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16日電)
台灣四季如夏,一年當中都能看到流行性角結膜炎病患。衛生署台南醫院表示,流行性角結膜炎傳染力特強,從潛伏期到恢復期都有傳染力,往往一人得病眾人奉陪,預防重於治療。
衛生署台南醫院眼科主任陳貞夙指出,流行性角結膜炎多由第八型腺病毒引起,屬接觸傳染,一旦被傳染,潛伏期約4天至7天,病程快速,往往睡覺前眼睛有輕微異狀,隔天就睜不開,眼皮浮腫、結膜充血、流淚、怕光、疼痛、有嚴重異物感。
流行性角結膜炎通常1個眼睛先發作,1天、2天後另1個眼睛跟著發作,常伴隨耳前淋巴腺腫大,若是嬰幼兒被感染,病狀更嚴重,且常在結膜上長一層「偽膜」,治療時必須清除,否則會留下疤痕。
流行性角結膜炎沒有特效藥,即使不治療,10天至14天後也會痊癒。但病情高峰期時,眼睛會非常不舒服,也怕有併發症發生,醫師通常會給予類固醇及抗生素眼藥來減輕症狀,預防2次細菌感染。
單純的流行性角結膜炎不影響視力,但約1/3病人在1星期後病情稍微緩解時,發生點狀表層角膜炎,產生視力模糊、光暈、怕光的症狀,若合併角膜炎,病程往往會拉長至數週,甚至2年才完全痊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