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發表於 : 2007-10-22 , 7:37
<篇名>湯液本草
書名:湯液本草
作者:王好古
朝代:元
年份:西元1298年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序一
內容:世皆知《素問》為醫之祖,而不知軒岐之書實出于《神農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
為湯液,漢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此醫家之正學,雖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
書,複以《本草》正條,各從三陰三陽十二經為例,仍以主病者為元首,臣佐使應次之
,不必如編類者,先玉石、次草木、次虫魚,以上中下三品為門也。如太陽經當用桂枝
湯、麻黃湯,必以麻黃、桂枝為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陽明經當用白虎湯,必以石膏為
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少陽經當用三禁湯,必以柴胡為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太陰
、少陰、厥陰之經,所用熱藥,皆仿諸此。至于《金匱》祖方,《湯液》外定為常製,凡可
用者皆雜附之。或以傷寒之劑改治雜病,或以權宜之料更療常疾,以湯為散,以散為丸,變
易百端。增一二味,別作他名,減一二味,另為殊法。《醫壘元戎》、《陰証略例》、《
論萃英》、《錢氏補遺》等書,安樂之法,《湯液本草》統之,其源出于潔古老人《珍珠囊》
也。
其間議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注奇辭于理趣之外,見聞一得,久弊全更,不特藥品之
咸精
,抑亦疾病之不誤。夭橫不至,壽域可期,其《湯液本草》歟。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序二
內容:神農嘗百草,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為萬世法,既簡且要。殷
之伊芳
尹宗之,倍于神農,得立法之要,則不害為湯液。漢張仲景廣之,又倍于伊芳尹,得立法之要
,則不害為確論。金域潔古老人派之,又倍于仲景,而亦得盡法之要,則不害為奇注。潔古
倍于仲景,無以異仲景之倍于伊芳尹,仲景之倍于伊芳尹,無以異伊芳尹之倍于神農也。噫﹗宗之
,廣之,派之,雖多寡之不同,其所以得立法之要,則一也。觀潔古之說,則知仲景之言,
觀仲景之言,則知伊芳尹之意,
皆不出于神農矣。所以先《本草》,次《湯液》,次《傷寒論》
,次《保命書》,缺一不可矣。成無己《明理方例》云︰“自古諸方,歷歲浸遠,難可考憑
,仲景方最為眾方之祖。”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農之方,醫帙之中,特為縝細,參
合古法,不越毫末,實大聖之所作也。文潞公《藥準》云︰“惟仲景為群方之祖也。”昔唐
宋以來,得醫之名者,如王叔和、葛洪、孫思邈、范汪、胡洽、朱奉議、王朝奉、錢仲陽、
成無己、陳無擇輩,其議論方,定增減變易,千狀萬態,無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金域百有
余載,有潔古老人張元素,遇至人傳祖方不傳之妙法,嗣是其子云岐子張璧、東垣先生李杲
明之,皆祖長沙張仲景《湯液》,惜乎,世莫能有知者。予受業于東垣老人,故敢以題。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后序
內容:劉禹錫云︰《神農本經》以朱書,《名醫別錄》以墨書,傳寫既久,朱墨錯亂,遂令后人
以
為非神農書,以此故也。至于《素問》本經,議者以為戰國時書,加以“補亡”數篇,則顯
然非《太素》中語,宜其以為非軒岐書也。陳無擇云︰王叔和《脈訣》即高陽生剽竊。是亦
后人增益者雜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觀劉元賓注本,雜病生死歌后,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觀
此八句,不甚滑溜,與上文書意重疊,后人安得不疑?與《本草經》朱書雜亂,《素問》之
補亡混淆,何以異哉﹗宜乎,識者非之,繼而紛紜不已也。吾不知他時誰為是正。如元賓
與潔古詳究而明,稱其中凡有所疑而不古者削去之,或不複注而直書本文。吾不知為意易曉
不
之耶?二者必居一于此。又啟玄子注《素問》,恐有未盡,以朱書,
待明者改刪增益。傳錄者皆以墨書,其中不無差誤。如《刺熱論》注,五十九刺,首云“王
注”,豈啟玄子之自謂乎?此一篇又可疑也。兼與《靈樞》不同,以此經比之《素問》八十
九刺,何者為的?以此觀之,若是差別,勞而無益,學人安所適從哉?莫若以《金匱》考之,
仲景所不言者,皆所不取,則正知真見定矣。盧君論血枯,舉《太素》云︰此得之年少時大
脫血而成。又
穢物不消。又舉犯月水入房,精與積血相射,入于任脈,留于胞中,古人謂之
精積。元豐中,雄州陳邦濟收一方,治積精及惡血淹留,胞冷絕娠,驗者甚多,其意與《內
經》相近。烏賊魚骨本治漏下與經汁不斷, 茹去淹留惡血,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予
觀方注條云︰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一句,何其知本哉。以是知軒岐之學,實出于神農也。又
知伊芳尹湯液不出于軒岐,亦出于神農也。“皆”之一字,至甚深廣也,豈獨烏賊斷汁之一法
哉。故知張伯祖之學,皆出于湯液,仲景師而廣之,迄今湯液不絕矣。晉唐宋以來,號明醫
者皆出于此,至今大定間,潔古老人張元素及子云岐于張璧、東垣李杲明之三老者出,想千
百載之下無複有之也。何以知其然?蓋當時學人雖多,莫若三老之實絕也。
<目錄>卷之一
<篇名>五臟苦欲補瀉藥味
內容: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
之,芍藥。虛,以生姜、陳皮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
腎,
水也,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証,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
