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醫方集宜
發表於 : 2008-08-16 , 16:22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脈法
內容:脈訣雲諸脈浮數者當發熱若無熱而反惡寒身有痛處者必發癰也
又雲脈滑而數數則為熱滑則為實滑主營而數主衛營衛相逢結而為癰又雲數脈時見則生惡
瘡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丹溪雲癰疽之症而作痛者有寒熱虛實皆能為痛因寒結而痛者宜用溫熱之劑以散之因熱結
痛
導其濕燥而痛者潤之塞而痛者通之怫郁而痛者開之惡肉而痛者去之陰陽不和者調之切勿概用
涼藥以凝其血況血脈喜溫惡寒若冷氣內郁則疾難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瘡瘍初發 腫赤痛發熱便秘脈沉實者宜下之用 黃連內疏湯 當歸連翹飲 清涼飲
神仙救苦丹
一瘡瘍初發微腫身體拘倦惡寒者宜用 十宣散 托裡散
一癰疽初起見頭粟或痒或麻木者邪氣盛也可用隔蒜灸法
一瘡瘍腫高作痛脈浮者宜托之用內托千金散 仙方活命飲
一項背之間或腫痛無頭者宜用 內托流氣飲
一癰疽腫高色赤而作痛者屬陽易治宜用清涼解毒之劑
一癰疽平陷色白但拘倦而不大痛者屬陰難治宜用滋補內托之藥 托裡溫中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瘡瘍未破毒攻臟腑熱藥不可多用宜清濕內托解毒為主
一瘡瘍初起可用箍藥圍住庶不腫開潰大宜用 烏龍膏 箍藥
一瘡瘍發熱煩躁作渴者宜用 黃 竹葉湯
一瘡瘍久不潰而膿不出者宜內托大補其膿自潰宜用 蠟礬丸
一潰瘍發熱作嘔吐者宜用 解毒護心散
一瘡瘍初起紅腫身倦作熱者宜微微表汗以疏毒瓦斯用 防風通聖散 或荊防敗毒散
一癰疽膿熱宜速用針破之更宜托補不然恐膿侵 難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潰瘍膿熟已破切不可用涼藥須宜健脾養胃托裡溫中使氣血壯實膿自涌出而易于收斂矣
一瘡瘍腫起堅硬膿稠者實也宜用排膿托裡散之劑
一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色脫皆是氣血之大虛也宜用 大補東加
附子
一潰瘍腫下軟慢膿稀者虛也宜用 十全大補湯
一潰瘍發熱飲食不思身倦懶語少寐自汗者宜用補中益氣湯 內補黃 湯
一瘡瘍潰後切忌攻伐之劑使氣血俱傷而難于收斂常見氣血充實之人瘡瘍皆膿高而色赤易
潰而
一瘡瘍膿出之後作痛而脈浮弱補之宜用 托裡定痛散 內補黃 湯
一瘡瘍潰後脈數實作痛而大便難者瀉之宜用托裡消毒散
一潰瘍發熱脈浮弱者宜補之午前熱多補氣午後熱多補血宜用 補中益氣東加減 十全大
補東加減
一潰後發無少食倦怠不臥宜用 黃 人參東加酸棗仁
一癰疽已潰可用豬蹄湯洗後貼膏藥
一癰疽潰後發熱煩渴飲冷宜用 門冬黃 湯
一瘡疽膿血去多瘡口雖合宜當補益使氣血平複否則更患他症必難療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疔瘡初見急宜針刺出血將蟾酥丸或回生錠子從針孔中 入上以膏藥貼之用水沉膏
一疔瘡初起痛痒異常速宜用藥發汗使毒瓦斯表出無攻心之患宜用 蟾酥丸 飛龍奪命丹
地丁散
一諸癰腫皆忌發汗惟疔瘡可以發汗不可不知
一疔瘡初起有似寒症憎寒壯熱身體拘倦頭目昏眩宜用 追疔奪命丹
一疔瘡有紅絲急將絲盡處用針刺截斷不然毒瓦斯攻至心腹難治仍以藥點之
一疔瘡初起作痒急須隔蒜灸之以拔毒瓦斯此良法也宜用 神仙救苦丹 五聖散
一疔瘡煩躁發狂者宜用 護心散
一疔瘡發熱煩躁者宜下之用 救苦丹
一疔 走徹不止者宜用 破棺丹
一疔見形或未見症若腋下有核名為孩核子宜用穿住若疔生于內腹痛而嘔吐不治
一疔瘡不痛眼黑如見火光者此毒瓦斯入內不治
一人汗入肉人若食之生疔不可不慎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腸癰小腹硬痛脈沉實而有瘀血者宜下之用 大黃湯
一小腹隱隱而痛大便秘者宜用 梅仁湯
一小腹軟痛脈洪數者膿成也宜托之用 蠟礬丸 排膿散 薏苡仁湯 四聖散
一腸癰症腹濡而痛時時利膿者宜用 牡丹散 治乳癰法(附乳癌並吹乳)
一因暴怒或兒口氣吹腫痛作寒熱者宜疏肝行氣用 流氣飲 複元通氣散
一乳癰腫痛身發寒熱者宜用 蒲公英散 熏乳法 神效栝蔞散 連翹飲 外用敷乳藥
一婦人乳間出黑頭瘡頂陷者用 內托乳香散
一乳癌初起內有結核不甚痛者先宜服 內托消毒散
一乳癌日久用 加味八珍湯
一乳潰後膿不乾不斂口者宜用 大補東加減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便毒初起腫痛作寒熱者先宜利下毒以使內消用 二母湯 牽牛丸
一便毒腫痛未成膿者宜用 乳香散 玉燭散 仙方活命飲 神效栝蔞散
一便毒潰後發熱者宜用 托裡當歸散
一膿清不斂口者宜用 八珍湯 十全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囊癰之病多是陰道虧虛濕熱不利以致發熱腫痛小便秘澀治宜滋陰除濕托裡之藥而散之
一或成膿必須兼用補劑庶易于收斂
一囊癰初起紅腫未作膿者宜疏肝導濕用 疏肝飲子
一紅腫作癰發熱者宜用 龍膽瀉肝東加減 用牡蠣散敷
一膿成腫痛宜用 消毒托裡散
一囊癰腫如水晶作痒痛出水小腹按之作水鼓小便頻數此因醉後飲水入房濕毒聚于囊中名
水疝也宜用 導水丸 五苓散加 黑牽牛 小茴香
一潰後膿清不斂宜用 加味十全散 補中益氣湯 紫蘇末敷
一潰後囊腐 睪丸掛懸宜用 八珍東加 黃 黃柏 知母 紫蘇末敷
