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40B
發表於 : 2023-11-29 , 11:56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7-L8 ~ P58-L1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融會之意。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四十卷.B面
五十七頁,那麼昨天已經把前面這兩項講過了,這兩項講過了以後,第三個,第三個就是「舉因果以細勸」。那麼前天、昨天、今天,這個三個,這是南山一宗全部的精要,全部的精要。諸位呀,我想聽完了以後,這個回去好好地複習一下,把它弄懂,這樣。你這個了解了以後,以後對我們這個行持的根本,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曉得如何下腳。那麼今天我們看五十七頁第二段,第二段呢,先看一下,先看一下,這個就是「所受之體」,那麼甲、乙、丙。第一個呢,「約圓義以示體相」,這個已經說過了;其次,「約隨行以明持犯」,那就是上一堂,昨天講的;今天呢,「舉因果以細勸」。
在《南山在家備覽》五十九頁上面列的這個表,跟現在黑板上寫的(編者按:請參看第三十六卷A面卷末註2)稍有不同。那麼這個黑板上,把它的整個的我們講的內涵更仔細分三部分,我再說一說。第一個「總說」,總說;第二個「以三聚」來說明,「例明」,就是說三聚淨戒: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或者饒益有情,那麼說明這個三個戒;最後「問難釋疑」。這個問難釋疑有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叫「結攝」,就是結論,最後這個結論的時候把──攝的話就是提手旁三個耳朵──凡是前面不清楚有疑難的地方,總在這個地方說一說,這樣。那麼這麼一來呢,所講的內涵,整個的就比較概括圓滿了。現在我們看文: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 以妄覆真,不令明淨。 故須修顯。名法身佛。」
那麼這個《業疏》上面先說,了解了前面這個道理以後,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人就了解,哦,如果說照著前面這樣走是輪迴生死,現在我們了解了痛苦的「源」,這根源在這裡,因此要想翻轉痛苦的話,必須要勤加觀察,不讓無始無明有一息的機會繼續增長。所以我們必須──這個「常」是恆常,不是像我們這常常,這個常常沒多大的用場,種善根有,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染的力量非常強大。儘管我們現在做是做不到,不要說諸位,對我來說,我也了解我並沒有真的做到。可是概念清楚,清楚了以後呢,不斷地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去增長這個能,然後呢淨除這個障,一步一步地向上,到後來我們一定能夠如我們所了解的做到。假定前面不了解的話,那根本不可能,這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常」字是指恆常!
所以我們真正修行人哪,恆常。那麼現在我們「常」是什麼?常常啊努力在正知見上面,一切時處,這個是我們絕對應該的,我們也做得到。做累了休息,休息的時候你雖然把這個放掉了,可是它這個內心當中緣念正法、正知見那個心,還在恆時隨轉,這是眼前我們正做得到的。那麼這個「常思此行」,這樣做就是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戒作為法佛的清淨心,法身佛的清淨心。
下面說「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我們無始以來由無明這妄惑,把它覆蓋了這個清淨的、本有的、或者空性,不管用哪一種解釋那沒關係。我所以說連舉三名的話,因為宗派不同,這個沒關係,宗派可以不同,持戒是一個,哪一派用它的名字解釋,到最後修行的時候還是這個內涵。我們總是現在想辦法,把無始無明積累的髒垢把它弄乾淨。所以經過了這樣,「故須修」,修就是修改,把它錯誤的弄掉,來恢復光顯原有的,這個就是「法身」。
下面法、報、化立為三身這樣來說,這個所以科判上面是根據《業疏》來說的分為三科;我現在這個上面──總說、三聚說明,以及結攝或者是問難說明,是加上這個《濟緣記》,乃至於《芝苑》等等,這樣。所以這個內涵,這個科判的內涵,你們兩個互相對照一下的話,那就會圓滿地認識。繼續我們看《濟緣》的解釋,然後呢才能夠了解《業疏》所說的這個內涵。
