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uho
uho編輯部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每年死於大腸直腸癌的病例超過3000人,其發生率與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與肺癌,高居癌症的第三位。雖然腸癌發生原因尚無定論,但遺傳基因、環境及飲食生活習慣均佔重要的因素。尤其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平日攝取過多的肉類、脂肪、膽固醇,卻缺乏纖維質的食物,因此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雖然癌症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但在眾多的癌症當中,大腸直腸癌是治療效果最好的,存活率也最高。本院統計477例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率,顯示第一期可達100﹪,第二期81.4﹪,即使是淋巴腺擴散的第三期腸癌,五年存活率仍可達63.6﹪。但國人往往輕忽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致使腸癌早期發現率低,有將近五成的患者,都是拖到癌症第三、四期才發現,也因此錯失了治療先機。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陳壽星指出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民眾若發現自己有血便、頻便、排便習慣改變、腹脹痛、貧血等症狀出現時,最好儘速就醫檢查。透過簡單的肛門指診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就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也提醒4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接受肛門指診及糞便潛血檢查,每三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而高危險族群如癌症家族、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者、慢性大腸炎症及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則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全程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定期追蹤確保健康。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5.08  中國時報
標靶治療縮小肝腫瘤 延長大腸癌患者生命
陳旻苹/台北報導



 有位門診量常爆滿醫師,最近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立刻休診進行調養。醫師指出,雖然個人先天體質佔部分因素,但環境與飲食中的一些致癌因子,會造成生理上的改變,大部分偶發性的大腸癌便是如此形成。

 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宏彰指出,台灣目前大腸直腸癌患者1年新增8000病例,好發年齡為50歲,60-70歲為發病高峰期,有家族史的遺傳因素約佔10-15%,這類患者一旦發現息肉,立即除去;同時,飲食方面多吃高纖蔬果、環境方面避免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是清潔劑,將有助於降低罹病率。

 目前全球患者以歐美為最多,陳宏彰引述日本研究報告指出,以高油脂、碳烤飲食為主的夏威夷地區患者是美國其他地區的兩倍。

 一般人健康檢查發現有息肉就要特別留意,平時不會痛,但息肉有些是腺瘤,容易變成惡性腫瘤,一旦發現大便時會出血,需進一步篩檢。陳醫師說,息肉由大腸黏膜層增生,腸壁有一定厚度,會像植物長根般,甚至長出去侵犯其他臟器,好發於乙狀結腸與直腸。

 發病期難以衡量,陳醫師說,從息肉長到惡性腫瘤約3-5年,所以息肉早切除可以減少病變。而惡性腫瘤要長大到有明顯症狀出現,要視腫瘤生長速度而定。

 陳宏彰指出,歐美針對轉移到肝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進行標靶治療臨床實驗發現,開始4期未輔以新藥(Cetuximab)處理的存活率約10%,標靶用藥治療後的腫瘤比率可縮小25%,提升可切肝率,存活率則提高到40-50%。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5.08  中國時報
多吃蔬果 預防大腸癌
陳旻苹/台北報導



 大腸癌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呼籲,大腸癌要早期預防、定期篩檢。多吃蔬果,定期檢查,盡量生活規律,是遠離致癌因子的不二法門。

 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宏彰說,一般正常人沒有家族史、沒有症狀者,45歲開始每1、2年要做糞便潛血反應,50歲後每年做大腸鏡檢查。而有家族遺傳者,較一般人各提早5年進行檢查。

 至於大腸癌的治療方式,陳宏彰指出,目前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愈晚治療、預後愈差。通常第1、第2期手術局限腸道,術後追蹤,看有無轉移。第3期需要化療,因為可能擴散到周圍淋巴組織。第4期手術,輔以化療或放射治療,因為可能轉移其他器官如肝臟或肺臟,狀況比較複雜,如不治療轉移部位,則是否手術差別不大,若能同時切除轉移到肝臟(或肺臟)的癌細胞,則可增加存活率。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