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思潔、黃旭昇台北縣8日電)
幼童先天視障,容易從外貌及檢測察覺;後天視障,家長可要多費心。台北縣愛明中心主任廖美枝說,可觀察幼童反應及行動,有異狀應就醫檢測,把握3歲早療黃金期。
廖美枝今天表示,除非自行到醫院檢測,否則孩童直到上幼兒園、托兒所,由學校健康檢查才發覺視覺有異時,幼童已經5、6歲,超過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
她說,家長可透過外表觀察幼童有無斜視,也可以呼叫幼童看某一定點,拿某一物件,觀察幼童是否用眼睛看,以及是否用「視覺」而不是用「觸覺」拿物品。
廖美枝表示,幼童的視網膜、視神經尚未定型,還有發育可能。一般而言,若能在3歲前針對視障幼童早期尋求專業機構協助,並接受感官、視知覺等訓練,可讓視障幼童視覺進步,並及早適應生活。98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