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耳鳴不就醫恐失聰 服藥減壓飲食控制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長期耳鳴不就醫恐失聰 服藥減壓飲食控制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長期耳鳴不就醫恐失聰 服藥減壓飲食控制
中廣
李書璇報導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耳鳴的困擾,許多人忽略不就醫,醫師表示耳鳴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從初期的細小的蟬叫聲,變成24小時持續存在的大鼾聲,甚至到最後造成失聰;因此有耳鳴症狀要儘早就醫,並調整生活步調和控制飲食;醫師也說治療耳鳴必須多管齊下耐心治療,治癒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一名住在北縣土城,長期受耳鳴所困擾的50歲男性副教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喪失聽力,在拖延6年換了8副助聽器都沒效之後,他才決定求助於醫師,在醫師以神經營養與血液暢通藥物治療下,才得以恢復聽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耳鳴病人有年輕化的現象,而所謂的耳鳴內耳中風,起因於蝸牛體內神經病變,成因如長期身處高分貝噪音環境、或是飲食失調,攝取過多鹽份導致內耳淋巴管水腫等等,都是可能造成耳鳴的因素,患者若不積極治療,甚至可能耳聾,也可能導致精神疾病。除了就醫治療,李宏信也提醒耳鳴患者可以多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E,以及鋅等可以預防老化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上也應調整生活步調,減輕工作壓力搭配飲食控制,不要吃太鹹,更不能酗酒,這樣在治療上才能事半功倍。

李宏信提醒,治療耳鳴可能需費時半年到1年不等,而且在初期就應該盡速治療;而由於目前國內針對耳鳴研究的資料並不多,他也將數十年來針對耳鳴的研究集結為耳鳴專刊,希望讓更多耳鳴患者可以有參考資訊,他也表示將在20號舉辦「常見引發耳鳴因素健康公益講座」,歡迎想要了解耳鳴資訊的民眾前來聆聽。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長期耳鳴不就醫恐失聰 服藥減壓飲食控制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耳鳴的發生率男性高於女性
中時健康
湯惠玲/台北報導



「一身處安靜或密閉場所,就感覺耳朵有聲音......」王先生表示,剛開始小聲,時有時無,所以也沒有特別去注意,但隨著年紀增加,耳鳴隨之惡化,有時聲音會突然變得很大聲或有高音尖叫聲,使人難過,幾乎無法承受。

根據統計發現,耳鳴的發生率男性高於女性,平均65歲至74歲的男性耳鳴族群,約有12%的聽力會受到影響,且因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體內血管收縮不正常,血液循環不暢通,引發內耳淋巴積水,造成內耳神經遭破壞、神經元消失等病症,而提高罹患耳鳴的機率,也造成耳鳴病人年輕化的現象,若不及早治療甚至可能造成失聰。

面對此現象,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為了讓患者能對耳鳴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特將數十年來,報章雜誌曾報導過之正確衛教之耳鳴文章集結成冊,期盼透過此期刊,讓患者得到最完整的耳鳴知識。

由於目前耳鳴的主要成因,仍有待商榷,因透過內耳病理解剖切片等檢查,都仍找不出原因。而耳鳴依病情程度,可能從初期的輕柔的蟬叫聲,變成24小時持續存在的耳鳴聲,甚至是尖叫,往往令人不堪其擾,不僅影響聽力,若不積極治療,甚至可能失聽耳聾,也可能導致精神疾病產生,引發不幸悲劇,例如:畫家梵谷就是一例。

李宏信建議,耳鳴患者可多多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E,以及鋅,這些可以預防老化的營養素,並提醒治療耳鳴可能需費時半年至一年不等的時間,患者需要有長期治療的耐心,若已有耳鳴現象,則應盡速就醫接受治療,順利擺脫耳內開「轟趴」的困擾。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