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發表於 : 2007-09-21 , 18:20
MissC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時報周刊 No.1543
報導/洪淑菁、洪茗馨 攝影/陳愷巨、楊彩成




有「排毒教父」之稱的林光常因病友爆料,相信他的排毒餐,而延誤治療時機,引發民眾質疑。倡導者強調,食物絕對不可能取代醫療,健康飲食觀念是減少毒素的攝取,而不是排毒。

入秋後的周末上午,位在桃園蘆竹鄉的生機飲食店來了幾名消費者,有的站在櫃檯前詢問架上的有機飲品怎麼喝,有人則忙著打開冷藏櫃挑選有機豆干、全麥饅頭,店家與客人們熱絡討論有機飲食,「排毒教父」林光常引發的排毒爭議,絲毫不影響店家營運。

林光常事件讓排毒餐的安全性引發爭議,連帶讓民眾對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養生餐、有機餐、全食物飲食等訴求產生質疑。

飲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已經醫界證實,但如何吃得健康,卻是一門大學問。國內權威的生機飲食專家歐陽英說,一天三餐都要有全餐的概念,必須包含維生素、礦物質、脂肪、澱粉、蛋白質等五大類,但在食材的運用上可以調整,例如,以全穀類代替精緻白米跟麵條,蔬菜類則至少有兩三種以上等。

歐陽英自己是生機飲食的奉行者,早上一杯精力湯,午、晚餐,必定有一道涼拌菜。歐陽英的涼拌菜是用白蘿蔔、生薑、小黃瓜切成薄片,再加入糖、鹽、醋拌一拌,不但可以獲得生食的營養酵素,味道也不錯。他提醒,一般人吃生食最擔心吃到農藥,生食最好選擇無農藥、無化肥、自然栽培的有機食物。

涼拌菜後,歐陽英還會搭配什錦菜糙米飯,他笑說:「這樣才會營養百分百。」歐陽英的什錦糙米飯可以非常多元化,糙米、五穀米、全麥麵條、全麥麵疙瘩都是可以輪替的食材;蔬菜類也可搭配小芹菜、蔥、洋蔥、紅蘿蔔、白蘿蔔、大頭菜、高麗菜、青花椰菜等。至於吃葷的人則可吃深海魚,或是沒注射抗生素、生長激素的野放雞。

io:

Re: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發表於 : 2007-09-21 , 18:21
MissC
每日全餐 有機最優


五十六歲的歐陽英,頭髮烏黑發亮,氣色紅潤。歐陽一家從父、母親到兄弟姊妹都從事生機飲食事業,堪稱生機飲食世家。歐陽英說,他爸爸今年九十八歲、媽媽八十六歲,不吃香腸、罐頭、泡麵等加工食品,健康比同年齡者還好。

相較於歐陽英因耳濡目染走上生機推廣這條路,前電視主播陳月卿則是因為老公生病,從病友家屬成為養生專家。

陳月卿的夫婿是現任立法委員蘇起,十五年前,蘇起健檢發現罹患肝癌,雖然切除後恢復得不錯,但陳月卿開始大量蒐集養生資訊。她表示,癌症患者即使腫瘤切除了,但若致病的原因沒有排除,還是可能再發。蒐集愈多資訊後,她發現,食物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關鍵因素。

陳月卿推動的是「全食物」的觀念,還出了兩本書。「我讀了大量的資訊,而且經過身體力行後,覺得不錯,才敢出書推薦給大家。」

陳月卿在民國八十四年接觸生機飲食後,一頭栽進食物的世界。她表示,在這十年間,她也曾經接觸過排毒餐、斷食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觀念,但手法太激烈、風險高。」陳月卿追求的是她可以每天實行,且安全的飲食方式。

至於生機飲食,陳月卿認為,生機飲食的觀念十分吸引人,但她也曾聽過吃太多生的食物,身體會比較寒、比較虛。「我蒐集很多資料,但我會去判斷合不合邏輯。」

io:

Re: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發表於 : 2007-09-21 , 18:21
MissC
中庸之道 健康加分


以地瓜餐為例,她同意,地瓜絕對是好的食物,但不可能天天吃地瓜,食物要多元性的搭配,「我寧可做不到一百分,但可以天天都做到八十分。」她不認同兩天捕魚、三天曬網的飲食觀。

經過十年的摸索跟調整,陳月卿不吃素、不強調生食。她認同,葷食、素食都要吃,只是她降低了葷食的比例,且以魚、蛋為主。另外,生食則占了她飲食的三至四成,因為生食中有些酵素跟元素可以不被破壞,但她也同樣吃熟食。

