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主治:蓴菜性甘、寒,無毒。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可以止嘔,止瀉痢,治熱痢、黃疽、癰腫、疔瘡。蓴菜黏液中富含多糖,可增強B淋巴細攻擊癌症的作用。另外,蓴菜中含有豐富的鋅,為植物中的「鋅王」,是小兒最佳的益智健體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兒多動症。
推薦食譜:蓴菜羹
蓴菜250克,冬筍25克,香菇20克,搾菜絲15克。將蓴菜去雜物,洗淨切段;冬筍、香菇、搾菜分別切絲;鍋中放入鮮湯,燒沸加入冬筍絲、香菇絲、搾菜絲,同煮至沸,再加入蓴菜,湯沸後加鹽,出鍋後淋上麻油即成。此羹鮮美清淡,味道可口,具有止嘔、止瀉痢、消炎解毒的功效,可作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嘔吐、高血壓以及胃癌等病症患者的輔助食療菜餚。
鮮蓴菜與鮮鯽魚同煮食(宜清淡一些,不要太鹹)。對胃病、嘔吐反胃(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不妨一試:鮮蓴菜加冰糖適量燉服,可治療高血壓。
另外,如患癰疽疔腫,頭上熱癤,無名腫毒,還可用鮮蓴菜、鮮大青葉適量,一起搗爛,加白糖再搗如泥,敷於患部,干即更換。同時,另用溫黃酒送服此藥半杯,一日2次,效果也不錯。
禁忌:蓴菜性寒而滑,多食易傷脾胃,故不宜多食和久食。脾胃虛寒者慎內服。
文章來源: 21CN健康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