏體質者的肺部保養最為重要,因此不但不應吸菸,也應避免吸二手菸或處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每周還應運動2次,以有氧、呼吸規律的運動為佳,如登山、健行、跑步,增進心肺功能,改善過敏體質。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時令進補不能一體適用 應找合格中醫
中廣



時序進入秋冬季節,因鼻過敏症狀就醫人數增多,中醫師指出,時令進補雖有一定成效,但部分腸胃道燥熱體質患者卻無法消受,建議應由中醫師診斷調理。

衛生署胸腔病院中醫師王金鐸表示,早上起床鼻癢、打噴啑、鼻水流不停是典型鼻過敏症狀,這與海島氣候、國人愛吃燒、烤、炸、辣、冰品等食物,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有關;有些冬天手腳冰冷的民眾,認為自己是虛寒體質,但每次進補就出現喉嚨不舒服等上火症狀,其實是因其腸胃道屬於燥熱性質,導致「補不進去」。

王醫師建議,除了可以中藥調理之外,可在牛肉、羊肉湯內加入小茴香、八角等藥材的溫補方式,協助將寒氣逼出。

中醫臨床上會先用藥材改善腸胃道燥熱情況,讓進補能收到效果,患者要配合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才能慢慢改善。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柑橘加毛蟹惹禍 饕客變軟腳蝦
自由
記者邱紹雯/北縣報導




入秋以來,有中醫師發現,因體虛手腳無力上門求診的患者增加,據患者主訴,是在吃多了毛蟹和柑橘後,隨即掛病號;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田莒昌表示,毛蟹與柑橘皆屬寒性食物,虛寒體質者一併食用較傷元氣,特別容易「軟腳」。


入秋為毛蟹和柑橘盛產季節,過往農民曆上,即有兩者共食會相剋中毒的說法,但也曾有醫師表示,並無醫學根據。


田莒昌解釋,所謂的「相剋中毒」指的是容易全身虛弱、手腳無力等「軟腳」症狀,因為毛蟹和柑橘皆屬寒性食物,共食會增加寒性,特別對本身怕冷、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等虛寒體質的人而言,吃多了不僅傷身體,也耗元氣,因而不建議過量食用或共食。


田莒昌也說,食物各有其寒熱特性,可彼此相剋,亦能相輔相成﹔哪些食物會造成什麼反應並非絕對,也會因個人體質出現差異。


如果體質虛寒者也想在秋冬季節,大快朵頤螃蟹料理,田莒昌建議,不妨加上生薑和蔥白煮成湯來喝,有助於消弱寒性;而屬於寒性的柑橘則適合在飯後食用。


他也提及,螃蟹除了性涼,也屬於會「發」的食物,意指身體上若有傷口殘留細菌,容易讓傷口內的細菌滋生。因此皮膚病患食用,容易造成患部發炎,加劇過敏反應等情形。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涼時節高危險群勿輕心》大量喝水 血壓恐上升
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是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但診所副院長,亦為家醫科醫師何一成提醒,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不良,如一次灌進超過五百㏄的水,也會讓血壓上升約五到三十mmHg,建議民眾每次喝水別超過兩百㏄,更特別提醒有高血壓老人家注意用水習慣。


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相關,而民眾血壓高,造成日後發生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也越高。秋冬天氣變冷,除提醒民眾出門注意保暖,診所副院長何一成指出,大量喝水也會造成民眾血壓上升,提醒民眾留心,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家。


診所副院長、家醫科醫師何一成進而指出,民眾如果一次灌進超過五百㏄的水,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五到三十mmHg,因而建議民眾可花半小時把一杯五百㏄的水喝完,別一次喝完,且建議每次喝水別超過兩百㏄。


除此,醫師何一成說,用餐氣氛緊張,如邊吃飯邊開會,用餐時爭論不休,或是沉默不語,都容易使情緒緊張,造成血壓上升,建議民眾時用餐時應保持心情輕鬆愉快。


至於日常預防高血壓的方法不外均衡飲食、戒菸、少喝酒及適度運動,萬一已罹患高血壓,則應遵照醫囑,早期治療、穩定血壓,降低未來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醫師何一成因而提醒,日常生活上,除飲食會影響血壓外,用餐方法也很重要,舉凡上述一次大量喝水或吃飯時沉默不語,都會造成血壓上升,提醒注意。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入秋天氣多變 蛇類仍頻繁出沒
自由
〔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




時序進入秋天,蛇類還是頻頻出沒。上月中一名蕭姓男子因好奇心去抓鎖鏈蛇,慘遭蛇吻,經急救後已無大礙。花蓮慈濟醫院醫師提醒民眾,被蛇類攻擊時應保持冷靜,太過慌亂恐會造成更嚴重後果。

