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No.1519
報導/邱玉珍
你以為,隱形眼鏡清洗不乾淨,頂多在鏡片上有蛋白、黏液、脂質、乳酸鐵、環境汙染物等沈澱物?台大醫院曾進行實驗顯示,十個綠膿桿菌就有一個會吸附於鏡片,葡萄桿菌則一千個細菌會吸附一個。眼科醫師表說,可能在兩小時之內就把你的角膜吃掉,導致失明。
台大醫院眼科把矽膠鏡片浸泡在每CC含有十的八次方細菌量的溶液中,經過兩小時,洗淨、抖乾鏡片後,發現上頭殘留的綠膿桿菌數量,高達一千萬個;研究人員再,將鏡片先浸泡過淚液,再丟進細菌溶液中,由於鏡片已經先吸附蛋白,最終吸附的細菌量更會大增,足足是先前的五倍之多,顯示配戴後如果清潔不夠,未去蛋白,將大幅增加感染機率。
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國內每年有兩百萬名隱形眼鏡族,每年有高達三萬多人因清洗不當,併發角膜潰瘍,其中一千多人需住院接受治療。調查還發現,這些患者有高達七十五%的人清潔時沒有用手搓洗、五十%沒有使用清潔液,直接以食鹽水代替,更有高達四十七%的人為省錢,把周拋當成季拋或半年拋。
台大醫院眼科部研究發現,如果配戴後清潔工作做得不夠,鏡片上所吸附的細菌又以綠膿桿菌居多。台大醫院眼科部角膜科主任胡芳蓉曾分析台大醫院一九九二年至二○○三年,共十二年間的細菌性角膜潰瘍病例發現,有高達四十五%的病人,都是配戴隱形眼鏡出了問題,其中近八成都是綠膿桿菌感染。
掌握三.六天黃金期
這些病例大多集中在十六至三十歲的年輕族群,如果能在平均三.六天的黃金時間內接受藥物治療,成功治癒率高達八成五,但如果拖過一周後才就醫,往往會導致化膿、穿孔,甚至不得不接受手術。胡芳蓉說,台灣最常見細菌性角膜潰瘍致病原以綠膿桿菌居首,其次為黴菌、非結核性分支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及阿米巴原蟲。治病原因多由長期配戴不潔隱形眼鏡引起,其次則為外傷。
也曾針對隱形眼鏡附著細菌進行研究的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施永豐也認為,隱形眼鏡所附著的細菌不容小覤;他說,在顯微鏡下,可看到隱形眼鏡布滿了綠膿桿菌及其他細菌;更可怕的是,這些附著於鏡片上的細菌,很容在眼睛缺氧的狀態下,入侵角膜分泌毒素,把角膜吃掉,若沒有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治療,則有失明的危機。
施永豐進一步分析指出,很多人喜歡戴著隱形眼睡覺,對於細菌來說可說是製造一個大好時機,因為研究發現,眼睛張開時,含氧量可達百分之百,閉著時則只剩二十%;眼睛長期處於缺氧時,眼角膜很容易因免疫力不佳而遭受攻擊。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說,很多人幾乎一副眼鏡戴半年才摘下來清洗,或是把周拋當成半年拋,一戴就是半年才換新的鏡片,對於這種人只能說:「他的眼睛實在太強了。」
吳建良強調,眼睛是靈魂之窗,千萬別把眼睛當成無敵鐵金剛,等到眼睛受到傷害時,恐怕為時以晚。眼科醫師顏敏芳也認為,隱形眼鏡比內褲更接近人體皮膚,民眾不應輕忽它可能為眼睛帶來的傷害,她強調,綠膿桿菌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最可怕,因為它分泌的毒素會把角膜侵蝕掉,必須馬上處理,不然需進行角膜移植才能恢復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