舉因果以細勸
一總說
二以三聚例明
三問難釋疑(結攝)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三,
分為三,因當中修什麼行,然後果位上面證什麼德、成什麼身,就是這樣。所以這個所謂「舉因果以細勸」就是這樣,很認真地了解了,然後細細地認清楚我們求什麼果,應該有行什麼行。這個分為三部分:
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那麼攝律儀戒就是我們別解脫律儀,而這個以大乘具戒為最圓滿,攝善法戒那這個更進一步,饒益有情戒,三個叫三聚淨戒。再下面,
先知來意。
這一句話,這個「先知來意」就是下面整個告訴我們,這個科判上面「舉因果以細勸」的「總說」,你先要了解他為什麼要舉這三個細勸,勸些什麼內涵,我們先了解一下。所以先知來意下面那一段,也就是這一科當中的總說。了解了這個「總說」,然後再細分這個「三聚」我們就很清楚了。如果這個分了三聚以後,下面還可能有一點疑難,那麼最後第三科是「問難釋疑」,有的時候稱為「結攝」,就是這個結論,把沒有說清楚、或者抉擇還有一點點這個迷糊的地方再弄清楚。現在看文看下去:
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
說我們眾生的本性,這唯識上面說這個是圓成實性,這個叫識體,然後呢有些地方說我們的這個真如本體,有的地方說空性,不管它什麼名字這個沒關係。而這個根本是「本自清淨」,裡邊本來就沒塵染,法爾如此,本來就離,就算是在我們眾生分上,這個它本身還是並沒有染污。這個可以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我們的水,那個水儘管弄髒了,你看又髒又臭。是!我們看起來這個水,但是從那個水的本質上面來,它髒不髒、臭不臭?那是溶在水裡的那一部分。現在我們去看:那水怎麼不髒呀?我們不妨用另外一個眼光去看,現在我們念過書,在這化學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水啊,它水有水的組成的內涵,從化學上面說這是氫二、一氧,所謂氫二氧。你從這個角度去看,那個氫二氧兩樣合成水,它有沒有髒、有沒有臭、有沒有爛哪?它沒有耶!是不是這樣呢?但是對不起,就是在我們看起來就是有!所以這理論上面告訴我們隨緣是不變,儘管如此,對不起,我們真正在迷當中,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道理我們曉得的。
那麼他為什麼說「本來清淨,離諸塵染」,而現在這樣呢?下面說原因。「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由於我們妄想,這樣。這個妄想,換句話說──無明,這個無明是虛妄的,因為這個虛妄的這個無明,所以你有種種的這種妄想。而本來這個是我們智慧本身的本有功能,所以我們稱這種做錯了的本有功能叫作惡慧、邪慧,就是這個意思。它本來是不錯,你把它弄錯了,所以把滿好、本自清淨的東西變成功煩惱,這是第一個。其次呢,
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
它本來自在的,而且「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這個「自在」,這個自在就是不受任何縛束,愛怎麼……。它能夠、它具有什麼呢?具有種種方便、種種智慧以及威神德用,實際上這個就是佛。佛具有種種的智慧,一切智慧,也有種種的方便,種種的威神德用,那就是本來具足的。但是現在為什麼我們沒有呢?由於「妄想」,同樣的妄想,「翻成結業」。它本來的這個大威神力,現在反而變成功綁住我們的結,這個「結」就是結縛,結縛我們綁在生死當中受痛苦的。本來是個受用的種種方便智慧威神,現在把我們綁在生死當中,這樣。最後呢,
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
它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這個差別。同樣
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這個是它眾生一切眾生的本性。那麼現在呢,要想反回來,
今欲反本,故立三誓。
現在要想恢復,恢復我們原有的,說本來是清淨的──識體也好、本性也好、空性也好。那怎麼辦呢?「故立三誓」!這個誓啊,就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一種願力,否則的話這個力量不強。就因為無始的無明非常強盛,所以我們也立非常強盛的誓願。哪三個呢?
一者斷惡誓,
這個第一個誓,斷惡誓!
