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發表於 : 2008-04-24 , 16:31
MissC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法官轟暴利 衛署改列食品

蘋果日報
【綜合報導】



國內綜合維他命的售價比美國最高價差達三倍。衛生署昨決定,將比照美國等先進國家,對綜合維他命管理由藥品改列為食品,最快六月底公告,下半年即可施行。藥界人士認為,綜合維他命撤除藥品管理後應可降低成本,再加上美國等地販售的善存、銀寶善存等綜合維他命,也可合法輸入販售,未來國內售價可望大幅下降,民眾不必再當冤大頭。

藥界人士粗估,國內維他命、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品,市場總值一年約七十億元,其中以綜合維他命佔大宗。一般成年人多服用的綜合維他命是善存;中老年人多服用銀寶善存;孕婦常服新寶納多孕補錠。


服用者一年多花兩千
針對衛生署昨政策改變,民眾張先生說:「去過美國的人都知道,台灣綜合維他命貴得離譜;政府早該解決廠商賺暴利的惡劣行為。」公務員吳先生說:「憑什麼一樣的維他命,台灣人要多花三倍錢去買,根本是欺負台灣人。」
衛生署會政策大轉彎,導因於台北地方法院一起判決。一名北市藥局負責人,請朋友自國外帶回美國製的Centrum(善存)販售,被指違反《藥事法》販售未經核定的藥品。但台北地院不僅判無罪,法官更在判決書指衛生署將綜合維他命列藥品管理,導致國內產品價格高昂。
衛生署昨在立法院進行「食品衛生管理」專案報告,多名立委也抨擊衛生署綜合維他命管理失當,立委侯彩鳳說:「台灣的善存是舊配方,還比較貴,把台灣人當凱子!民眾買不到水貨,就活該倒楣嗎?」
消基會昨也抨擊此管理政策讓廠商賺大錢。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英、美等一百多國將綜合維他命列食品,台灣卻列藥品,導致價格高出國外好幾倍。消基會以銀寶善存為例,美國售價一顆不到二元,國內一顆約七點八九元,價差約三倍。若以成年人一天一顆的建議服用量計算,選購台灣銀寶善存者,一年得多花兩千一百多元冤枉錢。


新政策擬下半年實施
對於各界批評,衛生署藥政處、食品處昨下午緊急開會研商。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表示,先前將綜合維他命列為藥品是參考美、日等先進國家,但這些國家現已將綜合維他命改列食品管理,衛署也將朝此方向,最快六月可公告,下半年可施行。
藥政處官員表示,公告後如善存、銀寶善存、新寶納多孕補錠等市售綜合維他命,都可在廠商向衛署申請撤銷藥證後改列食品。衛署說,廠商仍可選擇不撤證,繼續以藥品販售。
生產善存等綜合維他命的台灣惠氏藥廠人員表示,在生產綜合維他命時,因製程和原料須符合藥品管理要求,所以成本較高。對於衛生署將把綜合維他命改為食品管理,惠氏藥廠說,將待公告後因應。至於未來是否降價?惠氏藥廠則說:「現無規劃。」
惠氏藥廠消費保健事業處總經理葉曼青指,台灣善存與美國善存配方、製程不同,美國售價便宜是因銷量大。


仍要靠飲食補足營養
藥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李穎華說,綜合維他命一旦改列食品,代表水貨維他命也可平行輸入販售,國內綜合維他命屆時一定會降價。一名不願具名的連鎖藥局採購人員表示,善存改列食品後,會對業者形成壓力,「很快就會看到降價效果。」至於會降多少,目前無法評估。
對於國人花高價買綜合維他命,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建議民眾從食物中攝取所需維他命。她說,民眾可參照衛生署的蔬果攝取量:小孩五份、女性七份、男性九份,即可達八到九成的人體每日所需維他命攝取量,不必額外補充。
林孟瑜說,若光靠吃綜合維他命,不吃蔬果奶製品,短期會因缺乏纖維質產生便秘,長期易出現骨質疏鬆、牙齦出血和貧血。
vita2.jpg
vita2.jpg (180.17 KiB) 已瀏覽 110 次


