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也要顧健康不加班的絕招
發表於 : 2007-07-06 , 20:42
工作也要顧健康不加班的絕招
康健雜誌
別人準時下班,你卻含淚打拚,累得像條狗,身體健康拉警報。
別抱怨了,不是工作堆積如山,其實你還不知道一個大祕密!
張靜慧
員工甲:「難道人生只有上班這件事嗎?」
員工乙:「不可能的,人生一定還有更積極的事!」
員工甲:「什麼事?」
老闆:「加班這件事!」
朱德庸的漫畫《關於上班這件事》,道盡職場甘苦。
統計數字也說明台灣上班族「求生」不易。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全球50個國家的全年工時,台灣高居第三名(約2300小時,平均每週工作超過44小時),而日本為1900小時,法國只有1500小時。
《Cheers》雜誌的調查也發現,將近30%的受訪上班族每週工作62小時以上,平均每天加班超過4小時。
工時長、壓力大,很難讓你找時間過健康生活,包括運動與好整以暇吃健康食物,對身心的影響一籮筐。專家估計,約有90%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小則讓人肩頸痠痛、疲倦、頭痛、失眠、胃腸消化不良,長期壓力更可能引起免疫力降低、胃潰瘍、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憂鬱症等等,甚至可能促進癌症形成。
聰明的上班族選擇當「不加班達人」,不讓工作壓力壓垮自己。他們掌握了管理時間、提升效率的訣竅,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然後享受下班後的生活。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1.立志不加班
「不加班達人」有一個共同的觀念:人生不是只有工作這件事,還有很多事值得去體驗。他們以不加班為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動力堅持下去。
經營保健食品的百麗康美公司經理陳建中,是澳洲總公司在台灣唯一的代表,他形容自己像「千手觀音」,大小事都得自己來,但他卻很少加班。
「用不放棄的意志,不斷尋找和運用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達到不加班的目標,」他說。
2.紀律為效率之母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曾在「加班是正常,不加班才是反常」的投信業工作,但她一向奉行「非不得已絕不加班」的原則。在她的字典裡,「加班」幾乎是「效率差」的同義詞。
能做到再忙也很少加班,蕭碧燕的秘訣是自我管理。雖然她住家遠,仍然一大早八點多就到辦公室,然後依著列在紙上的工作重點,一一完成。
「紀律不但影響效率,更反映工作態度:你到底在不在乎這件事?」她相信懂得自我管理的人,自己是最大的受惠者。
從事保險業20年的安泰人壽敦宇通訊處總監駱碧鶯,也靠紀律提升效率。她把會議固定在每週一、三、五早上,其他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確保重要的事不會漏失。

康健雜誌
別人準時下班,你卻含淚打拚,累得像條狗,身體健康拉警報。
別抱怨了,不是工作堆積如山,其實你還不知道一個大祕密!
張靜慧
員工甲:「難道人生只有上班這件事嗎?」
員工乙:「不可能的,人生一定還有更積極的事!」
員工甲:「什麼事?」
老闆:「加班這件事!」
朱德庸的漫畫《關於上班這件事》,道盡職場甘苦。
統計數字也說明台灣上班族「求生」不易。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全球50個國家的全年工時,台灣高居第三名(約2300小時,平均每週工作超過44小時),而日本為1900小時,法國只有1500小時。
《Cheers》雜誌的調查也發現,將近30%的受訪上班族每週工作62小時以上,平均每天加班超過4小時。
工時長、壓力大,很難讓你找時間過健康生活,包括運動與好整以暇吃健康食物,對身心的影響一籮筐。專家估計,約有90%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小則讓人肩頸痠痛、疲倦、頭痛、失眠、胃腸消化不良,長期壓力更可能引起免疫力降低、胃潰瘍、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憂鬱症等等,甚至可能促進癌症形成。
聰明的上班族選擇當「不加班達人」,不讓工作壓力壓垮自己。他們掌握了管理時間、提升效率的訣竅,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然後享受下班後的生活。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1.立志不加班
「不加班達人」有一個共同的觀念:人生不是只有工作這件事,還有很多事值得去體驗。他們以不加班為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動力堅持下去。
經營保健食品的百麗康美公司經理陳建中,是澳洲總公司在台灣唯一的代表,他形容自己像「千手觀音」,大小事都得自己來,但他卻很少加班。
「用不放棄的意志,不斷尋找和運用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達到不加班的目標,」他說。
2.紀律為效率之母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曾在「加班是正常,不加班才是反常」的投信業工作,但她一向奉行「非不得已絕不加班」的原則。在她的字典裡,「加班」幾乎是「效率差」的同義詞。
能做到再忙也很少加班,蕭碧燕的秘訣是自我管理。雖然她住家遠,仍然一大早八點多就到辦公室,然後依著列在紙上的工作重點,一一完成。
「紀律不但影響效率,更反映工作態度:你到底在不在乎這件事?」她相信懂得自我管理的人,自己是最大的受惠者。
從事保險業20年的安泰人壽敦宇通訊處總監駱碧鶯,也靠紀律提升效率。她把會議固定在每週一、三、五早上,其他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確保重要的事不會漏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