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
那麼這個呢,要斷一切惡,為了斷一切惡所以受這個攝律儀戒,這個律儀戒主要的就是斷一切惡。然後修改,修改什麼?離染!前面本來清淨受了塵染,所以藉這個律儀戒來清除它,斷一切惡。這個因地當中得到這個,然後得到
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
修這個行,到最後成就的,趣向於無作解脫門。這個就是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那麼這個三解脫門我們這裡不細說它。然後得到這個是恢復本來清淨,這個本來清淨就是法身佛。如果從德──修過了以後是有所得,這個是功德,這個叫斷德,因為這個德是從斷除一切塵染、恢復清淨來說的,所以叫斷德,這第一個。第二個呢,
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
其次呢,不但斷惡還要修一切善,於是這個時候就受這個攝善法戒,受了這個戒,修這個行──方便行。立誓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策勵自己;然後呢受這個戒是受這個戒體、願體;修這個行呢,隨行,一步一步,說「發心立行」。在《南山律在家備覽》一開始的時候就先簡單說一說,使我們「後進者興建有託」,大家還記得這兩句話吧?他說明了以後,然後使得我們發心立行就有所這個寄託,那麼這個是一開頭的兩句話。那現在處處地方都是如此,說了解了啟發了信心,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所以認識了去追求,然後呢追求受戒,然後受了戒修行。那麼修了行以後,將來可以得到什麼呢?下面,
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
那這一部分呢,得到了空解脫,恢復本來的自在,這個所證得的是報身佛。它本來我們自在,這個自在具有方便、智慧、威神,這個也就是報身佛顯出來的行相,這個叫作智德,這個智慧種種的功效,所以這種德行叫智德。第三呢,
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
下面那個要攝一切有情戒,濟度一切眾生,這樣。發了這個誓,受了這個戒,然後修的行叫慈悲行,這個是對眾生來說。對自己的塵染來說,那麼這個時候受的攝律儀戒,修離染行;那麼其次呢,立修善這個誓願,所以受攝善法戒,種種方便善巧;現在度眾生,所以要受攝眾生戒,修的慈悲行。這三個是互相呼應的,同樣地,彼此間有的前因後果的重重關係。於是前面這個發心、受戒,然後呢起行,證得後面
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
這個文就是這樣。下面看一段,這個下面比較重要,我在這兒說一說。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
就是前面說的這個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三誓呢,就是從前面這個斷惡誓,以及修善誓,以及度眾生誓開始;戒呢,就是攝律儀戒,然後攝善法戒、攝饒益有情戒;三行呢,離染行,然後方便行,然後最後一個就是慈悲行等等,一路下來。
隨舉一誓,三誓具足。
說的時候這個一個一個分開來,可是隨便舉任何一個誓願,這個三誓一定具足,這樣。
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
這個話,隨便地哪一個。這個文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這個內涵,這裡要細說一說,這個就要細說一說。
看看我們的眾生的識體,本來是怎麼樣呢?前面說「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的,還有「本來自在」、「本來平等」。要曉得因為它清淨,所以自在、所以平等,所以它這個本來就是這個樣的;清淨是必然平等,平等是必然自在,自在是必然清淨,否則的話就不清淨。從這個角度去看,看見清淨那一面;那個角度去看,看見自在的那一面;那個角度去看,看見平等的那一面。所以這個呢從它塵染的方面去看,說「離諸塵染」叫清淨。從它「具足的方便」去看叫本來自在,所以它有智慧,了解一切;它有方便,可以使用智慧解決一切;它有威神,能夠把這個智慧、方便產生應有的功效。本來平等的話,本來就這個樣,那時候不會說有人我彼此,這是本來的狀態。現在為什麼不行呀?「由妄想故」一句話,總一句話!或者這個妄想我們更另外一個名字取代──無明,就是無始無明,這個就是凡夫!所以把本來清淨、沒有塵染的變成功煩惱,煩煩惱惱;本來自在,這個自在能力變成功繫縛我們生死的,這個生死輪迴的染污之業;本來平等的,在這個地方種種差別,愛憎、生死。
