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6-01-04 , 19:22
懸壺子
如何預防五十肩(上)


 常有患者來中醫就診,問他那裡痛,他說是“五十肩”,看他的年紀
五十三歲,患側雖然抬肩不順,但左右兩手皆可指到天花板,跟他解釋說這
不是所謂的“五十肩”,只是單純肌肉方面的問題,他還有些不相信,仍繼
續補充了許多症狀,深怕我們誤診,做完局部的針灸、傷科推拿後,症狀就
緩解了,他才相信這種情況不是“五十肩”。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患者自覺肩膀緊緊的,活動不靈活而且角度受限,
並且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疼痛。按學理來說是肩關節周圍發生粘連囊炎,進而
使得相關的肌肉、韌帶產生粘連,使得手臂無法外展抬起來,而且抬肩時會
產生疼痛,活動的角度也十分受限,更不用說要提重物了。

 導致五十肩的原因很多,外在因素為患者工作勞損或運動受傷而不去治療,
內在因素為患者常吃冰冷食物飲料且不運動,使得氣血循環受阻導致痺痛,
時間久了導致關節粘連發炎。又由於五十肩的症狀較為嚴重,須要較長的時
間治療,往往患者沒有耐心,常常半途而廢。

 大部份的人都認為肩膀疼痛自己會好,這觀念是不太正確的,有症狀出現
時就一定要看醫生,不能拖。症狀輕的治療一、二次,再配合一些保養運動
及注意事項,即可復原,等到過了一個月,疼痛還在,而且活動受限時,那
治療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多半已產生肌肉、韌帶、關節方面的粘連了。

 平常的保養運動可依每個人的年齡來做區分。年輕人運動前,一定要做熱身
,運動完後一定要冰敷最酸痛的點,約三至五分鐘,運動後半小時內不要喝冰
的飲料及洗冷水澡。年紀較大的人,除了上述的注意事項外,動作不宜劇烈,
時間早晚各做一回,每回活動約半小時即可。可以做的運動有游泳、打太極拳
、鐘擺運動、手指爬牆運動、用水瓢舀水等等。

 另外,可在熱敷後,搭配天宗、肩井、曲池、小海等穴位進行按、壓、揉等
手法,一天做三回,每回做十次,每次按揉五秒鐘即可。再沿肩胛骨周圍、肩
膀至手肘的前後肌肉做緩和的按摩與拍打。睡覺時電風扇或冷氣不要直接吹向
肩膀,避免過度使用肩膀與提重,如此可降低五十肩的發生機率。


主  題:FW:如何預防五十肩(下)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2-06-10 23:37:42

如何預防五十肩(下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

【一、評估診斷分型】  

  患者來時,醫師先用看的、問的方法來做
初步的判斷,再用摸的方法來確認受傷部位,
是骨頭、關節、肌肉的問題,還是內在臟腑的
病變反應。  

  1.骨骼相對位置是否正確、左右是否對稱
(可配合x光片)  
  2.左右相關肌肉群之緊張度是否正常  
  3.主動或被動動作之關節活動度是否受限  
  4.是否有神經系統(骨刺)、血管系統(
循環不良)的問題  
  5.內在臟腑是否有病變

【二、治療先後步驟】   

  確認疾病問題的位置後,若肌肉問題較重
(如太緊),先使肌肉放鬆;若因骨骼相對位
置不正確(如小關節面錯位),則先正其位;
若因骨刺壓迫神經,視其輕重,先後依肌肉或
骨骼處理,必要時可配合西醫手術;若伴有內
在臟腑疾病,可搭配中藥調理治療。

  1.軟組織處理:推、拿、按、摩等理筋手
法處理3~5分鐘 
  2.關節正骨手法:利用巧勁活動關節,使
其復位  
  3.針灸或藥物輔助:雙管其下,效果更好

【三、療效評估預後】  
  疾患愈早治療,時間愈短,預後愈好。拖
久了或造成關節周圍沾黏,則需較長的治療時
間。有時神經受傷或拉斷則難以復原。  
  1.每療程六次,一或二天一次治療
  2.評估痛的程度、活動角度、肌張力
  3.藥物修正

【四、預防保養衛教】
  1.強化運動:游泳、鐘擺、健身房鍛練  
  2.避免受傷:運動前熱身、運動後冰敷, 不做過度運動  
  3.藥物或食療配合:忌吃冰冷食物  
  4.作息正常:每晚11點前就寢,起床後不睡回籠覺

