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前言:民眾常認為腸胃炎的症狀就是拉肚子,其實腸胃炎還可分成好幾種,起因不同,症狀也會有所不同,甚至還有民眾誤將大腸癌當成腸胃炎,以致未能在適當時間找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治療,不但延誤了治療時機,同時也可能會加重病情。
一般較常見的腸胃炎以細菌性、病毒性腸胃炎居多,而功能性腸胃炎則比較少見。醫師認為,當人的腸胃感到很不舒服,但進行檢查卻又無法查出哪裡出現異常時,像這種情況就很可能是罹患了功能性腸胃炎。
腸胃不好的人,身體往往也會不健康,除了治療外,平常的生活保健很重要,尤其是在飲食方面,譬如到底要吃哪些食物比較不傷腸胃?要吃哪些食物比較能健胃整腸?這些都是平常腸胃不好的人應該特別注意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健康概念。
腸胃炎只是消化系統發炎的泛稱,每種類型的症狀皆有所不同。國泰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洪志聖表示,大致上,腸胃炎的類型有細菌性、病毒性及功能性三種,若症狀輕微很容易讓人忽略掉,但若出現嚴重脫水時將影響到腎功能,或體液流失過多時也可能出現休克,所以患者還是多加注意比較妥。
洪醫師指出,細菌性腸胃炎為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所引起,病毒性腸胃炎是因為感冒、腸病毒,而功能性腸胃炎則是受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所影響,導致人的胃腸功能失調,出現大便較多、較稀,甚至大便頻率較高等拉肚子情形。
一般來說,大多數患者的症狀較輕,只要沒有出現持續性拉肚子、發燒、無法進食等情形時就可望漸漸康復,但若病情持續兩天以上,甚至出現脫水症狀時,建議最好找醫師進一步診斷、治療比較好。以急性腸胃炎來說,有些人在大吃大喝之後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部悶脹、拉肚子或嘔吐等腸胃不舒服的症狀。
在台灣,細菌性腸胃炎以沙門氏菌最常見,少數嚴重患者需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性腸胃炎則以輪狀病毒最多,必須採取症狀治療。沙門氏菌的潛伏期可能從六小時到三天,病程需時一個禮拜到十天的時間,而輪狀病毒潛伏期則約一到兩天,整個病程會持續約一週左右。
大部分急性腸胃炎的患者都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症狀輕者拉肚子或嘔吐之後休息一、兩天,或是經過處理治療後都能很快地恢復正常;但若本身已經有嚴重的慢性疾病,譬如慢性肝病、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或是抵抗力比較不好的幼兒跟老人,上述就可能因為拉肚子或嘔吐,以致於體液大量流失,進一步出現脫水現象,最後導致意識模糊或休克,這時候最好馬上到醫院診治比較好。
洪志聖醫師進一步指出,患者在急性期需禁食,因為腸胃道黏膜發炎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這時若急於吃東西是沒有太大益處的,反而容易加重症狀,應盡量禁食一到兩餐比較妥,口渴時也不要喝太多的水,可配合服藥,待腸胃不適減緩,才開始吃點少量、容易消化及少油脂的食物,像是稀飯、饅頭或白吐司。
除此之外,若患者出現劇烈嘔吐和腹瀉時,容易使身體流失水份及電解質,所以應適當補充水份和電解質。急性期時除前六到八小時禁食外,若症狀稍微緩解可考慮喝一點點水份或口服電解質液,但需少量以免因腸道黏膜吸收功能尚未恢復而再次引起腹瀉。
假如患者出現劇烈嘔吐、腹瀉後,服用藥物卻無法改善,甚至之後出現虛弱、脫水等症狀時,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是否出現皮膚乾燥、心跳加快等脫水現象,然後再評估注射靜脈輸液的必要性,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以及心肺功能不佳者,必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再視情況決定點滴注射量的多寡。
臨床上,腸胃炎的表現是跟著個人免疫力、致病菌及毒素種類而有所不同,一般常見腹部疼痛、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約一到十幾次以上皆有可能)等症狀,嚴重的腸胃炎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燒,以及稀水便中帶有血絲、黏液或惡臭。建議民眾平常應勤洗手,重視食物保存及食用前的新鮮度,盡量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當病毒流行時最好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此才可望減少罹患腸胃炎的機會。
