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慢性每日頭痛 別再強忍了
高春得(衛生署台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案例】65歲的曾先生從年輕時就有頭痛,近年來更是加劇,常需要靠止痛藥或感冒藥水才能稍微緩解,而且幾乎每天都會發作,最近一個多月來止痛藥越吃越重,因而向神經內科求診。40歲的楊小姐近幾週常有劇烈頭痛,且伴隨噁心而到急診室報到,但經過斷層掃描和其他抽血檢查後,結果皆正常,醫師建議她到神經內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90%以上的人一輩子至少有過一次以上頭痛;大部分頭痛並不需看醫生,如果看醫生,有經驗的醫師可以從每位患者頭痛的特徵與臨床神經學檢查,只有極極少數的病人之頭痛是因腦部有病灶所造成。若一個月中半個月以上或一周內三天都有頭痛,且每次頭痛超過四小時以上,這種頭痛稱為「慢性每日頭痛」。
調查發現有2%至3%的人有慢性每日頭痛的問題,他們不是在各醫院診所求診,就是終日與止痛藥物為伍。至於造成「慢性每日頭痛」的原因,目前已知包括藥物、情緒、荷爾蒙、感染、頭部外傷等都有可能,其中尤以藥物濫用最常見,尤其是止痛藥,或治療偏頭痛的藥物麥角鹼。
頭痛到神經內科就診的目的並不單是排除腦部裡面長東西,然後回去繼續服止痛藥和藥水,這樣問題並沒有解決。頭痛是可以治療的,90%以上的頭痛能被控制得很好,不僅可迅速減輕頭痛,且大大降低發作的次數。
「慢性每日頭痛」的治療,首先患者應將發病情形與服用過的藥物詳細告知醫師,並接受詳細的神經學檢查。醫師再決定病人是否需要接受更進一步檢查,包括腦部斷層掃瞄、磁振造影或腰椎穿刺等等。然後病患在醫師的協助下的患者可獲得很大的改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地在門診「停藥」,若失敗了,停藥後,尤其是停止這些止痛藥與藥水,同時須服用一陣子預防頭痛的藥物,大多數有些病人需要三至五天的住院「去毒」治療,在一些藥物的幫助下「停藥」。
一週頭痛或吃止痛藥超過三天,就該就醫治療,否則可能轉變為慢性每日頭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