無他証,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
瀉之,人參、黃 、甘草。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
也,以生姜補肝。如無他証,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証,錢氏方中重則
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
之,黃連。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証,錢氏益黃散主之。心乃脾之母,
以炒鹽補心。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証,以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五味子補之。如無他証,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
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証,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
瀉腎。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
以咸瀉之,澤瀉。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只有補腎地黃丸,無
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以上五臟補瀉,《內經‧臟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精,詳看本論。
<目錄>卷之一
<篇名>臟腑瀉火藥
內容:黃連瀉心火
木通瀉小腸火
黃芩瀉肺火(梔子佐之)
黃芩瀉大腸火
柴胡瀉肝火(黃連佐之)
柴胡瀉膽火(亦以黃連佐之)
白芍藥瀉脾火
石膏瀉胃火
知母瀉腎火
黃柏瀉膀胱火
柴胡瀉三焦火(黃芩佐之)
以上諸藥,各瀉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為
君、合為臣處,詳其所宜而用,勿執一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用藥法象
內容: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于天。溫、熱者,天之
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者,地之陰也。此
乃
地之陰陽也。
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濃者,為陰中之陰,味
濃則泄,酸、苦、咸、寒是也。氣之濃者,為陽中之陽,氣濃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
輕清成象(味薄,茶之類)本乎天者親上。
重濁成形(味濃,大黃之類)本乎地者親下。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
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藥性要旨
內容: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
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氣味濃薄寒熱陰陽升降圖
內容:/r氣味濃薄寒熱陰陽升降圖/pt1.bmp/r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內容: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
陰,
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麻黃苦,為在地之陰也。
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升上而發汗。然
而,
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附子,氣之濃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大
黃,味之濃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粥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茶苦,
為陰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內容: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肝膽之經,前后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
法)。
心、小腸︰味咸補甘瀉;氣熱補寒瀉(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逆從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
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經,其血乃成,谷入于胃,
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矣。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五味所用
內容:苦泄,甘緩,酸收,咸軟,淡滲泄,辛散。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藥類法象
內容:風升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風(純陽,性溫,味甘辛)。
升麻(氣平,味微苦)
柴胡(氣平,味苦辛)
羌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威靈仙(氣溫,味苦)
葛根(氣平,味甘)
獨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細辛(氣溫,味大辛)
桔梗(氣微溫,味甘辛)
白芷(氣溫,味大辛)
