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囊撮要
發表於 : 2010-04-25 , 9:01
<篇名>絳囊撮要
書名:絳囊撮要
作者:雲川道人
朝代:清
年份:西元1644年-1911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物何靈。人為靈。靈何寄。寄一耳。耳也者。自後天而紐合先天者也。先天以靈明為主。
後天以血氣為用。用不流行。則靈明且為之窒塞。用是軒岐家閔焉。以為先天不立。皆由后
天
而瓊芝瑤草。又非人間可以猝得。不得已而思其次。有借樹根草皮為生活計者。夫樹根草皮
。得天地之靈秀而毓。只是一樹根一性味。一草皮一性味。不善用之。非失之剛即失之柔。
善用之則剛者濟之以柔。柔者濟之以剛。有不得正平而與彼更生者。未之前聞也。作是說于
萍翠山房。山房中有客聞而善之曰。然則如何而可得正平之良劑乎。予曰。是不難。語雲藥
雖出于醫手。方多傳于古人。只取軒岐家已經經驗于世者。遍告同人。豈不一舉而萬善駢臻
客即應聲曰是是。于是向絳囊中取撮要一冊以授客。客受而懷之。懷之也何居。曰將以問
世也
\x乾隆九年歲次甲子仲夏之月十有三日雲川道人識\x
<目錄>內科
<篇名>牛膽星丸
內容:治一切厥逆。猝不省事。口流涎沫。手足拳攣諸症。
陳極牛膽星(一兩五錢) 天竺黃(一兩) 白芥子(五錢) 香犀角尖(一兩) 羚
羊角尖
(一兩)
共為細末。用陳米飲湯為丸。如椒目大。每服二十一粒。老弱減去十粒。用開水送。
<目錄>內科
<篇名>牛黃清心丸
內容:專治痰厥。昏暈不醒。口噤痰喘。及小兒驚風發搐。五癇等症。
陳膽星(一兩薑汁炒) 白附子(一兩煨) 鬱金(五錢) 川烏(一兩面包煨) 半
夏(一兩
皂莢
上五味研細。用臘月黃牛膽三個取汁和藥。仍入膽內。扎口掛風檐下。次年取膽內藥。
每藥一兩四錢重。加度過芒硝 水飛辰砂。 硼砂(各一錢) 冰片 麝香(各一分) 照
分發
就。
(附合牛膽星法 臘月用黃牛膽取出汁配入天南星 川貝母等分極細末將汁拌勻仍入膽
殼內
檐下
<目錄>內科
<篇名>艾灸法
內容:治一切中風。中痰。中寒。中惡。神驗無比。
將兩手中指對合。以繩縛定。用艾丸灸兩指中間。三四壯即愈。再灸百會穴(在頭頂中
心)。
中脘穴(臍上四寸)氣海穴(臍下一寸五分)凡灸取寸法。量男左女右。手中指中一節
橫紋
處。
<目錄>內科
<篇名>吳茱萸熨
內容: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
吳茱萸(一升)
酒拌濕絹袋二個。分貯包蒸極熱。互熨心胸及足心。候氣透痛即止。
<目錄>內科
<篇名>蔥薑熨
內容:治傷寒結胸
蔥薑(不拘多少) 搗爛炒熱。布包頻換。熨胸甚效。
<目錄>內科
<篇名>七鮮湯
內容:治時疾厥逆。
鮮藿香(一錢五分) 鮮首烏(一錢五分) 鮮荷葉邊(三錢) 鮮生地(五錢) 鮮
佩蘭葉
(一錢
上藥和勻。打汁濾清。用溫開水沖服。
<目錄>內科
<篇名>辰砂益元散
內容:治一切中暑熱之聖藥。
滑石(六錢水飛) 生甘草(一錢) 辰砂(五分)
研極細末。用冷水或冷鮮藿香湯。調服即安。