一潰後久不收斂膿清作渴脈大者不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臀胯作痛皮色不變身發寒熱多因風寒濕三氣伏留不散日久成癰宜用 五積散去 桔梗
加獨活 ○痛而有熱者宜用 當歸拈痛湯
一附骨疽初起骨邊作痛皮色如常乍寒乍熱痛作無時宜用 內托黃 湯 五香連翹飲 千
金托裡散
一石疽痛在尻臀骨邊皮色如故但腫硬如石是寒氣伏于骨宜用 內托羌活湯
一緩疽起自寒濕深伏骨髓之間久而不散寒化為熱其熱緩慢積日不潰久乃赤腫作潰治當溫
補宜用 內托黃 酒煎湯 貼火龍膏
一腿胯邊痛腫脈沉滑而緩多是濕痰為患治宜 二陳東加用
一臀癰潰後膿清不止或口陷不斂乃氣血大虧宜用 十全大補湯 內托黃 湯
一腿胯腫痛作熱宜用 當歸木瓜湯
一環跳疽是本穴隱隱而痛日久方成膿治之早則散久則成患宜用 乳香托裡散 內托羌活
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人久有悒郁成怒氣不調或脾虛而濕氣逆于肉裡或腠理不密寒邪濕氣客于經絡成肉閃撲
或產後血凝氣滯流于關節或傷寒病後飲邪流患此因真氣不足邪氣乘之治當開其郁結調和氣血
自然散失不然久結成膿難于治療醫林集要有雲骨疽者乃流注之敗症也
一胸膈作悶肢節疼痛無寒症者多是氣郁流注經絡宜用 方脈流氣飲 香附餅
一背肩腰腿腫起不紅而軟或作寒熱此氣流毒宜用 瘡科流氣飲
一肥人肩背作腫不紅胸悶惡心多是痰與氣郁宜用 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
一困怒傷肝氣脅下作腫身發寒熱宜用 小柴胡東加用
一腫塊流結于上部者兼用風藥腫塊流結于下部者多用祛濕藥
一流毒日久潰爛出膿色清白者宜大補氣血用 十全大補湯
一潰後身發寒熱膿不止者宜用 補中益氣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瘰 結核初起速宜內消或疏泄或發散如經久不除氣血漸衰聚腫不赤結核無膿外症不明
者並宜托裡膿未成者使膿早成膿已潰者使新肉易生或膿汁清稀瘡口不合皆氣血之虛也當內托
補使瘡無變壞之症是其宜也
一瘰 之症皆由怨怒氣逆憂思過甚以致結核不散須要遠色欲薄滋味速多服藥調理方可消
散不然日久變生寒熱潰壞而難治矣
一頸項胸腋之間結聚成核初如豆粒漸如梅李大小相連病覺憎寒腫結不散宜用 散腫潰堅
湯或五香連翹飲
一瘰 初起結核堅硬人體氣實者當先取下毒瓦斯宜用 神秘散 牡蠣大黃湯
一馬刀瘡狀如瘰 生于項腋之間但初起時形如馬刀赤色如燒烙之痛當速治宜用 柴胡連
翹飲 荊防敗毒散 連翹散堅湯 消毒湯
一室女項生結核乍寒乍熱有類 症肝脈多弦此血盛之症也宜疏肝行氣用 小柴胡湯 加
用青皮 龍膽草 連翹
一頸生核作腫或軟或硬或赤或不赤或痛或不痛或潰而不斂此氣血之不足也宜用 益氣養
榮湯
一 潰膿清作寒作熱飲食減少四肢困倦宜用補中益氣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癭瘤之症先須斷濃味戒慍怒當用利氣軟堅之藥久則消散矣
一癭氣生于頸項之間腫高皮白軟而不痛隨氣消長宜用 昆布散 木通散 海藻丸 海藻
散癭丸
一脂瘤腫硬皮色如常不痒不痛漸漸長大宜用 散腫潰堅湯 南星膏
一瘤大而根細宜用 系瘤法
一結核生項背之間形如腫毒內有核推之動搖不紅不疼不作膿者多是痰注不散宜用 倍星
膏貼(即五星散) 加味二陳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脫疽生于足趾初發而色黑者急斬去之緩則黑延上足必死此患不問腫潰惟隔蒜灸之有效
亦有色赤而作痛者膿潰而易治
孫真人雲凡得此瘡者在趾則截去在肉則割去庶得其生也
一脫疽生足趾上赤腫 痛發熱者宜用 敗毒散 去桔梗 加白芷 金銀花 大黃 連翹
木
一蛀節生于手指惟用蒜灸是良法也宜用 敗毒托裡散 仙方活命飲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痔瘡初起先覺肛門燥痛或生核形如鼠乳身發寒熱先用疏利導濕之藥以泄毒瓦斯大抵受病
者燥
一痔初起結燥腫痛宜用 秦艽防風湯 郁李仁湯 拔毒散敷
一痔腫痛出血宜用 地榆散 槐角丸 臟連丸
一痔漏日久膿血不止宜用 八珍東加 黃芩 黃連 防風 熏洗法 黃連丸
一治久脫肛下血宜用 補中益氣東加 川芎 黃連
一痔瘡日久其糞穢從瘡口中出名曰穿腸漏宜大補氣血
一腸風臟毒腸風者邪氣外入隨感隨見臟毒者蘊積之毒久而始見蓋因坐臥風濕醉飽房勞生
冷停寒酒面積熱以致血營失道滲入大腸此二症之所作也宜用 槐花散 結陰丹 四製香連丸
除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膝頭腫痛多是濕熱結而不散宜清熱除濕之藥而托散之
一膝癰腫痛作寒作熱者宜用 羌活木瓜湯
人參敗毒散 去桔梗 加牛膝 木瓜 托裡消毒散 加牛膝 薏苡仁 火龍膏貼
一濕痰流結于腿膝之間痛不能伸脈沉而滑者宜用 除濕和中湯
一膝癰紅腫日久膿潰不斂宜當補虛托裡之劑用十全大補東加 薏苡仁 木瓜
一鶴膝風膝頭腫而不紅作痛無力宜用 大防風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疳瘡類有數種血疳風疳下疳牙疳是也
一血疳因邪熱相浸發于肌膚之上初如紫疥破時血出遍體成瘡久而不愈或成疳 名曰串皮
疳宜用 荊防敗毒散 或防風通聖散 敷應效散 麝香輕粉散
一風疳乃是陽明胃經受風熱之邪客于合谷之間注于承山之側初生如疥瘡破有黃水浸淫成
瘡或漸生遍體宜用 胡麻散 苦參湯
一牙疳皆因幼年好食甘甜辛熱之物使積熱留于胃經以致牙根腫爛齦肉腐敗成瘡出血臭穢
難近甚則齒牙脫落遂成大患宜用 清胃消風散搽藥 三凡散
一下疳乃是玉莖陰物上生瘡此由肝經濕熱或因交接不潔以致邪毒之氣浸潰成瘡治當疏肝
