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憂鬱、幻覺、攻擊…失智徵兆

發表於 : 2007-08-31 , 15:47
MissC
憂鬱、幻覺、攻擊…失智徵兆
自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婆媳問題的背後,得注意是否為失智症作祟。有媳婦一再被失智婆婆指控偷錢、侵占,百口莫辯,甚至不被丈夫與親人諒解,引發家庭革命。

一位老太太因失智而否認自己將財產過繼給兒子,一狀告上法庭,指控親生兒子侵占罪;也有老人家則老是跟空氣說話,家人嚇壞了,就醫後才知道是失智症引發的幻覺。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台灣失智症患者估計有十一萬,依內政部最新統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症患者卻僅兩萬兩千多人,有學者估計,台灣約有六成患者隱藏在社區中,未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

陳俊佑表示,失智初期常以性情改變表現,有五成會有類似憂鬱症狀,記憶減退不易被外人察覺,有時會逐漸出現冷漠、遊走、幻覺、攻擊等行為,這都是失智症的警訊。

日本影帝渡邊謙所主演的電影「明日的記憶」即將在台上映,描述中年男子在人生高峰卻失智的動人故事,引爆「壯年失智」話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估計,台灣壯年失智的人數,應有數千人。

該基金會有位五十多歲的男病友,因行為舉止異常,家人以為是他經商失敗受不了打擊,就醫檢查後卻發現是失智症,這才恍然大悟,男子的經商失敗,很可能是失智導致。

陳俊佑表示,醫院記憶門診中,有不少老人是直到走失才被家人帶來檢查,但此時已多為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

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葉炳強建議,若發現記性差到不尋常,或方向感變差、甚至迷路,請務必就醫檢查。

io:

Re: 憂鬱、幻覺、攻擊…失智徵兆

發表於 : 2007-08-31 , 15:48
MissC
國產失智症疫苗 年底人體試驗
最快五年後上市

自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治療又有新進展,台灣預計今年底展開一項國產治療性失智症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第一與第二期試驗將同步進行,醫師估計,若三階段試驗均順利完成,最快可望在五到八年後上市。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失智盛行率約四%,約有十一萬人,其中四到五成是阿茲海默症,三成為腦中風後引發的血管性失智症,一成為混合型,其他則為罕見類型,從診斷到去世平均八到十年。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因「類澱粉蛋白」堆積引發腦神經退化死亡的疾病,成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與遺傳密切相關的早發型比率不到五%。醫界認為,除基因外,不良生活形態與腦血管危險因子(三高、肥胖、吸菸、腦外傷),亦可能增加發病機率。

已完成小鼠試驗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表示,台大與台北榮總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已完成阿茲海默症治療性疫苗的小鼠試驗,清除腦部類澱粉斑塊的效果顯著,人體試驗已進入最後籌備階段,待衛生署與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最快可於今年底開始進行。

據了解,該款疫苗是國內某生技公司所研發,原理是將類澱粉蛋白注射到體內,以誘發免疫系統製造抗體去攻擊溶解腦神經類澱粉斑塊,逆轉失智病情。

邱銘章表示,現有四種失智症藥物,都只是症狀治療,可延緩失智速度,卻不能逆轉病情,此疫苗若能成功,失智症的治療將有所突破。

今年中,瑞士某藥廠有一款類似的類澱粉疫苗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試驗階段,收案六十人,結果預計明年初出爐。另一種可抑制類澱粉蛋白沈積的新藥Alzhemed則已進入第三期人體試驗。

此外,中研院分生所最近發表以「顆粒球生長激素」誘導造血幹細胞修補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受損腦神經,受到國際期刊肯定,衛生署已核准第二期人體試驗。

io:

Re: 憂鬱、幻覺、攻擊…失智徵兆

發表於 : 2007-08-31 , 15:49
MissC
胖菸槍、紙片人 失智風險高
肥胖者失智是常人2.4倍

自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失智症大多不是遺傳而來,後天的不健康行為影響更大!最新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肥胖者的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的二點四倍,值得注意的是,壯年胖子如果又愛吸菸,老來罹患失智症風險,是不吸菸胖子的五倍之多,比例驚人。

該篇論文由國科會主委暨台大流病所教授陳建仁、前台大神經科教授葉炳強與台大流病所博士江濬如共同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老年精神醫學期刊」(Am J Geriatr Psychiatry)。

現任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的葉炳強表示,這是首度發現吸菸對於肥胖所引發的失智症具有加乘作用,除了腦血管病變引發的血管性失智症外,也會提高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

該研究自一九八二到一九八六年間針對台灣十二鄉鎮、與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二年間針對台灣七鄉鎮,共計四萬三千多位民眾進行長達十多年的追蹤後,經連結全民健保資料檔,並聯合多家醫院神經科醫師雙重確診無誤,共計一百五十七人日後罹患失智症。

經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二十五點五(BMI值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身高以公尺為單位,二十四以上即屬過重),日後罹患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便增為四點六二倍、阿茲海默症風險增為二點三三倍。值得注意的是,胖子如果又愛吸菸,罹患兩種失智症的風險,都將暴增為不吸菸胖子的五倍之多。

不過吸菸對失智症的影響,在一般人與瘦子身上則不明顯。江濬如博士表示,吸菸與肥胖所引發的發炎與免疫反應,可能間接導致腦部病變,進而引發失智。

體型過瘦也要當心

此外,減肥過度的紙片人也得注意,體型偏瘦(BMI值小於二十點五)者老來失智的風險也增為一點八四倍。

因此,葉炳強表示,要預防失智,在中壯年時期就應保持身材適中、避免過胖或過瘦,同時也不宜吸菸,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則建議,不妨平日多動腦、多讀書、攝取均衡與健康飲食。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