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告別童年 青春期萬歲!

發表於 : 2006-04-03 , 12:05
MissC
2006.04.03  中國時報
告別童年 青春期萬歲!
童寶玲(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



從兒童變成成人的階段,屬於青春期的階段,身體不再只是拉高變寬,而是出現很多相當複雜的生理變化。因為不了解這些變化,以致除了驚喜之外,頗感神秘和恐懼,事實上,青春期的變化並不神秘。

前所未有的身心變化

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包含了第一和第二性特徵的變化。第一性特徵在女性的變化包括卵巢的發育和月經的產生;在男生包括陰莖和睪丸的變大和睪丸內開始產生精子。第二性特徵包括了長出腋毛和陰毛,女生會有乳房的發育和臀部變寬;男生開始長鬍子、胸毛,聲音變低沈。第二性特徵的發育對繁衍後代並不重要,目的在吸引異性的注意力。

女生約在11歲開始進入青春期,最早8歲,最晚14歲。男生約13歲開始,最早10歲,最晚15歲。

青春期的開幕典禮由大腦下視丘開始。下視丘發出訊號,刺激腦下垂體,腦下垂體釋放大量性激素,促使卵巢或睪丸開始工作。女性卵巢內的卵子開始發育,男性睪丸開始製造精子。同時,卵巢和睪丸也開始大量製造性荷爾蒙,產生其他的變化。

進入青春期 就不再長高

包括遺傳、營養、肥胖、地緣和文化。遺傳是決定何時進入青春期的最主要因素,兒童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和父母當年的情況會差不多。營養充分,發育好,進入青春期也會早。但是,若營養不良,青春期就會延後。體重比標準體重高於30%,進入青春期就會早;但過度肥胖則會延誤青春期;熱帶地區較寒帶地區青春期來得早。

一進入青春期後就不再長高,因此可以看到熱帶地區的人口較為矮小,而寒帶地區,則較為高大。文化刺激早,進入青春期也早,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代人也較古代人早進入青春期。

青春身體的時刻表

女生大約在8至14歲(平均年齡是11歲)開始出現乳房的變化,乳頭先變大,然後形成乳暈。約在半年後長出一點點陰毛,此時可看出身體快速長高。在長出陰毛後的2至4年出現月經,稱為初經,初經的平均年齡是13歲。出現月經後長高的速度就慢下來,但乳房及陰毛仍持續發育變化。

男生大約在9至15歲(平均年齡是13歲)開始出現睪丸的變化,睪丸變大。約半年後會長出陰毛,陰莖也隨著變長。約3至5年後會明顯長高,此時(約12至14歲),睪丸開始製造精蟲,一旦有精蟲就具有生育能力。接著,會開始長鬍鬚,喉嚨的音箱變大突出,聲音因此變得低沈,外觀可看到喉結。約在18歲後,長高的幅度才變小。

青春期身體的變化有一定的順序和時間,但因為調控第一性特徵及第二性特徵的荷爾蒙不一樣,所以青春期身體變化的時間及順序並非每個人都一樣。有時發展到一階段突然停頓幾個月才又前進。因此,對於青春期身體的變化不要著急。

早熟晚熟 各有得失

女性在8歲前乳房開始發育,10歲前開出現月經;男性在9歲前陰毛發育或睪丸變大,屬異常的性早熟,必須即刻就醫查出原因並加以治療。

而在正常年齡範圍內,性早熟的男性顯得較獨立、有自信。女性則因心理準備不足,無法自我肯定,而出現焦慮、適應不良。

在慢性疾病、營養不良或過量運動時,青春期會延後。但是,在沒有以上情況時,女性在14歲時,沒有第二性特徵的變化,或在16歲仍無月經;男性在15歲時睪丸沒有變大,都屬於異常,須即刻就醫治療。病態的性發展遲滯常伴隨有長不高的現象。

在正常年齡範圍內,性發展遲滯的女性的學習能力較佳,也許心無旁騖,較能安心就學。性發展遲滯的男性則顯得信心不足,深受同儕的壓力。


io:

Re: 告別童年 青春期萬歲!

發表於 : 2006-04-03 , 12:05
MissC
2006.04.03  中國時報
健康小百科---成長痛 中醫藥可緩解
陳朝龍(全生中醫診所院長)



成長痛是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身體產生不明的疼痛,常在下午或夜裡發生,又以下肢明顯,是一種經各種理學及X光檢查,甚至血液分析檢測,都無法明確鑑別的症狀。

發病時患者疼痛難忍,甚至哭鬧,但不會發燒,局部也不紅腫,長久以來被解釋為兒童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速度趕不上而相對較短,故緊繃疼痛;也有人認為是白天遊戲、運動過量,肌肉疲勞所產生過多乳酸堆積,來不及代謝,以致關節附近發炎所產生的現象。

根據臨床觀察,比較同齡的小朋友,成長痛患者全身肌肉顯得較為僵硬,軀幹柔軟度較差,且疼痛多固定發生於同側,只有少數兩側同時或交替發生,以膝關節附近疼痛最常見,中醫骨傷科的觀念認為,本身骨架結構偏斜錯位,再加上過度疲勞,才是造成疼痛真正的原因。

如果家裡的孩子常出現成長痛,建議家長把發生的部位、時間、長度、頻率、消失原因及當天活動情形詳細紀錄供醫師參考外,並可簡單自我檢測:讓孩子採坐姿或俯臥,家長從背後以雙手指腹輕輕按觸兩側臀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附近的肌肉張力是否對稱,痛處同側上下的肌肉是否特別僵硬,再仔細觀察是否脊椎側彎或股溝歪斜。

成長痛並沒有特殊預防的方法及迫切性,但先要釐清並排除扭挫傷、腫瘤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如經診斷為成長痛,平日每週約三次,家長可在其腰際、臀部、大小腿肌肉較豐厚的部位熱敷、按摩,若小孩白天活動量較多,睡前更應加強護理,能大幅降低其發作的機會。

此外,運動前後應做充分的暖身操,平時少吃冰品、冷飲、瓜果類及寒性食物。如果能有醫師正確的診斷後,利用整復手法,將錯縫的筋骨理順歸位,再依個人體質配合酌量給予方藥,多能得到相當好的效果。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