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茯苓

發表於 : 2006-02-25 , 9:39
懸壺子
茯苓

本草備要

茯苓
性味:甘溫。
功能:(1)甘溫益脾,助陽,淡滲利竅,除濕,色白入肺瀉熱。(2)而下通膀胱,寧心益氣
,調營理衛,定魄安魂。(3)小便結者能通,多者能止,生津止渴,退熱安胎。
主治:(1)治憂恚驚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口焦舌乾。(2)欬逆,嘔噦,膈中痰水,水
腫淋瀝,泄瀉,遺精。
性狀:松根靈氣結成,以大塊堅白者良。
炮製:去皮,乳拌蒸,多拌良。
配伍:惡白歛,畏地榆秦艽龜甲雄黃,忌醋。
備註:(1)「下通膀胱」:能通心氣於腎,使熱從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後能
下降利水也。
(2)「口焦舌乾」:口為脾竅,舌為心苗.火下降則熱除。
(3)「遺精」:益心腎,若虛寒遺溺泄精者,又當用溫熱之劑,峻補其下,忌用茯苓淡滲
之藥。
(4)「小便多者能止」:濕除則便自止。
(5)「白者,赤者」:時珍曰:白入氣,赤入血。
(6)「皮治水腫膚脹」:以皮行皮之義,五皮散用之,凡腫而煩渴便秘溺赤屬陽水,宜
五皮散疏鑿飲,不渴煩大便溏小便數屬陰水,宜實脾飲流氣飲,腰以上腫宜汗,腰以下
腫宜利小便。

Re: 茯苓

發表於 : 2006-03-04 , 1:01
藍子
伏苓也是作湯的材料吧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39
懸壺子
茯苓
茯靈、茯兔、松腴、不死面,
抱根者名茯神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1、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兩(去皮)、沉香半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飯後服,人參湯送下。
  2、虛滑遺精。用白茯苓二兩、縮砂仁一兩,共研為末,加鹽二錢,將瘦羊肉切薄片蘸藥炙熟吃,酒送下。
  3、濁遺帶下(男子元陽虛損,精氣不固,小便下濁,餘瀝常流,夢寐我驚,頻頻遺洩。婦人白帶)。用白茯苓(去皮)四兩,挖空一處,填入豬苓四錢半,煮開多次人,取出曬乾,去掉豬苓,研為末,化黃蠟調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以尿清為度,忌米醋。此方名「威喜丸」。
  4、小便頻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藥(去皮),在白礬水中漬過,焙乾,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小便淋瀝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黃汁搗成膏調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6、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兩、木香(煨)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紫蘇木瓜湯送下。
  7、妊娠水腫,小便不利,惡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送下。
  8、突然耳聾。用黃蠟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細嚼。茶湯送下。
  9、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沒藥各二兩,破故紙四兩,在石臼中搗成一塊,酒浸數日,取出,放入木籠蒸熟,曬乾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10、水腫尿澀。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湯,每日飲服。有效為止。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41
懸壺子
茯苓    

【藥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的白色部份
【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臨床應用】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處方用名】
1.茯苓、白茯苓、雲茯苓、雲苓(去皮,蒸熟,切片,曬乾用。偏於健脾寧心)
2.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紅色部份,蒸透切片,或輾碎用。偏於滲濕泄熱)
3.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淨片,用朱砂2拌勻後用。可增強寧心安神的作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附藥】
1.茯苓皮:即茯苓菌核的外皮。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腫。適用于水腫用量、用法同茯苓。
2.茯神:即茯苓菌核中間抱有松根的部份。性味甘、平。功能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用量、用法同茯苓。
【按語】茯苓淡而能滲,甘而能補,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利水濕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咳嗽、痰濕入絡之症,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藥性平和,無傷正氣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虛濕盛,正虛邪實之症尤為適宜。《世補??醫書》有云:「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有可行濕。」以為其化痰之功實與利水滲濕攸關,不無道理。然則利水滲濕之品,並非均能化痰,則茯苓之用,亦有所特殊者。
【方劑舉例】五苓散(《傷寒論》):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治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苓桂朮甘湯(《金匱要略》):茯苓、桂枝、白朮、炙甘草治痰飲停聚,頭眩,心悸,咳嗽。指迷茯苓丸(《醫方考》):半夏、茯苓、枳殼、風化硝、生薑治痰濕內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兩手疲軟者。
【文獻摘錄】《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本草正》:「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臟,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


