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脾虛還是脾虛肝鬱?
發表於 : 2009-01-12 , 21:58
肝鬱脾虛還是脾虛肝鬱? 作者:陳建元
逍遙散大家都知道是治療肝鬱脾虛調和肝脾的常用方劑
柴胡、白芍,當歸這組藥是用以調血柔肝的
炙甘草、白朮、茯苓這組藥是用以補脾去脾濕的
一般而言,如果確實有肝鬱脾虛的證型,用了會有效果
但臨床上用了效果不明顯的人也大有人在,為什麼呢?
原因出在於固定套方用藥
沒有更進一步作出更細緻的辨證。
要能提高療效,就必須再更進一步的分析
分析出到底是肝鬱脾虛的比例重;還是脾虛肝鬱的比例重?
而不是把兩組藥物當作5:5的比例來下藥
如果肝脾脈皆偏沈弦,很明顯的這是因為肝鬱而來導致脾虛,所以調血柔肝藥比補脾去脾濕藥的比例應該為7:3。
如果肝脾脈皆偏滑緩,很明顯的這是因為脾虛濕勝而來導致肝鬱,所以調血柔肝藥比補脾去脾濕藥的比例應該為3:7。
要如此的做出更細緻的辨證,療效才能提高。
再探討下去,如果患者的脾部脈象是緩脈並不明顯而是虛脈比較明顯
這就是代表患者的脾部雖然有虛損,但是濕氣卻不盛,所以炙甘草、白朮、茯苓這組補脾去脾濕藥亦應調整
要將會利水的白朮、茯苓去掉;換成單純補脾的黃耆、黨參,並稍加山查以助消化
這樣的作法叫做變外之變法
是又更進一步的精細辨證。
【少量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大量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轉貼自【藥王脈學講壇】http://tw.myblog.yahoo.com/1900-1900
逍遙散大家都知道是治療肝鬱脾虛調和肝脾的常用方劑
柴胡、白芍,當歸這組藥是用以調血柔肝的
炙甘草、白朮、茯苓這組藥是用以補脾去脾濕的
一般而言,如果確實有肝鬱脾虛的證型,用了會有效果
但臨床上用了效果不明顯的人也大有人在,為什麼呢?
原因出在於固定套方用藥
沒有更進一步作出更細緻的辨證。
要能提高療效,就必須再更進一步的分析
分析出到底是肝鬱脾虛的比例重;還是脾虛肝鬱的比例重?
而不是把兩組藥物當作5:5的比例來下藥
如果肝脾脈皆偏沈弦,很明顯的這是因為肝鬱而來導致脾虛,所以調血柔肝藥比補脾去脾濕藥的比例應該為7:3。
如果肝脾脈皆偏滑緩,很明顯的這是因為脾虛濕勝而來導致肝鬱,所以調血柔肝藥比補脾去脾濕藥的比例應該為3:7。
要如此的做出更細緻的辨證,療效才能提高。
再探討下去,如果患者的脾部脈象是緩脈並不明顯而是虛脈比較明顯
這就是代表患者的脾部雖然有虛損,但是濕氣卻不盛,所以炙甘草、白朮、茯苓這組補脾去脾濕藥亦應調整
要將會利水的白朮、茯苓去掉;換成單純補脾的黃耆、黨參,並稍加山查以助消化
這樣的作法叫做變外之變法
是又更進一步的精細辨證。
【少量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大量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轉貼自【藥王脈學講壇】http://tw.myblog.yahoo.com/19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