導濕宜用 龍膽瀉肝湯 或防風通聖散加減用搽藥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疥乃脾經濕熱癬乃肺經風毒遍身痒痛浸淫潰爛其狀不一皆有細虫多能染人當除濕熱消
風毒可也
一疥瘡痒痛作寒作熱者宜用 升麻和氣飲 當歸飲子 搽疥瘡藥
一癬瘡痒燥宜用 消風散 烏蛇肉 摩風膏 防風通聖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時毒頭面紅腫先用通氣散搐鼻中取嚏十余以泄熱毒若不嚏者不治
一時毒表症者宜用 解毒升麻湯 荊防敗毒散
一氣實之人宜用 化毒丹 ○大便不利者宜用大黃湯
一經三四日 不解毒不可下猶宜和解宜用
犀角散 連翹飲 鼠粘子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夫 瘡者生于 骨之上足三裡之傍陰交之側故以為名皆由風濕之毒流注于此瘡腫潰爛疼
痛臭穢行動艱難蓋由骨上肉少皮薄以致難愈至有多年瘡口潰爛內必生虫骨蛀成孔深為可畏治
當先以殺虫散血然後可生肌須舉足端坐勿多行走敷貼藥解必得痊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楊梅瘡者因形而名也起自濕熱風毒之氣感之最深發瘡甚惡若治之得法月余而痊一不得
法經以歲年切忌用輕粉之藥恐傷筋骨
楊梅瘡初起人盛氣實者先宜下其熱毒用 防風通聖散
一楊梅瘡初起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者宜汗之用搜風追毒散 即烏藥順氣散加 乳香 沒藥
麻
一日久不愈者宜用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黃連內疏湯\x
治瘡瘍初起赤腫作痛發熱便秘 黃連 當歸 山梔子 芍藥 木香 檳榔 黃芩 薄荷
桔梗 甘草 連翹 大黃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當歸連翹飲\x
治瘡瘍赤腫 痛發熱
當歸 連翹 山梔子 芍藥 金銀花 黃芩 如便秘加 大黃
\x清涼飲\x
治瘍腫積熱煩躁 痛便秘
大黃 赤芍藥 當歸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十宣散\x
治瘡初起微腫身體拘倦
人參 當歸 黃 甘草 白芷 川芎 桔梗 厚朴 防風 官桂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x托裡散\x
治一切瘡瘍初起腫甚欲作膿者
大黃 當歸 天花粉 皂角刺 牡蠣 朴硝 連翹 金銀花 赤芍藥 黃芩 水二鐘酒
半鐘食前服
\x隔蒜灸法\x
治瘡瘍初起大痛或不痛或麻木 如痛灸至不痛 不痛灸至痛 使毒瓦斯隨火而散 其法用
大蒜去皮 切三文錢濃 安于瘡上用艾壯在于蒜上 灸三五壯 換蒜複灸 未成者即消 已
成者即減 其大勢亦不能為害 如瘡大 將蒜搗爛敷瘡上 將艾鋪上燒之
\x內托千金散\x
治諸癰疽並諸惡瘡如初起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人參 當歸 黃 芍藥 川芎 防風 官桂 桔梗 白芷 甘草 栝蔞 金銀花
○痛甚加 乳香 沒藥
水二鐘薑二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仙方活命飲\x
治一切瘡瘍未成者
穿山甲 甘草節 防風 沒藥 赤芍藥 白芷 當歸尾 乳香 貝母 天花粉 陳皮
金銀花 皂角刺
水二鐘酒半鐘煎八分食前服
\x內托流氣散\x
治背膊之間忽然腫起無頭
當歸 芍藥 陳皮 甘草 羌活 防風 枳殼 厚朴 連翹 白芷 桔梗 黃芩 檳榔
黃
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托裡溫中湯\x
治癰疽平陷色白而不痛
丁香 沉香 茴香 益智仁 陳皮 木香 羌活 乾薑 甘草 黑附子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竹葉黃 湯\x
治腫瘍及一切惡瘡煩躁作渴
淡竹葉 黃 當歸 川芎 甘草 黃芩 芍藥 人參 半夏 麥門冬 石膏 生地黃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x烏龍膏\x
治諸癰疽惡毒初起腫大必先用此箍住不使走徹
小麥粉子(多年陳者尤佳炒紫黑色五錢) 五倍子(炒一錢)
白芨(一錢)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上各為細末用蜜和熟水調敷毒周遭留頭周遭藥上用紙貼
\x箍藥\x
治諸疽毒徹走不住用此圍之
芙蓉葉 白芷 大黃 白芨 山慈菇 寒水石 蒼耳草 黃柏(炒各等分)
上為末用水調敷四圍留頭如乾用水潤之
\x神仙蠟礬丸\x
專治諸般瘡毒托裡生肌如未出膿服數服而可消如潰後亦可收斂
好黃蠟(去渣腳一兩) 明白礬(白淨者二兩另研) 朱砂(一錢砂礬共研)
每料用香油三錢如冬月多用些先將油入銅鍋內煉一二沸後將黃蠟入上待黃蠟溶化離火稍
溫將礬砂入內攪勻急丸如菀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用溫水送下(攪勻須急急成丸如遲冷則難丸矣)
\x解毒護心散\x
治瘡瘍發熱作嘔吐
乳香 真綠豆粉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不拘時服用甘草湯調下
\x防風通聖散\x
