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亞洲有愈來愈多人成為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在北京舉行的第19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上表示,以中國大陸來看,就各有1.6億高血壓患者和高血脂症患者,其中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間的共病效應密不可分,近年來即便高血壓藥物的重要研究目標放在「保護心血管」上,但近日發表的「ONTARGET」、「TRANSCEND」亞洲結果都證明,某些種類高血壓藥物有心血管保護效果。
服藥後控制率明顯提高
劉力生教授說明,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造成的心血管風險很大,從過去10年中國境內調查可看出,這些疾病控制率很差,以高血壓為例,知道要就醫的控制率從10年前只佔高血壓患者約5%,近幾年只提高到約8%,欣慰的是只要藥物治療,有效控制比例提高很多,像浙江省控制率有68%。
劉力生教授強調,明年的高血壓治療指引,會將今年高血壓藥物保護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結果納入參考,並考慮亞洲人的咳嗽副作用,尤其是比較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張力素第二型拮抗劑(ARB)。
年輕男以不穩定心絞痛表現
另外,此次大會裡也有一項「40歲以下男性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分析」,發現40歲以下男性冠心病與家族史、抽菸、總膽固醇指數高有顯著相關性。年輕男性的冠心病發生多以不穩定型心絞痛較多見,且最常發生冠狀動脈病變是以左前降支最明顯,提供定期檢查目標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