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bobo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發表於 : 2007-04-12 , 11:56
分享‧bobo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bobo小天才雜誌
撰文/林潔欣 諮詢/台北市私立首府托兒所所長 黃秋華
「分享」對於孩子來說,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他們能與人共享認為有意義的事物,無論是實質的玩具、食物,還是抽象的喜怒哀樂,而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才能使他們懂得分享的真諦。
小米今年3歲,最喜歡玩小汽車,每次只要小米乖乖聽話,媽咪就會買一台小汽車當做獎勵,累積到現在,家裡已經有好多各式各樣的小汽車了。但奇怪的是,雖然小米有這麼多小汽車,卻總是不讓別人碰,即使是媽咪要拿起來跟他一起玩也不行,這實在讓媽咪很頭疼。
請教學校老師後,知道原來小米在學校人緣不好,常常都自己一個人玩,媽咪才恍然大悟,難怪每天早上小米都假裝肚子痛只為了不想去上學,老師跟媽咪說,雖然小米是獨子,但必須要讓他懂得「分享」,不但可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培養他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年齡不同‧分享表現也不同
「分享是孩子第一個社會化行為的表現。」台北市私立首府托兒所所長黃秋華說,孩子約莫從3歲時,就開始脫離以自我中心為思想的行為模式,而懂得尋求他人的反應。所以通常3歲左右的孩子,會透過物品、書本、玩具、食物等具體的東西,藉由大人的引導而學習分享;而4歲以上的孩子,則除了物質之外,還會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等情緒經驗,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得到同儕的共鳴,得以讓自己的話題得到相同性質的回饋。
但很奇怪的是,大多數的孩子願意分享的對象為沒有利害關係的人,例如幼兒園同學、鄰居或親戚的孩子等,卻往往不願意與手足分享所擁有的東西,這是由於手足通常容易有奇妙的情結產生,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尤其嚴重,深怕除了爸媽必須和弟妹分享之外,連自己的玩具也要分享,因此會有排斥的心理。這時大人必須要適時的引導孩子,時常提醒他們東西要輪流玩,當然也要使其有滿足感,孩子一旦被滿足,也就有多餘的心思與他人分享了!

bobo小天才雜誌
撰文/林潔欣 諮詢/台北市私立首府托兒所所長 黃秋華
「分享」對於孩子來說,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他們能與人共享認為有意義的事物,無論是實質的玩具、食物,還是抽象的喜怒哀樂,而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才能使他們懂得分享的真諦。
小米今年3歲,最喜歡玩小汽車,每次只要小米乖乖聽話,媽咪就會買一台小汽車當做獎勵,累積到現在,家裡已經有好多各式各樣的小汽車了。但奇怪的是,雖然小米有這麼多小汽車,卻總是不讓別人碰,即使是媽咪要拿起來跟他一起玩也不行,這實在讓媽咪很頭疼。
請教學校老師後,知道原來小米在學校人緣不好,常常都自己一個人玩,媽咪才恍然大悟,難怪每天早上小米都假裝肚子痛只為了不想去上學,老師跟媽咪說,雖然小米是獨子,但必須要讓他懂得「分享」,不但可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培養他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年齡不同‧分享表現也不同
「分享是孩子第一個社會化行為的表現。」台北市私立首府托兒所所長黃秋華說,孩子約莫從3歲時,就開始脫離以自我中心為思想的行為模式,而懂得尋求他人的反應。所以通常3歲左右的孩子,會透過物品、書本、玩具、食物等具體的東西,藉由大人的引導而學習分享;而4歲以上的孩子,則除了物質之外,還會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等情緒經驗,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得到同儕的共鳴,得以讓自己的話題得到相同性質的回饋。
但很奇怪的是,大多數的孩子願意分享的對象為沒有利害關係的人,例如幼兒園同學、鄰居或親戚的孩子等,卻往往不願意與手足分享所擁有的東西,這是由於手足通常容易有奇妙的情結產生,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尤其嚴重,深怕除了爸媽必須和弟妹分享之外,連自己的玩具也要分享,因此會有排斥的心理。這時大人必須要適時的引導孩子,時常提醒他們東西要輪流玩,當然也要使其有滿足感,孩子一旦被滿足,也就有多餘的心思與他人分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