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活得好/肝癌末期有藥救

發表於 : 2007-03-26 , 14:48
MissC
活得好/肝癌末期有藥救
時報周刊 No.1517
報導/邱玉珍 攝影/陳彥仁




在台灣,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肝癌。過去,晚期肝癌一直缺乏有效治療,患者只能「等待奇蹟」。一項仍在進行研究中的新藥「Nexavar」,在跨國臨床研究中顯示,平均可延長患者4至6個月的壽命,為肝癌末期患者帶來一線希望。
\r
全球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的肝癌,在台灣卻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依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肝癌,一方面是因為國人B型肝炎病毒的帶原率約為十五﹣二十%,國人肝癌有八成以上與B肝病毒+感染有關;另一方面,大部分肝癌病人在確診時,多屬於晚期,又常常併有肝硬化,因此,能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或肝臟移植的病人比率不高。

此外,肝癌的化療藥物選擇有限,栓塞治療、酒精注射、射頻治療等治療方式,只對部分病人有效,但整體而言,病人的癒後仍不佳。所幸近年來,陸續發現一些老藥與分子標靶療法,能夠阻止腫瘤組織長出血管,讓末期肝癌患者延長壽命。今年即將獲美國FDA核淮上市的新藥Nexavar,研究顯示可讓肝癌末期患者多活幾個月。

一項跨歐美、針對六○二名肝癌末期患者進行Nexavar的臨床研究發現,可讓肝癌末期的患者延長四到六個月的壽命。此一研究結果,在國內包括台大、林口長庚、台北榮總、台南奇美、彰化基督教醫院等五家醫學中心進行的人體臨床實驗,也具有同樣的療效,結果將於今年底提出療效評估。

參與此項研究計畫的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表示,Nexavar是一種多標的多激酶抑制劑,並同時針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VEFGR)和癌細胞增殖所需的生化物質(如RAF)為標的,透過抑制細胞生長與血液供應,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可延命六個月

邱宗傑說,癌症是一種多基因突變的結果,但腫瘤若要持續增生或擴散,除了癌細胞本身異於平常的增殖機制,還有賴新生血管生成,使腫瘤獲得充分的血液養分供應。新的肝癌標靶治療藥物則可以讓癌細胞無法獲取養分,活活餓死,不能再繼續分裂生長。依據台北榮總臨床經驗,肝癌末期患者服用新藥,可延長三至五個月的壽命。

在國內使用Nexavar新藥治療三、四十例肝癌末期患者的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從臨床經驗發現,很多被醫師宣告只剩一、兩個月的肝癌末期患者,在服用新藥Nexavar後,腫瘤不再繼續生長,有些病患的腫瘤還變小,但這些病患最多只能多活六個月左右。

戴承正解釋,新藥Nexavar之所以能延長患者生命,主要是因為能阻斷可讓癌細胞生長的訊息細胞或讓它增生的血管;簡單地說,就是集中火力把癌細胞殺得片甲不留。傳統的化療是把體內好的、壞的細胞一起殺死,不僅副作用大,也會傷害到正常組織細胞。因此,Nexavar就像神奇的導彈一樣,阻斷可能讓癌細胞生長的細胞訊息,延長患者的壽命。

雖然標靶療法能阻斷癌細胞入侵的訊息,但聰明的癌細胞也會再找其他路徑入侵,使身體產生抗藥性,故患者花了昂貴的藥費,頂多也只能再多活六個月。為突破此一困境,目前許多國家都採用合併療法,就是將標靶療法合併傳統療法治療,以期能延長癌末患者的生命。


io:

Re: 活得好/肝癌末期有藥救

發表於 : 2007-03-26 , 14:49
MissC
雞尾酒療法成主流


「標靶療法雖能阻斷癌細胞訊息,但癌細胞也會找尋其他的生存方法。」邱宗傑表示,雖然標靶療法是未來癌症的治療趨勢,但許多國家臨床研究發現,單純使用標靶療法治療癌症的療效並不明顯,頂多只能延長患者數個月的生命;反之,若合併其他傳統藥物使用,則可讓患者再多活幾個月。因此,雞尾酒療法將是未來癌症的治療趨勢。

戴承正也認為,最近幾個月,他將新藥Nexavar合併傳統化療治療肝癌末期患者,出現驚人的效果,追蹤發現,患者原本被癌細胞塞滿的肝,竟然長出新的肝臟。他說,透過影像顯示,雞尾酒療法不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還能讓原本只剩二十%的肝變成四十%。

擔任Nexavar亞太臨床試驗計畫總主持人、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內科教授鄭安理,去年在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舉辦的國際肝癌治療研討會中發表個人對標靶療法的看法,他認為,目前標靶治療單獨使用在某些腫瘤的效果有待突破,所以對這些腫瘤可能需要採用合併療法。而台大醫院目前的臨床研究則發現,利用抑制血管生成的標靶治療藥物,加上很低劑量、採律動式給藥的節律性化療,顯示不但可強化治療效果,且幾乎沒有副作用,研究成果令人雀躍。