Re: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6-05-06 , 16:56
MissC
中醫治五十肩
推拿 針炙 運動增加靈活度



早上起床,拿起梳子想梳頭卻使不上力,或想清理櫃子上的灰塵卻舉不起手臂,這些都可能是五十肩的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陳朝宗表示,中醫是以針炙、推拿、藥物薰洗等治療,加上平常多增加肢體靈活度,可有效改善。

五十肩多發生在39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原因是長期疲勞累積,但年輕人若因外力創傷也可能發生五十肩。症狀通常都是手舉不太起來,例如:穿內衣時無法將手舉到後面,嚴重時夜間可能疼痛而無法入眠。通常會痛的手都是在非慣用手,平常常用右手的人,易出現在左手,而兩手一起出現疼痛的機率約只有30%。


報你知
五十肩也稱為「關節周圍炎」,就是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發炎。
1.jpg


初步診斷 手臂伸展困難
正常的人手臂可上舉180度、後伸45度、內收45度、外展180度、內旋90度、外旋90度。但是有五十肩症的人在這6個動作中,有可能會感覺疼痛或是無法伸直到該有的度數。
06028dt.jpg

治療

■針炙改善
若有五十肩問題,每星期針炙3到4次可改善,穴位以肩、肩、肩貞、肩前為主,平常也可以按壓這4個穴位幫助舒緩,每按壓10秒鐘休息5秒鐘,每天1個穴道約按壓5分鐘。

取穴:手平舉時,肩膀上會有2個凹窩,前面的凹窩是肩、後面的凹窩是肩。手放下肩膀會有橫紋,前面橫紋盡端是肩前、後面橫紋盡端是肩貞。
06036ah.jpg

■藥物薰洗
每星期針炙時也可以請中醫師利用蒸氣加上中藥,薰洗肩膀疼痛的地方,約20到30分鐘,薰洗的藥草包中有各種藥材:當歸尾5分、紅花1錢、伸筋草1錢、透骨草1錢、海桐皮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細辛5分、薑黃1錢、桂枝1錢、艾葉1錢、五加皮1錢。

■筋理推拿
通常有五十肩的人無法自由伸展,中醫師會幫忙五十肩病人依照自我診斷的6個伸展方向幫助病人伸展,依照病人可能的伸展盡量推拿增加病人手臂活動範圍。


■自我運動
筋骨的病症都是以休息為主,但若患有五十肩反而更要增加手臂靈活度,但在活動手臂過程中,感覺痛是正常,必須要克服痛的感覺增加手臂活動範圍。患者在家可做鐘擺、蠍子爬牆的運動,在運動前可先熱敷大約20分鐘效果更好。

1.鐘擺運動
背微彎後手自然下垂,依類似鐘擺方式讓手臂自然轉圈,轉圈幅度依照個人疼痛而不同,不要因痛而轉太小圈,熱敷加上運動約1天1小時。

2.蠍子爬牆
手臂靠近牆面,身體跟牆平行,食指和中指類似爬樓梯方式,在牆面上從腰的高度往頭上高度爬,再往下爬,熱敷加上運動1天約1小時。
06043nf.jpg

專家說 治療前可先吃止痛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陳朝宗)
五十肩患者要多動,才能改善症狀,如果在活動前會感覺痛,可以在活動前1個小時,先服用止痛藥,再慢慢局部活動,增加靈活度。


(Apple Daily)
io:

Re: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6-05-06 , 17:00
MissC
簡單來輕鬆做,舒緩你的五十肩!


現代人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常常一坐電腦前,就要一整天,長期下來不僅容易腰酸背痛,也容易讓自己的五十肩僵硬、疼痛。事實上舒緩五十肩,自己平常就可以做得到!藉由作以下的動作,反覆10至15次,每天做兩次以上,自然就能讓自己的五十肩,安穩地不喊痛!