《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版主: MissC
Re: 《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了解腸胃炎》脾胃保養好 體健抵抗力自然強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腸胃炎的預防保健,要先從照顧脾胃開始做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中醫對疾病的預防有所謂「正氣存於內,邪氣不可干」的說法,意思是說,人體的抵抗力若是健全,諸如細菌或病毒等外來的感染原就不容易侵入人體,無法對正常的生理活動造成干擾而誘發疾病,所以要先保養脾胃。
呂醫師指出,要強化體質、提升抵抗力,首重於腸胃的照顧,也就是保養脾胃,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也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的體質強健與否的關鍵,所以不管是中醫文獻,或是古代醫家皆重視脾胃的養護,這與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消化道功能可有效地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老化等認知有著一致性。
保養脾胃還得從飲食習慣開始著手,在日常生活上,飲食以清淡為原則,不要暴飲暴食,或過食辛辣食物而傷害到腸胃。另在臨床上經常發現便秘患者有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這可能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壓力有關,建議民眾應多攝食蔬果類的食物來保持胃腸道的正常機能與暢通,若是仍無法解決便秘問題,則應迅速就醫診治,早發現、早治療,可望達到很好的療效。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腸胃炎的預防保健,要先從照顧脾胃開始做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中醫對疾病的預防有所謂「正氣存於內,邪氣不可干」的說法,意思是說,人體的抵抗力若是健全,諸如細菌或病毒等外來的感染原就不容易侵入人體,無法對正常的生理活動造成干擾而誘發疾病,所以要先保養脾胃。
呂醫師指出,要強化體質、提升抵抗力,首重於腸胃的照顧,也就是保養脾胃,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也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的體質強健與否的關鍵,所以不管是中醫文獻,或是古代醫家皆重視脾胃的養護,這與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消化道功能可有效地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老化等認知有著一致性。
保養脾胃還得從飲食習慣開始著手,在日常生活上,飲食以清淡為原則,不要暴飲暴食,或過食辛辣食物而傷害到腸胃。另在臨床上經常發現便秘患者有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這可能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壓力有關,建議民眾應多攝食蔬果類的食物來保持胃腸道的正常機能與暢通,若是仍無法解決便秘問題,則應迅速就醫診治,早發現、早治療,可望達到很好的療效。
Re: 《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了解腸胃炎》定期篩檢 避免大腸癌誤判為腸胃炎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有些民眾會誤將大腸癌當成腸胃炎,所以平時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就顯得很重要,如此才不會發生誤判的情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病房護理師王翠蘭表示,定期篩檢可早發現、早治療,建議民眾平常就做好大腸保健,只要確實牢記改變飲食習慣、運動及健康篩檢等三要素,就可時時腸保健康。
她指出,改變飲食習慣很重要,建議民眾多吃蔬果、五榖雜糧、糙米全麥食物,這些食物不但提供了許多維生素及纖維,同時可減少腸壁與致癌物接受機會,但必須少吃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因為這種脂肪會引起膽汁過度分泌而刺激腸道細胞基因突變。