本(氣溫,味大辛)
鼠粘子(氣平,味辛)
蔓荊子(氣清,味辛)
川芎(氣溫,味辛)
天麻(氣平,味苦)
秦艽(氣微溫,味苦辛平)
荊芥(氣溫,味苦辛)
麻黃(氣溫,味甘苦)
前胡(氣微寒,味苦)
薄荷(氣溫,味苦辛)
熱浮長(氣之濃者,陽中之陽,氣濃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黑附子(氣熱,味大辛)
烏頭(氣熱,味大辛)
乾薑(氣熱,味大辛)
干生姜(氣溫,味辛)
良姜(氣熱,味辛,本味甘辛)
肉桂(氣熱,味大辛)
桂枝(氣熱,味甘辛)
草豆蔻(氣熱,味大辛)
丁香(氣溫,味辛)
厚朴(氣溫,味辛)
木香(氣熱,味苦辛)
益智(氣熱,味大辛)
白豆蔻(氣熱,味大辛)
川椒(氣熱,味大辛)
吳茱萸(氣熱,味苦辛)
茴香(氣平,味辛)
延胡索(氣溫,味辛)
縮砂(氣溫,味辛)
紅藍花(氣溫,味辛)
神曲(氣大暖,味甘)
濕化成(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咸,其
兼味
之)
黃 (氣溫平,味甘)
人參(氣溫,味甘)
甘草(氣平,味甘)
當歸(氣溫,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黃(氣寒,味苦)
半夏(氣微寒,味辛平)
白朮(氣溫,味甘)
蒼朮(氣溫,味甘)
陳皮(氣溫,味微苦)
青皮(氣溫,味辛)
藿香(氣微溫,味
檳榔(氣溫,味辛)
蓬莪術(氣平,味苦辛)
京三棱(氣平,味苦)
阿膠(氣微溫,味甘辛)
訶子(氣溫,味苦)
杏仁(氣溫,味甘苦)
大麥 (氣溫,味咸)
桃仁(氣溫,味甘苦)
紫草(氣寒,味苦)
蘇木(氣平,味甘咸。一作味酸)
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茯苓(氣平,味甘)
澤瀉(氣平,味甘)
豬苓(氣寒,味甘)
滑石(氣寒,味甘)
瞿麥(氣寒,味苦辛)
車前子(氣寒,味甘)
燈心草(氣平,味甘)
五味子(氣溫,味酸)
桑白皮(氣寒,味苦酸)
天門冬(氣寒,味微苦)
白芍藥(氣微寒,味酸)
麥門冬(氣寒,味微苦)
犀角(氣寒,味苦酸)
烏梅(氣平,味酸)
牡丹皮(氣寒,味苦)
地骨皮(氣寒,味苦)
枳殼(氣寒,味苦)
琥珀(氣平,味甘)
連翹(氣平,味苦)
枳實(氣寒,味苦酸)
木通(氣平,味甘)
寒沉藏(味之濃者,陰中之陰,味濃則泄,酸苦咸氣寒是也)
大黃(氣寒,味苦)
黃柏(氣寒,味苦)
黃芩(氣寒,味苦)
黃連(氣寒,味苦)
石膏(氣寒,味辛)
草龍膽(氣寒,味大苦)
生地黃(氣寒,味苦)
知母(氣寒,味大辛)
防己(氣寒,味大苦)
茵陳(氣微寒,味苦平)
朴硝(氣寒,味苦辛)
栝蔞根(氣寒,味苦)
牡蠣(氣微寒,味咸平)
玄參(氣寒,味微苦)
山梔子(氣寒,味微苦)
川楝子(氣寒,味苦平)
香豉(氣寒,味苦)
地榆(氣微寒,味甘咸)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標本陰陽論
內容:天 陽︰無,圓,氣,上,外,升,生,浮,晝,動,輕,燥,六腑。
地 陰︰有,方,血,下,內,降,殺,沉,夜,靜,重,濕,五臟。
夫治病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則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故六腑屬陽為
標,五臟屬陰為本,此臟腑之標本也。又,臟腑在內為本,各臟腑之經絡在外為標,此臟腑
經絡之標本也。更,人身之臟腑陰陽,氣血經絡,各有標本也。以病論之,先受病為本,后
傳流病為標。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標。若先治其標,后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
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標,雖病有十數証皆去矣。謂如先生輕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
輕病,后治重病,如是則邪
氣乃伏。蓋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
也。若中滿后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除大小便不
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后來者為虛邪,此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是也。治法云︰虛則
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然非真
瀉其火,十二經中各有金木水火土,當木之分,瀉其火也。故《標本論》云︰本而標之,先
治其本,后治其標。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經五穴中瀉滎火,行間穴是也。后治其標者,于心
經五穴內瀉滎火,少府穴是也。以藥論之,入肝經藥為之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
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后來者,為虛邪,虛則當補其母。故《標本論》云︰標而本之,
先治其標,后治其本。既受水邪,當先于腎經涌泉穴,補木,是先治其標。后于肝經曲泉
穴中瀉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標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藥論之,入腎經藥
為引用,補肝經藥為君是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五方之正氣味
內容:(製方用藥附)
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肝膽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腸、三焦、包絡應之。
中央︰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腸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腎、膀胱應之。
人乃萬物中之一也,獨陽不生,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聖人垂世立教,不