<目錄>內科
<篇名>四汁散
內容:治痰火
天花粉(一斤) 用梨汁 薑汁 蘿卜汁 竹瀝(各一鐘)
次第拌晒干為末。每服一錢好茶下。
<目錄>內科
<篇名>咳嗽神方
內容:桔梗(六分) 川貝母(一錢) 白菊花(七朵) 水梨肉(五錢連皮)
日泡湯服即愈。
<目錄>內科
<篇名>痰哮方
內容:川楝子(一兩) 江枳實(五錢) 製香附(一兩) 生牡蠣(七錢) 生地栗(一兩)
方青鹽
(三
水泛為丸。每朝開水。送三四錢。
<目錄>內科
<篇名>治瘧方
內容:真川貝母(六錢去心研極細末) 半夏(四錢研細末炒微黃)
須于五月五日午時虔合。瓷瓶收貯。每服一分五厘。薑汁兩三匙。拌。隔水燉熱。瘧來
前一
<目錄>內科
<篇名>三日瘧方
內容:鱉甲(炙灰) 青蒿(等分) 每服三錢。或酒或茶。清晨送下。
<目錄>內科
<篇名>治瘧初起方
內容:平胃消痰。理氣除濕。輕者二三劑即愈。如稍減未全愈。接服第二方。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礬製) 茯苓(一錢五分) 威靈仙(一錢五分) 蒼
術
(一錢
錢) 檳
榔(八
井水河水對半煎服。如頭痛加白芷一錢。
第二方 虛實得宜。即極弱之人。數劑后即愈。
何首烏(四錢生用) 廣皮(一錢) 柴胡(八分) 茯苓 黃芩 白朮(炒) 威靈
仙鱉甲
(各
井水河水各半。煎滾加酒(半鐘)再煎滾服。
<目錄>內科
<篇名>治白痢方
內容:橘餅(一只切碎) 黃糖(三錢) 普洱茶(一兩) 水薑(五錢) 白糖(三錢)
煎湯當茶服愈。紅痢不宜。
<目錄>內科
<篇名>參香丸
內容:治紅白痢極效。
苦參(六錢) 木香(四錢忌火) 甘草(五錢)
為末飯搗丸。重一錢。
紅痢甘草湯下。 白痢薑湯下。 紅白痢米湯下。 噤口痢砂仁連肉湯下。 水瀉豬苓
澤瀉
<目錄>內科
<篇名>晨瀉散
內容:治老人脾虛。五更泄瀉。其效如神。
老黃米(三合炒) 蓮肉(二兩) 白朮 干薑(各二錢) 木香(一錢) 沙糖(一
兩)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
<目錄>內科
<篇名>霍亂絞腸痧方
內容:服此方者。先宜按穴刮透。
明礬末(二三錢) 水調服立效。
<目錄>內科
<篇名>香圓丸
內容:治一切氣逆。不進飲食。或即嘔噦神方。
陳極香圓皮(二兩) 真川貝(三兩去心) 炒黑當歸(一兩五錢) 白通草(一兩或烘
或晒)
甜
共為細末煎濃。白檀香水泛為丸。如梧子大。每服開水送三錢。大虛者酌用。
<目錄>內科
<篇名>柿餅飯
內容:治反胃神方。有人三世死于反胃者。得此方愈。
柿餅切細。雜干飯內。同蒸食。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久服自愈。
<目錄>內科
<篇名>甘露湯
內容:專治反胃噎隔。朝食暮吐。曰反胃。須臾即吐。曰噎。良久吐出。曰隔。
干餳糖(六兩在糖坊中賣頭榨者) 生薑(四兩) 二味和勻搗爛。作餅焙干。加炙甘
草(二
兩)。同研為末。每服二錢。用沸湯入鹽少許。調服甚效。常服之快利胸膈。調養脾胃。能
進飲食。
<目錄>內科
<篇名>反胃簡易方