2.jpg
1.爬牆運動:雙手輪流以手指尖輕觸牆壁,慢慢向上攀爬,直到感覺吃力為止,停十秒後再放下。

2.毛巾抽拉運動:運動時身體站直,將患側手臂後貼在背部,抓住毛巾,使用健側手臂拉住毛巾另一頭,在不痛情形下儘可能往上拉,維持十秒再放鬆。

3. 擴胸運動:站在牆角,兩手張開扶在兩面牆上,身體前傾,讓肩頭儘量靠近牆角,維持十秒後放鬆。注意控制力道,感覺輕微酸痛即可。



撰文卅金琳
動作示範卅書田診所復健師蔡佩玲
io:

Re: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6-06-06 , 16:15
MissC
肩部伸展運動
不怕五十肩找上門



半夜肩膀痛到睡不著?連穿衣服、梳頭等簡單動作都有困難?這種俗稱「五十肩」的症狀,其實任何族群、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預防重於治療,物理治療師陳子敬特別設計幾招肩關節的伸展運動,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以預防五十肩找上門來喔。


以下4組動作能放鬆肩頸部位的肌肉,並活動肩關節,做的時候請留意身體反應,如果會痛或根本無法做,五十肩可能已經找上你了,最好立刻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預防五十肩


毛巾運動
功能:伸展肩關節,視個人情況做,若有疼痛感,不宜太勉強。
0012ev.jpg
1 將浴巾捲成直徑10cm的圓柱,夾在右手腋下。
2 用左手捉住右手關節處,往左拉,定格30秒,換手再做一次,共重覆10次。


滾肩運動
功能:幫助肩頸肌肉放鬆,促進肩關節的血液循環。
0022zz.jpg
1 身體站立,兩肩放鬆自然垂下。
2 肩部向後旋轉20次,往前再做20次。


鐘擺運動
功能:伸展肩關節的軟組織,拉鬆關節囊,避免粘連。
0033gm.jpg
1 右手倚著桌邊,手拿600g-1kg的重物,不宜超過2kg。自然彎腰,雙腳維持「前弓後箭」的姿勢。
2 利用重物向下慣性,帶動身體前後自然擺動20次,換邊再做20次。


抬手運動
功能:訓練肩關節屈曲的角度,讓大腦和肩關節協調度更佳。
0043qu.jpg
1 身體平躺在地板上或床上,雙手平放於兩側。
2 抬起右手臂,儘可能向後伸展,靠近耳朵部位或肩膀會痛時,定格10秒,重覆10次再換邊做。


日常肌力訓練
以下3組動作,能鍛練平常較少使用的部位,就算沒有五十肩困擾,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以增加肌耐力,避免突然使力而受傷。

舉手
功能:雕塑上臂後緣及上背部肌肉,能預防姿勢不良使肩胛骨過於突出,俗稱「天使翼」或肩膀旋轉肌群肌腱炎。
0050oo.jpg
1 身體平躺在地板上或床上,雙手平放於兩側。
2 雙手上臂外展成90度,下臂與上臂垂直。
3 想像舉重姿勢,將手垂直往天花板上舉,至緊繃處,維持10秒,回復原來狀態。共重覆10次。


開合
功能:雕塑上背部肌肉,預防肩膀肌腱炎。
0067ha1.jpg
1 上半身維持挺直,上半臂向內夾緊,手肘彎曲90度。
2 手肘貼緊身體,雙手打開至緊繃處,維持10秒,重覆10次。


夾肩
功能:雕塑肩膀後側、上背部及後臂肌肉,避免肩胛骨外移。
0078ft.jpg
1 兩手手臂打直,高舉過頭。
2 兩手高舉,肩膀用力往後夾,肩胛肩向內緊縮,維持10秒,重覆10次。


小心 五十肩的前兆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陳子敬物理治療師)
◎洗臉、梳頭時會痛、女性穿內衣無法把背後扣環扣上。
◎手臂上舉無法碰到耳朵,往後無法碰到對側肩胛骨。
◎手抬高拿高處物品,或手往身後轉動時,肩膀會痛。
◎肩膀曾經發炎受傷。
◎工作需要搬提重物、或手臂經常高舉過頭。


醫學小辭典 五十肩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而獲稱,因為身體急速退化,如果保健不當,使支撐肩關節的肌肉或韌帶發炎。或因肩部外傷、過度使用,導致關節囊發炎相互粘連,若牽拉到痛點而不敢運動,久而久之肩關節變緊,肩膀愈來愈僵硬有如冰凍,且愈來愈疼痛。


(Apple Daily)
io:

Re: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6-10-10 , 8:02
MissC
久坐少動吃太油 五十肩提早上身


