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脾湯
發表於 : 2006-02-25 , 9:55
歸脾湯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歸脾湯(補養之劑)
總 結:引血歸脾
編 號:030
組 成: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生薑
、大棗
主 治:1.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健忘,驚悸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
2.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人經帶。
歸 經:手少陰足太陰藥
方 義:1.血不歸脾則妄行,參、朮、黃耆、甘草之甘溫--所以補脾。
2.茯神、遠志、棗仁、龍眼之甘溫酸苦--所以補心,心者脾之母也。
3.當歸--滋陰而養血。
4.木香--行氣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滯,又以助參、耆而補氣。
氣壯則能攝血,血自歸經,而諸證悉除矣。
煎服法:薑、棗煎。
歸脾湯(補養之劑)
總 結:引血歸脾
編 號:030
組 成: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生薑
、大棗
主 治:1.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健忘,驚悸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
2.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人經帶。
歸 經:手少陰足太陰藥
方 義:1.血不歸脾則妄行,參、朮、黃耆、甘草之甘溫--所以補脾。
2.茯神、遠志、棗仁、龍眼之甘溫酸苦--所以補心,心者脾之母也。
3.當歸--滋陰而養血。
4.木香--行氣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滯,又以助參、耆而補氣。
氣壯則能攝血,血自歸經,而諸證悉除矣。
煎服法:薑、棗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