中草藥入門學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42
懸壺子
茯苓〔寓木〕
{滲脾肺濕,伐肝胃水邪}
茯苓〔耑入脾胃,兼入肺肝〕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味淡滲濕,
故書皆載上滲脾肺之濕,下伐肝腎之邪,其氣先升〔清肺化源〕後降〔下降利水〕;
凡人病因水濕而見氣逆煩滿,心下結痛,呃逆嘔吐,口苦舌乾,水腫淋結,憂恚驚恐,
及小便或澀或多者〔諸病皆從水濕所生而言〕,服此皆能有效。〔故治亦從水濕生義。
〕故入四君,則佐參朮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餘,
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又曰定魄〔肺藏魄〕,
即水去而魄自安之意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濕已消,
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
而口苦舌乾悉去。〔故效亦從水濕既去而見。〕惟水衰精滑,小便不禁,
非由水濕致者切忌,恐其走表洩氣故耳。

{赤苓}
苓有赤白之分,赤入小腸,白入膀胱;白微有補,赤則止瀉濕熱;一氣一血,
自不容混如此。

{茯苓皮}
至皮耑治水腫膚脹,以皮行皮之義。〔凡腫而煩渴,便閉溺赤,屬陽水,有五皮散、
疏鑿飲;不煩渴,大便溏,小便數,不赤,屬陰水,宜實脾飲、疏氣飲。
腰以上腫者宜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以大塊堅白者良。〔係松根靈氣結成。〕惡白蘞,畏地榆、秦艽、龜甲、雄黃,忌醋。

Re: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44
懸壺子
茯苓
味甘,平,無毒。主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止口焦舌乾,利小便。止消渴唾,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魄,養神,不飢,延年。

一名茯菟。

其有抱根者,名茯神。茯神,味甘,平。主辟不祥,治風眩、風虛,五勞、七傷,口干,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乾。(馬間為之使。

案藥名無馬間,或是馬莖,聲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麥門冬共治五臟。

惡白蘞。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虛赤不佳。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又複時燥則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兩三沸,乃切,曝乾。白色者補,赤色者利,世用甚多。

《仙經》服食,亦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靈,和魂而練魄,明竅而益肌,濃腸而開心,調營而理胃,上品仙藥也。善能斷谷不肌。為藥無朽蛀。吾嘗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塊,計應卅許年,而色理無異,明其貞全不朽矣。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仙方唯云茯苓,而無茯神,為治既同,用之亦應無嫌。(《新修》87頁,《大觀》卷十二,《政和》296頁)


本草經集注 南朝‧梁 陶弘景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45
懸壺子
茯苓

【性味】氣味甘、平,無毒。
【功效】主胸脅逆氣,憂志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欬逆口焦舌乾,利
       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神農本草經讀  --- 清  --  陳修園

茯苓

發表於 : 2007-01-04 , 22:46
懸壺子
茯苓
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欬逆、口焦舌乾、
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一名茯菟。生山谷。