現在要想反回來,反回來,所以才立這個誓,整個的內容反回來,就是把這個無明轉成智慧。可是由於它所顯出來的這個面是三個面,所以這個時候立的誓,對於這個染污那一方面,要把它斷除,所以這個時候叫「立斷惡誓」,這樣;然後呢,對於這個不自在那一方面,要想把它轉回來,怎麼辦呢?就是這個「立修善誓」;還有一個本來平等的,現在變成功種種的愛憎,於是「立度生誓」。所受的戒呢就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修的行就是「離染、方便、慈悲」三行。於是在這個因地上面,每一個前面,前面是後者的因,這樣地輾轉地增上。
總結起來,立三誓、受三戒、修三行,這個又是大的因;證得後面趣三解脫門,復三個本來面目,證得三身佛,這個,這個是果,這樣。所以趣無作、空、無相三解脫門,恢復本來的清淨、自在、平等,然後呢證得一佛,這個佛是法、報、化三身。然後這個我們給它一個另外名字,這個名字叫什麼?「名為斷德、名為智德、名為恩德」。所以這個上面所以說,這個隨舉一個都是具足圓滿的。下面所以說:
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
喏,這個道理現在了解了。了解了,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
如是心受即發圓體,
你了解了這個,然後受這個戒,那個戒才是真正我們這裡的,說的這個圓教的戒體,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
如是心持即成圓行。
你了解了這個認識,然後受的時候受的圓體,然後持的時候,就是圓滿的修行。平常我們說天台隨成一行是圓滿的,說了半天,圓了半天,不曉得圓在哪裡;現在戒上面有個基本概念,真實的內涵還要下面噢!所以下面這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五天,我原計準備五天當中,把那一部分把它說清楚。因此有了這個,有一部分不太了解的,等一下下面還會講的。所以「《華嚴》」上面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是這樣,這個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淨名》云:
然後《淨名經》,《淨名經》就是這個什麼?維摩詰大士、維摩詰大士這個《維摩詰經》,有的是叫《無垢稱經》。他說:
能如此者是名奉律。
「能如此者」,這個叫作「奉律」。喏!這個究竟圓滿的戒是這樣的,它的的確確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同樣的無上菩提的根本,整個《法華》當中有很大的差別。《法華》當中說乃至於一舉手、小低頭,將來都是無上菩提之本。這個菩提之本,你只是種個種子,你到底什麼時候成就,那對不起,要看你的內涵,弄得不好的話,無量阿僧祇劫以後,你再慢慢地一步一步上來。
現在《華嚴》上面「戒為無上菩提本」,跟《淨名經》當中說能如此叫作「奉律」的話,這個就是你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開始,發心起行。現在你這個發心起行,你認真去做的話,或成龍女、或成善財。就是不能一生取辦的話,你一生一生上去,中間不會間斷;你一直上去,從發心第一步開始,每一生、每一生增上,不會說發了一個心,一下下去不曉得掉到哪裡去,然後在六道當中不曉得轉到何年何月又碰到,再來!這個完全兩件事情,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樣。所以說真正這個南山一宗,出這個圓體的究竟意趣在這裡!下面在那個「結攝」,就是「問難釋疑」當中,他有很重要的說明,那一部分等一下下面有文,因為有文所以我留到下頭說。那麼
《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
哪!凡是大乘經典開權顯實、最後決了的這個戒的內涵,都是這個,就是我剛才講這個。絕對不是說,啊!隨便反正你碰到一點,種了一點善根將來都有的,這個差別我們一開頭務必要弄清楚。不過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沒有機會,那我們說:「好啦、好啦!你只要到廟裡去皈依一下,拜一個佛,怎麼、怎麼辦……。」就遷就他,那都行。這個兩個當中,雖然說「皆已成佛道」,這個內涵我們自己一定要弄得很清楚。關於這個了解了以後,這個就是「總說」;詳細說明,那在下面,看文,五十七頁最後一行:
以三聚例明
一攝律儀戒
一標因果
二明所以
一敘昔迷
二顯今悟
二攝善法戒
三攝眾生戒
初釋律儀戒又二,
那個時候就以三戒來說明了,一個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戒。那麼這個攝律儀戒就是前面我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這個裡邊分成兩部分:
初標因果。
這個因果關係。
即之一字,點小為大,
上面說「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戒,就是即字,就是前面說「以大決小,不待受大」(編者按:見五十三頁最後一行),同樣的意義,所以「點小為大」,
乃是圓宗融會之意。
能夠開權顯實這個真正的內涵,你了解了這一點,那就曉得:哦!這個特徵是什麼。
・備覽段落 | P57-L8 ~ P58-L1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融會之意。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四十卷.B面
五十七頁,那麼昨天已經把前面這兩項講過了,這兩項講過了以後,第三個,第三個就是「舉因果以細勸」。那麼前天、昨天、今天,這個三個,這是南山一宗全部的精要,全部的精要。諸位呀,我想聽完了以後,這個回去好好地複習一下,把它弄懂,這樣。你這個了解了以後,以後對我們這個行持的根本,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曉得如何下腳。那麼今天我們看五十七頁第二段,第二段呢,先看一下,先看一下,這個就是「所受之體」,那麼甲、乙、丙。第一個呢,「約圓義以示體相」,這個已經說過了;其次,「約隨行以明持犯」,那就是上一堂,昨天講的;今天呢,「舉因果以細勸」。
在《南山在家備覽》五十九頁上面列的這個表,跟現在黑板上寫的(編者按:請參看第三十六卷A面卷末註2)稍有不同。那麼這個黑板上,把它的整個的我們講的內涵更仔細分三部分,我再說一說。第一個「總說」,總說;第二個「以三聚」來說明,「例明」,就是說三聚淨戒: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或者饒益有情,那麼說明這個三個戒;最後「問難釋疑」。這個問難釋疑有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叫「結攝」,就是結論,最後這個結論的時候把──攝的話就是提手旁三個耳朵──凡是前面不清楚有疑難的地方,總在這個地方說一說,這樣。那麼這麼一來呢,所講的內涵,整個的就比較概括圓滿了。現在我們看文: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 以妄覆真,不令明淨。 故須修顯。名法身佛。」
那麼這個《業疏》上面先說,了解了前面這個道理以後,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人就了解,哦,如果說照著前面這樣走是輪迴生死,現在我們了解了痛苦的「源」,這根源在這裡,因此要想翻轉痛苦的話,必須要勤加觀察,不讓無始無明有一息的機會繼續增長。所以我們必須──這個「常」是恆常,不是像我們這常常,這個常常沒多大的用場,種善根有,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染的力量非常強大。儘管我們現在做是做不到,不要說諸位,對我來說,我也了解我並沒有真的做到。可是概念清楚,清楚了以後呢,不斷地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去增長這個能,然後呢淨除這個障,一步一步地向上,到後來我們一定能夠如我們所了解的做到。假定前面不了解的話,那根本不可能,這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常」字是指恆常!
所以我們真正修行人哪,恆常。那麼現在我們「常」是什麼?常常啊努力在正知見上面,一切時處,這個是我們絕對應該的,我們也做得到。做累了休息,休息的時候你雖然把這個放掉了,可是它這個內心當中緣念正法、正知見那個心,還在恆時隨轉,這是眼前我們正做得到的。那麼這個「常思此行」,這樣做就是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戒作為法佛的清淨心,法身佛的清淨心。
下面說「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我們無始以來由無明這妄惑,把它覆蓋了這個清淨的、本有的、或者空性,不管用哪一種解釋那沒關係。我所以說連舉三名的話,因為宗派不同,這個沒關係,宗派可以不同,持戒是一個,哪一派用它的名字解釋,到最後修行的時候還是這個內涵。我們總是現在想辦法,把無始無明積累的髒垢把它弄乾淨。所以經過了這樣,「故須修」,修就是修改,把它錯誤的弄掉,來恢復光顯原有的,這個就是「法身」。
