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冬日養生特輯】
發表於 : 2007-01-16 , 17:21
冬季不明原因發熱不要濫用抗菌藥消炎
受涼感冒了可以發熱、吃了不潔飲食腹瀉也可以發熱,正像俗話所說的:「吃五穀雜糧,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看起來發熱不是大問題,但不明原因的發熱很容易引起人們自身恐慌。恐慌源自兩點:SARS的心理陰影還有就是對查不出原因的恐懼。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主任張立伐教授說,發熱根本不是病,而只是人體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因為涉及病種可能上百種因此難於辨別。作為患者更應學會主動述說病症,包括曾用藥、溫度走向、發病時甚至有無不潔史都不應隱瞞。
冬季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增多
「醫生,我已經發燒兩個多星期,咳得很厲害,看了好幾家醫院,開始看的醫生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藥吃了一堆,但沒有一點效,後來的醫生則說病因不明,要繼續檢查才能確定,那我究竟會不會是得了像SARS、人禽流感這樣的『新』病啊?」帶著口罩的老張在中山二院發熱門診的診室內焦急地述說著病情。醫生安慰他:「原因不明發熱不是『新』病,只是由於病症不明顯,暫未能判斷出什麼病才這麼『稱呼』它。」
記者瞭解得知,入冬以來,中山二院感染科接診了不少像老張那樣被診斷為原因不明發熱的病人。這些病人早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狀,長期發燒不退,使用常規抗生素無效等特點。
張立伐告訴記者,自從經歷了SARS一戰之後,大部分患者對於冬季發燒都顯得十分緊張,特別是對醫生診斷為病因不明、待查的發燒,更顯得驚恐。張力伐解釋,很多市民通常認為這類發熱不是由於現有醫學發現的疾病引起的,而是由於一些新的未被發現的疾病引起,故醫生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治療後仍未能定下病因就稱為不明原因,從而,該類未被發現的引起發熱的疾病就是「原因不明發熱」。其實,醫學上對於「原因不明發熱」的理解並非如此。
發熱屬於病理生理反應
專家解釋:發熱不是病,而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常見的普通發熱又稱為急性發熱,熱程短約2周以內,多伴有明顯的症狀,因此該類發熱病因診斷一般不難,用抗生素後病情明顯改善,多在普通內科治療;還有一類發熱持續2周以上,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至少一周深入細緻的檢查仍不能確診的發熱稱為原因不明發熱。」張立伐說,該類發熱由於病因龐大、複雜,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的發現,因而這是極富挑戰性的醫學問題。
發熱原因難診斷原因有三
他表示,對於「原因不明發熱」的病因診斷「難」在三點上,有發熱病症的疾病太龐大和複雜是第一個難點。
他說在醫學上引起發熱的物質稱為致熱原,目前人類已知的有兩類:第一類是外源性致熱原,如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細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蟲等;第二類是內源性致熱原,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
張立伐介紹,由以上致熱原而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四大類:
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傷寒和副傷寒、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病、腹腔內感染或其他部位膿腫、膽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艾滋病等。
腫瘤。如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瘤、白血病、肝腫瘤和其他實體性腫瘤。
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熱、亞急性甲狀腺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其他疾病。如肉芽腫性疾病、偽裝熱。
「這麼大一個疾病體系,僅僅依靠發熱這一病症,是根本不可能確定任何疾病的,即使有其他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結果輔助,若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醫學知識,同樣也很難作出準確的診斷。」張力伐介紹,知識的積累是需要大量臨床病例的總結,對於罕見的疾病,任何一個經驗尚淺的醫生診斷不出都是正常的。
「發熱診斷難的第二點表現在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據分析,人是千差萬別的個體,病症的總結往往是根據大多數人的情況得出的,而這就使得個體病人的臨床表現與判斷症狀有差別,缺乏特徵性,為醫生的正確診斷增加了難度。僅以發熱為主而缺乏典型的皮疹的紅斑狼瘡病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例子。
「第三,缺乏實驗室的發現。」張主任說結核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我國,結核病不僅在傳染病中佔了首位,在感染性長期發熱的病因中也是占首位的。很多人會疑惑,結核病的診斷治療史已有幾十年了,為何還這麼難診斷出。這是由於結核病的很多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表現不明顯。最近,醫學研究發現在不少結核病例中,最初的臨床表現只有發熱,而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X光片中也發現不到結核的陰影,也就是說輔助的實驗室檢查發現不到病原,這無疑增加了診斷的難度。