內容:甘蔗汁(二碗) 薑汁(一碗) 和勻溫熱。隨意飲之。每日三次。則吐自止。
<目錄>內科
<篇名>消痞神膏
內容:治積年惡痞。至重貼兩張可消。
密陀僧(六兩) 阿魏(五錢) 羌活 水紅花子(各一兩) 穿山甲(三錢) 香油
(斤許)
火候照常熬膏法。膏成時下麝香一錢。用布照痞大小攤貼。
<目錄>內科
<篇名>雞金散
內容:治臌脹如神。
雞內金(一具) 沉香 砂仁(各三錢) 陳香櫞(五錢去核)
共為末。每服一錢五分。薑湯下。
<目錄>內科
<篇名>水臌方
內容:地枯蔞(即蘿卜) 生于術(各等分) 煎湯服。
<目錄>內科
<篇名>蟾砂散
內容:治氣臌神方。
大蟾蟆(一個) 砂仁(不拘多少)
為末。將砂仁裝入蟆內令滿。縫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 紅。候冷。將蟆研末。作三
服。
此方殺生救命。不可輕用。不得已用之。須立愿多放生命為是。
<目錄>內科
<篇名>葫蘆散
內容:治腹脹黃腫。
切頸葫蘆(連子燒存性) 為末。每服一個。食前溫酒下。或白湯下。十余日見效。
<目錄>內科
<篇名>獨妙丹
內容:治黃膽奇方。
毛腳芹(搗爛) 涂男左女右臂大肉上。用蜆子殼蓋定。絹扎牢。起小泡即愈。忌食發
物
大葷
<目錄>內科
<篇名>茵陳菜
內容:治疸聖藥。
茵陳蒿 或作菜。或作羹。或蒸麥飯。日日食之。三五日愈。 茵陳新者切細。干者為
末。
<目錄>內科
<篇名>輪回酒
內容:專治吐血不止。
用足紋銀約五六錢重。放碗底。早起小便。如色黃者不可用。先吃白糖湯一碗。少頃便
成純
愈后
<目錄>內科
<篇名>吐血除根奇方
內容:真童子雞(一只男用雌女用雄)先擇無人走動處。掘一地潭。用竹刀將雞在潭內殺之。
血
滴潭
干布
一個
許取
永
<目錄>內科
<篇名>白鳳膏
內容:治久虛發熱。咳嗽吐痰咳血。火乘金位者。
黑嘴白鴨(一只) 取血入溫酒量飲。使直入肺金。以潤補之。將鴨干 去毛。脅下開
竅。
去
將
陳煮酒一瓶。作三次。添入以干為度。取起食鴨及棗。或搗丸服。
<目錄>內科
<篇名>烏雞丸
內容:治男婦。血氣虛勞。咳嗽吐血。骨蒸潮熱。夢遺失精。赤白帶下。
人參(三兩或以西黨參四兩代之亦可) 大生地(三兩忌鐵酒炒) 大熟地(三兩忌鐵
酒炒)
青
黑) 枸杞
子
(一兩五
錢
兩)
上藥如法製好。磨為細末。用白毛烏骨雞(一只男用雌女用雄約重一斤外者)。悶絕去
毛。
竹
雞湯
<目錄>內科
<篇名>血余散
內容:治血症妙藥。
少壯人頭發(水洗淨晒干火燒熄存性) 絹包煎湯服之。
<目錄>內科
<篇名>治鼻血不止方
內容:用煮酒頓熱。將兩足浸入。俟溫洗之。即止。酒可用二三次。用畢傾入河內。服后煎方。
<目錄>內科
<篇名>鼻血不止煎方
內容:真犀角尖(一錢五分鎊) 細生地(四錢) 粉丹皮(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炒)
上藥四味煎湯服。重者四五劑自平。
<目錄>內科
<篇名>煮豬腸
內容:治便血。
木耳(不拘多少) 入淨豬腸內。煮食自愈。
<目錄>內科
<篇名>治腸紅方