治瘡瘍初起紅腫身倦作熱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朴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荊芥 梔子 白朮 薑三片愈服
\x荊防敗毒散\x
治同上
荊芥 防風 柴胡 前胡 羌活 甘草 桔梗 人參 川芎 茯苓 枳殼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排膿托裡散\x
治瘡瘍腫起膿稠
黃 防風 當歸 芍藥 甘草 黃芩 枳殼 連翹 金銀花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神仙救苦丹\x
治瘡瘍初起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十全大補湯\x
治潰瘍腫下軟慢膿稀
人參 黃 甘草 當歸 白朮 芍藥 肉桂 熟地黃 川芎 茯苓
水二鐘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大補湯(即十全大補湯) 治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 加附子
\x補中益氣湯
治潰瘍發熱胃弱身倦懶語少寐
黃 人參 白朮 歸身 甘草 柴胡 升麻 陳皮
白水煎服
\x內補黃 湯\x
治潰瘍發熱飲食不思
黃 人參 麥門冬 茯苓 川芎 當歸 芍藥 官桂 熟地黃 遠志 甘草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定痛托裡散\x
治潰瘍出膿後作痛
粟殼 當歸 川芎 芍芍 乳香 沒藥 官桂
白水煎服
\x托裡消毒散\x
治瘡瘍潰後作痛
人參 黃 當歸 川芎 芍藥 白朮 白茯苓 白芷 金銀花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x補中益氣湯\x
方見前 治潰瘍發熱脈浮弱加減用
\x十全大補湯\x
方見前 治同上加減
\x黃 人參湯\x
治潰瘍後少食發熱倦怠
黃 人參 白朮 麥門冬 當歸 蒼朮 甘草 陳皮 升麻 五味子 神曲 黃柏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豬蹄湯\x
治一切癰疽消瘤毒去惡肉潤瘡口止痛
白芷 黃芩 當歸 羌活 芍藥 蜂房 甘草
上用豬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 取清湯入藥煎數沸去渣溫洗隨用膏藥貼之
\x門冬黃 湯\x
治潰瘍後發煩渴飲冷
黃 麥門冬 白朮 人參 甘草 白芍藥 天花粉
白水煎服
疔瘡
\x水沉膏\x
治疔瘡初起
用白芨末放在盞內用水沉下去紙貼之如用膏不可用生肌藥凡用貼點之藥用此膏圍貼則不
傷好肉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將蟾取酥用國丹白面和作錠子如小麥粒大納在瘡口內以拔去毒瓦斯
\x蟾酥丸\x
治疔瘡初起痒痛異常速用此發汗
朱砂 乳香 沒藥 雄黃
上為末用蟾酥和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二寸當中分口將丸納在內以紙包酒濕火炮
將熟去紙乘熱嚼碎用熱酒送下取汗為度
\x飛龍奪命丹\x
治疔瘡初發
蟾酥(二錢)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一錢) 雄黃(三錢) 輕粉(五
分) 膽礬
(一錢) 麝香(五分) 銅青(二錢) 寒水石(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海羊(三
十一個即蝸
牛足) 腦子(五分無亦可) 天龍(一條酒炙黃去頭足即蜈蚣)
上為末先將海羊連殼研爛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成入酒糊丸每服二丸先用蔥白三寸
令病患嚼爛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將藥入在蔥白內如病患不能嚼將蔥白搗爛和丸用無灰酒三四盞
送下于避風處以衣蓋之約人行五裡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矣
如疔黃走過心者難治或汗出冷者亦死
\x地丁散\x
治疔瘡初起發汗
地丁草 獨腳將軍散 夏枯草(等分)
上搗餅酒煎去渣熱服取汗
\x追疔奪命丹 此藥治疔能內消
羌活 獨活 青皮 防風 黃連 赤芍藥 細辛 甘草 蟬蛻 殭蠶 金銀花 澤蘭葉
水二鐘薑三片酒半鐘煎服
○有膿加 何首烏 白芷
○要利加 青木香 大黃 山梔子
○若心煩嘔吐惡心者加 甘草節 綠豆粉 乳香
\x五聖散
皂角刺(二兩) 栝蔞(一個) 大黃 金銀花 生薑 甘草(各一兩)
水二鐘酒半盞煎溫服
\x神仙救苦丹\x
治疔初起作痒
蟾酥(五分) 巴豆(七個) 麝香(二分半) 五倍子(一錢) 密陀僧(一錢)
上為末面糊調和捏作餅子貼患處 或用針刺出血貼之更好
\x護心散\x
治疔發躁手足不住動搖
甘草節 綠豆粉 朱砂(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熟水調下
\x破棺丹\x
治疔 走徹不止
當歸 赤芍藥 山梔子 牽牛(各二兩) 連翹 牡蠣 金銀花 地丁草(各一兩五錢)
三棱
上為末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用童便化下
忌酒生冷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大黃湯\x
治小腹堅腫如掌大而熱按之則痛皮色如故或赤腫小便數