能渾說,必當分析,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止明補瀉用藥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為君。用藥
之機會,要明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清中清
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清者,榮養于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
故《至真要大論》云︰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咸味
涌泄為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
平也。詳見本論。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隨証治病藥品
內容:如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
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如頂巔痛,須用 本,去川芎。
如肢節痛,須用羌活,去風濕亦宜用之。
如腹痛,須用芍藥,惡寒而痛,加桂;惡熱而痛,加黃柏。
如心下痞,須用枳實、黃連。
如肌熱及去痰者,須用黃芩。肌熱,亦用黃 。
如腹脹,用姜製厚朴(一本有芍藥)。
如虛熱,須用黃 ,止虛汗,亦用。
如脅下痛,往來潮熱,日晡潮熱,須用柴胡。
如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去痰,用白朮。
如破滯氣,用枳殼,高者用之。夫枳殼者,損胸中至高之氣,二三服而已。
如破滯血,用桃仁、蘇木。
如去痰,須用半夏。熱痰,加黃芩;風痰,加南星;胸中寒痰、痞塞,用陳皮、白朮,
多用則瀉脾胃。
如腹中窄狹,須用蒼朮。
如調氣,須用木香。
如補氣,須用人參。
如和血,須用當歸,凡血受病者,皆當用當歸也。
如去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
如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
如去中焦濕與痛熱,用黃連,能瀉心火故也。
如去滯氣用青皮,勿多服,多則瀉人真氣。
如渴者,用干葛、茯苓,禁半夏。
如嗽者,用五味子。
如喘者,用阿膠。
如宿食不消,須用黃連、枳實。
如胸中煩熱,須用梔子仁。
如水瀉,須用白朮、茯苓、芍藥。
如氣刺痛,用枳殼,看何部分,以引經藥導使之行則可。
如血刺痛,用當歸,詳上下,用根梢。
如瘡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藥,如黃柏、黃芩,詳上下,用根梢,及引
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身,以酒浸煎。
如小便黃者,用黃柏;數者、澀者,或加澤瀉。
如腹中實熱,用大黃、芒硝。
如小腹痛,用青皮。
如莖中痛,用生甘草梢。
如驚悸恍惚,用茯神。
如飲水多,致傷脾,用白朮、茯苓、豬苓。
如胃脘痛,用草豆蔻。
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力也。
寒熱相雜,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者勿食甘。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用藥凡例
內容:凡解利傷風,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經云︰辛甘發散為陽。風宜辛散,防風味
辛及治風通用,故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
凡解利傷寒,以甘草為君,防風、白朮為佐,是寒宜甘發也。或有別証,于前隨証治病
藥內選用,分兩以君臣論。
凡眼暴發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以黃連、當歸身和血,為佐;兼以各經藥
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熟地黃、當歸身為君;以羌活、防風為臣;甘草、甘菊之類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下血先后,以三焦熱論。
凡水瀉,以茯苓、白朮為君,芍藥、甘草為佐。
凡諸風,以防風為君,隨治病為佐。
凡嗽,以五味子為君;有痰者,以半夏為佐;喘者,以阿膠為佐;有熱、無熱,以黃
芩為佐,但分兩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佐。
凡下焦有濕,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
凡痔漏,以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為佐。詳別証加減。
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
凡瘧,以柴胡為君,隨所發時所屬經,分用引經藥佐之。
以上,皆用藥之大要。更詳別証,于前隨証治病藥內,逐旋加減用之。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東垣報使
內容:太陽︰羌活,下黃柏。
陽明︰白芷升麻,下石膏。
少陽︰上柴胡,下青皮。
太陰︰白芍藥。
少陰︰知母。
厥陰︰青皮,上柴胡。
小腸膀胱屬太陽, 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
陽明大腸兼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
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
脾經少與肺經異,升麻芍藥白者詳。
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通經用此藥為使,更有何病到膏肓。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諸經向導
內容:/r太陰經向導圖/pt2.bmp/r
/r陽明經向導圖/pt3.bmp/r
/r厥陰經向導圖/pt4.bmp/r
/r少陽經向導圖/pt5.bmp/r