下面法、報、化立為三身這樣來說,這個所以科判上面是根據《業疏》來說的分為三科;我現在這個上面──總說、三聚說明,以及結攝或者是問難說明,是加上這個《濟緣記》,乃至於《芝苑》等等,這樣。所以這個內涵,這個科判的內涵,你們兩個互相對照一下的話,那就會圓滿地認識。繼續我們看《濟緣》的解釋,然後呢才能夠了解《業疏》所說的這個內涵。
舉因果以細勸
一總說
二以三聚例明
三問難釋疑(結攝)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三,
分為三,因當中修什麼行,然後果位上面證什麼德、成什麼身,就是這樣。所以這個所謂「舉因果以細勸」就是這樣,很認真地了解了,然後細細地認清楚我們求什麼果,應該有行什麼行。這個分為三部分:
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那麼攝律儀戒就是我們別解脫律儀,而這個以大乘具戒為最圓滿,攝善法戒那這個更進一步,饒益有情戒,三個叫三聚淨戒。再下面,
先知來意。
這一句話,這個「先知來意」就是下面整個告訴我們,這個科判上面「舉因果以細勸」的「總說」,你先要了解他為什麼要舉這三個細勸,勸些什麼內涵,我們先了解一下。所以先知來意下面那一段,也就是這一科當中的總說。了解了這個「總說」,然後再細分這個「三聚」我們就很清楚了。如果這個分了三聚以後,下面還可能有一點疑難,那麼最後第三科是「問難釋疑」,有的時候稱為「結攝」,就是這個結論,把沒有說清楚、或者抉擇還有一點點這個迷糊的地方再弄清楚。現在看文看下去:
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
說我們眾生的本性,這唯識上面說這個是圓成實性,這個叫識體,然後呢有些地方說我們的這個真如本體,有的地方說空性,不管它什麼名字這個沒關係。而這個根本是「本自清淨」,裡邊本來就沒塵染,法爾如此,本來就離,就算是在我們眾生分上,這個它本身還是並沒有染污。這個可以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我們的水,那個水儘管弄髒了,你看又髒又臭。是!我們看起來這個水,但是從那個水的本質上面來,它髒不髒、臭不臭?那是溶在水裡的那一部分。現在我們去看:那水怎麼不髒呀?我們不妨用另外一個眼光去看,現在我們念過書,在這化學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水啊,它水有水的組成的內涵,從化學上面說這是氫二、一氧,所謂氫二氧。你從這個角度去看,那個氫二氧兩樣合成水,它有沒有髒、有沒有臭、有沒有爛哪?它沒有耶!是不是這樣呢?但是對不起,就是在我們看起來就是有!所以這理論上面告訴我們隨緣是不變,儘管如此,對不起,我們真正在迷當中,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道理我們曉得的。
那麼他為什麼說「本來清淨,離諸塵染」,而現在這樣呢?下面說原因。「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由於我們妄想,這樣。這個妄想,換句話說──無明,這個無明是虛妄的,因為這個虛妄的這個無明,所以你有種種的這種妄想。而本來這個是我們智慧本身的本有功能,所以我們稱這種做錯了的本有功能叫作惡慧、邪慧,就是這個意思。它本來是不錯,你把它弄錯了,所以把滿好、本自清淨的東西變成功煩惱,這是第一個。其次呢,
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
它本來自在的,而且「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這個「自在」,這個自在就是不受任何縛束,愛怎麼……。它能夠、它具有什麼呢?具有種種方便、種種智慧以及威神德用,實際上這個就是佛。佛具有種種的智慧,一切智慧,也有種種的方便,種種的威神德用,那就是本來具足的。但是現在為什麼我們沒有呢?由於「妄想」,同樣的妄想,「翻成結業」。它本來的這個大威神力,現在反而變成功綁住我們的結,這個「結」就是結縛,結縛我們綁在生死當中受痛苦的。本來是個受用的種種方便智慧威神,現在把我們綁在生死當中,這樣。最後呢,
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
它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這個差別。同樣
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這個是它眾生一切眾生的本性。那麼現在呢,要想反回來,
今欲反本,故立三誓。
現在要想恢復,恢復我們原有的,說本來是清淨的──識體也好、本性也好、空性也好。那怎麼辦呢?「故立三誓」!這個誓啊,就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一種願力,否則的話這個力量不強。就因為無始的無明非常強盛,所以我們也立非常強盛的誓願。哪三個呢?
一者斷惡誓,
這個第一個誓,斷惡誓!
