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現代人常服用不只一種藥物,除了中藥、西藥,可能還包括綜合維他命、鈣片、銀杏、大豆異黃酮等各種保健食品,很多人可能傻眼,不知道該利用什麼時間服用這些藥,藥劑師指出,中藥多為天然植物,但每種中藥成分多,因此服用必須多加留意,避免與西藥產生化學作用,如魚油、銀杏等熱門的保健食品,就應該避免與口服抗凝血劑併用,以免增加出血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吳宿真舉例,中藥中的牡蠣、石膏、龍骨、石決明等,若和四環素一起服用,就會降低四環素類吸收影響療效,這是因為有這些中藥中含有鈣離子,會與四環素產生化學作用,減低療效。
其他如山楂、烏梅、女貞子、五味子等也不適合與碳酸氫鈉同時服用;而烏梅、山楂、女貞子、五味子、山茱萸等,若和磺胺類藥一同服用,會增加尿結晶的形成,損害腎功能。
若服用西藥的高血壓藥、利尿劑、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纖維蛋白質分解劑、糖尿病用藥、皮質類固醇時,必須留意不要與中藥中的甘草併用;勿在食用含草酸的波菜等2小時之內,服用碳酸鈣及鈣補充劑,以免不易吸收。
而白芷、大茴香、阿魏、丹參、薑黃素、黃耆、蒲公英、丁香油、芹菜、山桑子、月見草、黃芩、當歸、山楂等若與西藥抗凝血劑、纖維蛋白分解劑併用,則容易增加出血風險,得多加留意小心使用。
吳宿真也提醒,其他如魚油、銀杏是常見民眾會服用的保健食品,食用時也應避免與口服抗凝血劑併用,以免增加出血風險。其他如熱門的中藥及保健食品,還包括黃耆、當歸、月見草、山桑子、山楂,也須留意與西藥併用的安全性,最佳之道即為看診時應先告知醫師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藥物,以利醫師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