/r太陽經向導圖/pt6.bmp/r
/r少陰經向導圖/pt7.bmp/r
書名:湯液本草
作者:王好古
朝代:元
年份:西元1298年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序一
內容:世皆知《素問》為醫之祖,而不知軒岐之書實出于《神農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
為湯液,漢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此醫家之正學,雖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
書,複以《本草》正條,各從三陰三陽十二經為例,仍以主病者為元首,臣佐使應次之
,不必如編類者,先玉石、次草木、次虫魚,以上中下三品為門也。如太陽經當用桂枝
湯、麻黃湯,必以麻黃、桂枝為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陽明經當用白虎湯,必以石膏為
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少陽經當用三禁湯,必以柴胡為主,本方中余藥后附之。如太陰
、少陰、厥陰之經,所用熱藥,皆仿諸此。至于《金匱》祖方,《湯液》外定為常製,凡可
用者皆雜附之。或以傷寒之劑改治雜病,或以權宜之料更療常疾,以湯為散,以散為丸,變
易百端。增一二味,別作他名,減一二味,另為殊法。《醫壘元戎》、《陰証略例》、《
論萃英》、《錢氏補遺》等書,安樂之法,《湯液本草》統之,其源出于潔古老人《珍珠囊》
也。
其間議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注奇辭于理趣之外,見聞一得,久弊全更,不特藥品之
咸精
,抑亦疾病之不誤。夭橫不至,壽域可期,其《湯液本草》歟。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序二
內容:神農嘗百草,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為萬世法,既簡且要。殷
之伊芳
尹宗之,倍于神農,得立法之要,則不害為湯液。漢張仲景廣之,又倍于伊芳尹,得立法之要
,則不害為確論。金域潔古老人派之,又倍于仲景,而亦得盡法之要,則不害為奇注。潔古
倍于仲景,無以異仲景之倍于伊芳尹,仲景之倍于伊芳尹,無以異伊芳尹之倍于神農也。噫﹗宗之
,廣之,派之,雖多寡之不同,其所以得立法之要,則一也。觀潔古之說,則知仲景之言,
觀仲景之言,則知伊芳尹之意,
皆不出于神農矣。所以先《本草》,次《湯液》,次《傷寒論》
,次《保命書》,缺一不可矣。成無己《明理方例》云︰“自古諸方,歷歲浸遠,難可考憑
,仲景方最為眾方之祖。”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農之方,醫帙之中,特為縝細,參
合古法,不越毫末,實大聖之所作也。文潞公《藥準》云︰“惟仲景為群方之祖也。”昔唐
宋以來,得醫之名者,如王叔和、葛洪、孫思邈、范汪、胡洽、朱奉議、王朝奉、錢仲陽、
成無己、陳無擇輩,其議論方,定增減變易,千狀萬態,無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金域百有
余載,有潔古老人張元素,遇至人傳祖方不傳之妙法,嗣是其子云岐子張璧、東垣先生李杲
明之,皆祖長沙張仲景《湯液》,惜乎,世莫能有知者。予受業于東垣老人,故敢以題。
<目錄>
<篇名>《湯液本草》后序
內容:劉禹錫云︰《神農本經》以朱書,《名醫別錄》以墨書,傳寫既久,朱墨錯亂,遂令后人
以
為非神農書,以此故也。至于《素問》本經,議者以為戰國時書,加以“補亡”數篇,則顯
然非《太素》中語,宜其以為非軒岐書也。陳無擇云︰王叔和《脈訣》即高陽生剽竊。是亦
后人增益者雜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觀劉元賓注本,雜病生死歌后,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觀
此八句,不甚滑溜,與上文書意重疊,后人安得不疑?與《本草經》朱書雜亂,《素問》之
補亡混淆,何以異哉﹗宜乎,識者非之,繼而紛紜不已也。吾不知他時誰為是正。如元賓
與潔古詳究而明,稱其中凡有所疑而不古者削去之,或不複注而直書本文。吾不知為意易曉
不
之耶?二者必居一于此。又啟玄子注《素問》,恐有未盡,以朱書,
待明者改刪增益。傳錄者皆以墨書,其中不無差誤。如《刺熱論》注,五十九刺,首云“王
注”,豈啟玄子之自謂乎?此一篇又可疑也。兼與《靈樞》不同,以此經比之《素問》八十
九刺,何者為的?以此觀之,若是差別,勞而無益,學人安所適從哉?莫若以《金匱》考之,
仲景所不言者,皆所不取,則正知真見定矣。盧君論血枯,舉《太素》云︰此得之年少時大
脫血而成。又
穢物不消。又舉犯月水入房,精與積血相射,入于任脈,留于胞中,古人謂之
精積。元豐中,雄州陳邦濟收一方,治積精及惡血淹留,胞冷絕娠,驗者甚多,其意與《內
經》相近。烏賊魚骨本治漏下與經汁不斷, 茹去淹留惡血,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予
觀方注條云︰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一句,何其知本哉。以是知軒岐之學,實出于神農也。又
知伊芳尹湯液不出于軒岐,亦出于神農也。“皆”之一字,至甚深廣也,豈獨烏賊斷汁之一法
哉。故知張伯祖之學,皆出于湯液,仲景師而廣之,迄今湯液不絕矣。晉唐宋以來,號明醫
者皆出于此,至今大定間,潔古老人張元素及子云岐于張璧、東垣李杲明之三老者出,想千
百載之下無複有之也。何以知其然?蓋當時學人雖多,莫若三老之實絕也。
<目錄>卷之一
<篇名>五臟苦欲補瀉藥味
內容: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
之,芍藥。虛,以生姜、陳皮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
腎,
水也,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証,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
無他証,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
瀉之,人參、黃 、甘草。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