張立伐表示,「原因不明發熱」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新發現(如SARS)或還未被發現的疾病引起的,更大的一部分是由於我們已知的疾病引起的,只是病症隱蔽,難以短期準確發現而已。因此,對於「原因不明發熱」,市民要以一種正確的心態去對待,不要驚慌,也不要掉以輕心。
患者述說病史錯誤影響診斷
張立伐表示,「原因不明發熱」病因的診斷難,除了醫生水平和細菌、病毒等自身因素以外,患者對於病史的述說也有很大的影響。「對於病史的含糊、錯誤、隱瞞述說都會直接影響疾病的診斷。」
他曾經在門診接診過一名艾滋病人,該患者就是因長期發燒而來的。「開始看病的時候由於面子問題否認了不潔的性交史,我檢查了很久也查不出病因,後來我還是讓他做了一個艾滋病抗體測試,結果是陽性,後來他看到結果不得不承認了多次『一夜情』的經歷。」
張力伐說,如果患者能在醫生剛提問時或者主動早一點告知曾經有不潔的性交史,則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檢查和加快診斷的時間。因此,在醫生面前,患者要放下心理包袱,如實準確地述說病史、病情,這才有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不要亂用退熱藥物
據瞭解,不少患者一旦發熱就立即採用退熱藥物。專家認為,發熱只是人體疾病的一個表現,其本身是一種有益的防禦性反應,單純的退熱對疾病的治療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比如發熱病人的體溫變化曲線是醫生作鑒別診斷時的一個重要線索,強行退熱後可能影響體溫曲線反應病情的真實性,從而延誤診斷,此外,退熱藥是臨床上引起藥物熱的一類常見藥物,用藥不當可能反使病情複雜化,這種情況在臨床已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對於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人,為圖一時之快而強行退熱的做法無異於「掩耳盜鈴」。
不要濫用抗菌藥「消炎」
醫生觀察分析發現,不少發熱病人往往有一種習慣性思維,發熱了就想到要「消炎」。其實,諸如頭孢菌素、青黴素等藥物並非消炎藥,而是抗菌藥物,他們並非萬能,都有自己的適用對像(敏感菌群),例如,無論何種抗菌藥對病毒感染都是無效的;濫用抗菌藥不僅無效,而且還可造成人體的菌群紊亂,導致真菌(即黴菌)等繼發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產生藥物熱。
提醒:看發熱門診時病史述說哪些?
1.發熱時的體溫,是低熱(38.5℃以下)、中熱(38.5℃~39℃)還是高熱(39℃以上)?發熱的具體時間是白天、夜晚還是一整天?2.是否伴有其他症狀,如出汗、寒戰、咳嗽、腹瀉等;3.是否曾用藥,用藥後症狀是否減輕,是否退燒;4.就醫的經過、以往的診斷、檢查,用藥的情況等;5.既往病史;6.家庭病史; 7.近期有無手術史,是否有與一些特殊化學物質或毒物接觸史;8.近期出遊經歷以及是否有不潔史。
(來源: 廣州日報)
受涼感冒了可以發熱、吃了不潔飲食腹瀉也可以發熱,正像俗話所說的:「吃五穀雜糧,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看起來發熱不是大問題,但不明原因的發熱很容易引起人們自身恐慌。恐慌源自兩點:SARS的心理陰影還有就是對查不出原因的恐懼。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主任張立伐教授說,發熱根本不是病,而只是人體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因為涉及病種可能上百種因此難於辨別。作為患者更應學會主動述說病症,包括曾用藥、溫度走向、發病時甚至有無不潔史都不應隱瞞。
冬季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增多
「醫生,我已經發燒兩個多星期,咳得很厲害,看了好幾家醫院,開始看的醫生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藥吃了一堆,但沒有一點效,後來的醫生則說病因不明,要繼續檢查才能確定,那我究竟會不會是得了像SARS、人禽流感這樣的『新』病啊?」帶著口罩的老張在中山二院發熱門診的診室內焦急地述說著病情。醫生安慰他:「原因不明發熱不是『新』病,只是由於病症不明顯,暫未能判斷出什麼病才這麼『稱呼』它。」
記者瞭解得知,入冬以來,中山二院感染科接診了不少像老張那樣被診斷為原因不明發熱的病人。這些病人早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狀,長期發燒不退,使用常規抗生素無效等特點。
張立伐告訴記者,自從經歷了SARS一戰之後,大部分患者對於冬季發燒都顯得十分緊張,特別是對醫生診斷為病因不明、待查的發燒,更顯得驚恐。張力伐解釋,很多市民通常認為這類發熱不是由於現有醫學發現的疾病引起的,而是由於一些新的未被發現的疾病引起,故醫生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治療後仍未能定下病因就稱為不明原因,從而,該類未被發現的引起發熱的疾病就是「原因不明發熱」。其實,醫學上對於「原因不明發熱」的理解並非如此。
發熱屬於病理生理反應
專家解釋:發熱不是病,而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常見的普通發熱又稱為急性發熱,熱程短約2周以內,多伴有明顯的症狀,因此該類發熱病因診斷一般不難,用抗生素後病情明顯改善,多在普通內科治療;還有一類發熱持續2周以上,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至少一周深入細緻的檢查仍不能確診的發熱稱為原因不明發熱。」張立伐說,該類發熱由於病因龐大、複雜,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的發現,因而這是極富挑戰性的醫學問題。
發熱原因難診斷原因有三
他表示,對於「原因不明發熱」的病因診斷「難」在三點上,有發熱病症的疾病太龐大和複雜是第一個難點。
