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胃不健 易胃食道逆流
發表於 : 2010-09-08 , 17:59
肝脾胃不健 易胃食道逆流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9/08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邱慧玲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胃食道逆流屬「胸痹、咳嗽、哮喘、噎膈、痞滿、嘔吐」等範疇,跟肝、脾、胃有很大的關連性,病因為暴飲暴食、心煩鬱怒、吃刺激性食物、勞倦過度或久傷脾胃,導致肝胃鬱熱、肝胃不和、脾胃虛弱及胃氣上逆所致。
患者可能產生聲音沙啞、久咳不癒、吞嚥困難、精神抑鬱、胸悶痛、咽喉痛、失眠等症狀,還須擔心有食道癌病變的可能;當胃食道逆流發生時,胃酸就會流入食道中,若食道經常性地接觸胃酸,容易造成食道發炎,甚至出現潰瘍、吞嚥困難、反覆發炎潰瘍等情形。
邱慧玲指出,治療上中醫可依據不同的病因病機來使用處方或藥物,例如加味逍遙散能清肝熱及疏肝理氣、旋覆花能和胃降逆、黃連能清胃熱、平胃散能化濕醒脾、香砂六君子湯能益氣健脾,最後就可望達到消除症狀、修復受損組織的作用。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9/08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邱慧玲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胃食道逆流屬「胸痹、咳嗽、哮喘、噎膈、痞滿、嘔吐」等範疇,跟肝、脾、胃有很大的關連性,病因為暴飲暴食、心煩鬱怒、吃刺激性食物、勞倦過度或久傷脾胃,導致肝胃鬱熱、肝胃不和、脾胃虛弱及胃氣上逆所致。
患者可能產生聲音沙啞、久咳不癒、吞嚥困難、精神抑鬱、胸悶痛、咽喉痛、失眠等症狀,還須擔心有食道癌病變的可能;當胃食道逆流發生時,胃酸就會流入食道中,若食道經常性地接觸胃酸,容易造成食道發炎,甚至出現潰瘍、吞嚥困難、反覆發炎潰瘍等情形。
邱慧玲指出,治療上中醫可依據不同的病因病機來使用處方或藥物,例如加味逍遙散能清肝熱及疏肝理氣、旋覆花能和胃降逆、黃連能清胃熱、平胃散能化濕醒脾、香砂六君子湯能益氣健脾,最後就可望達到消除症狀、修復受損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