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時報周刊 No.1567
報導/邱玉珍



日前台北榮總為一位年僅五歲、罹患擴大心肌病變的病童植入人工心臟,延長等待換心的時間。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孝煌表示,國內器官捐贈來源少之又少,尤其適合小孩的心臟更是少,使用人工心臟,能讓患者延長等待換心的時間。

張孝煌強調,依據國外的經驗,裝置機械式的人工心臟患者,通常可維持好幾個月,國外甚至有記錄最長可維持六二一天。患者不用天天躺在加護病房,可以回家正常生活,只要每星期回醫院報到,檢查身體狀況即可。而小湯湯算是很幸運,與人工心臟為伴不到一個月,就等到換心機會。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能像小湯湯一樣幸運成功換心的小朋友只有約五名,等不到而不治的人數卻超過十名;尤其小兒心臟,必須等到有大小適中才能適用,機會比起成人更加渺茫。目前國內(包括成人)等候換心的人數每年約為一百多人,僅有少數人可獲得器官,大多數人都在等候中死亡。因此人工心臟對多數心臟衰竭的患者來說,是惟一的救命器。

不必等換心

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表示,人工心臟從六○年代發展以來,從過去的氣球幫浦、葉克膜到心室輔助器,再發展到全人工心臟,已有好幾十年的歷史。目前大多數醫師大都採用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來延長病患的生命。但葉克膜有黃金期,患者必須在一周到兩周內等到心臟,不然可能併發其他病症死亡。

台大醫院日前曾創下使用葉克膜一百一十七天等到換心的案例。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表示,葉克膜確實有其極限,但若病人身體狀況允許,也可以跟心室輔助器(也稱人工心臟)一樣,可以撐很久;惟一的不同是,使用葉克膜必須住在加護病房裡,使用心室輔助器才可以離開醫院回家,回復正常的生活。

張孝煌解釋,很多人以為人工心臟就是把體內壞死的心臟挖掉,用另一個機械性的人工心臟取代;目前醫學界確實有全人工心臟可完全取代人的心臟,但現階段仍有些問題待解決。因為人體血液進入非自體臟器腔室,容易形成血栓,引發中風的機率相當高。

也就是說,現在使用全人工心臟是一條不歸路。全人工心臟意即完全取代自身心臟,心臟需挖除,才能把機械人工心臟置入;一旦人工心臟出問題,患者連回頭等待心臟移植的機會都沒有。魏崢也認為,世界上沒有永久的東西;以人工心臟取代自然心臟功能,一直是醫學長久以來的夢想,但人工心臟還有些問題待解決。

張孝煌強調,以目前心室輔助器的技術來看,已經可以幫助衰竭的心臟恢復正常功能,甚至可能使心臟移植手術變得不再必要。他說,裝置心室輔助器就好像在身上裝了一個新馬達一樣,讓舊馬達有喘息空間;若是心臟狀況不是太嚴重的患者、功能有恢復的可能,只要心臟功能恢復正常,就可開刀拿掉,不需再換心。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微電腦控制


在國外,有些患者即使心臟功能恢復,或是等到心臟可換心,也不願再開刀取出人工心臟,因為他們覺得很方便,穿上衣服根本不會有人知道身上裝有人工心臟。

現在新型人工心臟愈來愈輕巧,而且置入時間也愈來愈長,國外曾有人置入人工心臟長達六年之久。張孝煌說,過去患者置入人工心臟雖可出院,但身上必須隨身攜帶一台大型的控制器回家,患者到哪裡都要推著它走;現在已經可以把微電腦控制器掛在腰間,或是揹在肩上,讓患者更有生活品質,跟正常人一樣可以泡澡也可以游泳。

張孝煌說,人工心臟不僅適用於心臟衰竭的患者,也是急性心肌炎的救命器。他以星星王子為例,當時若能緊急裝置人工心臟,就不會產生嚴重併發症而鋸掉一條腿。人工心臟雖能讓患者延長等候換心的時間,但一顆人工心臟造價數百萬元,加上控制器的價錢,對一般市井小民來說,是一沉重負擔。

柯文哲數年前曾碰過一個案例,一名八十五歲的老先生不想死,花了一百二十萬元在身上裝了人工心臟,兩星期後便可出院回家;但一台攜帶型控制器要三百萬至四百萬元,老先生一聽還要花這麼多錢,寧願待在醫院,也不願意回家。後來這位老先生在醫院待了七個月後,仍未等到心臟,不幸離開人世。

醫學辭典--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就像一個體外型的小幫浦,將血液從心臟抽出、打回去,類似馬達的主機。連結人工心臟中間的隔膜,利用氣壓原理,將血液輸出、輸入;而連結心室心尖、上升主動脈的兩條管路,各有一片PU瓣膜,血液輸出入後自動關閉,形成正常的血液循環。人工心臟的適應症除了擴大性心肌病變,還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開心手術後心臟衰竭。95%的病患,多是左心室衰竭,因此僅需一顆人工心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鳳凰7號領先全球


台灣在人工心臟的發表上,也曾受到國際間的矚目。台灣的人工心臟是由在美國執業的牙科醫師鄭國材博士團隊所研發,他於1985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醫院研發的人工心臟,被應用於一位心臟衰竭的病患身上,成功使用12小時後,再行心臟移植。