朴硝 大黃(各一錢) 牡丹皮 栝蔞仁 桃仁(去皮尖各二錢)
白水煎空心溫服
<篇名>脈法
內容:脈訣雲諸脈浮數者當發熱若無熱而反惡寒身有痛處者必發癰也
又雲脈滑而數數則為熱滑則為實滑主營而數主衛營衛相逢結而為癰又雲數脈時見則生惡
瘡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丹溪雲癰疽之症而作痛者有寒熱虛實皆能為痛因寒結而痛者宜用溫熱之劑以散之因熱結
痛
導其濕燥而痛者潤之塞而痛者通之怫郁而痛者開之惡肉而痛者去之陰陽不和者調之切勿概用
涼藥以凝其血況血脈喜溫惡寒若冷氣內郁則疾難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瘡瘍初發 腫赤痛發熱便秘脈沉實者宜下之用 黃連內疏湯 當歸連翹飲 清涼飲
神仙救苦丹
一瘡瘍初發微腫身體拘倦惡寒者宜用 十宣散 托裡散
一癰疽初起見頭粟或痒或麻木者邪氣盛也可用隔蒜灸法
一瘡瘍腫高作痛脈浮者宜托之用內托千金散 仙方活命飲
一項背之間或腫痛無頭者宜用 內托流氣飲
一癰疽腫高色赤而作痛者屬陽易治宜用清涼解毒之劑
一癰疽平陷色白但拘倦而不大痛者屬陰難治宜用滋補內托之藥 托裡溫中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瘡瘍未破毒攻臟腑熱藥不可多用宜清濕內托解毒為主
一瘡瘍初起可用箍藥圍住庶不腫開潰大宜用 烏龍膏 箍藥
一瘡瘍發熱煩躁作渴者宜用 黃 竹葉湯
一瘡瘍久不潰而膿不出者宜內托大補其膿自潰宜用 蠟礬丸
一潰瘍發熱作嘔吐者宜用 解毒護心散
一瘡瘍初起紅腫身倦作熱者宜微微表汗以疏毒瓦斯用 防風通聖散 或荊防敗毒散
一癰疽膿熱宜速用針破之更宜托補不然恐膿侵 難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潰瘍膿熟已破切不可用涼藥須宜健脾養胃托裡溫中使氣血壯實膿自涌出而易于收斂矣
一瘡瘍腫起堅硬膿稠者實也宜用排膿托裡散之劑
一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色脫皆是氣血之大虛也宜用 大補東加
附子
一潰瘍腫下軟慢膿稀者虛也宜用 十全大補湯
一潰瘍發熱飲食不思身倦懶語少寐自汗者宜用補中益氣湯 內補黃 湯
一瘡瘍潰後切忌攻伐之劑使氣血俱傷而難于收斂常見氣血充實之人瘡瘍皆膿高而色赤易
潰而
一瘡瘍膿出之後作痛而脈浮弱補之宜用 托裡定痛散 內補黃 湯
一瘡瘍潰後脈數實作痛而大便難者瀉之宜用托裡消毒散
一潰瘍發熱脈浮弱者宜補之午前熱多補氣午後熱多補血宜用 補中益氣東加減 十全大
補東加減
一潰後發無少食倦怠不臥宜用 黃 人參東加酸棗仁
一癰疽已潰可用豬蹄湯洗後貼膏藥
一癰疽潰後發熱煩渴飲冷宜用 門冬黃 湯
一瘡疽膿血去多瘡口雖合宜當補益使氣血平複否則更患他症必難療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疔瘡初見急宜針刺出血將蟾酥丸或回生錠子從針孔中 入上以膏藥貼之用水沉膏
一疔瘡初起痛痒異常速宜用藥發汗使毒瓦斯表出無攻心之患宜用 蟾酥丸 飛龍奪命丹
地丁散
一諸癰腫皆忌發汗惟疔瘡可以發汗不可不知
一疔瘡初起有似寒症憎寒壯熱身體拘倦頭目昏眩宜用 追疔奪命丹
一疔瘡有紅絲急將絲盡處用針刺截斷不然毒瓦斯攻至心腹難治仍以藥點之
一疔瘡初起作痒急須隔蒜灸之以拔毒瓦斯此良法也宜用 神仙救苦丹 五聖散
一疔瘡煩躁發狂者宜用 護心散
一疔瘡發熱煩躁者宜下之用 救苦丹
一疔 走徹不止者宜用 破棺丹
一疔見形或未見症若腋下有核名為孩核子宜用穿住若疔生于內腹痛而嘔吐不治
一疔瘡不痛眼黑如見火光者此毒瓦斯入內不治
一人汗入肉人若食之生疔不可不慎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腸癰小腹硬痛脈沉實而有瘀血者宜下之用 大黃湯
一小腹隱隱而痛大便秘者宜用 梅仁湯
一小腹軟痛脈洪數者膿成也宜托之用 蠟礬丸 排膿散 薏苡仁湯 四聖散
一腸癰症腹濡而痛時時利膿者宜用 牡丹散 治乳癰法(附乳癌並吹乳)
一因暴怒或兒口氣吹腫痛作寒熱者宜疏肝行氣用 流氣飲 複元通氣散
一乳癰腫痛身發寒熱者宜用 蒲公英散 熏乳法 神效栝蔞散 連翹飲 外用敷乳藥
一婦人乳間出黑頭瘡頂陷者用 內托乳香散
一乳癌初起內有結核不甚痛者先宜服 內托消毒散
一乳癌日久用 加味八珍湯
一乳潰後膿不乾不斂口者宜用 大補東加減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一便毒初起腫痛作寒熱者先宜利下毒以使內消用 二母湯 牽牛丸
一便毒腫痛未成膿者宜用 乳香散 玉燭散 仙方活命飲 神效栝蔞散
一便毒潰後發熱者宜用 托裡當歸散
一膿清不斂口者宜用 八珍湯 十全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囊癰之病多是陰道虧虛濕熱不利以致發熱腫痛小便秘澀治宜滋陰除濕托裡之藥而散之
一或成膿必須兼用補劑庶易于收斂
一囊癰初起紅腫未作膿者宜疏肝導濕用 疏肝飲子
一紅腫作癰發熱者宜用 龍膽瀉肝東加減 用牡蠣散敷
一膿成腫痛宜用 消毒托裡散
一囊癰腫如水晶作痒痛出水小腹按之作水鼓小便頻數此因醉後飲水入房濕毒聚于囊中名
水疝也宜用 導水丸 五苓散加 黑牽牛 小茴香
一潰後膿清不斂宜用 加味十全散 補中益氣湯 紫蘇末敷
一潰後囊腐 睪丸掛懸宜用 八珍東加 黃 黃柏 知母 紫蘇末敷
一潰後久不收斂膿清作渴脈大者不治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臀胯作痛皮色不變身發寒熱多因風寒濕三氣伏留不散日久成癰宜用 五積散去 桔梗
