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央說,在香港住久了,深明「樓」的重要,「房地產叫real estates,real的意思就是可以傳給下一代。」因此無論香港或內地,她都將閒錢投資了]物業
劉央現居於中半山]雅賓利大廈一個3500呎單位,乃是在2007年初時以6200萬元現金買入,不久「港股直通車」公布,「3個月後,同一個經紀找我老公問,有人開8500萬想買」。現在單位已升值至逾億元。
另外,她也在內地投資物業,在上海、北京等地擁有的5套別墅或複式單位,在5年間升值了超過3.5倍。看來,劉央投資物業的回報,可能較從股市的獲得的回報還高。
劉央自言她的「嗜好」是賺錢,從工作到愛好,賺錢已幾成了她的「使命」,血液裏早已流著渴望賺錢的基因,「賺錢特別刺激,特有成就感,賺得多,美、滿足。」對於同樣崇拜創造財富的香港,劉央說,「我在香港真好,如魚得水」。
說回劉央在08年時「大挫折」,她管理的基金在08年由高位勁跌67%,原因是太早平掉空倉。「08年6月,油價有一天急跌,有個猶太人家族,是我的長期客戶,跟我說油價還要上200美元(一桶)的。我信了他,把我的國指期貨空倉全平掉了。」結果由6月至10月,國指愈跌愈有,令基金損失纍纍。
劉央認為,她當時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是沾手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在這個個案中便是油價;
第二是太過相信別人,把風險管理的工作全交給一個助手;
第三是未認清楚國際形勢。
其實,一般人投資樓市,也可從劉央的犯錯得到借鑑﹕不要投資不熟識的物業類型和物業市場;要自己把好關,風險由自己負責;除本地樓市和經濟外,對外圍經濟、利率等,也要好好把握。
劉央又表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基金經理,要「相當努力,非常勤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要成為成功的物業投資者,又何嘗不是?
轉載自: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m/pb3.c ... ba01/1.txt
+++++++++++++++++++++
十分同意~大家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