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皮膚起疹子 須注意保暖
對海鮮、花生、塵蟎過敏引發蕁麻疹十分常見。但一名二十五歲女性,卻是對「低溫」過敏,五年來,一到冬天或吹到冷風,皮膚就起疹子,三個多月前就醫後,醫師以冰塊進行試測,果然皮膚就出現蕁麻疹症狀,確診為罕見的冷刺激過敏症。
避免直接冰敷身體
接獲這起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明翰昨在記者會表示,女子先前曾到其他醫院抽血檢查過敏原,卻一直找不到元凶,但只要是可能會誘發過敏的物質,如海鮮、花生等,全都不敢接觸;最後他以冰塊放置其皮膚測試出現蕁麻疹後,才確定真正病因,現以抗組織胺藥物治療兩個月後,女子過敏症狀已緩解。
蔡明翰說,過去曾有文獻記載,有患者在受傷縫合後傷口處冰敷,傷口反而更加腫脹,或因關節疼痛經冰敷後,皮膚出現紅腫。他呼籲,對冷刺激過敏者,近來氣溫忽高忽低,應隨時注意身體保暖,且避免直接冰敷身體以降低誘發過敏。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說,過敏引發的蕁麻疹,多在二十四小時後即會消失,不必過於擔心;但若持續接觸過敏原,過敏症狀還是會反覆發作,並會愈來愈嚴重。他呼籲,若發生不明原因蕁麻疹,最好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確定過敏原,加以預防。
蕁麻疹小檔案
發生率:約為10分之1
發生原因:有過敏體質者食用海鮮、花生或接觸塵、冷空氣時,都可能誘發蕁麻疹。
症狀:皮膚出現不規則、大小不一的腫塊,且有紅腫、搔癢症狀。
治療:使用抗組織胺、弱效性類固醇等藥物,治療1至2個月即可控制。
預防:避免接觸易誘發過敏的物質,如海鮮、花生、冷空氣等,出現不明蕁麻疹症狀時可至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資料來源:北市立聯合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明翰
