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甘草
發表於 : 2007-07-21 , 8:54
甘草
內容:有補有瀉、能表能裏、可升可降、生陰血。
味甘。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能生肺金。)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
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入涼劑則瀉邪熱。入峻劑則緩正氣。(
薑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入潤劑則養陰血。能協和諸藥
。使之不爭。生肌止痛。(脾主肌肉、甘能緩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故有國老之稱。
療諸癰腫瘡瘍。惟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然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
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已、故陶隱居名醫別錄、甄權藥性論並雲除滿、脾健運、則滿
除 也。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洩滿、故雲︰下氣除滿、仲景有甘草瀉心湯、治痞滿。
)大而結者良。出大同。名粉草。(彈之有粉出。)細者名統草。補中炙用。宜大者。瀉火生
用。宜細者。(去外赤皮。)
甘草頭。(宣、湧吐。)消腫導毒。(在上部者效。)宜入吐藥。
甘草梢。(達莖中。)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取其徑達莖中也。)白朮、苦參、乾漆為
使。
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胡洽百病方、治痰癖、十棗湯
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勞瘵、與芫花同行、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理。)
書名:本草從新
作者:吳儀洛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內容:有補有瀉、能表能裏、可升可降、生陰血。
味甘。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能生肺金。)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
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入涼劑則瀉邪熱。入峻劑則緩正氣。(
薑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入潤劑則養陰血。能協和諸藥
。使之不爭。生肌止痛。(脾主肌肉、甘能緩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故有國老之稱。
療諸癰腫瘡瘍。惟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然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
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已、故陶隱居名醫別錄、甄權藥性論並雲除滿、脾健運、則滿
除 也。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洩滿、故雲︰下氣除滿、仲景有甘草瀉心湯、治痞滿。
)大而結者良。出大同。名粉草。(彈之有粉出。)細者名統草。補中炙用。宜大者。瀉火生
用。宜細者。(去外赤皮。)
甘草頭。(宣、湧吐。)消腫導毒。(在上部者效。)宜入吐藥。
甘草梢。(達莖中。)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取其徑達莖中也。)白朮、苦參、乾漆為
使。
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胡洽百病方、治痰癖、十棗湯
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勞瘵、與芫花同行、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理。)
書名:本草從新
作者:吳儀洛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