也,以生姜補肝。如無他証,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証,錢氏方中重則
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
之,黃連。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証,錢氏益黃散主之。心乃脾之母,
以炒鹽補心。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証,以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五味子補之。如無他証,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
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証,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
瀉腎。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
以咸瀉之,澤瀉。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只有補腎地黃丸,無
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以上五臟補瀉,《內經‧臟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精,詳看本論。
<目錄>卷之一
<篇名>臟腑瀉火藥
內容:黃連瀉心火
木通瀉小腸火
黃芩瀉肺火(梔子佐之)
黃芩瀉大腸火
柴胡瀉肝火(黃連佐之)
柴胡瀉膽火(亦以黃連佐之)
白芍藥瀉脾火
石膏瀉胃火
知母瀉腎火
黃柏瀉膀胱火
柴胡瀉三焦火(黃芩佐之)
以上諸藥,各瀉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為
君、合為臣處,詳其所宜而用,勿執一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用藥法象
內容: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于天。溫、熱者,天之
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者,地之陰也。此
乃
地之陰陽也。
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濃者,為陰中之陰,味
濃則泄,酸、苦、咸、寒是也。氣之濃者,為陽中之陽,氣濃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
輕清成象(味薄,茶之類)本乎天者親上。
重濁成形(味濃,大黃之類)本乎地者親下。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
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藥性要旨
內容: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
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氣味濃薄寒熱陰陽升降圖
內容:/r氣味濃薄寒熱陰陽升降圖/pt1.bmp/r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內容: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
陰,
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麻黃苦,為在地之陰也。
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升上而發汗。然
而,
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附子,氣之濃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大
黃,味之濃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粥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茶苦,
為陰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內容: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肝膽之經,前后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
法)。
心、小腸︰味咸補甘瀉;氣熱補寒瀉(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逆從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
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經,其血乃成,谷入于胃,
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矣。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五味所用
內容:苦泄,甘緩,酸收,咸軟,淡滲泄,辛散。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藥類法象
內容:風升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風(純陽,性溫,味甘辛)。
升麻(氣平,味微苦)
柴胡(氣平,味苦辛)
羌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威靈仙(氣溫,味苦)
葛根(氣平,味甘)
獨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細辛(氣溫,味大辛)
桔梗(氣微溫,味甘辛)
白芷(氣溫,味大辛)
本(氣溫,味大辛)
鼠粘子(氣平,味辛)
蔓荊子(氣清,味辛)
川芎(氣溫,味辛)
天麻(氣平,味苦)
秦艽(氣微溫,味苦辛平)
荊芥(氣溫,味苦辛)
麻黃(氣溫,味甘苦)
前胡(氣微寒,味苦)
薄荷(氣溫,味苦辛)
