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族飲食指南 老當益壯 吃軟不吃硬
◎諮詢/章樂綺、賀皓宜(台北榮總營養部主任、營養師)
食物可不可口,一般人多只想到色、香、味、形等外表觀感,其實質地與溫度對食物有也適口性的影響。人在年輕時飲食可以接受軟硬兼施,但隨著歲增長,體力衰減,銀髮族對食物的要求,多希望軟爛、咬得動,甚至是無骨、無筋,但食物如果煮到稀爛不僅會挑不起食慾,還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胃口差 健康隱憂
台北榮總營養部章樂綺主任、賀皓宜營養師在二魚文化出版的《黃金族軟食料理》中指出,根據美國波士頓所作的老人研究發現,有22%的老人因疾病影響攝食,17%有吞嚥困難的情形,45%的人需要吃三種以上的藥物,20%因病而無法外出購食,如果因病而不良於行,或無法自行外出購買或烹煮食物,更會增加攝食少、營養不良的危機,也是削減身體抵抗力的一大隱憂。
許多老人胃口變差即所謂老年性厭食,其食量、飲食種類比年輕時少很多,如果加上心情低沉、憂慮,會加速導致營養不足、體重下降。老年人的味覺、嗅覺低落,胃排空速度變慢,所以吃大餐後,飽脹感的時間延長。平時應定期測量體重,早日發現問題。
★老年人的飲食指南
老年飲食原則應依老年者個別需求,改變食物質地、餐次及供應方式。注意維生素及礦物質是否不足,尤其是維生素B群(B12、B6、葉酸),維生素C、B及鋅,必要時予以補充;並注意體重變化,調整熱量與脂肪。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控制脂肪,還要注意熱量平衡,增加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及纖維,減少大量酒精、咖啡因飲料。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飲食中鈉含量應予減少。
★多喝水 防便秘
水分很重要但常被忽略,老年人體內組成成分中水分減少,且因活動量少腎功能衰退,體溫調節力降低,口渴感不靈敏,都會影響飲水量,以致於有脫水現象,而易增加感染、便秘、肺炎、褥瘡、神智不清的機會。
水分攝取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輸送,且可稀釋體內廢物的排泄,並可防止便秘。
★纖維質 可降低膽固醇
老年人患有便秘、痔瘡者為數不少,除了需有充足的水分外,纖維質也很重要,有降低膽固醇及防止便秘的效果,並可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因而減低老年糖尿病發生機率。但老年人因牙齒不好,又不太吃蔬菜,或怕酸而不愛吃水果,或不知渴而少飲水,或因臥病造成腸子蠕動變慢等情形,若有咀嚼困難,可選擇蒟蒻、洋菜凍或絞碎的蔬果,也是不錯的補充方式。
「老了最怕病來磨」,為了擁有健康的晚年,應正視老年長者的特殊營養問題。如能按照身體情形,注意飲食安全,攝取適當營養,將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