改變烹調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議少用炒、炸方式來處理食物,多用水煮法熱食,少吃肉類及油膩食物,預期可以降低百分之廿五到五十的罹患率。此外,有專家學者指出,若民眾平均每日多攝取維生素E(約兩百IU,等於四百毫克),可比未攝取者降低百分之五十七的罹患大腸癌機率,像是菠菜、葵瓜子、甜椒、杏仁及堅果等食物就可以適量攝取。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也是預防保健的不二法門,建議民眾每天運動一下,可幫助腸道動一動,有助於減少百分之四十的罹患率。
王翠蘭強調,當民眾做到改變飲食習慣、勤運動之後,再來就是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才能確定是否罹患大腸癌,例如糞便潛血反應檢查、肛門指診、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鋇劑灌腸攝影檢查等方式。唯有定期到醫院做篩檢,才可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腸時時保健康。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有些民眾會誤將大腸癌當成腸胃炎,所以平時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就顯得很重要,如此才不會發生誤判的情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病房護理師王翠蘭表示,定期篩檢可早發現、早治療,建議民眾平常就做好大腸保健,只要確實牢記改變飲食習慣、運動及健康篩檢等三要素,就可時時腸保健康。
她指出,改變飲食習慣很重要,建議民眾多吃蔬果、五榖雜糧、糙米全麥食物,這些食物不但提供了許多維生素及纖維,同時可減少腸壁與致癌物接受機會,但必須少吃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因為這種脂肪會引起膽汁過度分泌而刺激腸道細胞基因突變。
改變烹調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議少用炒、炸方式來處理食物,多用水煮法熱食,少吃肉類及油膩食物,預期可以降低百分之廿五到五十的罹患率。此外,有專家學者指出,若民眾平均每日多攝取維生素E(約兩百IU,等於四百毫克),可比未攝取者降低百分之五十七的罹患大腸癌機率,像是菠菜、葵瓜子、甜椒、杏仁及堅果等食物就可以適量攝取。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也是預防保健的不二法門,建議民眾每天運動一下,可幫助腸道動一動,有助於減少百分之四十的罹患率。
王翠蘭強調,當民眾做到改變飲食習慣、勤運動之後,再來就是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才能確定是否罹患大腸癌,例如糞便潛血反應檢查、肛門指診、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鋇劑灌腸攝影檢查等方式。唯有定期到醫院做篩檢,才可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腸時時保健康。
Re: 《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了解腸胃炎》飲食以軟性、低刺激為主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常常腸胃不舒服的人,要多吃「健胃整腸」的食物。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童麗霞表示,當出現腸胃不適時,在食材的選擇上,宜以軟性、低刺激性飲食為主,建議民眾可自行DIY料理食物,譬如小米粥、花生豆腐腦等,皆是不錯的腸胃保健食譜。
她指出,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相當緊湊,不良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或情緒壓力常無法獲得適度的紓解,許多人都曾出現過胃部不舒服的症狀,所以要想辦法「健胃整腸」,蔬菜類食物宜以嫩葉、瓜類為主,並少吃竹筍、芹菜等粗纖維食物;水果類要去籽、去皮及選擇粗纖維較少的新鮮水果為主;主食類則不宜吃進糯米、油酥糕餅等食品;豆類應以豆腐、豆漿等加工後的豆製品為主。
使用調味料宜減少胡椒、咖哩、芥末、辣椒及沙茶醬的使用率,且烹調方式宜採蒸、煮為主,減少油煎、油炸的使用頻率。若民眾的腸胃相當不舒服時,建議短暫禁食或進食少量的米湯、無油菜湯等,等症狀改善後,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除此之外,民眾不妨自己動手做做木小米粥、花生豆腐腦等料理。童麗霞進一步指出,小米粥需準備蓮藕粉廿克、白米三分之二杯、小米三分之一杯、黨參、水及鹽巴適量。作法分三步驟,第一步,先將黨參加水滾煮熬汁,湯汁備用;第二步,將小米與白米洗淨、浸泡一個鐘頭後備用;第三步,用黨參湯汁加水,將白米、小米煮成粥,拌入蓮藕粉煮沸後,再加入適量鹽巴調味即可食用。