內容:石木耳(瓦上炙存性) 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常服除根。
<目錄>內科
<篇名>柿餅丸
內容:治腸風下血。
棉花核(炒黑去殼三兩) 側柏葉(炒黑四兩) 槐米(炒一兩)
柿餅蒸爛搗丸。清晨滾湯下四五錢。
<目錄>內科
<篇名>車蓮飲
內容:治溺血屢驗。
旱蓮草 車前草 搗汁各半茶杯和勻。空心溫服。如無鮮者。各用三錢。煎濃湯服。
<目錄>內科
<篇名>橄欖膏
內容:治癲痴立效。兼治肝火上逆之症。
橄欖(十斤) 砂鍋內煮數滾。去核入石臼搗爛。仍入原湯煎膩出汁。易水再煎。煎至
無
味去
錢。
開
<目錄>內科
<篇名>橘餅湯
內容:除嗝止消。
橘餅 細嚼滾水過下。勿以易而忽之。
<目錄>內科
<篇名>清濁飲
內容:赤白濁秘方。
木通(七錢) 滑石(三錢) 粉甘草(四錢) 蔓荊子(一錢)
水煎空心服立止。
<目錄>內科
<篇名>二仙飲
內容:治溺時痛如刺。
甘草 木通(各一兩)
水煎空心服愈。
<目錄>內科
<篇名>隔蔥熨臍法
內容:治二便不通。
蔥白頭(一斤)搗爛炒熱。以布勻兩包。更換互熨臍下立通。
<目錄>內科
<篇名>治頭風神方
內容:冬桑葉(一兩) 黃菊花(五錢) 黑山梔(三錢) 獨活(一錢) 明天麻(一錢)
煎滾熏洗患處。避風立愈。加秦艽。(一錢)更妙。
<目錄>內科
<篇名>頭風痛膏方
內容:此病甚則害眼。左痛貼右太陽。右痛貼左太陽。兩首痛俱貼。
青黛 決明子 黃連 黃芩 桑葉 歸身 紅花 細生地 防風 紫蘇葉 加川貝母
(去心
除青黛外。為粗末。油煎。用朱砂十分之三。紅丹十分之七。同青黛末收膏。青布攤貼。
再
書名:絳囊撮要
作者:雲川道人
朝代:清
年份:西元1644年-1911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物何靈。人為靈。靈何寄。寄一耳。耳也者。自後天而紐合先天者也。先天以靈明為主。
後天以血氣為用。用不流行。則靈明且為之窒塞。用是軒岐家閔焉。以為先天不立。皆由后
天
而瓊芝瑤草。又非人間可以猝得。不得已而思其次。有借樹根草皮為生活計者。夫樹根草皮
。得天地之靈秀而毓。只是一樹根一性味。一草皮一性味。不善用之。非失之剛即失之柔。
善用之則剛者濟之以柔。柔者濟之以剛。有不得正平而與彼更生者。未之前聞也。作是說于
萍翠山房。山房中有客聞而善之曰。然則如何而可得正平之良劑乎。予曰。是不難。語雲藥
雖出于醫手。方多傳于古人。只取軒岐家已經經驗于世者。遍告同人。豈不一舉而萬善駢臻
客即應聲曰是是。于是向絳囊中取撮要一冊以授客。客受而懷之。懷之也何居。曰將以問
世也
\x乾隆九年歲次甲子仲夏之月十有三日雲川道人識\x
<目錄>內科
<篇名>牛膽星丸
內容:治一切厥逆。猝不省事。口流涎沫。手足拳攣諸症。
陳極牛膽星(一兩五錢) 天竺黃(一兩) 白芥子(五錢) 香犀角尖(一兩) 羚
羊角尖
(一兩)
共為細末。用陳米飲湯為丸。如椒目大。每服二十一粒。老弱減去十粒。用開水送。
<目錄>內科
<篇名>牛黃清心丸
內容:專治痰厥。昏暈不醒。口噤痰喘。及小兒驚風發搐。五癇等症。
陳膽星(一兩薑汁炒) 白附子(一兩煨) 鬱金(五錢) 川烏(一兩面包煨) 半
