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眼歪嘴斜 顏面神經麻痺
林志勝(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顏面神經是顱神經中的第七支,主掌臉部表情包括微笑、抿嘴、閉眼、皺眉等肌肉收縮,及眼淚、口水的分泌與舌頭前2/3的味覺,它還負責保護聽覺不要受到突然很大聲音的傷害。顏面神經麻痺發生常是急性的,早上起床時突然發現,或症狀在幾個小時內逐漸產生;外表看起來臉歪嘴斜,流眼淚或眼睛乾澀、喝水從嘴角流出等症狀,但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都正常。
顏面神經麻痺的病因到目前為止並不是很確定,但有報告指出,60%以上的顏面神經麻痺是由第一型單純庖疹病毒所引起,病人可能因為感冒、熬夜等因素導致抵抗力減弱,而使得病毒的活性大增,攻擊顏面神經而產生發炎反應,而季節交替時最容易發生。
大部分的顏面神經麻痺可以自然痊癒,發炎較輕的病人大約在急性發炎過後兩週就開始逐漸恢復,整個恢復期可能持續三個月以上,部分病人顏面神經受到太嚴重的破壞,超過三個月還無法復原,神經纖維必須重新再生,就很有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日後臉部肌肉會不自主抽動或痙攣、吃東西就流眼淚等神經搭錯線的現象。另外有更少數的病人神經再生不完全,永遠留下臉歪嘴斜的症狀。
雖然80%顏面神經麻痺可以自然痊癒,但神經科醫師主張對所有的顏面神經麻痺病人給予藥物治療。治療的主要原則是以藥物降低神經的發炎反應,減少水腫的程度,降低神經受破壞。通常在發病第一天就開始接受治療的病人,恢復得最好,所以一旦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應該要盡快就醫。
除了針對神經的治療外,因為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眼睛無法閉合,眼角膜容易乾燥導致角膜炎,嚴重者甚至會失明,所以要採取保護眼睛的措施,包括使用人工淚液、上眼藥膏、使用眼罩、晚上用膠布貼住眼睛等。如果食物會卡在牙齒與臉頰間,則要注意口腔清潔,以免造成蛀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