戰國秦漢‧佚名(清孫星衍本摘錄)‧‧神農本草經

Re: 茯苓

發表於 : 2010-05-18 , 7:42
懸壺子
茯苓(茯神)
茯苓 ,味甘、淡,氣平,降也,陽中陰也,無毒。有赤、白二種,白者佳,亦可用入心、脾、肺、肝、腎五臟,兼入膀胱、大小腸、膻中、胃經。助陽,利竅通便,不走精氣,利血僅在腰臍,除濕行水,養神益智,生津液,暖脾,去痰火,益肺,和魂練魄,開胃濃腸,卻驚癇,安胎孕,久服耐老延年。
茯神,即 茯苓 之一種。但茯神抱松木之根而生者也,猶有顧本之義,故善補心氣,止恍惚驚悸,尤治善忘,其餘功用,與 茯苓 相同,此二種,利中有補,久暫俱可用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惟輕重之宜分,無損益之可論。或謂汗多而陰虛者宜忌,少用之何損哉。或言小便素利者勿服,恐助燥損陰,微用之何妨。初病與久病相殊,而健脾正宜於久病,何必盡去夫 茯苓 也。丹溪曰∶ 茯苓 有行水之能,久服損人。八味丸用之,亦不過接引諸藥,歸就腎經,去胞中積陳,而以為搬運之功也。夫八味丸有桂、附、熟地、山萸之直入於腎,何藉 茯苓 之引經耶。仲景張夫子用 茯苓 於八味丸中,大有深意。以熟地純陰,而性過於膩滯,雖 澤瀉 利水,熟地之滋潤已足相制,然而 澤瀉 過於利水,未必健脾以去濕。故亦用 茯苓 以佐之,利腰臍而又不走氣,使 澤瀉 亦不過於滲洩,則瀉中有補,助熟地、 山藥 、山茱速於生陰,實非徒為接引而用之也。
或問 茯苓 健脾,而張仲景公用之益腎,意者脾腎同治耶?夫 茯苓 雖亦入脾,而張夫子用之全非取其健脾,止取其益腎耳,夫腎惡燥,而亦惡濕,過燥則水幹,而火易熾,過濕則邪住,而精難生。用 茯苓 於六味丸中,瀉腎中之邪水,以補腎中之真水也,故與健脾之意全不相干,勿認作脾腎同治也。
或問 茯苓 不健脾而益腎,而 茯苓 實健脾之物也,意者腎健而脾亦健乎?夫腎健而脾亦健,此六味湯之功用也。 茯苓 只能益腎以通胃耳,胃為腎之關門,腎氣足而關門旺,不可單歸功於 茯苓 也。然而, 茯苓 之氣實先通於胃。夫 茯苓 下利之物,如何能上行於胃。不知 茯苓 尤通上下之竅,而胃亦是水穀之海,利水而水不入海,將何注乎。故下通膀胱,而上通於胃,胃氣得腎氣之升騰,而胃氣有不更開,飲食有不更進乎。似乎脾健而能容,實亦胃健而能受焉也。
或疑 茯苓 、 澤瀉 ,同是利水之物,而或言過於利水,或言未能健脾,皆是與人相反,謂先生不好奇得乎?曰∶非好奇也。二味實各有功用,不得不分言之耳。 澤瀉 ,瀉之中有補,表其補之功,則其瀉正可用也; 茯苓 ,補中有瀉,論其瀉之益,則其補亦可用也。凡藥有功有過,明辨功過於胸中,自然臨症無差也。
或問六味丸中闡發已盡,不識 茯苓 於前說之外,尚有異論乎?前說不足以盡 茯苓 之義也。
仲景夫子用 茯苓 於六味丸中也,豈特瀉腎中之邪水,以補腎中之真水哉。 茯苓 更能入腎,以通腎中之火氣。腎中火氣,上通胃而下通膀胱二經。苟無腎火之氣以相通,則上水不能入,而下水不能出矣。上水不能入者,非不能飲也,飲水而水之氣不消;下水不能出者,非不能容,而水之氣不洩不消,而水勢必奔迫於中焦,而不能化矣,惟有火氣以相通,而上下之水始周流而無滯。六味補腎中之水,而不補腎中之火,則火不能自通於胃與膀胱矣。得 茯苓 代為宣化,而上下之水得行,何致有不消不洩之慮哉。 茯苓 用之於六味丸中者,尚有如此妙義也。
又問 茯苓 用之於六味丸中,奇義如此,而用之於八味丸中,亦別有意義乎?曰∶有。 茯苓 瀉水,亦能瀉火。瀉水者瀉腎中之邪水,則瀉火者獨不瀉腎中之邪火乎。八味丸用桂、附以補火者,補腎中之真火也。然補腎中之真火,而腎中之邪火不去,則真火不生,反助邪火而上升矣。仲景夫子用 茯苓 於八味丸中,正取其瀉邪火以補真火也。桂、附得 茯苓 之助,無邪火之相干,自然真火之速長。於是火生而脾土得其益,受水穀而能容,胃土得其益,進飲食而無礙,肺氣調,而心氣降、肝氣平矣。
又問 茯苓 用之四君子湯與六君子湯,似非盡利水也,何獨不言其奇乎?夫 茯苓 用之於陰藥之內,可以出奇。 茯苓 用之於陽藥之間,無以顯異,不過佐 人參 、 白朮 ,分消其水濕,以固其脾土而開胃氣也。
又問 茯苓 用之於都氣丸中,亦未見出奇,必得 肉桂 ,而後瀉水,安在入腎氣丸中即能出奇乎?曰∶腎氣丸之妙,全在 茯苓 。 茯苓 利水,人人知之。利水之中,得群陰之助,更能於補水中,以行其利水之權;得二陽之助,更能於補火之中,以全其化水之神。止利其邪水,而不使波濤泛溢,又不損其真水,而轉使熱氣薰蒸,通上下三焦,消內外二濕,皆 茯苓 為君之功也。倘以 茯苓 為臣,而君以熟地,勢必中焦阻滯,水積於皮膚而不得直入於膀胱矣,又何以瀉之哉。
或問夏子益集奇異治病之方,有人十指節斷壞,惟有筋連無節肉,蟲出如燈心,長數寸,遍身綠毛,以 茯苓 、胡 黃連 ,煎飲而愈,豈亦有義乎?曰∶是濕熱出蟲耳。 茯苓 以去濕, 黃連 以解熱,濕熱散而蟲自死矣。惟是蟲身長綠毛,實有秘義。此人必手弄青蛙,戲於池塘之中,綠毛之龜在池內,欲吞之而不可得,故氣沖而手,久之而手爛,得至陰之毒而不散,故皮爛而肉腐,生長蟲綠毛也。惜吾發異議,無人證之耳。
或問今人用 茯苓 ,多用人乳浸泡,久制則白色變紅,其有益於人乎?夫補藥而用 茯苓 者,恐純補之臟滯,故用之通達,使於瀉之中,以助其補之力也,若過用乳製,則通利之性全失,一味呆補,反不能佐補藥以成功。此近人不知用藥之功,而妄為製變,不可以為法也。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