台灣蛇 冬眠不明顯

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會長熊帆生說,蛇類是冷血動物,冬天需躲入洞穴裡冬眠,但台灣冬季不明顯,有時候天氣回暖一陣子,蛇類就會出沒,所以冬天還是要小心。

蕭姓男子說,上次與朋友聚會時,微醺的他看見一條鎖鏈蛇,便上前捕捉,一時不慎反遭蛇吻。

慈院急診部主任胡勝川表示,雖然國內已經有品質優良的抗蛇毒血清,但是如果一般民眾不了解而慌亂處置,常常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胡勝川特別提醒,被蛇咬傷時要保持鎮靜,先試著認清蛇的外觀,若蛇已經逃逸,千萬不要執意去追捕,以免加速毒液吸收甚至遭蛇反擊再咬一口。如果被咬傷上下肢,應儘速去除戒指、手鐲、腳環等束縛物,以免肢體腫脹後導致局部壞死。 同時不要以手去擠壓或以口吸傷口,以免增加傷口感染。也不可以用止血帶捆綁,以免肢體壞死,尤其不可以用冰敷,以免因為血液循環變差而造成局部壞死現象。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立秋來 小心「秋胖」上身
中廣



炎炎夏日沒什麼胃口,民眾常在涼爽秋天時開始進補,一方面補足之前胃口大傷的耗損,一方面也為即將到來的冬天添點抗寒本錢。

明天是「立秋」,營養專家提醒:秋天到來,一般人都覺得比夏天有胃口,利用機會適當補充營養,有助於恢復體力,但如果吃太多又運動不足,就容易導致所謂「秋胖」。

秋天進補的習俗在中國北方稱為「貼秋膘」,尤其講究吃肉補充養分,營養專家說,雖然肉類營養較高,但不容易消化,老年人因為腸胃功能減退,如果吃太多肉,身體會不堪負荷,也可能把太多脂肪吃下肚,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如果想趁著秋天補補身體又不想發胖,營養專家推薦可以利用蔬果,像是梨子、胡蘿蔔或甘蔗和米飯一起熬成粥,就很適合秋天吃。除了粥之外,也可以多吃一些營養又不容易發胖的蔬菜,像是豆芽菜、菠菜或小白菜。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吃太多,也千萬要持續運動,阻止過多脂肪囤積,否則「秋胖」上身,想要甩掉就難了。

(中廣實習記者李易澄)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適度進補人參 提升癌患免疫力
自由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秋天是一個適合「補養」的季節,除了傳統補品,最近韓風正夯,也有人想要燉個人參雞湯補一下身體。不過,由於外界傳說人參太燥,癌症病患不能吃,讓部分民眾卻步。

專家表示,除非是滿臉痘痘或是嚴重便秘,一般人使用人參入菜燉補是可以的。過去反而有研究顯示,人參有預防癌症功效,還能補元氣,讓癌患有體力,因此重點是要選對時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學術副院長楊玲玲指出,之前有人認為癌症患者不能使用人參,認為人參補了健康細胞,也可能把腫瘤細胞養大。可是她最近的研究則發現,針對癌症化療造成的白血球低下等副作用,若使用6年生的高麗參,則可以提高白血球量、提升免疫力。

中醫師陳潮宗則認為,若說癌患不能吃人參,可能是過度放大來看這個問題,畢竟人參裡面含有多種成分,各有作用。至於是否會太燥?人參性溫熱,除非是滿臉痘痘或是嚴重便秘,一般人用人參入菜燉補是可以的。

台北醫學大學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承正認為,可能要慎選使用時機。

他說,臨床觀察確實曾發現一些正在服用人參皂?的患者,化療時,腫瘤指標始終掉不下來;停用後,在沒換藥的情況下,結果腫瘤指標就一路往下掉。

他認為,其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人參皂?確實可以讓細胞變得更健康、免疫力更好,但是不是對癌細胞也有同樣的效果,卻不清楚。

他強調,不只是人參皂?,其他的營養食品也一樣,可能對癌細胞的影響並不明確。

也因此,一旦已經發現身體有了腫瘤,建議還是應先完成治療程序後,再進行後續補養;也就是說,等身體裡只剩極少數癌細胞時,才調節免疫,讓自己的系統可以殺死這些少數的壞細胞;而不是在壞細胞量很大時,使用一些不知道對癌細胞有何影響的產品。

他認為,比較適合與化療同步進行的中藥調理,可能是一些促進食慾或是降低疲勞感的中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初秋5茶飲 養肺降火
早餐吃生薑稀飯 顧胃氣

日蘋果日報
報導╱張雅淳、張佩玉 攝影╱陳志淵



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中醫師吳建隆表示,時序已進入初秋,而秋天屬於躁熱節氣、傷肺,再加上季節轉換,容易出現抵抗力下降、咳嗽、腸胃敏感的情況,他提供5中藥茶飲來預防,另外,建議早餐可吃生薑稀飯來調養腸胃、補充元氣,而腸胃不好的人,秋天時攝取水分要適量,以免拉肚子。