熱浮長(氣之濃者,陽中之陽,氣濃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黑附子(氣熱,味大辛)
烏頭(氣熱,味大辛)
乾薑(氣熱,味大辛)
干生姜(氣溫,味辛)
良姜(氣熱,味辛,本味甘辛)
肉桂(氣熱,味大辛)
桂枝(氣熱,味甘辛)
草豆蔻(氣熱,味大辛)
丁香(氣溫,味辛)
厚朴(氣溫,味辛)
木香(氣熱,味苦辛)
益智(氣熱,味大辛)
白豆蔻(氣熱,味大辛)
川椒(氣熱,味大辛)
吳茱萸(氣熱,味苦辛)
茴香(氣平,味辛)
延胡索(氣溫,味辛)
縮砂(氣溫,味辛)
紅藍花(氣溫,味辛)
神曲(氣大暖,味甘)
濕化成(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咸,其
兼味
之)
黃 (氣溫平,味甘)
人參(氣溫,味甘)
甘草(氣平,味甘)
當歸(氣溫,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黃(氣寒,味苦)
半夏(氣微寒,味辛平)
白朮(氣溫,味甘)
蒼朮(氣溫,味甘)
陳皮(氣溫,味微苦)
青皮(氣溫,味辛)
藿香(氣微溫,味
檳榔(氣溫,味辛)
蓬莪術(氣平,味苦辛)
京三棱(氣平,味苦)
阿膠(氣微溫,味甘辛)
訶子(氣溫,味苦)
杏仁(氣溫,味甘苦)
大麥 (氣溫,味咸)
桃仁(氣溫,味甘苦)
紫草(氣寒,味苦)
蘇木(氣平,味甘咸。一作味酸)
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茯苓(氣平,味甘)
澤瀉(氣平,味甘)
豬苓(氣寒,味甘)
滑石(氣寒,味甘)
瞿麥(氣寒,味苦辛)
車前子(氣寒,味甘)
燈心草(氣平,味甘)
五味子(氣溫,味酸)
桑白皮(氣寒,味苦酸)
天門冬(氣寒,味微苦)
白芍藥(氣微寒,味酸)
麥門冬(氣寒,味微苦)
犀角(氣寒,味苦酸)
烏梅(氣平,味酸)
牡丹皮(氣寒,味苦)
地骨皮(氣寒,味苦)
枳殼(氣寒,味苦)
琥珀(氣平,味甘)
連翹(氣平,味苦)
枳實(氣寒,味苦酸)
木通(氣平,味甘)
寒沉藏(味之濃者,陰中之陰,味濃則泄,酸苦咸氣寒是也)
大黃(氣寒,味苦)
黃柏(氣寒,味苦)
黃芩(氣寒,味苦)
黃連(氣寒,味苦)
石膏(氣寒,味辛)
草龍膽(氣寒,味大苦)
生地黃(氣寒,味苦)
知母(氣寒,味大辛)
防己(氣寒,味大苦)
茵陳(氣微寒,味苦平)
朴硝(氣寒,味苦辛)
栝蔞根(氣寒,味苦)
牡蠣(氣微寒,味咸平)
玄參(氣寒,味微苦)
山梔子(氣寒,味微苦)
川楝子(氣寒,味苦平)
香豉(氣寒,味苦)
地榆(氣微寒,味甘咸)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標本陰陽論
內容:天 陽︰無,圓,氣,上,外,升,生,浮,晝,動,輕,燥,六腑。
地 陰︰有,方,血,下,內,降,殺,沉,夜,靜,重,濕,五臟。
夫治病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則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故六腑屬陽為
標,五臟屬陰為本,此臟腑之標本也。又,臟腑在內為本,各臟腑之經絡在外為標,此臟腑
經絡之標本也。更,人身之臟腑陰陽,氣血經絡,各有標本也。以病論之,先受病為本,后
傳流病為標。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標。若先治其標,后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
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標,雖病有十數証皆去矣。謂如先生輕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
輕病,后治重病,如是則邪
氣乃伏。蓋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
也。若中滿后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除大小便不
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后來者為虛邪,此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是也。治法云︰虛則
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然非真
瀉其火,十二經中各有金木水火土,當木之分,瀉其火也。故《標本論》云︰本而標之,先
治其本,后治其標。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經五穴中瀉滎火,行間穴是也。后治其標者,于心
經五穴內瀉滎火,少府穴是也。以藥論之,入肝經藥為之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
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后來者,為虛邪,虛則當補其母。故《標本論》云︰標而本之,
先治其標,后治其本。既受水邪,當先于腎經涌泉穴,補木,是先治其標。后于肝經曲泉
穴中瀉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標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藥論之,入腎經藥
為引用,補肝經藥為君是也。
<目錄>卷之一/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篇名>五方之正氣味
內容:(製方用藥附)
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肝膽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腸、三焦、包絡應之。
中央︰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腸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腎、膀胱應之。
人乃萬物中之一也,獨陽不生,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聖人垂世立教,不
能渾說,必當分析,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止明補瀉用藥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為君。用藥
