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飲料小心喝!
馬偕醫院營養課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市面上的6大類類飲料各有優缺點,如果想喝,一定要知道該怎麼喝才健康!
第一類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碳酸水、糖、磷酸、咖啡因、香料跟色素,尤其又含有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刺激胃液的分泌,讓胃酸過多而感覺腹脹,進而降低食欲,如果在餐前喝太多,就會影響正餐的食量,而可能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影響正常的生長與發育。
此外,碳酸飲料中的糖分,以一罐355c.c.的可樂來看,就含有大約35g的糖,這相當於140卡,也等同於半碗飯的熱量。但與澱粉的飯類相較,糖又只含有熱量,沒有其他營養素,等於是空有熱量的空卡食物,也就是「垃圾食物」,經常喝,不但可能變成小胖子,攝取過多的糖分,對牙齒也有不良影響,也包括容易養成喜歡甜食的不良習慣。
至於磷酸更是妨礙鈣質吸收的一大阻礙。正值發育期的幼兒,最需要吸收充足的鈣質,讓骨骼正常發育,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並讓骨骼密度達到最佳狀況。而磷酸會降低體內鈣質與鐵質的吸收,多喝實在無益。
咖啡因也是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除了會刺激心臟肌肉的收縮,加速心跳及呼吸外,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傷害胃腸,如果過量使用,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第二類 非100%果汁飲料
非100%的果汁飲料,指的是沒有標明100%純果汁的一般市售罐裝果汁,這些果汁可能僅含有1/3或更低的原汁,甚至是還原果汁,主要成分大概都是糖分、檸檬酸、色素、香料等。
喝這些不是百分百現搾的果汁,等於在喝糖水,就跟碳酸飲料一樣,空有熱量毫無營養。雖然其中可能添加少許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等,但容易誤導家長以為喝它就能取代蔬果,而忽略了攝取新鮮蔬果中營養素的重要性。
第三類 含茶飲料
市面上含茶飲料愈來愈多,除了罐裝的紅茶、烏龍茶、綠茶等,還有隨處可見的泡沫紅茶店中的奶茶類,氾濫程度較碳酸飲料為高。茶內含有咖啡因,又含有會降低胃腸內營養素消化吸收的單寧素,對鐵的吸收影響較大。
如果是奶茶類,再所加入的奶成分,又有反式脂肪酸之虞,除了對心血管有危害外,還會使體內膽固醇過量。
第四類 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顧名思義是為了補充體力與電解質而創的飲料,其中的糖、二氧化碳、鈉、鉀、鎂等含量,只適合激烈運動後的補充液,如果把它當作飲料喝,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埋下日後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果只想補充一部分的電解質和水分時,運動飲料倒是比開水和果汁來得好,但最好能用1:3或1:4的水加以稀釋後再喝。此外,幼兒發燒流汗嚴重,食欲差時,除可以喝開水、稀釋果汁外,適量喝點運動飲料,也能補充電解質和水分。
第五類 咖啡飲料
咖啡不僅咖啡因成分高,還含有高糖及奶精,奶或奶精同樣有反式脂肪酸的問題存在,多喝對大人都不好,更何況正在發育期的小孩。
第六類 現榨果汁
看似最沒問題的原汁香甜現榨果汁,其實常被忽略糖分過多的問題,想想一杯250c.c.的現榨柳橙汁,需要壓榨多少個柳橙?因此,給bobo飲用時,最好能先稀釋一倍,以降低糖分含量。尤其對於剛開始吃副食品的bobo,果汁的量也不能一次給太多;而1歲以後已經長牙的bobo,為了要訓練咀嚼能力,最好給新鮮水果,幫助發展咀嚼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