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虹彩炎》虹彩炎 眼睛瞳孔發炎所致

發表於 : 2010-01-27 , 14:03
MissC
《虹彩炎》虹彩炎 眼睛瞳孔發炎所致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虹彩炎與自體免疫系統有關,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虹彩炎與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較會有關聯。


虹彩炎是因為眼睛的瞳孔發炎所致,一般來說,會出現怕光、視力模糊、眼壓高、眼紅等情形。治療上,一般都以治療該自體免疫疾病為主;若是眼壓高者則會使用降眼壓的藥水;嚴重發炎者,則會使用類固醇。


該疾病通常容易復發,但可在短時間內獲得有效控制。徐醫師表示,若不斷復發,長久下來易有青光眼、白內障。這是因為眼睛的排水系統受損,導致眼壓愈來愈高;或是水晶體變混濁所致。


目前全台灣約有3%的人有虹彩炎,而虹彩炎又分為前房虹彩炎及後房虹彩炎,通常以前房虹彩炎居多。徐主任表示,這是因為身體內有HLAB27抗原,才會有紅彩炎,患者通常會因為出現紅、脹、痛、視力模糊時才就醫。


通常都是單眼輪流發作,鮮少雙眼一同發作,徐主任表示,若是早期發現,且無發炎細胞的話,大約治療一至二周;若有蓄膿,導致白血球跑出來或是白血球沉澱〈會出現一條一條的〉,則需口服類固醇。治療原則維,快速壓制,慢慢停藥,不可一下停藥,否則容易復發。


另,後房虹彩炎有些為病毒性所致,因化療時會給予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而使病毒藉機侵入所致。


io:

Re: 《虹彩炎》虹彩炎 眼睛瞳孔發炎所致

發表於 : 2010-01-27 , 14:04
MissC
《虹彩炎》復發率高 作息要正常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如果平時眼睛沒有畏光問題,突然出現畏光,或全身倦怠,眼睛紅紅的,小心罹患虹彩炎。振興醫院眼科主任陳怡均表示,虹彩炎的症狀包括眼白紅紅的、眼睛畏光、視力模糊等,有時虹彩炎也會引發青光眼,患者可能有頭昏等症狀,這種疾病可大可小,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在短時間內導致失明,使用藥物約一星期就能好轉,因此務必盡速就醫。


有些患者感染病毒後,也會有全身倦怠等感冒症狀,病毒進入虹膜,眼睛也跟著受害。陳怡均主任解釋,所謂虹彩炎也稱為虹膜炎,虹膜發炎後,發炎症狀也可能往後延伸,引起葡萄膜炎,大多為自體免疫疾病或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以皰疹病毒最常見。


治療時,要先了解病因,或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就要使用類固醇、抗代謝作用藥物加以治療,若是病毒引發疾病,在治療前需要先抽血檢查病毒抗原,根據不同病毒類型使用抗病毒藥物。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陳怡均主任表示,像糖尿病或免疫力較為脆弱的患者容易產生病毒感染,或者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患者,都要特別留意虹彩炎威脅。有時病毒潛伏於體內,患者若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過大,很容易誘發病毒作亂,部分患者可能快要有發炎反應,又長時間看電視,眼睛過於疲勞,累積大量乳酸,就好像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般,也會助長虹彩炎發炎症狀。


陳怡均主任強調,虹彩炎復發機率高,因此患者一定保持作息、飲食正常,減少生活壓力,才能減少虹彩炎復發機率。另外,戴隱形眼鏡的人一旦得虹彩炎,也最好不要再戴隱形眼鏡,因為虹膜離角膜很近,擔心隱形眼鏡可能讓虹彩炎發炎現象蔓延至角膜,治療上將更棘手。


io:

Re: 《虹彩炎》虹彩炎 眼睛瞳孔發炎所致

發表於 : 2010-01-27 , 14:05
MissC
《虹彩炎_中醫觀點》虹彩炎確因不明 主為自體免疫出問題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當眼睛虹膜及睫狀體發炎時就表示罹患虹彩炎,但確切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翁瑞文醫師表示,引起虹彩炎最主要是患者自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僵直性脊椎炎也容易誘發,患者的眼睛往往容易畏光、脹痛、眼壓升高,嚴重者甚至還可能會失明,民眾不可不慎!


翁醫師指出,日前就遇到一名四十多歲的李先生前來求診,這位賣早餐的李先生因為感覺眼睛不舒服、畏光、腫脹及流眼淚,只要太過勞累就發作,所以就到眼科診所進行治療,經診斷後確定為虹彩炎,眼科醫師就給予散瞳劑、類固醇等藥物,結果症狀遲遲無法改善,眼壓一直無法降下來,後來只好改找中醫師診治。


翁瑞文醫師進一步指出,治療這種病症可採放血、中藥調理的方式處理,可在耳尖穴部位用針點刺進行放血,耳尖穴位在耳朵頂端,把耳朵往前摺起來的尖點即是,放血後,患者眼壓下降,同時畏光、腫脹等不適症也獲得改善,之後輔以中藥調理即可。


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跟肝有關,治療虹彩炎宜養肝血、瀉肝熱,適合用小柴胡湯等處方,加上李先生有經常熬夜的習慣,以致於肝火及胃火旺盛,因此使用竹葉石膏湯以便清涼解熱,益氣生津,進而清除中上焦的火,並視症狀加減使用單味藥如密蒙花能潤肝燥,明眼目,草決明能清肝益腎,祛風明目,木賊可退眼翳,疏風散熱,茺蔚子能涼肝,活血明目等。


預防保健方面,建議患者應避免肝火、胃火上升,針對肝火,生活上宜早睡早起,把心情放輕鬆,胃火部份則著重在飲食上,民眾應少吃油炸、燒烤、刺激性、燥熱或容易上火的食物。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