標靶非人人有效

鄭安理表示,腫瘤的發展並非單一原因,也可能影響單一標靶的效果,未來或可朝兩個以上的標靶組合治療;台大醫院也發現了更多組的標靶,最快今年就有很多組新藥進行治療研究。此外,由於標靶治療的「標靶」並不適用所有患者,目前醫界也努力在尋找對各種標靶藥物特別有效的腫瘤類型,未來治療時將可特別針對某些特定患者,讓治療更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用藥。

來自新加坡約翰霍普金斯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張元吉教授也認為,將標靶藥物和其他的療法合併使用,能增加療效並降低副作用及併發症。不過,他也提醒民眾,不要對標靶治療抱持太夢幻的希望,因為肝癌標靶治療雖然在醫界頗獲好評,認為它「很有效」,但這只是針對末期肝癌患者中五%至十五%有效。

他建議民眾,有病毒性肝炎帶原者還是要定期追蹤,提早在肝腫瘤還很小的時候,利用切除或局部治療獲得完全控制。因為目前標靶治療的費用高,宜用在腫瘤情況嚴重、不適合傳統手術的患者,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


io:

Re: 活得好/肝癌末期有藥救

發表於 : 2007-03-26 , 14:51
MissC
易罹肝癌的高危險群


圖檔
原本只剩20%(右圖左上側)肝癌末期患者,經由雞尾酒療法後,發現肝臟(圖左)比原來大一倍。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戴承正表示,只服用新藥患者頂多延命6個月,結合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則可讓患者延長壽命。


◆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病人。
◆B型肝炎或C型肝炎慢性帶原者(年齡40歲以上)。
◆家族有2人以上得肝癌者。
◆肝癌患者約有98%曾經有B型肝炎感染,且其帶原率也有80%,故B型肝炎與肝癌有密切的關係。
◆C型肝炎也是引起肝癌的原因之一。最近研究指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之肝癌患者,一半以上有C型肝炎感染。

預防肝癌6招

■研究顯示,肝癌病人中高達70至90%均感染過B型肝炎,因此,醫師建議體內沒有B型肝炎病毒抗體民眾,最好到醫院注射B型肝炎疫苗。
■煙燻、油炸和燒烤的食物都可能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最好避免讓食物直接與炭火接觸,或以過高的溫度烹調,導致表面焦黑的食物。
■香菸中的四胺基聯苯(4-ABP)及多環芳香烴等化學物質會誘發肝硬化和肝癌,因此B肝帶原者吸菸將更危險。除抽菸外,有酗酒習慣者也易引發肝癌。
■不吃發霉食物,發霉的花生、玉米及穀類常生長致癌物質黃麴毒素。
■避免不必要的打針及輸血。
■香腸、臘肉、火腿等常添加硝酸鹽、亞硝酸鹽等防腐劑,如吃過量,會在消化道形成致癌物。



io:

Re: 活得好/肝癌末期有藥救

發表於 : 2007-03-26 , 14:51
MissC
食物中的抗癌成分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水果、蔬菜、穀類等食物所含的化合物,有別於維他命和礦物質,被稱為「植物性化學成分」(Phytochemicals),除可用來對抗疾病外,亦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取400﹣800公克的蔬菜水果,不僅可預防癌症的發生,還可以減少許多文明病的發生,包括痛風、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症、關節炎、便祕及老化等。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研究發現,不同蔬果含有不同的植物性化學成分,防癌功效也不同,以下就各種蔬果具有的生物效應分述如下,供讀者參考:

1.誘導癌細胞走向良性分化

使癌細胞由惡性轉為良性,並不再分裂及成長。.代表食物:胡蘿蔔素、大豆(黃豆)、冬蟲夏草、大蒜、番茄素。

2.抑制癌血管增生

使癌細胞成長的血管營養供應停止,且不再生長並避免轉移。.代表食物:大蒜、大豆、兒茶素。

3.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藉由抗氧化作用,使人體內的自由基不致對正常細胞的基因產生損傷,減少癌細胞的形成。.代表食物:大蒜、葡萄、番茄素、兒茶素、深綠色及橙黃色的蔬果、堅果、小麥胚芽、大豆、胚芽油。

4.促進癌細胞凋零

促使癌細胞死亡,並控制其成長。.代表食物:葡萄皮(皮肉中的逆轉醇resveratrol)、維他命A、番茄素、人參、大蒜、大豆、兒茶素。

5.含植物類雌激素之拮抗作用

具有減低雄性或雌性激素對細胞之作用,因而抑制與荷爾蒙相關之癌細胞的成長。.代表食物:大豆及一般蔬菜、水果與五穀類。

6.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

癌細胞的生長需要生長激素,可透過細胞內的訊號傳遞系統加以放大,使得癌細胞不斷分裂增生,因此,抑制訊號傳遞系統可延緩癌化過程及抑制癌細胞分裂與成長。.代表食物:大蒜、大豆、兒茶素、番茄素及含豐富葉酸的蔬果(菠菜、花椰菜、馬鈴薯、碗豆、番茄、柑橘類水果、香蕉、香瓜)。

(全文完)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