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盛傳深海魚油能降低三酸甘油脂、降血壓、抗憂鬱症,預防老年癡呆症、甚至是抗癌,將深海魚油說得跟萬靈丹一樣,但深海魚油真有這麼神奇嗎?消基會表示,深海魚油是食品的補充物,並非藥品,提醒消費者勿輕信廣告內容,與其花大錢吃健康食品,不如從天然食材攝取較有保障。
消基會表示,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中提煉出來、製成膠囊,依魚的種類不同、萃取的部位不同,含有不等的EPA和DHA兩種不飽和脂肪酸;EPA可改善三酸甘油脂、防止血管及動脈硬化,DHA是構成腦細胞的重要成分,對視覺細胞也有益處。
目前經醫學上確認魚油具有降低三酸甘油脂、抑制血栓形成、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不過,市面上部分業者所宣稱調節免疫力、降低胰導素,適合糖尿病人服用、調整免疫力(針對過敏者),甚至有些業者宣稱有抗憂鬱症、老年癡呆、抗癌等功能,消費者則應先持保留態度。
而懷孕婦女常會擔心魚類中含有重金屬汞,影響胎兒健康,而希望藉由吃魚油攝取EPA及DHA,消基會表示,由於懷孕期間食用魚油的安全性尚未確立,建議準媽媽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較為恰當,若一定要服用,還是先詢問醫生。
此外,由於魚油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容易氧化,造成自由基的產生,而過多自由基除了會引起脂質代謝的異常,容易引起免疫系統的異常,也會引起動脈硬化,甚至誘發癌症,因此攝食魚油膠囊時要非常小心;老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適度食用,但單服用魚油膠囊,建議一天不超過2.5 g。
不過,並不鼓勵年紀輕輕就吃健康食品,年輕人應從天然水產食品來攝取EPA及DHA,而對水產食品過敏者也不建議食用,另外,正在服用阿斯匹靈、降血脂藥物及凝血功能不全者(血友病患者)也不適合食用魚油。
藥補不如食補,與其花大錢吃健康食品,不如從天然食材攝取較有保障,消基會建議消費者,沙丁魚、鯖魚、鮪魚、鮭魚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素食者不能吃魚又不想吃魚油,則可以「紫蘇」代替。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