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風起 離職員工 也能跳出憂鬱
發表於 : 2008-07-28 , 13:31
2008.07.26 中國時報
裁員風起 離職員工 也能跳出憂鬱
陳旻苹/台北報導
職場轉換時,有員工會產生生理失調、負面情緒,不妨轉移重心尋找生存的另種動力來源,較容易找到自我價值感。
企業對抗通膨,暑假許多公司裁員、瘦身,或以減薪因應,面臨波濤下的員工內心不免五味雜陳。臨床心理師張維揚指出,對被迫離職的員工,心理上或許捨不得的是工作帶給他們的價值,如果價值被磨滅,會造成情緒不穩定,例如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憂鬱,眼見好友同事被迫離職,未離職者也會有心理不平、憤怒、難過甚至失眠現象。
張維揚表示,最近的裁員風造成員工心理沮喪的不在少數。根據案例顯示,部分公司因為營運不佳或是併購進行計畫性裁員,先找資深員工開刀,以減低人事費用並讓其他員工心生畏懼。
■從馬斯洛的金字塔尖端掉到底層
在上述這樣的公司想要發展自己專長並不容易,而要找到自我價值就更難,且會迫使一個人從馬斯洛(Maslow)的金字塔尖端掉到底層,也就是從自我實現的目標,降低到只能尋求基本生存條件的需求,找工作只為糊口飯吃,這是造成不快樂的憂鬱因子。
張維揚建議,為了不讓自己在不健康的公司或大環境迷失,而落入憂鬱情緒中,可以多方面培養專長,避免告訴自己「我只能做這種工作」,同時積極了解市場需求,擁有足夠資源,從認知上調整,讓自己成為擁有決定權的主人,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朝向健康面。
至於告別原來同事或工作環境的不捨感情,可以在認知的調整過程中緩解。張維揚說,從學校畢業後,有些人不習慣「自己或喜歡的同事會離開」這件事。其實人的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在生命過程中,宜時時刻刻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尋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自然可以遠離憂鬱,並增加讓自己更安心和快樂的因子。
若是心有未甘,則最好問個清楚以及尋求勞基法的支援。他說,這也是紓解壓力的一種方式,讓自己的精力用在有意義的努力上,而非整天幻想、陷入抱怨和憂鬱情緒裡,反而不利身心。
■工作是嚴苛考驗而不只是經驗
生活諮商師梁濬哲則說,被裁員者的經濟來源不穩定,雖會影響個人身心上的安全感,並易使自信瓦解,但跳出原來框框,反而有機會從現在熱門的「個人藍海策略」、「樂活與慢活」來作新的生涯調適與思考,因為多職時代的來臨,原有的工作其實對自己是嚴苛的「考驗」而不只是「經驗」。
許多人在職場轉換時,會產生生理失調、負面情緒充斥、挫敗感湧現,且壓力變大,梁濬哲認為,主要是信心不足所產生,不妨將重心轉移到興趣,從中轉變成生存的另一種動力來源,較容易找到自我價值感。若有人能引領,則可加速了解自己,進入較好、較穩定狀態。

裁員風起 離職員工 也能跳出憂鬱
陳旻苹/台北報導
職場轉換時,有員工會產生生理失調、負面情緒,不妨轉移重心尋找生存的另種動力來源,較容易找到自我價值感。
企業對抗通膨,暑假許多公司裁員、瘦身,或以減薪因應,面臨波濤下的員工內心不免五味雜陳。臨床心理師張維揚指出,對被迫離職的員工,心理上或許捨不得的是工作帶給他們的價值,如果價值被磨滅,會造成情緒不穩定,例如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憂鬱,眼見好友同事被迫離職,未離職者也會有心理不平、憤怒、難過甚至失眠現象。
張維揚表示,最近的裁員風造成員工心理沮喪的不在少數。根據案例顯示,部分公司因為營運不佳或是併購進行計畫性裁員,先找資深員工開刀,以減低人事費用並讓其他員工心生畏懼。
■從馬斯洛的金字塔尖端掉到底層
在上述這樣的公司想要發展自己專長並不容易,而要找到自我價值就更難,且會迫使一個人從馬斯洛(Maslow)的金字塔尖端掉到底層,也就是從自我實現的目標,降低到只能尋求基本生存條件的需求,找工作只為糊口飯吃,這是造成不快樂的憂鬱因子。
張維揚建議,為了不讓自己在不健康的公司或大環境迷失,而落入憂鬱情緒中,可以多方面培養專長,避免告訴自己「我只能做這種工作」,同時積極了解市場需求,擁有足夠資源,從認知上調整,讓自己成為擁有決定權的主人,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朝向健康面。
至於告別原來同事或工作環境的不捨感情,可以在認知的調整過程中緩解。張維揚說,從學校畢業後,有些人不習慣「自己或喜歡的同事會離開」這件事。其實人的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在生命過程中,宜時時刻刻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尋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自然可以遠離憂鬱,並增加讓自己更安心和快樂的因子。
若是心有未甘,則最好問個清楚以及尋求勞基法的支援。他說,這也是紓解壓力的一種方式,讓自己的精力用在有意義的努力上,而非整天幻想、陷入抱怨和憂鬱情緒裡,反而不利身心。
■工作是嚴苛考驗而不只是經驗
生活諮商師梁濬哲則說,被裁員者的經濟來源不穩定,雖會影響個人身心上的安全感,並易使自信瓦解,但跳出原來框框,反而有機會從現在熱門的「個人藍海策略」、「樂活與慢活」來作新的生涯調適與思考,因為多職時代的來臨,原有的工作其實對自己是嚴苛的「考驗」而不只是「經驗」。
許多人在職場轉換時,會產生生理失調、負面情緒充斥、挫敗感湧現,且壓力變大,梁濬哲認為,主要是信心不足所產生,不妨將重心轉移到興趣,從中轉變成生存的另一種動力來源,較容易找到自我價值感。若有人能引領,則可加速了解自己,進入較好、較穩定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