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1.28  中國時報
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朱立群/台北報導



 澳洲最近一篇研究,與高雄長庚醫院先前研究,觀點互異,建議糖尿病患者可考慮從事強度更大的運動。

 高雄長庚醫院曾經研究指出,練太極拳有助於提升糖尿病人的免疫力,但是否針真助於改善糖尿病,仍無證據證實。澳洲最近一篇研究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太極拳對改善糖尿病並無明顯幫助,病患如想藉運動輔助改善病情,可考慮從事強度更大的運動。

 高雄長庚醫院前年針對60多位糖尿病患進行太極拳改善療法研究,打完太極後測量發現,患者白血球中的T細胞微幅增加,身體免疫力提升,坐下、起立、折返跑的能力也有改善。

 但澳洲雪梨大學學者曾崔西(Tracy Tsang)等人在最新一期《年齡與老化》(Age and Ageing)期刊發表太極拳對改善第2型糖尿病研究指出,打太極拳並無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平衡,也無法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鎖定「糖尿病太極拳」研究

 澳洲學者開宗明義指出,先前研究早已指出,簡化後的楊氏太極拳無法改善高齡糖尿病患的胰島素敏感性,但是對於各國改良的「糖尿病太極拳」(Tai Chi for Diabetes)是否有效,國際間尚無定論。研究團隊因此鎖定「糖尿病太極拳」的效果進行研究。

 有38位第2型糖尿病患者參加測試,平均年齡約70歲,8成是女性,84%有骨關節炎,76%有高血壓,34%有心臟疾病。研究者將他們隨機雙盲分為兩組,實驗組打糖尿病太極拳,對照組則是甩手擺頭、隨便動動。

 ★體脂肪能否降低是關鍵

 研究期間長達16周,受測者每周運動2次,打完最後一回太極及對照組運動72小時後,檢測病人體內胰島素抗性與葡萄糖平衡。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糖尿病太極或隨便動動,兩組受測者運動後的糖尿病病情並沒有明顯改善。研究也指出,葡萄糖平衡與胰島素抗性的改善與體脂肪降低有關,但打太極拳對體脂肪燃燒有限,很難達到改善糖尿病病情效果。

 ★促進新陳代謝 加大運動強度

 這份研究也建議,如欲達到促進新陳代謝效果、改善糖尿病病情,恐怕還須發展出「強力太極」才能強化運動的強度,因為「軟趴趴」的太極拳,實在很難幫助體脂肪降低。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1.28  中國時報
運動醫學學者:太極拳 減緩糖尿病惡化
朱立群/台北報導



 國內學者從未聽說「糖尿病太極拳可治糖尿病」,但認為對高齡糖尿病患者而言,太極拳是很好的健身保健運動,但若要改善病情,建議大步快走,多運動大肌肉,才能降低體脂。

 國立陽明大學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忠表示,人體脂肪與肌肉組織與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息息相關,糖尿病患者如欲藉運動改善病情,應從「減少體脂」與「強化肌肉」著手。

 陳俊忠表示,過多的體脂會分泌大量「抗胰島素激素」(resistin)並抑制胰島素敏感性;肌肉組織如不足或未被刺激,肌肉裡的「葡萄糖轉運體」則無法正常運作,也就無法幫助胰島素將血液裡的血糖轉換成肌肉裡的肝糖。

 陳俊忠建議,糖尿病患者還是應循正常醫學管道治療,運動只能當作輔助,運動必須要能達到「減少體脂」與「強化肌肉」的目的。

 對於年輕糖尿病患者,陳俊忠建議可以打籃球、做有氧運動及適度重量訓練;但對高齡患者而言,打太極拳雖然無助於病情,但起碼可以維持體內脂肪與肌肉比例,避免惡化。

 何時做運動最好?陳俊忠說,飯後1至2小時是最佳運動時機,配合適度運動,此時把血糖轉換成肝糖送至肌肉儲存的機會最大;反之,經常飯後睡覺的民眾,則有罹患新陳代謝疾病的危險。

 運動的確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陳俊忠表示,研究顯示,長期臥病在床或坐輪椅而無法運動的民眾,得到糖尿病的機會,是正常人的10至15倍。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1.28  中國時報
練習太極拳 需掌握要領
陳旻苹/台北報導



 行政院運動總會國家級國術教練李章智表示,目前國內並未聽聞有「糖尿病太極拳」的套路,他認為要掌握太極拳的精華──動作招式與腹式呼吸法的配合,如此不僅可以運動身體肌肉,而隔膜的升降可以按摩臟腑,促進新陳代謝功能,促使身體機能自我修復與改善。

 同時也是中華古傳陳式太極拳協會副理事長的李章智教練說,糖尿病在中醫稱「消渴」,主要是肝、腎、脾的陰虛所造成的,主要是氣虛與躁熱為主,出現多吃、多喝與多尿的三多症狀,太極拳中的「攬雀尾」可以調整呼吸與補養元氣,「雲手」可以活動脾胃內臟,改善消化器官功能,而「單鞭下勢」可以舒暢肝、腎、脾3條經脈的氣血。

 若能掌握太極拳「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以及「鬆、柔、圓、緩」的動作要領,可以使人常保身心健康。

 李教練說,練習太極拳每次至少要練習1小時以上,1周至少3次以上的練習,才容易看到改善效果。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改善糖尿病 練太極拳幫助有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1.28  中國時報
練好太極拳小撇步
陳旻苹



 太極拳教練李章智表示,想要練好太極拳,必需達到「調身、調息與調心」。首先動作要正確,如膝蓋的投影要在腳掌範圍內,以避免膝蓋負荷過度而造成運動傷害。

 先熟記正確的動作,等動作純熟之後再配合呼吸練習,之後,可再將意念放在腹部的丹田或腳底湧泉穴,感受練習太極拳的樂趣。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