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餵藥有技巧 寶貝快快好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幼兒餵藥有技巧 寶貝快快好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幼兒餵藥有技巧 寶貝快快好


很多家長餵小孩吃藥,簡直是一場夢魘,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於藥物劑量相當敏感,用藥必需特別精準,任何誤差都會影響治療效果。如何安全用藥並且技巧性地讓孩子把藥給吃下去呢?


應對妙招 正確服藥速成

孩子到了6歲就可吞藥片,只要叮囑他將藥片放到舌根處,並立即喝水,強調把水吞嚥下去,這樣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難搞定的是5歲以下的孩子,因此時的幼兒還不太會吞嚥,須連哄帶騙,讓孩子順利地把藥給吞下去。一般小兒用藥都有添加糖粉或者配有糖水調和,味道不苦。在取藥時可詢問藥師,藥劑是否有甜味,若沒有可滴一點點果糖混合。

lo: 奶瓶
奶瓶內裝5cc到10cc水,將藥粉或調和好的藥水倒入奶瓶,讓孩子像吸奶一樣服藥。

lo: 湯匙
餵食水劑藥時,把孩子抱在懷裡,呈半仰臥狀,用小湯匙慢慢餵,等孩子將藥吞嚥後再繼續餵。

lo: 手指
若不須服用藥水或藥粉本身有甜味,大人可以將手指清洗乾淨,用指尖沾藥粉塗抹在孩子的口腔內。

lo: 餵藥器
若藥太苦,可以使用像針管的餵藥器,把藥注入臉頰與臼齒之間,避免藥液與舌頭的味蕾接觸。

lo: 注意
3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懂事,再灌藥就不太合適了,要靠大人耐心說服,例如講一些生病吃藥的童話故事、給他最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當獎勵等,以鼓勵代替強迫,不能以打針、吃藥嚇唬,這樣會造成惡劣印象,更增加以後吃藥的困難。


不可不知 安全用藥必行

lo: 核對藥品
取藥後仔細閱讀注意事項、適應症、用法及外觀,有疑問應立刻詢問藥師,不要等到回家後才核對。

lo: 混和與否
一般止咳化痰的藥品可以混合,但止瀉藥水含高嶺土,會吸附其他藥品而使其他藥品失效,所以應間隔至少1小時服用。

lo: 使用量杯
兒童的用藥與成人不同,劑量必須以體重與年齡考量後特別計算出來,所以在餵藥時,最好使用量杯或滴管仔細測量。

lo: 稀釋儲存
有些藥物需要稀釋,例如小兒抗生素藥粉,依照指示加入開水泡好放冰箱,使用前要先搖勻,放冰箱可維持7?10天。

lo: 不要混用
孩童有自己的專門用藥及劑量,不應將大人的藥品剝一半給小孩吃,此外,12歲以下小孩不建議買成藥服用。

lo: 小心存放
天氣潮濕時,粉末藥劑應放置冰箱下層防潮,痊癒後應丟棄別再保存服用,液體藥劑開瓶後不須冷藏,室溫可貯存半年。

lo: 注意
仔細詢問藥師哪些藥品是一定要吃完,例如抗生素;哪些藥品是症狀好了就可以停藥,例如止瀉劑、止咳化痰的藥等。


特別提醒 不要弄巧成拙

we: 1不可強行灌藥
當寶寶的鼻子被緊緊捏住後,只能張大嘴巴呼吸,此時往口腔裡灌藥,很可能由於吸氣過深,將藥液誤嗆到氣管裡,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呼吸道阻塞,導致窒息的危險。

we: 2勿濫用維生素
過量補充維生素並不好,如維生素A、維生素D,吃多了會造成肝臟及腎臟的損害,而維生素C用處雖多,但大量服用也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以及出現藥物中毒。

we: 3勿濫用解熱藥
兒童發熱的原因很複雜,也許是普通感冒、扁桃體發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在沒查出病因前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診斷,耽誤治療。


專家叮嚀 遵照醫師指示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藥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服用藥物。

(轉)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幼兒餵藥有技巧 寶貝快快好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藥物磨粉 風險高



幫小朋友的藥磨成粉,對許多人來說是「理所當然」;不過,根據報導,國外曾發生誤食分包機上殘留藥品而中毒的事件。

成大醫院藥劑部許美英組長表示,為了應付龐大的磨粉要求,分包機的使用很普遍,但最怕的是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當前一名患者的藥物沒有清乾淨,而後一名患者剛好對這種藥物過敏,即使藥量很低,誰也沒把握會發生什麼意外。其他像是降血糖、降血壓藥物,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風險。

抗生素也是重點,因為殘留的抗生素含量雖然不多,但久而久之造成抗生素的抗藥性,也不是不可能。許美英說,成醫為了避免這樣的殘留,還購買使用特別的製劑來清理,過程中連藥袋都要平白損失掉,都是成本。又有多少醫療院所願意像成大醫院一樣做這樣的投資。

除了分包機之外,研缽是另一個問題。每位患者的藥物在研磨後雖會用刷子刷過,但不可能刷得很乾淨,清洗則還有乾燥的問題,醫療院所又不可能購買一大堆研缽等著患者使用,藥物殘留實在令人擔心。

許美英表示,其實藥物混合磨粉還有劑量不準確、安定性不確實、交叉汙染的危險性,而分包的加熱封包還可能導致藥品效價下降、分包藥品重量五倍以上誤差等,能不磨粉還是不磨粉。


【聯合新聞網】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西醫婦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