之機會,要明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清中清
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清者,榮養于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
故《至真要大論》云︰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咸味
涌泄為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
平也。詳見本論。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隨証治病藥品
內容:如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
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如頂巔痛,須用 本,去川芎。
如肢節痛,須用羌活,去風濕亦宜用之。
如腹痛,須用芍藥,惡寒而痛,加桂;惡熱而痛,加黃柏。
如心下痞,須用枳實、黃連。
如肌熱及去痰者,須用黃芩。肌熱,亦用黃 。
如腹脹,用姜製厚朴(一本有芍藥)。
如虛熱,須用黃 ,止虛汗,亦用。
如脅下痛,往來潮熱,日晡潮熱,須用柴胡。
如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去痰,用白朮。
如破滯氣,用枳殼,高者用之。夫枳殼者,損胸中至高之氣,二三服而已。
如破滯血,用桃仁、蘇木。
如去痰,須用半夏。熱痰,加黃芩;風痰,加南星;胸中寒痰、痞塞,用陳皮、白朮,
多用則瀉脾胃。
如腹中窄狹,須用蒼朮。
如調氣,須用木香。
如補氣,須用人參。
如和血,須用當歸,凡血受病者,皆當用當歸也。
如去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
如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
如去中焦濕與痛熱,用黃連,能瀉心火故也。
如去滯氣用青皮,勿多服,多則瀉人真氣。
如渴者,用干葛、茯苓,禁半夏。
如嗽者,用五味子。
如喘者,用阿膠。
如宿食不消,須用黃連、枳實。
如胸中煩熱,須用梔子仁。
如水瀉,須用白朮、茯苓、芍藥。
如氣刺痛,用枳殼,看何部分,以引經藥導使之行則可。
如血刺痛,用當歸,詳上下,用根梢。
如瘡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藥,如黃柏、黃芩,詳上下,用根梢,及引
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身,以酒浸煎。
如小便黃者,用黃柏;數者、澀者,或加澤瀉。
如腹中實熱,用大黃、芒硝。
如小腹痛,用青皮。
如莖中痛,用生甘草梢。
如驚悸恍惚,用茯神。
如飲水多,致傷脾,用白朮、茯苓、豬苓。
如胃脘痛,用草豆蔻。
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力也。
寒熱相雜,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者勿食甘。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用藥凡例
內容:凡解利傷風,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經云︰辛甘發散為陽。風宜辛散,防風味
辛及治風通用,故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
凡解利傷寒,以甘草為君,防風、白朮為佐,是寒宜甘發也。或有別証,于前隨証治病
藥內選用,分兩以君臣論。
凡眼暴發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以黃連、當歸身和血,為佐;兼以各經藥
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熟地黃、當歸身為君;以羌活、防風為臣;甘草、甘菊之類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下血先后,以三焦熱論。
凡水瀉,以茯苓、白朮為君,芍藥、甘草為佐。
凡諸風,以防風為君,隨治病為佐。
凡嗽,以五味子為君;有痰者,以半夏為佐;喘者,以阿膠為佐;有熱、無熱,以黃
芩為佐,但分兩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佐。
凡下焦有濕,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
凡痔漏,以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為佐。詳別証加減。
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
凡瘧,以柴胡為君,隨所發時所屬經,分用引經藥佐之。
以上,皆用藥之大要。更詳別証,于前隨証治病藥內,逐旋加減用之。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東垣報使
內容:太陽︰羌活,下黃柏。
陽明︰白芷升麻,下石膏。
少陽︰上柴胡,下青皮。
太陰︰白芍藥。
少陰︰知母。
厥陰︰青皮,上柴胡。
小腸膀胱屬太陽, 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
陽明大腸兼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
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
脾經少與肺經異,升麻芍藥白者詳。
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通經用此藥為使,更有何病到膏肓。
<目錄>卷之二/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篇名>諸經向導
內容:/r太陰經向導圖/pt2.bmp/r
/r陽明經向導圖/pt3.bmp/r
/r厥陰經向導圖/pt4.bmp/r
/r少陽經向導圖/pt5.bmp/r
/r太陽經向導圖/pt6.bmp/r
/r少陰經向導圖/pt7.bm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