加獨活 ○痛而有熱者宜用 當歸拈痛湯
一附骨疽初起骨邊作痛皮色如常乍寒乍熱痛作無時宜用 內托黃 湯 五香連翹飲 千
金托裡散
一石疽痛在尻臀骨邊皮色如故但腫硬如石是寒氣伏于骨宜用 內托羌活湯
一緩疽起自寒濕深伏骨髓之間久而不散寒化為熱其熱緩慢積日不潰久乃赤腫作潰治當溫
補宜用 內托黃 酒煎湯 貼火龍膏
一腿胯邊痛腫脈沉滑而緩多是濕痰為患治宜 二陳東加用
一臀癰潰後膿清不止或口陷不斂乃氣血大虧宜用 十全大補湯 內托黃 湯
一腿胯腫痛作熱宜用 當歸木瓜湯
一環跳疽是本穴隱隱而痛日久方成膿治之早則散久則成患宜用 乳香托裡散 內托羌活
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人久有悒郁成怒氣不調或脾虛而濕氣逆于肉裡或腠理不密寒邪濕氣客于經絡成肉閃撲
或產後血凝氣滯流于關節或傷寒病後飲邪流患此因真氣不足邪氣乘之治當開其郁結調和氣血
自然散失不然久結成膿難于治療醫林集要有雲骨疽者乃流注之敗症也
一胸膈作悶肢節疼痛無寒症者多是氣郁流注經絡宜用 方脈流氣飲 香附餅
一背肩腰腿腫起不紅而軟或作寒熱此氣流毒宜用 瘡科流氣飲
一肥人肩背作腫不紅胸悶惡心多是痰與氣郁宜用 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
一困怒傷肝氣脅下作腫身發寒熱宜用 小柴胡東加用
一腫塊流結于上部者兼用風藥腫塊流結于下部者多用祛濕藥
一流毒日久潰爛出膿色清白者宜大補氣血用 十全大補湯
一潰後身發寒熱膿不止者宜用 補中益氣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瘰 結核初起速宜內消或疏泄或發散如經久不除氣血漸衰聚腫不赤結核無膿外症不明
者並宜托裡膿未成者使膿早成膿已潰者使新肉易生或膿汁清稀瘡口不合皆氣血之虛也當內托
補使瘡無變壞之症是其宜也
一瘰 之症皆由怨怒氣逆憂思過甚以致結核不散須要遠色欲薄滋味速多服藥調理方可消
散不然日久變生寒熱潰壞而難治矣
一頸項胸腋之間結聚成核初如豆粒漸如梅李大小相連病覺憎寒腫結不散宜用 散腫潰堅
湯或五香連翹飲
一瘰 初起結核堅硬人體氣實者當先取下毒瓦斯宜用 神秘散 牡蠣大黃湯
一馬刀瘡狀如瘰 生于項腋之間但初起時形如馬刀赤色如燒烙之痛當速治宜用 柴胡連
翹飲 荊防敗毒散 連翹散堅湯 消毒湯
一室女項生結核乍寒乍熱有類 症肝脈多弦此血盛之症也宜疏肝行氣用 小柴胡湯 加
用青皮 龍膽草 連翹
一頸生核作腫或軟或硬或赤或不赤或痛或不痛或潰而不斂此氣血之不足也宜用 益氣養
榮湯
一 潰膿清作寒作熱飲食減少四肢困倦宜用補中益氣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癭瘤之症先須斷濃味戒慍怒當用利氣軟堅之藥久則消散矣
一癭氣生于頸項之間腫高皮白軟而不痛隨氣消長宜用 昆布散 木通散 海藻丸 海藻
散癭丸
一脂瘤腫硬皮色如常不痒不痛漸漸長大宜用 散腫潰堅湯 南星膏
一瘤大而根細宜用 系瘤法
一結核生項背之間形如腫毒內有核推之動搖不紅不疼不作膿者多是痰注不散宜用 倍星
膏貼(即五星散) 加味二陳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脫疽生于足趾初發而色黑者急斬去之緩則黑延上足必死此患不問腫潰惟隔蒜灸之有效
亦有色赤而作痛者膿潰而易治
孫真人雲凡得此瘡者在趾則截去在肉則割去庶得其生也
一脫疽生足趾上赤腫 痛發熱者宜用 敗毒散 去桔梗 加白芷 金銀花 大黃 連翹
木
一蛀節生于手指惟用蒜灸是良法也宜用 敗毒托裡散 仙方活命飲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痔瘡初起先覺肛門燥痛或生核形如鼠乳身發寒熱先用疏利導濕之藥以泄毒瓦斯大抵受病
者燥
一痔初起結燥腫痛宜用 秦艽防風湯 郁李仁湯 拔毒散敷
一痔腫痛出血宜用 地榆散 槐角丸 臟連丸
一痔漏日久膿血不止宜用 八珍東加 黃芩 黃連 防風 熏洗法 黃連丸
一治久脫肛下血宜用 補中益氣東加 川芎 黃連
一痔瘡日久其糞穢從瘡口中出名曰穿腸漏宜大補氣血
一腸風臟毒腸風者邪氣外入隨感隨見臟毒者蘊積之毒久而始見蓋因坐臥風濕醉飽房勞生
冷停寒酒面積熱以致血營失道滲入大腸此二症之所作也宜用 槐花散 結陰丹 四製香連丸
除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膝頭腫痛多是濕熱結而不散宜清熱除濕之藥而托散之
一膝癰腫痛作寒作熱者宜用 羌活木瓜湯
人參敗毒散 去桔梗 加牛膝 木瓜 托裡消毒散 加牛膝 薏苡仁 火龍膏貼
一濕痰流結于腿膝之間痛不能伸脈沉而滑者宜用 除濕和中湯
一膝癰紅腫日久膿潰不斂宜當補虛托裡之劑用十全大補東加 薏苡仁 木瓜
一鶴膝風膝頭腫而不紅作痛無力宜用 大防風湯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疳瘡類有數種血疳風疳下疳牙疳是也
一血疳因邪熱相浸發于肌膚之上初如紫疥破時血出遍體成瘡久而不愈或成疳 名曰串皮
疳宜用 荊防敗毒散 或防風通聖散 敷應效散 麝香輕粉散
一風疳乃是陽明胃經受風熱之邪客于合谷之間注于承山之側初生如疥瘡破有黃水浸淫成
瘡或漸生遍體宜用 胡麻散 苦參湯
一牙疳皆因幼年好食甘甜辛熱之物使積熱留于胃經以致牙根腫爛齦肉腐敗成瘡出血臭穢
難近甚則齒牙脫落遂成大患宜用 清胃消風散搽藥 三凡散
一下疳乃是玉莖陰物上生瘡此由肝經濕熱或因交接不潔以致邪毒之氣浸潰成瘡治當疏肝
導濕宜用 龍膽瀉肝湯 或防風通聖散加減用搽藥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疥乃脾經濕熱癬乃肺經風毒遍身痒痛浸淫潰爛其狀不一皆有細虫多能染人當除濕熱消