他說在醫學上引起發熱的物質稱為致熱原,目前人類已知的有兩類:第一類是外源性致熱原,如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細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蟲等;第二類是內源性致熱原,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
張立伐介紹,由以上致熱原而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四大類:
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傷寒和副傷寒、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病、腹腔內感染或其他部位膿腫、膽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艾滋病等。
腫瘤。如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瘤、白血病、肝腫瘤和其他實體性腫瘤。
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熱、亞急性甲狀腺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其他疾病。如肉芽腫性疾病、偽裝熱。
「這麼大一個疾病體系,僅僅依靠發熱這一病症,是根本不可能確定任何疾病的,即使有其他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結果輔助,若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醫學知識,同樣也很難作出準確的診斷。」張力伐介紹,知識的積累是需要大量臨床病例的總結,對於罕見的疾病,任何一個經驗尚淺的醫生診斷不出都是正常的。
「發熱診斷難的第二點表現在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據分析,人是千差萬別的個體,病症的總結往往是根據大多數人的情況得出的,而這就使得個體病人的臨床表現與判斷症狀有差別,缺乏特徵性,為醫生的正確診斷增加了難度。僅以發熱為主而缺乏典型的皮疹的紅斑狼瘡病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例子。
「第三,缺乏實驗室的發現。」張主任說結核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我國,結核病不僅在傳染病中佔了首位,在感染性長期發熱的病因中也是占首位的。很多人會疑惑,結核病的診斷治療史已有幾十年了,為何還這麼難診斷出。這是由於結核病的很多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表現不明顯。最近,醫學研究發現在不少結核病例中,最初的臨床表現只有發熱,而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X光片中也發現不到結核的陰影,也就是說輔助的實驗室檢查發現不到病原,這無疑增加了診斷的難度。
張立伐表示,「原因不明發熱」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新發現(如SARS)或還未被發現的疾病引起的,更大的一部分是由於我們已知的疾病引起的,只是病症隱蔽,難以短期準確發現而已。因此,對於「原因不明發熱」,市民要以一種正確的心態去對待,不要驚慌,也不要掉以輕心。
患者述說病史錯誤影響診斷
張立伐表示,「原因不明發熱」病因的診斷難,除了醫生水平和細菌、病毒等自身因素以外,患者對於病史的述說也有很大的影響。「對於病史的含糊、錯誤、隱瞞述說都會直接影響疾病的診斷。」
他曾經在門診接診過一名艾滋病人,該患者就是因長期發燒而來的。「開始看病的時候由於面子問題否認了不潔的性交史,我檢查了很久也查不出病因,後來我還是讓他做了一個艾滋病抗體測試,結果是陽性,後來他看到結果不得不承認了多次『一夜情』的經歷。」
張力伐說,如果患者能在醫生剛提問時或者主動早一點告知曾經有不潔的性交史,則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檢查和加快診斷的時間。因此,在醫生面前,患者要放下心理包袱,如實準確地述說病史、病情,這才有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不要亂用退熱藥物
據瞭解,不少患者一旦發熱就立即採用退熱藥物。專家認為,發熱只是人體疾病的一個表現,其本身是一種有益的防禦性反應,單純的退熱對疾病的治療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比如發熱病人的體溫變化曲線是醫生作鑒別診斷時的一個重要線索,強行退熱後可能影響體溫曲線反應病情的真實性,從而延誤診斷,此外,退熱藥是臨床上引起藥物熱的一類常見藥物,用藥不當可能反使病情複雜化,這種情況在臨床已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對於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人,為圖一時之快而強行退熱的做法無異於「掩耳盜鈴」。
不要濫用抗菌藥「消炎」
醫生觀察分析發現,不少發熱病人往往有一種習慣性思維,發熱了就想到要「消炎」。其實,諸如頭孢菌素、青黴素等藥物並非消炎藥,而是抗菌藥物,他們並非萬能,都有自己的適用對像(敏感菌群),例如,無論何種抗菌藥對病毒感染都是無效的;濫用抗菌藥不僅無效,而且還可造成人體的菌群紊亂,導致真菌(即黴菌)等繼發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產生藥物熱。
提醒:看發熱門診時病史述說哪些?
1.發熱時的體溫,是低熱(38.5℃以下)、中熱(38.5℃~39℃)還是高熱(39℃以上)?發熱的具體時間是白天、夜晚還是一整天?2.是否伴有其他症狀,如出汗、寒戰、咳嗽、腹瀉等;3.是否曾用藥,用藥後症狀是否減輕,是否退燒;4.就醫的經過、以往的診斷、檢查,用藥的情況等;5.既往病史;6.家庭病史; 7.近期有無手術史,是否有與一些特殊化學物質或毒物接觸史;8.近期出遊經歷以及是否有不潔史。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