夏(一兩
皂莢
上五味研細。用臘月黃牛膽三個取汁和藥。仍入膽內。扎口掛風檐下。次年取膽內藥。
每藥一兩四錢重。加度過芒硝 水飛辰砂。 硼砂(各一錢) 冰片 麝香(各一分) 照
分發
就。
(附合牛膽星法 臘月用黃牛膽取出汁配入天南星 川貝母等分極細末將汁拌勻仍入膽
殼內
檐下
<目錄>內科
<篇名>艾灸法
內容:治一切中風。中痰。中寒。中惡。神驗無比。
將兩手中指對合。以繩縛定。用艾丸灸兩指中間。三四壯即愈。再灸百會穴(在頭頂中
心)。
中脘穴(臍上四寸)氣海穴(臍下一寸五分)凡灸取寸法。量男左女右。手中指中一節
橫紋
處。
<目錄>內科
<篇名>吳茱萸熨
內容: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
吳茱萸(一升)
酒拌濕絹袋二個。分貯包蒸極熱。互熨心胸及足心。候氣透痛即止。
<目錄>內科
<篇名>蔥薑熨
內容:治傷寒結胸
蔥薑(不拘多少) 搗爛炒熱。布包頻換。熨胸甚效。
<目錄>內科
<篇名>七鮮湯
內容:治時疾厥逆。
鮮藿香(一錢五分) 鮮首烏(一錢五分) 鮮荷葉邊(三錢) 鮮生地(五錢) 鮮
佩蘭葉
(一錢
上藥和勻。打汁濾清。用溫開水沖服。
<目錄>內科
<篇名>辰砂益元散
內容:治一切中暑熱之聖藥。
滑石(六錢水飛) 生甘草(一錢) 辰砂(五分)
研極細末。用冷水或冷鮮藿香湯。調服即安。
<目錄>內科
<篇名>四汁散
內容:治痰火
天花粉(一斤) 用梨汁 薑汁 蘿卜汁 竹瀝(各一鐘)
次第拌晒干為末。每服一錢好茶下。
<目錄>內科
<篇名>咳嗽神方
內容:桔梗(六分) 川貝母(一錢) 白菊花(七朵) 水梨肉(五錢連皮)
日泡湯服即愈。
<目錄>內科
<篇名>痰哮方
內容:川楝子(一兩) 江枳實(五錢) 製香附(一兩) 生牡蠣(七錢) 生地栗(一兩)
方青鹽
(三
水泛為丸。每朝開水。送三四錢。
<目錄>內科
<篇名>治瘧方
內容:真川貝母(六錢去心研極細末) 半夏(四錢研細末炒微黃)
須于五月五日午時虔合。瓷瓶收貯。每服一分五厘。薑汁兩三匙。拌。隔水燉熱。瘧來
前一
<目錄>內科
<篇名>三日瘧方
內容:鱉甲(炙灰) 青蒿(等分) 每服三錢。或酒或茶。清晨送下。
<目錄>內科
<篇名>治瘧初起方
內容:平胃消痰。理氣除濕。輕者二三劑即愈。如稍減未全愈。接服第二方。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礬製) 茯苓(一錢五分) 威靈仙(一錢五分) 蒼
術
(一錢
錢) 檳
榔(八
井水河水對半煎服。如頭痛加白芷一錢。
第二方 虛實得宜。即極弱之人。數劑后即愈。
何首烏(四錢生用) 廣皮(一錢) 柴胡(八分) 茯苓 黃芩 白朮(炒) 威靈
仙鱉甲
(各
井水河水各半。煎滾加酒(半鐘)再煎滾服。
<目錄>內科
<篇名>治白痢方
內容:橘餅(一只切碎) 黃糖(三錢) 普洱茶(一兩) 水薑(五錢) 白糖(三錢)
煎湯當茶服愈。紅痢不宜。
<目錄>內科
<篇名>參香丸
內容:治紅白痢極效。
苦參(六錢) 木香(四錢忌火) 甘草(五錢)
為末飯搗丸。重一錢。