風毒可也
一疥瘡痒痛作寒作熱者宜用 升麻和氣飲 當歸飲子 搽疥瘡藥
一癬瘡痒燥宜用 消風散 烏蛇肉 摩風膏 防風通聖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時毒頭面紅腫先用通氣散搐鼻中取嚏十余以泄熱毒若不嚏者不治
一時毒表症者宜用 解毒升麻湯 荊防敗毒散
一氣實之人宜用 化毒丹 ○大便不利者宜用大黃湯
一經三四日 不解毒不可下猶宜和解宜用
犀角散 連翹飲 鼠粘子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夫 瘡者生于 骨之上足三裡之傍陰交之側故以為名皆由風濕之毒流注于此瘡腫潰爛疼
痛臭穢行動艱難蓋由骨上肉少皮薄以致難愈至有多年瘡口潰爛內必生虫骨蛀成孔深為可畏治
當先以殺虫散血然後可生肌須舉足端坐勿多行走敷貼藥解必得痊矣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法
內容:凡楊梅瘡者因形而名也起自濕熱風毒之氣感之最深發瘡甚惡若治之得法月余而痊一不得
法經以歲年切忌用輕粉之藥恐傷筋骨
楊梅瘡初起人盛氣實者先宜下其熱毒用 防風通聖散
一楊梅瘡初起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者宜汗之用搜風追毒散 即烏藥順氣散加 乳香 沒藥
麻
一日久不愈者宜用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黃連內疏湯\x
治瘡瘍初起赤腫作痛發熱便秘 黃連 當歸 山梔子 芍藥 木香 檳榔 黃芩 薄荷
桔梗 甘草 連翹 大黃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當歸連翹飲\x
治瘡瘍赤腫 痛發熱
當歸 連翹 山梔子 芍藥 金銀花 黃芩 如便秘加 大黃
\x清涼飲\x
治瘍腫積熱煩躁 痛便秘
大黃 赤芍藥 當歸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十宣散\x
治瘡初起微腫身體拘倦
人參 當歸 黃 甘草 白芷 川芎 桔梗 厚朴 防風 官桂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x托裡散\x
治一切瘡瘍初起腫甚欲作膿者
大黃 當歸 天花粉 皂角刺 牡蠣 朴硝 連翹 金銀花 赤芍藥 黃芩 水二鐘酒
半鐘食前服
\x隔蒜灸法\x
治瘡瘍初起大痛或不痛或麻木 如痛灸至不痛 不痛灸至痛 使毒瓦斯隨火而散 其法用
大蒜去皮 切三文錢濃 安于瘡上用艾壯在于蒜上 灸三五壯 換蒜複灸 未成者即消 已
成者即減 其大勢亦不能為害 如瘡大 將蒜搗爛敷瘡上 將艾鋪上燒之
\x內托千金散\x
治諸癰疽並諸惡瘡如初起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人參 當歸 黃 芍藥 川芎 防風 官桂 桔梗 白芷 甘草 栝蔞 金銀花
○痛甚加 乳香 沒藥
水二鐘薑二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仙方活命飲\x
治一切瘡瘍未成者
穿山甲 甘草節 防風 沒藥 赤芍藥 白芷 當歸尾 乳香 貝母 天花粉 陳皮
金銀花 皂角刺
水二鐘酒半鐘煎八分食前服
\x內托流氣散\x
治背膊之間忽然腫起無頭
當歸 芍藥 陳皮 甘草 羌活 防風 枳殼 厚朴 連翹 白芷 桔梗 黃芩 檳榔
黃
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托裡溫中湯\x
治癰疽平陷色白而不痛
丁香 沉香 茴香 益智仁 陳皮 木香 羌活 乾薑 甘草 黑附子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x竹葉黃 湯\x
治腫瘍及一切惡瘡煩躁作渴
淡竹葉 黃 當歸 川芎 甘草 黃芩 芍藥 人參 半夏 麥門冬 石膏 生地黃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x烏龍膏\x
治諸癰疽惡毒初起腫大必先用此箍住不使走徹
小麥粉子(多年陳者尤佳炒紫黑色五錢) 五倍子(炒一錢)
白芨(一錢)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上各為細末用蜜和熟水調敷毒周遭留頭周遭藥上用紙貼
\x箍藥\x
治諸疽毒徹走不住用此圍之
芙蓉葉 白芷 大黃 白芨 山慈菇 寒水石 蒼耳草 黃柏(炒各等分)
上為末用水調敷四圍留頭如乾用水潤之
\x神仙蠟礬丸\x
專治諸般瘡毒托裡生肌如未出膿服數服而可消如潰後亦可收斂
好黃蠟(去渣腳一兩) 明白礬(白淨者二兩另研) 朱砂(一錢砂礬共研)
每料用香油三錢如冬月多用些先將油入銅鍋內煉一二沸後將黃蠟入上待黃蠟溶化離火稍
溫將礬砂入內攪勻急丸如菀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用溫水送下(攪勻須急急成丸如遲冷則難丸矣)
\x解毒護心散\x
治瘡瘍發熱作嘔吐
乳香 真綠豆粉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不拘時服用甘草湯調下
\x防風通聖散\x
治瘡瘍初起紅腫身倦作熱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朴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荊芥 梔子 白朮 薑三片愈服
