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馮惠宜/台中報導
「血管環」是一種先天心血管畸型,中山附醫小兒外科醫師郭樹民表示,人體心臟有兩大連外大血管,一是主動脈,另一則為肺動脈,如出現畸型,大多數無症狀,但也有的患者會出現血管後方的氣管及食道的壓迫,造成呼吸或吞嚥困難。
依類型來看,血管環分為五種類型,分別依心臟主動脈和血管、氣管的相對位置做劃分,有的是雙主動脈弓環抱氣管與食道,有的則是主動脈逆向,造成氣管、食道壓迫,類型錯綜複雜,一般要有經驗和警覺的醫師才能從心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端倪。
症狀方面,則依壓迫氣管、食道的嚴重性,有分吞嚥型與呼吸道型兩種,但仔細觀察多數患者會合併出現。
陳豐霖提醒,部份患者血管、氣管壓迫嚴重,新生兒期、幼年期即出現臨床症狀,如反覆呼吸道感染,易溢奶,甚或容易嗆到,都是這種症狀的表現;但部分患者的血管環是進行式的發展,會隨著成長,血管、氣管長大,壓迫愈來愈嚴重,症狀才會出現,因而只要被診斷出有血管環的患者,如採保守治療,應該要定期回診觀察,以防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