紅痢甘草湯下。 白痢薑湯下。 紅白痢米湯下。 噤口痢砂仁連肉湯下。 水瀉豬苓
澤瀉
<目錄>內科
<篇名>晨瀉散
內容:治老人脾虛。五更泄瀉。其效如神。
老黃米(三合炒) 蓮肉(二兩) 白朮 干薑(各二錢) 木香(一錢) 沙糖(一
兩)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
<目錄>內科
<篇名>霍亂絞腸痧方
內容:服此方者。先宜按穴刮透。
明礬末(二三錢) 水調服立效。
<目錄>內科
<篇名>香圓丸
內容:治一切氣逆。不進飲食。或即嘔噦神方。
陳極香圓皮(二兩) 真川貝(三兩去心) 炒黑當歸(一兩五錢) 白通草(一兩或烘
或晒)
甜
共為細末煎濃。白檀香水泛為丸。如梧子大。每服開水送三錢。大虛者酌用。
<目錄>內科
<篇名>柿餅飯
內容:治反胃神方。有人三世死于反胃者。得此方愈。
柿餅切細。雜干飯內。同蒸食。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久服自愈。
<目錄>內科
<篇名>甘露湯
內容:專治反胃噎隔。朝食暮吐。曰反胃。須臾即吐。曰噎。良久吐出。曰隔。
干餳糖(六兩在糖坊中賣頭榨者) 生薑(四兩) 二味和勻搗爛。作餅焙干。加炙甘
草(二
兩)。同研為末。每服二錢。用沸湯入鹽少許。調服甚效。常服之快利胸膈。調養脾胃。能
進飲食。
<目錄>內科
<篇名>反胃簡易方
內容:甘蔗汁(二碗) 薑汁(一碗) 和勻溫熱。隨意飲之。每日三次。則吐自止。
<目錄>內科
<篇名>消痞神膏
內容:治積年惡痞。至重貼兩張可消。
密陀僧(六兩) 阿魏(五錢) 羌活 水紅花子(各一兩) 穿山甲(三錢) 香油
(斤許)
火候照常熬膏法。膏成時下麝香一錢。用布照痞大小攤貼。
<目錄>內科
<篇名>雞金散
內容:治臌脹如神。
雞內金(一具) 沉香 砂仁(各三錢) 陳香櫞(五錢去核)
共為末。每服一錢五分。薑湯下。
<目錄>內科
<篇名>水臌方
內容:地枯蔞(即蘿卜) 生于術(各等分) 煎湯服。
<目錄>內科
<篇名>蟾砂散
內容:治氣臌神方。
大蟾蟆(一個) 砂仁(不拘多少)
為末。將砂仁裝入蟆內令滿。縫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 紅。候冷。將蟆研末。作三
服。
此方殺生救命。不可輕用。不得已用之。須立愿多放生命為是。
<目錄>內科
<篇名>葫蘆散
內容:治腹脹黃腫。
切頸葫蘆(連子燒存性) 為末。每服一個。食前溫酒下。或白湯下。十余日見效。
<目錄>內科
<篇名>獨妙丹
內容:治黃膽奇方。
毛腳芹(搗爛) 涂男左女右臂大肉上。用蜆子殼蓋定。絹扎牢。起小泡即愈。忌食發
物
大葷
<目錄>內科
<篇名>茵陳菜
內容:治疸聖藥。
茵陳蒿 或作菜。或作羹。或蒸麥飯。日日食之。三五日愈。 茵陳新者切細。干者為
末。
<目錄>內科
<篇名>輪回酒
內容:專治吐血不止。
用足紋銀約五六錢重。放碗底。早起小便。如色黃者不可用。先吃白糖湯一碗。少頃便
成純
愈后
<目錄>內科
<篇名>吐血除根奇方
內容:真童子雞(一只男用雌女用雄)先擇無人走動處。掘一地潭。用竹刀將雞在潭內殺之。