俗稱「五十肩」的冰凍肩,因早期罹患此病的患者多是50歲上下而得名,但醫師指出,隨著飲食、平常少運動及生活習慣不健康,患者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台安醫院預防醫學新起點醫師陳添基說,五十肩的英文學名為Frozen Shoulder,即冰凍肩,因早期大多自50歲左右開始有此症狀,才有五十肩之稱。一旦患病,會覺肩膀酸痛,手臂上舉困難,嚴重時輾轉難眠,尤其當氣候改變或天氣冷時,情況會更嚴重。


他表示,五十肩主要是因少動導致關節纖維化所致,但因現代人常久坐、少運動,加上飲食喜好油膩、油炸、高糖食品,門診中也越來越常見30幾歲患者就診。


冰凍肩目前多認為是自體免疫疾病,因此有糖尿病、中風過、甲狀腺亢進、心肌梗塞者較好發;亦有學者認為與生活中所受到的壓力有關,但未獲進一步證實。


發病之初有段急性疼痛期,但只是肩膀痠痛,約一、兩個月後進入凍肩期,不動時不覺疼痛,但關節實已開始硬化、發炎,一段時間後又自行慢慢解凍,回復七、八成的肩關節功能。


陳添基指出,急性期尚可嘗試以關節內注射類固醇、鎮靜劑、肌肉鬆弛劑、復健等以改善病情,或縮短病程,一旦進入凍肩期,即使開刀也成效有限。


陳添基表示,有不少患者向他詢問關於記憶枕、記憶床墊,或於睡覺時將膝蓋墊高等方法,是否有助於疼痛的緩解;他解釋,急性期時,或許可舒緩疼痛,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會消減睡覺時自然翻身的動作,起床時疼痛反而易加劇。


「持續運動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但陳添基也強調,因五十肩是關節問題,不宜採行太激烈的運動,連一般體操都可能對老年人的關節造成負擔;他通常建議患者做和緩的伸展動作,因其可依患者本身肌肉、關節的耐受度調整動作,亦可逐步挑戰疼痛極限。


以胸部伸展為例,此動作為雙手置於背後交握,手臂緩慢上抬至微緊繃即可,不用完全拉直,如此停留約10~15秒,反覆2至3次;若已有疼痛症狀或不舒服,則雙手可不交握,僅需輕輕後擺,同樣能達到伸展的效果。


不過,陳添基也提醒,因五十肩的恢復期久,千萬不能輕言放棄,也不能自以為症狀稍微減輕,便停止運動。此外,飲食習慣也得調整,少吃油炸食物、甜食,便能擺脫五十肩的困擾。


(聯合新聞網)
:f41:

Re: FW:如何預防五十肩

發表於 : 2007-11-14 , 16:28
MissC
運動療法治療『五十肩』
uho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五十肩』主要的症狀是肩膀疼痛及僵硬;以左側居多,但右側亦有可能發生。剛發生時大多數患者會覺得靜止比活動時疼痛,晚上睡覺也比白天工作時疼痛。

起先這疼痛時好時壞,也不影響生活起居或工作,但經過一、二個月後,患側肩關節的活動度開始變差,且患者的肩膀也會出現劇痛,生活起居會受到影響。

聖功醫院 復健科醫師群表示發病初期,關節活動限制不明顯時,口服抗炎止痛劑、熱療、針灸、電刺激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確實可以減輕疼痛,但要改善關節活動度,光靠這些方法是不夠的。吃藥、打針或熱療,雖然暫時會讓病人覺得比較不痛,但療效一過,就會恢復原來的模樣。

因此『五十肩』的治療,除了熱療、吃藥或打針之外,合併運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肩關節的活動包括:往前上舉、往後上舉、側面上舉、內旋、外轉等。運動時,這五個動作都應包含在內。『五十肩』運動療法並非都要到醫院裡做,但一定要先由專門的醫師或治療師指導,學會整套運動方法後每天自己做。只要體會要領,在家做效果也一樣好。運動的要領是次數多,但一次不必做太久,建議一天做八次(早、晚及三餐飯前、後各做一次),一次運動約五到十分鐘。

1.) 鐘擺運動:健側手放在桌上,患側放鬆下垂,利用軀體搖動,帶動肩關節左右、前後移動。若手上握半公斤至一公斤重的物品更可加強效果。

2.) 旋轉運動。

3.) 手指爬梯運動:面向(或側面站立)牆邊,以手指作上下爬牆之運動。

4.) 聳肩運動:肩關節上下、前後移動。        

5.) 拉棒運動。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