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鈞現代人吃得多,特別是遇到吃到飽的自助餐,幾乎無法克制,因此胖子越來越多。最近有一種很時髦的病,新陳代謝症,也就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根本原因就是肥胖。
攝取過多的飲食後,過剩的能量會貯存成脂肪,包括在皮下和腹腔內,而內臟前面的大網膜脂肪和腹部脂肪,從外觀看來就是「鮪魚肚」,或稱「中廣體型」。
大網膜脂肪和內臟旁的脂肪分解成脂肪酸,會經門脈流到肝臟,在那裡抑制了胰島素的作用。而胰島素在肝臟的作用,本來是將血糖送進肝臟細胞內,合成肝醣的。若胰島素的作用不佳,血糖就會上升,也就是高血糖。
從門脈流到肝臟的脂肪酸,也會促進肝臟血脂的行成,因此出現高血脂。而脂肪本身會分泌一些使血壓上升的因子,加上胰島素因作用不佳,必須加強分泌才能應付需求,過高的胰島素會增加腎臟的鈉再吸收,和增加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這些原因導致高血壓。而血中循環的過多的脂肪酸,也會促進高血壓的產生。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最後會使動脈粥狀硬化,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心臟病和中風。此外,糖尿病還有很多併發症,例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而失明、腎臟功能衰竭、足部感覺不良,容易受傷,或末梢血管循環差,必須截肢等。
在了解肥胖是三高的根本原因後,要防範或處理就容易多了。首先必須做好飲食控制,減少能量的攝取,也要多運動來增加能量的消耗。若這樣還不能改善,在血糖方面要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其中以可減肥和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的metformin為最優先考慮。
至於高血脂,現在有很好的藥物,例如以降膽固醇為主的statin,以降三酸甘油酯為主的fibrate,降血壓方面則以血管收縮素轉換?抑制劑,或血管收縮素受器阻斷劑為優先考慮;但使用血管收縮素轉換?抑制劑,宜注意咳嗽的副作用。
說來說去,預防三高還是平日就要做好基本工作,減少飲食的不當攝取,和注意飲食均衡,多吃魚類、蔬菜和水果,適度運動,才是最佳良方。
當然有人會說,他和我吃得一樣多,為何他就沒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其實這也牽涉到基因的問題,也就是遺傳因素。但目前的科技要改變基因,還不是那麼容易。(作者張天鈞為台大內科教授)
【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