血
滴潭
干布
一個
許取
永
<目錄>內科
<篇名>白鳳膏
內容:治久虛發熱。咳嗽吐痰咳血。火乘金位者。
黑嘴白鴨(一只) 取血入溫酒量飲。使直入肺金。以潤補之。將鴨干 去毛。脅下開
竅。
去
將
陳煮酒一瓶。作三次。添入以干為度。取起食鴨及棗。或搗丸服。
<目錄>內科
<篇名>烏雞丸
內容:治男婦。血氣虛勞。咳嗽吐血。骨蒸潮熱。夢遺失精。赤白帶下。
人參(三兩或以西黨參四兩代之亦可) 大生地(三兩忌鐵酒炒) 大熟地(三兩忌鐵
酒炒)
青
黑) 枸杞
子
(一兩五
錢
兩)
上藥如法製好。磨為細末。用白毛烏骨雞(一只男用雌女用雄約重一斤外者)。悶絕去
毛。
竹
雞湯
<目錄>內科
<篇名>血余散
內容:治血症妙藥。
少壯人頭發(水洗淨晒干火燒熄存性) 絹包煎湯服之。
<目錄>內科
<篇名>治鼻血不止方
內容:用煮酒頓熱。將兩足浸入。俟溫洗之。即止。酒可用二三次。用畢傾入河內。服后煎方。
<目錄>內科
<篇名>鼻血不止煎方
內容:真犀角尖(一錢五分鎊) 細生地(四錢) 粉丹皮(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炒)
上藥四味煎湯服。重者四五劑自平。
<目錄>內科
<篇名>煮豬腸
內容:治便血。
木耳(不拘多少) 入淨豬腸內。煮食自愈。
<目錄>內科
<篇名>治腸紅方
內容:石木耳(瓦上炙存性) 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常服除根。
<目錄>內科
<篇名>柿餅丸
內容:治腸風下血。
棉花核(炒黑去殼三兩) 側柏葉(炒黑四兩) 槐米(炒一兩)
柿餅蒸爛搗丸。清晨滾湯下四五錢。
<目錄>內科
<篇名>車蓮飲
內容:治溺血屢驗。
旱蓮草 車前草 搗汁各半茶杯和勻。空心溫服。如無鮮者。各用三錢。煎濃湯服。
<目錄>內科
<篇名>橄欖膏
內容:治癲痴立效。兼治肝火上逆之症。
橄欖(十斤) 砂鍋內煮數滾。去核入石臼搗爛。仍入原湯煎膩出汁。易水再煎。煎至
無
味去
錢。
開
<目錄>內科
<篇名>橘餅湯
內容:除嗝止消。
橘餅 細嚼滾水過下。勿以易而忽之。
<目錄>內科
<篇名>清濁飲
內容:赤白濁秘方。
木通(七錢) 滑石(三錢) 粉甘草(四錢) 蔓荊子(一錢)
水煎空心服立止。
<目錄>內科
<篇名>二仙飲
內容:治溺時痛如刺。
甘草 木通(各一兩)
水煎空心服愈。
<目錄>內科
<篇名>隔蔥熨臍法
內容:治二便不通。
蔥白頭(一斤)搗爛炒熱。以布勻兩包。更換互熨臍下立通。
<目錄>內科
<篇名>治頭風神方
內容:冬桑葉(一兩) 黃菊花(五錢) 黑山梔(三錢) 獨活(一錢) 明天麻(一錢)
煎滾熏洗患處。避風立愈。加秦艽。(一錢)更妙。
<目錄>內科
<篇名>頭風痛膏方
內容:此病甚則害眼。左痛貼右太陽。右痛貼左太陽。兩首痛俱貼。
青黛 決明子 黃連 黃芩 桑葉 歸身 紅花 細生地 防風 紫蘇葉 加川貝母
(去心
除青黛外。為粗末。油煎。用朱砂十分之三。紅丹十分之七。同青黛末收膏。青布攤貼。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