花生豆腐腦需準備淺綠色海藻五十公克、市售老豆腐一塊、乾蓮子廿公克、細花生粉三湯匙、在來米粉一百公克、枸杞十公克、油一茶匙、太白粉、鹽巴及水適量。作法分四步驟,第一步,將海藻用熱油炸酥,拌少許鹽備用;第二步,把蓮子浸泡後,蒸熟備用,再把枸杞用熱水洗過後,撈起來備用。
第三步,老豆腐去邊,與花生粉、在來米粉,加上少許水拌勻成泥狀,加入蒸熟的蓮子,與枸杞拌勻,倒入方型或便當盒模型,需注意,盒子底部要先抹油;第四步,將上述食材蒸熟成塊狀,倒出後切片、裝盤,撒上炸酥的海藻即可食用。食用時若鹹度不夠,可沾點醬油膏或胡椒鹽提味。
除了腸胃保健食譜外,她強調,其實生鮮山藥、芡實、蓮子、薏仁等健脾胃的藥膳食材也可加入日常生活飲食中,隨個人喜好適量食用,例如銀耳蓮子湯、四神湯、綠豆仁薏仁湯等,以便增加飲食的豐富性,但需稍加注意,飲食上應著重均衡營養。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常常腸胃不舒服的人,要多吃「健胃整腸」的食物。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童麗霞表示,當出現腸胃不適時,在食材的選擇上,宜以軟性、低刺激性飲食為主,建議民眾可自行DIY料理食物,譬如小米粥、花生豆腐腦等,皆是不錯的腸胃保健食譜。
她指出,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相當緊湊,不良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或情緒壓力常無法獲得適度的紓解,許多人都曾出現過胃部不舒服的症狀,所以要想辦法「健胃整腸」,蔬菜類食物宜以嫩葉、瓜類為主,並少吃竹筍、芹菜等粗纖維食物;水果類要去籽、去皮及選擇粗纖維較少的新鮮水果為主;主食類則不宜吃進糯米、油酥糕餅等食品;豆類應以豆腐、豆漿等加工後的豆製品為主。
使用調味料宜減少胡椒、咖哩、芥末、辣椒及沙茶醬的使用率,且烹調方式宜採蒸、煮為主,減少油煎、油炸的使用頻率。若民眾的腸胃相當不舒服時,建議短暫禁食或進食少量的米湯、無油菜湯等,等症狀改善後,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除此之外,民眾不妨自己動手做做木小米粥、花生豆腐腦等料理。童麗霞進一步指出,小米粥需準備蓮藕粉廿克、白米三分之二杯、小米三分之一杯、黨參、水及鹽巴適量。作法分三步驟,第一步,先將黨參加水滾煮熬汁,湯汁備用;第二步,將小米與白米洗淨、浸泡一個鐘頭後備用;第三步,用黨參湯汁加水,將白米、小米煮成粥,拌入蓮藕粉煮沸後,再加入適量鹽巴調味即可食用。
花生豆腐腦需準備淺綠色海藻五十公克、市售老豆腐一塊、乾蓮子廿公克、細花生粉三湯匙、在來米粉一百公克、枸杞十公克、油一茶匙、太白粉、鹽巴及水適量。作法分四步驟,第一步,將海藻用熱油炸酥,拌少許鹽備用;第二步,把蓮子浸泡後,蒸熟備用,再把枸杞用熱水洗過後,撈起來備用。
第三步,老豆腐去邊,與花生粉、在來米粉,加上少許水拌勻成泥狀,加入蒸熟的蓮子,與枸杞拌勻,倒入方型或便當盒模型,需注意,盒子底部要先抹油;第四步,將上述食材蒸熟成塊狀,倒出後切片、裝盤,撒上炸酥的海藻即可食用。食用時若鹹度不夠,可沾點醬油膏或胡椒鹽提味。
除了腸胃保健食譜外,她強調,其實生鮮山藥、芡實、蓮子、薏仁等健脾胃的藥膳食材也可加入日常生活飲食中,隨個人喜好適量食用,例如銀耳蓮子湯、四神湯、綠豆仁薏仁湯等,以便增加飲食的豐富性,但需稍加注意,飲食上應著重均衡營養。
Re: 《了解腸胃炎》腸胃炎不僅止於拉肚子 了解肇因尋求防治
《了解腸胃炎》按合谷穴止絞痛解痙攣 背部刮痧可止吐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腸胃炎不適,適合用中藥調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最近在臨床上碰到許多因腸胃發炎造成腹痛、腹瀉的患者來求診,有些是因為腸胃型感冒而引起,有些則是飲食所造成,以中醫療法而言,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分類與治療對策,若患者突然感到腸胃不適,可先按摩合谷穴或背部刮痧來緩解不舒服的症狀。
大部份的腸胃炎都是由於不潔的食物引起,所以它通常在用餐後的四到六小時發作,初期症狀是腹部覺得陣陣絞痛,接下來開始發生連續的嘔吐以及拉肚子,每次嘔吐或腹瀉後,腹部絞痛可能會稍微舒緩一點,但大約半小時後,又開始腹痛與上吐下瀉,對一般人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身體就慢慢就恢復正常,但若出現發燒、血便、脫水、休克等嚴重症狀時,最好立刻住院治療比較妥。
呂庶熙醫師指出,中醫將腸胃炎區分類為嘔吐、腹痛、泄瀉、痢疾等病名,一般而言,中醫認為腸胃炎是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而造成,也就是因為不潔食物所造成的「感染」,在治療上主要還是以內服的藥物為主,在腸胃炎急性期造成上吐下瀉的症狀劇烈發作時,常用的治療方劑是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胃苓湯等處方,這些處方中,藿香、蒼朮、黃連、黃芩、黃柏等藥物具有止吐或抗菌的效果。