攝取維他命注意事項
.盡量以天然食材、均衡飲食補充所需營養素。
.服用維他命時,遵循使用說明書,絕不過量。
.若同時服用多種維他命,應計算總量是否超過一天所需(查詢一天所需營養素網址http://food.doh.gov.tw/DRIS/DRIS.php?idCategory=222)。
.補充單方維他命,尤其孕婦、罹患肝腎疾病者,應先諮詢醫事人員。
.脂溶性維他命如A、D、E、K應在餐後服用,且不可過量,以免囤積過多,引起中毒。
.注意服用時間,如維他命B最好在白天服用,以免精神太好、影響睡眠。
.產品應避免置於潮濕、陽光照射處。
資料來源:柯明道藥師、江守山醫師、《蘋果》資料室

io:

Re: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發表於 : 2008-04-24 , 16:33
MissC
高劑量單方維他命 仍屬藥品
蘋果日報
記者甯瑋瑜、許佳惠



不可不知
衛生署決定讓綜合維他命列為食品,但高劑量的維他命A、B、C、B群等單方維他命,則維持藥品管控。醫師與藥師說,高劑量單方產品多是具有療效、針對特殊疾病患者,一般人不須特別補充,且服用過量還可能中毒、傷害肝腎健康。


具療效過量恐中毒
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昨說,單方高劑量維他命具有療效,如維他命A可治療夜盲症,維他命D能幫助骨質疏鬆者的鈣質吸收,維他命K則可幫助凝血。他強調,維他命並非多多益善,脂溶性維他命如A、D、E、K等即容易蓄積體內,一旦過量會中毒,水溶性維他命如C,服用過量,也會造成肝腎負擔。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肝腎功能差的慢性病患使用單方維他命應先諮詢。他在門診遇到腎功能不佳者,都會提醒不要攝取脂溶性維他命,以免增加腎臟負擔,至於維他命C每日應在一百單位以下,以免引起關節與腎功能病變。
江守山提醒,民眾服用營養補充品要注意個別維他命總量,以免超過一日所需。他曾遇過一名婦人每天吃一顆「善存」和三顆「挺立」,結果引發銅中毒,還有人因同時吃鈣片與魚肝油,結果引起維他命D中毒。
開業藥師柯明道說,貧血、剛開完刀者會需要鐵劑,肩頸痠痛者需要維他命B群,「適量的單方高劑量維他命可改善不適,過量則會傷害肝腎,尤其是慢性病患,應養成諮詢藥師、醫師的習慣,為健康把關。」

io:

Re: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發表於 : 2008-04-24 , 16:34
MissC
法官:可杜絕壟斷
蘋果日報
記者劉昌松



關鍵人物
用一份判決改變綜合維他命管理政策的,是法官林孟皇;他也是總統女婿趙建銘內線交易案一審法官。前年底,林孟皇將趙建銘重判六年時,引用《莊子》痛批趙玉柱、趙建銘父子是「權貴犯罪」,讓民眾拍手叫好。
對於自己促成衛生署政策大轉變,林孟皇昨謙虛地說:「我只是覺得立法有問題,基於司法人的角色,想提醒主管機關法律有問題。」
全案發生在二○○五年,台北市吉星藥局負責人謝素怡委託朋友,從國外帶回美國惠氏製藥生產的善存和銀寶善存,台灣惠氏人員佯裝顧客購買後檢舉,謝因販售十三瓶善存,被依違反《藥事法》起訴。


賣自用維他命無法罰
案子由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由於法官林孟皇有吃善存的習慣,他一接到案子,就好奇為何有朋友在美國的民眾可拿到便宜善存,沒管道者只能在國內買貴了好幾倍的善存,他開始研究相關法令,結果發現販售自用維他命的行為早就無法可罰,若自國外帶進過量的維他命,只能課稅,因此判謝無罪。
林孟皇還在判決書中質疑主管機關,美國善存配方早已更新,台灣善存卻因政府未核准為食品,民眾花大錢卻只能買到舊配方,「一百多個國家將維生素(維他命)列為食品,我國卻列為藥品管制,導致在台價格提高好幾倍,應改列為食品,以杜絕壟斷。」記者昨到吉星藥局採訪,謝素怡因病在南部休養,藥局則堅稱沒賣善存。

io:

Re: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發表於 : 2008-04-24 , 16:52
MissC
價高料少》茄紅素、葉黃素 台製都沒有
聯合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灣的「善存」價格比美國零售價格高出兩倍以上,但部分營養素劑量卻相對較低,還比美國善存少了三個成分,最近被發現的「硼」,還有熱門的茄紅素、葉黃素,台灣產品都沒有。