近來出版新書《泡杯健康好茶》的吳建隆中醫師,推薦5道初秋時適合飲用的茶飲,包括護胃的玫瑰花茶、治療便秘的菊花決明茶、潤肺滋陰的生脈茶、增強抵抗力的板藍根茶、降肝火的菊花枸杞茶。吳建隆中醫師表示,中醫喝水講究原則,他建議太陽下山前可多攝取水分,溫熱水為宜;太陽下山後若感到口渴,以水潤口,因此以下5道茶飲皆建議在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


推薦茶飲

生脈茶潤肺滋陰
材料: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
功用:黨參補氣、麥冬潤肺滋陰、五味子去心火
作法:全部材料加500c.c.水煮開,轉小火再煮5分鐘去渣,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黨參容易加重熱性,發燒者不宜飲用

玫瑰花茶可護胃
材料:玫瑰花20朵、蜂蜜適量
功用:玫瑰花可行氣活血、護胃,蜂蜜能鎮靜安眠。
作法:將玫瑰花加入500c.c.的水煮開,燜約2~3分鐘加入蜂蜜,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無法順利解便的人元氣弱,無法順利行氣活血,不宜飲用。

板藍根茶增抵抗力
材料:板藍根15克、甘草10克
功用:板藍根清熱解毒、可提升免疫力,甘草補脾益氣。
作法:將板藍根、甘草加500c.c.水煮開熄火,燜約5分鐘,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易腹瀉者不宜飲用,若無感冒症狀,勿天天飲用,可隔2天再飲用。

菊花決明茶可退火
材料:菊花10克、炒決明子12克、蜂蜜適量
功用:菊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炒決明子可利便,蜂蜜能鎮靜安眠。
作法:將炒決明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再煮5~10分鐘,去渣後再加入菊花、蜂蜜,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因炒決明子利便,腹瀉者不宜飲用。

菊花枸杞茶養肝明目
材料: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蜂蜜適量
功用 菊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枸杞子可明目、養肝,蜂蜜能鎮靜安眠。
作法:500c.c.水煮開,加入菊花、枸杞後轉小火再煮10分鐘,最後加蜂蜜,太陽下山前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枸杞子會加重熱性,發燒、腹瀉者不宜飲用。


飲食注意

生薑稀飯 可顧胃

吳建隆中醫師表示,早餐很重要,是一天活力的開始,初秋時可以生薑稀飯作為早餐,因為生薑可暖胃、去寒氣,而稀飯的米湯水也能顧胃,先將3片薑切絲,加入1杯米一起煮成稀飯,再搭配一些青菜即可。

勿攝取過多水分
初秋時腸胃較敏感,以中醫理論來說,腸胃屬土,若是在此時攝取過多水分,容易導致拉肚子,另外,許多人起床喝大量開水以利排便,吳建隆中醫師表示長久下來會耗損腸胃機能,他建議平時以水潤口即可。


醫師說

飲食勿油膩
(中醫師 吳建隆)
秋天較為乾燥,若是食物太油膩,容易再喝冰飲解渴,長久下來,寒性體質的人身體會更寒,躁熱體質的人則會更躁,所以飲食千萬別過分油膩。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燥宜養肺!百合、白木耳、蓮子潤肺絕佳食材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秋燥宜養肺!白木耳、蓮子,百合都是潤肺的絕佳食材,不少民眾也視之為養生食品。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醫師申一中提醒,民眾購買時,盡量不要挑顏色過白的貨品。

正常的乾白木耳、百合顏色略黃,過於偏白,反而可能殘留二氧化硫。申一中指出,白木耳、蓮子,百合烹煮前盡量還是要泡水、洗淨,減少雜質的殘留。

木耳無論煮成膠狀飲用,或搭配其他藥材、食材,均有保健的效果。醫師指出,尤其白木耳則常用於咳嗽或喉嚨乾癢的民眾如銀耳羹、白木耳百合粥,豬肉木耳湯均有保養的效果。

例如以川貝、白芨、白木耳、北沙參、天冬等組成的白木耳湯適合久咳少痰、口燥咽乾,手心足心常發熱的民眾,中醫稱此症為肺陰虛,這道藥膳養陰清熱,益氣生津。

以白木耳、百合、米組成的白木耳百合粥也很適合老人肺燥乾咳,有助潤肺止咳,可改善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精神恍惚、坐臥不安、心煩心悸的現象。不過常腹瀉的人,中醫師認為,食用木耳要稍微控制使用量。