這些方劑在臨床上也的確對於腸胃炎所引起的上吐下瀉等症狀有相當顯著的療效。較為特別的是,在腸胃炎的治療上,若患者沒有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的疑慮,那麼中醫較不傾向給予止瀉劑,在必要時甚至還會給予緩瀉劑或催吐劑,因為這時的腹瀉是因為體內急欲將誤食的有毒食物排出,所以可視情況以藥物來加速毒性物質的排出。
此外,在腸胃炎上吐下瀉的症狀稍微緩和後,還必須搭配香砂平胃散、參苓白朮散、保和丸、安中散等處方以便加速腸粘膜的再生,進而調節腸胃蠕動,最後達到健胃整腸的效果,對於腸胃炎有較佳的預後作用。
不過,很多急性腸胃炎患者想知道的是,是否有穴道按摩的方式可用來緩解腸胃炎的不適。對此,呂庶熙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一般人較熟悉的「合谷穴」就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穴道,合谷穴就在大拇指與食指間,也就是俗稱虎口的地方,當腸胃痙攣或腹部絞痛發作時,可重壓這個穴道來達到止痛解痙的效果,但必須強調的是,按壓力道要稍重,否則不會出現明顯的療效。
另外,背部刮痧也有不錯的止吐與舒緩腹痛的效果,需使用刮痧棒或稍硬的物體,延著脊椎兩側約十五公分的距離,在皮膚塗抹凡士林或其他潤滑劑後,將刮痧棒由上而下移動,直到皮膚約略發紅為止。刮痧要注意,儘量不要在皮膚造成傷口,而且要注意器物的消毒與清潔,以免造成皮膚的感染或發炎。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腸胃炎不適,適合用中藥調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最近在臨床上碰到許多因腸胃發炎造成腹痛、腹瀉的患者來求診,有些是因為腸胃型感冒而引起,有些則是飲食所造成,以中醫療法而言,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分類與治療對策,若患者突然感到腸胃不適,可先按摩合谷穴或背部刮痧來緩解不舒服的症狀。
大部份的腸胃炎都是由於不潔的食物引起,所以它通常在用餐後的四到六小時發作,初期症狀是腹部覺得陣陣絞痛,接下來開始發生連續的嘔吐以及拉肚子,每次嘔吐或腹瀉後,腹部絞痛可能會稍微舒緩一點,但大約半小時後,又開始腹痛與上吐下瀉,對一般人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身體就慢慢就恢復正常,但若出現發燒、血便、脫水、休克等嚴重症狀時,最好立刻住院治療比較妥。
呂庶熙醫師指出,中醫將腸胃炎區分類為嘔吐、腹痛、泄瀉、痢疾等病名,一般而言,中醫認為腸胃炎是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而造成,也就是因為不潔食物所造成的「感染」,在治療上主要還是以內服的藥物為主,在腸胃炎急性期造成上吐下瀉的症狀劇烈發作時,常用的治療方劑是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胃苓湯等處方,這些處方中,藿香、蒼朮、黃連、黃芩、黃柏等藥物具有止吐或抗菌的效果。
這些方劑在臨床上也的確對於腸胃炎所引起的上吐下瀉等症狀有相當顯著的療效。較為特別的是,在腸胃炎的治療上,若患者沒有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的疑慮,那麼中醫較不傾向給予止瀉劑,在必要時甚至還會給予緩瀉劑或催吐劑,因為這時的腹瀉是因為體內急欲將誤食的有毒食物排出,所以可視情況以藥物來加速毒性物質的排出。
此外,在腸胃炎上吐下瀉的症狀稍微緩和後,還必須搭配香砂平胃散、參苓白朮散、保和丸、安中散等處方以便加速腸粘膜的再生,進而調節腸胃蠕動,最後達到健胃整腸的效果,對於腸胃炎有較佳的預後作用。
不過,很多急性腸胃炎患者想知道的是,是否有穴道按摩的方式可用來緩解腸胃炎的不適。對此,呂庶熙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一般人較熟悉的「合谷穴」就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穴道,合谷穴就在大拇指與食指間,也就是俗稱虎口的地方,當腸胃痙攣或腹部絞痛發作時,可重壓這個穴道來達到止痛解痙的效果,但必須強調的是,按壓力道要稍重,否則不會出現明顯的療效。
另外,背部刮痧也有不錯的止吐與舒緩腹痛的效果,需使用刮痧棒或稍硬的物體,延著脊椎兩側約十五公分的距離,在皮膚塗抹凡士林或其他潤滑劑後,將刮痧棒由上而下移動,直到皮膚約略發紅為止。刮痧要注意,儘量不要在皮膚造成傷口,而且要注意器物的消毒與清潔,以免造成皮膚的感染或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