\x荊防敗毒散\x
治同上
荊芥 防風 柴胡 前胡 羌活 甘草 桔梗 人參 川芎 茯苓 枳殼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排膿托裡散\x
治瘡瘍腫起膿稠
黃 防風 當歸 芍藥 甘草 黃芩 枳殼 連翹 金銀花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x神仙救苦丹\x
治瘡瘍初起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十全大補湯\x
治潰瘍腫下軟慢膿稀
人參 黃 甘草 當歸 白朮 芍藥 肉桂 熟地黃 川芎 茯苓
水二鐘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大補湯(即十全大補湯) 治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 加附子
\x補中益氣湯
治潰瘍發熱胃弱身倦懶語少寐
黃 人參 白朮 歸身 甘草 柴胡 升麻 陳皮
白水煎服
\x內補黃 湯\x
治潰瘍發熱飲食不思
黃 人參 麥門冬 茯苓 川芎 當歸 芍藥 官桂 熟地黃 遠志 甘草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定痛托裡散\x
治潰瘍出膿後作痛
粟殼 當歸 川芎 芍芍 乳香 沒藥 官桂
白水煎服
\x托裡消毒散\x
治瘡瘍潰後作痛
人參 黃 當歸 川芎 芍藥 白朮 白茯苓 白芷 金銀花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x補中益氣湯\x
方見前 治潰瘍發熱脈浮弱加減用
\x十全大補湯\x
方見前 治同上加減
\x黃 人參湯\x
治潰瘍後少食發熱倦怠
黃 人參 白朮 麥門冬 當歸 蒼朮 甘草 陳皮 升麻 五味子 神曲 黃柏
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x豬蹄湯\x
治一切癰疽消瘤毒去惡肉潤瘡口止痛
白芷 黃芩 當歸 羌活 芍藥 蜂房 甘草
上用豬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 取清湯入藥煎數沸去渣溫洗隨用膏藥貼之
\x門冬黃 湯\x
治潰瘍後發煩渴飲冷
黃 麥門冬 白朮 人參 甘草 白芍藥 天花粉
白水煎服
疔瘡
\x水沉膏\x
治疔瘡初起
用白芨末放在盞內用水沉下去紙貼之如用膏不可用生肌藥凡用貼點之藥用此膏圍貼則不
傷好肉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將蟾取酥用國丹白面和作錠子如小麥粒大納在瘡口內以拔去毒瓦斯
\x蟾酥丸\x
治疔瘡初起痒痛異常速用此發汗
朱砂 乳香 沒藥 雄黃
上為末用蟾酥和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二寸當中分口將丸納在內以紙包酒濕火炮
將熟去紙乘熱嚼碎用熱酒送下取汗為度
\x飛龍奪命丹\x
治疔瘡初發
蟾酥(二錢)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一錢) 雄黃(三錢) 輕粉(五
分) 膽礬
(一錢) 麝香(五分) 銅青(二錢) 寒水石(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海羊(三
十一個即蝸
牛足) 腦子(五分無亦可) 天龍(一條酒炙黃去頭足即蜈蚣)
上為末先將海羊連殼研爛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成入酒糊丸每服二丸先用蔥白三寸
令病患嚼爛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將藥入在蔥白內如病患不能嚼將蔥白搗爛和丸用無灰酒三四盞
送下于避風處以衣蓋之約人行五裡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矣
如疔黃走過心者難治或汗出冷者亦死
\x地丁散\x
治疔瘡初起發汗
地丁草 獨腳將軍散 夏枯草(等分)
上搗餅酒煎去渣熱服取汗
\x追疔奪命丹 此藥治疔能內消
羌活 獨活 青皮 防風 黃連 赤芍藥 細辛 甘草 蟬蛻 殭蠶 金銀花 澤蘭葉
水二鐘薑三片酒半鐘煎服
○有膿加 何首烏 白芷
○要利加 青木香 大黃 山梔子
○若心煩嘔吐惡心者加 甘草節 綠豆粉 乳香
\x五聖散
皂角刺(二兩) 栝蔞(一個) 大黃 金銀花 生薑 甘草(各一兩)
水二鐘酒半盞煎溫服
\x神仙救苦丹\x
治疔初起作痒
蟾酥(五分) 巴豆(七個) 麝香(二分半) 五倍子(一錢) 密陀僧(一錢)
上為末面糊調和捏作餅子貼患處 或用針刺出血貼之更好
\x護心散\x
治疔發躁手足不住動搖
甘草節 綠豆粉 朱砂(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熟水調下
\x破棺丹\x
治疔 走徹不止
當歸 赤芍藥 山梔子 牽牛(各二兩) 連翹 牡蠣 金銀花 地丁草(各一兩五錢)
三棱
上為末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用童便化下
忌酒生冷
<目錄>卷之十\外科
<篇名>治方
內容:\x大黃湯\x
治小腹堅腫如掌大而熱按之則痛皮色如故或赤腫小便數
朴硝 大黃(各一錢) 牡丹皮 栝蔞仁 桃仁(去皮尖各二錢)
白水煎空心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