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或中暑,第一個想到解決方法就是刮痧,究竟該怎麼刮才算正確,並且又可迅速達到功效,使身體恢復正常順暢呢?讓我們來告訴你如何刮出健康的身體。
■背部刮痧術
作用:刮此處可增強臟腑機能,解除身體不適、疼痛狀況,至於脊椎或肌肉部位,並沒有限定哪個部位先刮或後刮,只要依據正確刮法即可。 □背部肌肉
刮痧板由上而下單方向刮,並且力道由輕漸重,一直刮到出痧,顏色不再變深即可。 □脊椎
正確:患者背脊打直,用刮痧板的一角,輕輕由上往下刮。
錯誤:患者彎曲背部,刮痧板呈90度,直接刮凸起處,如此容易傷到脊椎。
注意:
一般人認為刮痧板和肌膚要呈90度垂直,其實這樣容易刮傷,造成韌帶發炎、骨膜受傷等問題,因此建議依據肌肉多寡狀況,調整刮痧板的角度在15~60度。
■頸部刮痧術
作用:去暑退燒、安定神經等功效。
![圖檔](http://img274.imageshack.us/img274/8480/034lz.gif)
□頸椎凹陷處
刮法:用刮痧板的一角,順著凹槽由上往下刮,慢慢會出現紅瘀,刮到不再變色。 □頸椎周圍
刮法:將刮痧板在頸部由上往下,單一方向輕刮,直到出痧,顏色不再變深即可。
注意:
頸部皮膚較淺薄容易刮傷,刮此處時不要太用力。此外,頸項部是中樞神經傳導的重要部位,如果瘀積易造成許多症狀,建議刮痧由此處最先開始。
■肩部刮痧術
作用:解除肌肉緊繃、理氣效果。 □肩膀
刮法:順著頸子下方,向外側刮,刮痧板和肌膚角度約在60度左右。 □關節
刮法:肩膀關節與手部關節處,要壓低刮痧板角度,力道要減輕,以免刮傷骨頭。
■腿部刮痧術
作用:調節內臟、除酸痛等作用。 正確:手扶住腳踝後方,讓腳板順勢延伸,再用刮痧板由上往下輕輕刮。
錯誤:患者腳背翹起,經絡刮起來會不順暢,而且刮至腳踝處易傷及骨頭。
注意:
四肢都能刮痧,且具調節腑臟組織的功效,但刮四肢若有凹陷處,就用刮痧板一角去刮。若遇到骨頭或關節,就要將刮痧板角度壓低,輕輕刮過。
注意事項
(中國刮痧拔罐協會理事長 吳宏禎)
◎刮痧時不要直接受風,以免感冒。
◎刮痧工具和皮膚表面要保持清潔。
◎刮痧後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
◎刮痧進行中,如病人出現冒冷汗或吐瀉不止等情況,應立即停止。
◎每次刮痧完,要等紅瘀完全退除後,才可再次刮痧。若瘀痕尚未完全消除,需再度刮痧,最好找醫師處理,以免造成韌帶發炎等問題。
刮痧必備品
□刮痧器具:可使用邊緣鈍而圓滑的物品,如刮痧板、瓷湯匙、梳子背脊等器具。若經常刮痧,還是使用刮痧板,才不易傷害肌膚。
□潤滑油:在刮痧前塗抹潤滑物品,可選用潤膚液、嬰兒油,或是中醫調配的刮痧油皆可,但是不要選擇揮發性過高的潤滑品,以免越刮越乾澀,而傷害肌膚。
哪些人不適合刮痧
◎孕婦
◎敗血病、皮膚容易出血
◎心臟病、糖尿病
◎過度飢餓、疲勞的人
SOS急救法
若因為刮痧過度或方法不正確等因素,導致刮痧時有嘔吐及虛脫等不舒服的現象時,依序先輕刮百會穴約20次,再重刮湧泉穴約15次,並喝溫開水,即可改善不適情況。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位置。
刮法:以百會穴前2至3吋位置為起點,由前向後刮到後腦勺即可。 □湧泉穴:腳底凹陷部位的正中央。
刮法:用刮痧板一角,以湧泉穴後約2至3吋的位置為起點,由後往前刮到和腳趾交界處。
這是真的嗎
Q:刮痧越痛越有效嗎?
A:刮痧並非痛就一定有效,會疼痛表示那個部位出現問題,理應多加刮拭,但若是過度使勁亂刮、或刮痧的方法不對,會容易造成皮下組織障礙等現象,不僅無效還會造成皮肉之傷。
Q:刮痧越紫紅、顏色越深就比較有效?
A:不見得,刮出的痧越多、越紫紅,表示該部位連帶的臟腑問題越嚴重,但若是身體太虛弱的人,一次刮出太多痧來,反而無法代謝,更容易導致休克、腦部缺氧。
Q:為何會刮不出痧來呢?
\nA:一般來說,可將人分為3種類型,一是健康的人,二是水腫型肥胖者,三是服用藥物過量的人,屬於第二或第三者,較不容易刮出痧來,不要因此更加使勁用力,反而容易刮傷,可在同部位多刮幾下,但不要增加力道,直到出痧即可。
![io io:](./images/smilies/em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