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臨床研究學會日前召開年會,一項大規模的研究顯示,最新標靶治療用藥Erbitux,能顯著增加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無疾病進展存活期。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腫瘤科主治醫師王緯書醫師指出,日前在美國臨床研究學會(AACR)年會中所發表的資料顯示,標靶癌症治療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第二線治療,能夠顯著延長轉移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與整體治療反應率。這項研究參與案例共1200多人。
王緯書醫師說,過去大腸直腸癌病患在使用第一線藥物治療後,腫瘤持續惡化的患者能使用的治療方式很有限,這項大型研究顯示,治療失敗的患者併用Erbitux,有機會控制住疾病的蔓延。
研究中兩個治療組別的整體存活期分別為10.71個月和9.99個月,王緯書醫師表示,這可能導因於控制組中超過40%的患者在疾病發生惡化後,基於人道立場繼續加入使用 Erbitux,由於試驗中兩個組別的患者最後都接受Erbitux治療,因此最後的存活期差異大幅降低。
台灣每年新增8000多名大腸直腸癌病患,其中20~25%是發生轉移的晚期大腸直腸癌。王緯書醫師表示,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因轉移嚴重,難以開刀根治,尤其是轉移到肝臟的第四期患者,存活率很不理想,近年標靶藥物問世,已出現治療轉機。
王緯書指出,法國曾有一項統計,對大腸直腸癌轉移到肝臟但無法手術切除的第四期病患,以最新標靶藥物Erbitux治療後,可使肝腫瘤縮小到適合接受手術,術後1/3病患存活超過五年,可算是治癒了癌症。
王緯書說,Erbitux是一種安全性相當高的標靶治療用藥,台北榮總已有8、90例的個案。它在其他化學治療失敗的情況下,能持續攻擊癌細胞,並且阻止癌細胞的生長與散布。
國內臨床經驗發現,使用這種藥物的病患,少數人有長青春痘的情形,王緯書表示,會長青春痘的患者療效反而比其他患者好4~5倍。健保目前是給付做為第三線用藥,國外臨床上已做為治癌的第一線治療,如果病患經濟條件許可,可選擇自費治療。
時報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