中藥有助改善慢性支氣管炎。中醫師陳旺全指出,臨床上常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為主方,伴隨心悸加茯神、附片,細辛;唇青舌色按紅則酌加丹參、桃仁等。

中醫師陳旺全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喘咳痰多者常多加白芥子、炒萊菔子及蘇子等。如果為陰虛患者,需考慮潤肺、養陰的方劑,如百合固金湯可用於改善這類患者的病情,如果伴隨胸痛可加鬱金、瓜蔞、香附等藥。

至於一般民眾,平常可煮百合湯保健;醫師指出,百合中有多種生物鹼,對慢性支氣管炎與喉嚨乾、講話沙啞,或中醫所說肺燥乾咳的民眾有幫助,不過中藥屬性上,百合較寒涼,腸胃炎與感冒的民眾食用仍須留意。

中醫認為,身體的正常滋潤物質不足多會有輕咳、破聲、口乾舌燥,多痰的症狀,中醫師指出,中藥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等均有助改善此症狀,發聲過度又愛吃上火的食物或睡眠不足,很容易喉嚨痛,聲音沙啞,若伴隨感冒,病情往往拖很久。

此外,慢性咽炎常見於喜歡吃辛辣刺激品,喝酒抽煙等,因此導致發炎或火氣較大;此時可用潤肺、養陰的方劑,如百合固金湯,但個別患者具體用藥選擇仍需先諮詢醫師。

桂枝二越婢一湯加減方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中醫師陳旺全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此方可酌加黃芩、桔梗,杏仁等藥,以清肺止咳及化痰。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不少,醫師指出,治療上也不限於桂枝二越婢一湯這類的處方。例如在中醫分類中,對於常出現乾咳、打噴嚏,流清鼻水、痰稀白、無汗或少汗、肌肉感覺僵硬,酸痛等症狀者多視為風寒,治療這類患者常以荊防敗毒散為代表方。舌體淡胖,苔薄白,脈浮緊或遲緩,由上呼吸道感染誘發者常見此型,不過,具體用方需由醫師診斷後決定。

在中醫眼中,呼吸道問題與許多經絡與臟腑都有關。醫師指出,呼吸道的疾病內因臟腑功能失調,外因多為感受風寒侵襲鼻竅,上呼吸道是指喉環狀軟骨以上的呼吸道,其中包括鼻、咽、喉和等。而以鼻腔為主的上呼吸道是調節吸入空氣溫度與濕度的重要部位,中藥有助改善人體抵抗外來感染的能力,減少疫病侵襲。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保健錦囊》秋老虎熱中帶涼意 養生重補氣養陰、清熱去暑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秋老虎的氣候型態中,日常養生有何應注意?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秋老虎氣候型態雖然氣節上為秋天,但天氣卻仍然熱得很兇,像老虎一般。有時如夏天的悶熱,有時也可能又如秋天般的涼爽的氣候。中醫認為,養生應著重在補氣、養陰、清熱、去暑。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秋老虎」在節氣上來說,意思是在夏天炎熱逐漸消退當中,但是熱氣仍然存在,又出現了夏季悶熱的天氣,有時溫度仍可能超過30多度,雖然氣節上為秋天,但天氣卻仍然熱得很兇。也就是說出現一星期,3、5天為悶熱,午後氣溫會高到攝氏35度,處於一種高溫狀態,平均溫度在28度左右;通常到了10月中旬,秋老虎的天氣便會結束。在調理方面,養生應著重在補氣、養陰、清熱、去暑。

陳醫師表示,這個時節仍然有夏季的天氣跟氣溫,此時心火會較旺,容易損傷陰氣、容易流汗,調理上有需要補氣、滋陰、去熱。另外,可配合用補氣、養陰、清暑的中藥,如菊花、沙參、西洋參、玉竹、麥門冬、五味子、黨參、枸杞、紅棗等中藥。

秋季也適合補充潤燥的食物。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屬於秋天的季節,除了補氣、養陰、清熱之外,也宜多食一些潤燥的食物。此外,此時天氣有時會稍涼,空氣較為乾燥,調理上則應以滋腎、潤肺為主。

陳玫妃醫師表示,潤燥補充可多食用一些像是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百合、蓮子、紅棗、黑糯米等,較潤性的食物,具有益陰、養胃的作用。儘量少吃一些辛辣、燥熱、燒烤、油炸、刺激、上火的食物。另外,由於這時候也可見有時空氣乾燥、濕度較低,便容易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這時候應多補充水分。多吃膠質、有水份的水果也是有需要的。

醫師表示,要多使用養肺、補氣、滋陰的藥方,如黨參、沙參、麥門冬、百合、杏仁、川貝、桔梗、麥門冬、甘草等,可幫助養肺、潤肺、補養肺氣的作用。另外,如貝母、杏仁、生地,也都是秋老虎季節適合吃的中藥。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