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父母必讀:寶寶飲食不可以過於鮮美

發表於 : 2007-05-02 , 10:43
MissC
父母必讀:寶寶飲食不可以過於鮮美


一些年輕的父母見寶寶厭食或胃口不好而不願吃飯時,往往會在菜餚中多加些味精,以使飯菜味道鮮美來刺激寶寶的食慾;或者讓寶寶一次進食大量美味的雞、鴨、魚、肉而不加控制,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近年,德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過量的谷氨酸能逐漸把嬰幼兒血液中的鋅帶走,導致機體缺鋅。

鋅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嬰幼兒一旦缺鋅,便可出現味覺遲鈍,甚至厭食,日久造成智力減退、生長遲緩、性晚熟等不良後果。

一味追求鮮美還會使寶寶產生美味綜合征,其病因是雞、鴨、魚、肉等美味食品中含有較多味精,食入過多會使新陳代謝出現異常,導致疾病的發生。美味綜合征的表現一般是在進食後半小時發病,出現頭昏腦脹、眩暈無力、心慌、氣喘等症狀。有些寶寶會表現為上肢麻木,下肢顫抖,個別的則表現為噁心及上腹部不適。

因此,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寶寶,美味佳餚不可一次吃得過多,要注意葷素搭配。

來源:現代育兒報
io:

Re: 父母必讀:寶寶飲食不可以過於鮮美

發表於 : 2007-05-02 , 10:46
MissC
兒童食入過多味精難長高


  味精是一種常用的烹飪調味品,做菜時放入少許味精可以調味。這是由於味精所含的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在以維生素B6為輔酶的谷氨酸脫羧酶的催化下可以變成δ-氨基丁酸,它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它生成不足,容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如出狂躁或者抽搐。因此,適量吃些味精,對於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是有益的。

  但是味精吃多了,對人體同樣是有害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在暴食佳餚後,容易出現頭暈腦脹,上肢麻木、心悸氣短等症,此即所謂的"醉食",主要原因也是肉類和味精中過多的谷氨酸在作崇。正如上文所述,谷氨酸經胃腸道吸收進入大腦後,在腦組織的局部產生抑制性神經遞質δ-氨基丁酸,調節大腦正常功能,但是谷氨酸過量則δ-氨基丁酸生成過多,大腦抑制性神經遞質占上風,各種神經機能就會處於抑制狀態。

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對小鼠體內注入過量的味精後發現,被注入味精的小鼠在一段時間後,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各個部位出現受損現象,性機能降低,還出現肥胖症。由於骨骼中的紅細胞和黏性白細胞數量減少,而且鈣鹽進入細胞質受到破壞,而影響了細胞的合成,使骨骼的生長也受阻。

  進一步研究表明,兒童過多食用味精或含谷氨酸鈉的食物,大腦生成的過多的δ-氨基丁酸將會抑制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旁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結果使得甲狀腺素和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減少。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的負面影響是眾所皆知的,而甲狀旁腺激素是用來調節血鈣和血磷最重要的激素,它有減少鈣從尿液中丟失,促進腸道對鈣磷吸收的作用,它的分泌一旦不足,鈣磷就會大量流失,人體的骨骼生長和發育就會受阻。

  因此,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少年兒童,除了要注意味精用量,保證每天味精的用量不超過五克外,而且讓他們不要暴飲暴食或吃過多的山珍海味。


文/中國食品網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