後來鄭國材博士被延攬回台,繼續他的人工心臟的研發,在台南市立醫院成立了台灣人工心臟研究中心。在40餘次的動物實驗中,台北振興醫院的魏崢團隊,成功地讓一頭牛在置換鄭國材博士自製的鳳凰7號人工心臟後,創下長達2個月的存活紀錄。

1996年,魏主任團隊將鳳凰7號全人工心臟裝置在一位48歲罹患急性心梗阻合併嚴重休克的男性病人身上。這位年輕的教授病發後,在他院已被判定沒有治癒的希望,轉至台北振興醫院時,已經呈現嚴重休克與急性腎衰竭的現象;雖經主動脈氣球泵與體外膜肺的搶救,血壓仍無法維持在80毫米汞柱以上。

在裝置鳳凰7號全人工心臟後,獲得立即的改善,但腎功能已因長期的低血壓而無法恢復。兩周後接受聯合心腎移植並順利出院,是當時在接受全人工心臟後,並得以成功完成聯合心腎移植的世界首例。這位患者移植成功至今已超過10年,健康狀況始終良好。鳳凰7號全人工心臟沒有再繼續改良,因振興醫院進行該手術時,未跟衛生署申請人體試驗,而被處以罰款,鄭國材博士憤而離開台灣回美國。自此,台灣在人工心臟的研發,一直處於動物實驗階段。目前工研院與台大醫院合作研究的人工心臟,已讓心臟衰竭的牛隻存活1個月以上。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人工心臟拯救心衰竭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人工肝腎路漫長


人體臟器要完全被取代,牽涉的原因相當複雜,不像汽車零件壞了,只要拿個零件換上即可。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表示,人體器官是個相當複雜的組織,單以肝臟來說,它裡面就有一千五百多個酵素,光是這一點,就很難重新製造出全新肝臟,再植入人體。

即使有能力重新製造一個肝臟,也很難解決酵素問題,這也是人工肝臟一直無法突破的原因。人工腎臟、胰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像腎臟不只是排尿、排毒的問題,還有維生素D、透析等問題待解決。人工腎臟植入後,如何運轉扮演它原本角色,恐怕才是人工器官一直難以突破的地方。

人工心臟之所以會成功,主要是因為心臟牽涉的問題較少,它只要能再繼續跳動就可以了。所以人工心臟從六○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原來的心臟;雖然仍有些問題待解決,如血栓引起的腦中風,及併發症等。柯文哲強調,目前除了人工心臟可完全取代人體器官,其他臟器僅能依靠體外儀器維持機能。

肝臟難取代

柯文哲以肝衰竭的病人為例,現階段,除了少部分猛爆性肝衰竭患者可以採取支持性療法,等待肝臟功能自行好轉外,多數的急慢性肝臟衰竭患者,就算以支持性療法暫時維持生命,最後僅能仰賴肝臟移植,才有長期存活的機會。

但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並不盛行,而親屬間能夠符合活體肝臟捐贈條件、且願意捐出肝臟的情形也不多見,致使許多患者必須苦苦等待換肝的機會。而在這段危險期,「洗肝」便成為患者寄予厚望的維生方法之一。柯文哲說,所謂的「洗肝」治療,其實是運用一些特殊的儀器充當「人工肝臟」,幫患者清除積存在體內、原本應由人體肝臟負責排除的毒素。

柯文哲表示,人工肝臟目前尚處於研發階段,近十年來並沒有太大的進展。而現行臨床上已經在運用,或正在研究中的人工肝臟,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機械性人工肝臟,一是生物性人工肝臟。

機械性人工肝臟主要是將病患血液引流至體外,經由特殊透析膜或離心器分離出病人的血漿,再把不好的血液及代謝物一併排出體外。至於生物性人工肝臟,是將具有活性功能的肝臟細胞(取自實驗用豬隻),置於洗肝機的管路內,再讓病人引流出來的血液流經洗肝機,利用管路內的活性肝細胞來代謝血液中的毒素;同時血液中因肝衰竭而缺乏的物質,也可經由體外肝細胞加以合成,再隨血液輸回體內。這項新技術,現正於歐美進行第三階段人體試驗,台灣尚未引進使用。

腎臟靠透析

除了人工肝臟難以突破,人工腎臟也仍無進展。幸好有洗腎機及腹膜透析,讓腎衰竭的患者仍能維持正常生活。在人工膀胱的研究上,雖仍一直處於動物實驗,但現有暫代性的膀胱節律器,讓頻尿及尿失禁患者,不再為尿尿所苦。高雄榮婦產科醫師余堅忍表示,其原理就像心律不整患者在心臟植入心臟節律器一樣,調節心臟跳動;膀胱節律器是將導線埋在薦椎神經處,節律膀胱神經的跳動。

植入節律器治療膀胱過動症,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個案例;在國內雖已通過衛生署核淮,但仍未正式使用。但余堅忍強調,該方法雖然對治療頻尿、尿失禁效果不錯,但仍有副作用,並不是人人適合;而且植入的節律器沒電時,還需開刀取出換電池。

在國內,除了重要臟器外,有些器官已有不錯的人工器官可取代,像人工皮膚、人工陰道、人工關節等,都可以像汽車零件一樣,隨時替換。

(END)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