陳月卿強調,她的飲食觀念走的是中庸之道,因為她相信,走中間路線才能天天執行,也才可能說服老公跟孩子一起加入。

「蘇起以前是無肉不歡的人,最喜歡吃的就是東坡肉、梅干扣肉之類的。」陳月卿從書中看到,久燉的肉對健康不好,當時剛被癌症嚇到的蘇起,不但戒菸、戒酒,也戒了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飲食比例從以肉類為主,改以蔬果為主。

調整飲食比例之後,陳月卿嘗試在家吃五穀飯,沒想到,引起蘇起跟小孩的反對,蘇起還跟老婆爭辯,「我已經不吃餅乾、不吃糕點,也吃了很多蔬果了,為什麼還要吃五穀飯?」只要陳月卿煮五穀飯,蘇起就會自己蒸饅頭,或者藉故吃得很少,小孩子更是皺著眉頭,陳月卿乾脆將五穀飯打成精力湯,讓他們喝下肚。

陳月卿的努力成功了,這可從大女兒的反應看得出來。大女兒在她最近出版的新書中,寫了一張字條送給媽媽。「同學們知道我每天的早餐是精力湯,晚餐是五穀飯(而且不能吃油炸物),都十分同情我的生活,我回答他們的答案都一樣,習慣了就好。現在才發現,因為這樣的飲食,讓我變得更健康了哦。」

io:

Re: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發表於 : 2007-09-21 , 18:21
MissC
新陳代謝 不必排毒


「我相信人有自癒能力,但要給它好環境。」陳月卿表示,與其想辦法讓自己排毒,為什麼要吃進去毒素?「我拒絕吃加工食品,只要減少人體被污染,就不需要排毒了。」陳月卿強調的是預防的觀念。

歐陽英表示,一般說的「毒」,指的就是對人體不利的成分。例如,糞便一旦排不出來,就會產生細菌、惡氣,正常排便對人體的健康十分重要。此外,吃藥也會讓部分化學成分積存在體內,得喝大量開水排出。

他強調,人體分分秒秒都在進行新陳代謝,有很多廢氣、廢物等著排出體外,這些廢物就是一般通稱的「毒」,一旦沒有排出,日積月累就會造成身體傷害。

癌症患者通常是最無助的一群,歐陽英直言,求助他的癌症患者約占六成。面對有病痛的患者,歐陽英會建議他們在化療期間一定要照醫師囑咐,醫師如果擔心患者的白血球不夠,要患者吃肉,患者就得吃肉,等到療程結束後,再改變飲食,透過食療轉變體質。

奉行生機飲食的陳小姐曾經罹患乳癌,她帶著老公、兒子一起到有機店買食物,當記者問她,「吃生機飲食對乳癌真的有幫助嗎?」陳小姐點點頭。她說,她在接受治療乳癌後,就開始接受生機飲食,身體確實健康很多,復原得不錯。

歐陽英說,生機飲食或排毒餐確實可幫癌症病人恢復得較快,提升抵抗力,但不能代替醫療,「醫療在先,食療在後」,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io:

Re: 先醫療再食療 打破排毒迷思

發表於 : 2007-09-21 , 18:22
MissC
排毒餐不能治癌


「想透過生機飲食治療癌症,是錯誤的觀念。」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坊間流行的生機飲食或排毒餐並不能治療癌症。

林光常事件引發排毒餐安全性爭議,曾替林出版的書寫過序的賴基銘說,當初他在寫序時就強調,不能用排毒餐來治療癌症,罹癌患者必須經過正常開刀、化學或放射性治療,療程結束後,多吃天然品質的蔬果,對預防癌症確有幫助。

賴基銘說,在各種蔬果中都含有抗癌小分子,生機飲食是一項很好的健康概念,醫界在二、三年前就有此觀點,罹癌患者在做完化療或病症減緩後,只要改變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及調整體質,即可避免癌症再發的機率。但生機飲食不是萬靈丹,光靠吃排毒餐就想治癌,是不可能的事。

近年投身預防醫學,尤其是飲食療法的前省立桃園醫院內科醫師姜淑惠表示,飲食療法最重要的是導入正確的觀念,而不是設計出一套模式,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正確的飲食觀念說穿了很簡單,就是逐漸減少加工的精緻食品,回到原始的食物上,只要減少毒素的攝取,就不需要排毒了。

專攻癌症治療的台北榮總婦產部醫師林錦洲直言,絕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曾嘗試過另類療法,患者提出的方式林林總總,只要在不傷身體前提下,他並不反對;但重要的是,患者千萬不能因為使用另類療法而放棄正統治療。因為口耳相傳的另類療法就算不出問題,頂多也只具輔助性質,不可能取代正統醫療。

林錦洲強調,林光常的排毒餐究竟有沒有效果很難論斷,但就癌症患者來說,任何療法都像一根浮木,很容易讓患者捉著不放,醫界擔心的是,患者會因尋求另類療法,而放棄正統醫療,甚至延誤治療時機。



(全文完)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