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
那麼這個呢,要斷一切惡,為了斷一切惡所以受這個攝律儀戒,這個律儀戒主要的就是斷一切惡。然後修改,修改什麼?離染!前面本來清淨受了塵染,所以藉這個律儀戒來清除它,斷一切惡。這個因地當中得到這個,然後得到
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
修這個行,到最後成就的,趣向於無作解脫門。這個就是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那麼這個三解脫門我們這裡不細說它。然後得到這個是恢復本來清淨,這個本來清淨就是法身佛。如果從德──修過了以後是有所得,這個是功德,這個叫斷德,因為這個德是從斷除一切塵染、恢復清淨來說的,所以叫斷德,這第一個。第二個呢,
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
其次呢,不但斷惡還要修一切善,於是這個時候就受這個攝善法戒,受了這個戒,修這個行──方便行。立誓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策勵自己;然後呢受這個戒是受這個戒體、願體;修這個行呢,隨行,一步一步,說「發心立行」。在《南山律在家備覽》一開始的時候就先簡單說一說,使我們「後進者興建有託」,大家還記得這兩句話吧?他說明了以後,然後使得我們發心立行就有所這個寄託,那麼這個是一開頭的兩句話。那現在處處地方都是如此,說了解了啟發了信心,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所以認識了去追求,然後呢追求受戒,然後受了戒修行。那麼修了行以後,將來可以得到什麼呢?下面,
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
那這一部分呢,得到了空解脫,恢復本來的自在,這個所證得的是報身佛。它本來我們自在,這個自在具有方便、智慧、威神,這個也就是報身佛顯出來的行相,這個叫作智德,這個智慧種種的功效,所以這種德行叫智德。第三呢,
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
下面那個要攝一切有情戒,濟度一切眾生,這樣。發了這個誓,受了這個戒,然後修的行叫慈悲行,這個是對眾生來說。對自己的塵染來說,那麼這個時候受的攝律儀戒,修離染行;那麼其次呢,立修善這個誓願,所以受攝善法戒,種種方便善巧;現在度眾生,所以要受攝眾生戒,修的慈悲行。這三個是互相呼應的,同樣地,彼此間有的前因後果的重重關係。於是前面這個發心、受戒,然後呢起行,證得後面
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
這個文就是這樣。下面看一段,這個下面比較重要,我在這兒說一說。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
就是前面說的這個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三誓呢,就是從前面這個斷惡誓,以及修善誓,以及度眾生誓開始;戒呢,就是攝律儀戒,然後攝善法戒、攝饒益有情戒;三行呢,離染行,然後方便行,然後最後一個就是慈悲行等等,一路下來。
隨舉一誓,三誓具足。
說的時候這個一個一個分開來,可是隨便舉任何一個誓願,這個三誓一定具足,這樣。
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
這個話,隨便地哪一個。這個文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這個內涵,這裡要細說一說,這個就要細說一說。
看看我們的眾生的識體,本來是怎麼樣呢?前面說「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的,還有「本來自在」、「本來平等」。要曉得因為它清淨,所以自在、所以平等,所以它這個本來就是這個樣的;清淨是必然平等,平等是必然自在,自在是必然清淨,否則的話就不清淨。從這個角度去看,看見清淨那一面;那個角度去看,看見自在的那一面;那個角度去看,看見平等的那一面。所以這個呢從它塵染的方面去看,說「離諸塵染」叫清淨。從它「具足的方便」去看叫本來自在,所以它有智慧,了解一切;它有方便,可以使用智慧解決一切;它有威神,能夠把這個智慧、方便產生應有的功效。本來平等的話,本來就這個樣,那時候不會說有人我彼此,這是本來的狀態。現在為什麼不行呀?「由妄想故」一句話,總一句話!或者這個妄想我們更另外一個名字取代──無明,就是無始無明,這個就是凡夫!所以把本來清淨、沒有塵染的變成功煩惱,煩煩惱惱;本來自在,這個自在能力變成功繫縛我們生死的,這個生死輪迴的染污之業;本來平等的,在這個地方種種差別,愛憎、生死。