硼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被認為有助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減緩體內鈣質與鎂的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症;葉黃素則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是全身性的重要抗氧化劑;茄紅素更熱門,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β胡蘿蔔素兩倍、維他命E十倍。

在其他同類型的營養成分,台製善存所含的維他命A及維他命B6比美製成品略多,其他幾種營養素則有偏低的情況,如眾所周知的維他命C,台製只有六十毫克,美製卻有九十毫克,其他如鈣、硒、鉀、鉬等營養成分也比美製要低。美製的葉酸有五百微毫克,台灣只有四百微毫克。

對此,惠氏藥廠台灣分公司消費保健事業總經理葉曼青強調,善存是全球性品牌,但為配合各國消費者的需求,並且要符合國內藥政處所訂綜合維他命添加劑量的基準,「必須因地制宜」。

台北市開業藥師周宜發指出,國內的維他命市場,可說是進口品牌一枝獨秀,不論是進口代理商或原廠在台製造的產品,雖然賣得較貴,卻都比台灣藥廠生產的維他命要搶手,這要歸因於國人迷信「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不過,周宜發強調,其實大部分的綜合維他命,成分大同小異,而外國的維他命輸入台灣難免有關稅及其他管銷成本的開支,但比較大的成本在廣告費用,許多進口大廠拚命打廣告,「這些成本當然要由消費者負擔」。

台大醫院藥劑部主任林慧玲則表示,民眾吃維他命時,應依照不同年齡及性別選購,切勿以為買到便宜的高單位維他命就「賺到了」例如,孕婦如果攝取維他命A超過安全劑量時,可能對胎兒有害。

io:

Re: 綜合維他命 售價將大降

發表於 : 2008-04-24 , 16:54
MissC
維他命若不降價 衛署無法可管
聯合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衛生署考慮放寬高劑量綜合維他命為食品,民眾就能買到便宜的善存嗎?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語帶保留說,價格是市場機制,政府無從干預,若藥廠不想變更為食品,政府不能強逼他們改。

目前市售的知名綜合維他命除了善存、銀寶善存、小善存外,素寶丁、新寶納多、克補、哈立巴、合利他命-愛等,都是藥品級綜合維他命。

廖繼洲說,一旦公告高劑量綜合維他命為食品,藥廠可以主動撤銷藥物許可證,但決定權還是在藥廠手上。根據現有藥政法規,除非證明藥品已無醫療效能,或對人體有危害,衛生署無法主動撤證,所以若藥商在藥品許可證到期前申請展延,製造過程跟場所也都符合藥品優良製造規範,添加的維生素跟礦物質都經過檢驗,還是可以繼續以藥品販售。

「政府只能對廠商道德勸說,要不要變更為食品級維他命,由廠商自行決定。」廖繼洲說,未來政府不會再發給藥品級綜合維他命藥證,但現行取得藥證的廠商,政府無權強制變更。

廖繼洲說,要不要變更,廠商會視其銷售策略跟市場定位決定。他還表示,若惠氏藥廠不放棄藥證,或是註冊善存此一商品名,就算放寬綜合維他命為食品,平行輸入商品只能用英文名Centrum販賣,不能叫「善存」。

至於價格,廖繼洲講得直接,衛生署只管安全、有效性,其他交由市場機制。

他說,國外善存平行輸入台灣,或許可以讓價格更便宜,但善存降不降價,還是要看藥廠怎麼決定。

也有官員認為,畢竟部分國人迷信貴就是好,若藥廠覺得有利可圖,不見得會放棄藥證、降價,一旦無利可圖,藥廠也可能放棄台灣市場。

【記者曾希文台北報導】綜合維他命改列食品,藥師認為,知名品牌未必會降價,因為生產成本仍在,但銷量可能因為銷售方式而下滑。

開業藥師柯明道說,民眾到藥局買維他命時,藥師會依民眾需求給予建議。善存雖然知名度高,但很少有藥師主動推薦,原因是「賺得太少」,賣一罐善存可能只賺二、三十塊,所以才有藥局自行從國外帶回國偷偷販賣。相較之下,其他列為食品的維他命,雖然不太有名,但毛利較高,藥師比較會推薦給消費者。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