現在要想反回來,反回來,所以才立這個誓,整個的內容反回來,就是把這個無明轉成智慧。可是由於它所顯出來的這個面是三個面,所以這個時候立的誓,對於這個染污那一方面,要把它斷除,所以這個時候叫「立斷惡誓」,這樣;然後呢,對於這個不自在那一方面,要想把它轉回來,怎麼辦呢?就是這個「立修善誓」;還有一個本來平等的,現在變成功種種的愛憎,於是「立度生誓」。所受的戒呢就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修的行就是「離染、方便、慈悲」三行。於是在這個因地上面,每一個前面,前面是後者的因,這樣地輾轉地增上。
總結起來,立三誓、受三戒、修三行,這個又是大的因;證得後面趣三解脫門,復三個本來面目,證得三身佛,這個,這個是果,這樣。所以趣無作、空、無相三解脫門,恢復本來的清淨、自在、平等,然後呢證得一佛,這個佛是法、報、化三身。然後這個我們給它一個另外名字,這個名字叫什麼?「名為斷德、名為智德、名為恩德」。所以這個上面所以說,這個隨舉一個都是具足圓滿的。下面所以說:
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
喏,這個道理現在了解了。了解了,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
如是心受即發圓體,
你了解了這個,然後受這個戒,那個戒才是真正我們這裡的,說的這個圓教的戒體,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
如是心持即成圓行。
你了解了這個認識,然後受的時候受的圓體,然後持的時候,就是圓滿的修行。平常我們說天台隨成一行是圓滿的,說了半天,圓了半天,不曉得圓在哪裡;現在戒上面有個基本概念,真實的內涵還要下面噢!所以下面這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五天,我原計準備五天當中,把那一部分把它說清楚。因此有了這個,有一部分不太了解的,等一下下面還會講的。所以「《華嚴》」上面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是這樣,這個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淨名》云:
然後《淨名經》,《淨名經》就是這個什麼?維摩詰大士、維摩詰大士這個《維摩詰經》,有的是叫《無垢稱經》。他說:
能如此者是名奉律。
「能如此者」,這個叫作「奉律」。喏!這個究竟圓滿的戒是這樣的,它的的確確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同樣的無上菩提的根本,整個《法華》當中有很大的差別。《法華》當中說乃至於一舉手、小低頭,將來都是無上菩提之本。這個菩提之本,你只是種個種子,你到底什麼時候成就,那對不起,要看你的內涵,弄得不好的話,無量阿僧祇劫以後,你再慢慢地一步一步上來。
現在《華嚴》上面「戒為無上菩提本」,跟《淨名經》當中說能如此叫作「奉律」的話,這個就是你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開始,發心起行。現在你這個發心起行,你認真去做的話,或成龍女、或成善財。就是不能一生取辦的話,你一生一生上去,中間不會間斷;你一直上去,從發心第一步開始,每一生、每一生增上,不會說發了一個心,一下下去不曉得掉到哪裡去,然後在六道當中不曉得轉到何年何月又碰到,再來!這個完全兩件事情,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樣。所以說真正這個南山一宗,出這個圓體的究竟意趣在這裡!下面在那個「結攝」,就是「問難釋疑」當中,他有很重要的說明,那一部分等一下下面有文,因為有文所以我留到下頭說。那麼
《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
哪!凡是大乘經典開權顯實、最後決了的這個戒的內涵,都是這個,就是我剛才講這個。絕對不是說,啊!隨便反正你碰到一點,種了一點善根將來都有的,這個差別我們一開頭務必要弄清楚。不過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沒有機會,那我們說:「好啦、好啦!你只要到廟裡去皈依一下,拜一個佛,怎麼、怎麼辦……。」就遷就他,那都行。這個兩個當中,雖然說「皆已成佛道」,這個內涵我們自己一定要弄得很清楚。關於這個了解了以後,這個就是「總說」;詳細說明,那在下面,看文,五十七頁最後一行:
以三聚例明
一攝律儀戒
一標因果
二明所以
一敘昔迷
二顯今悟
二攝善法戒
三攝眾生戒
初釋律儀戒又二,
那個時候就以三戒來說明了,一個是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戒。那麼這個攝律儀戒就是前面我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這個裡邊分成兩部分:
初標因果。
這個因果關係。
即之一字,點小為大,
上面說「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戒,就是即字,就是前面說「以大決小,不待受大」(編者按:見五十三頁最後一行),同樣的意義,所以「點小為大」,
乃是圓宗融會之意。
能夠開權顯實這個真正的內涵,你了解了這一點,那就曉得:哦!這個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